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乱
曹操从就无法无天,栽赃过他叔父,和袁绍一起抢过新娘子,深夜潜入过张让宅……还曾经蹲过大狱。虽然很多事在刘备看来,纯粹属于吃饱了闲得没事干。但其人之胆识也可见一斑。
曹操往日里很少服人,今天见了刘备,两人一顿猛吹,于是曹操竟然发现,这刘备学问是挺好的,眼光居然也不错。更难得的是能想人之所未想。听刘备大汉之乱源在去凉州,曹操不禁击掌而叹。听刘备要殿上清君侧,当着群臣击杀中常侍。曹操便双眼放光。这事不管可不可行,能想得出这么干的,便不是一般人。
曹操眼射奇光,叹道:“遥想当年,卫、霍等率我汉家儿郎出塞绝漠,纵横驰骋,威震北地。是何等的铁血,是何等的雄壮!如今强大的匈奴已成往事矣!我每思及,恨不得生汉武时,尾随于诸将军麾下一道杀胡!”
刘备想起汉武之时的不世功业,不由也悠然神往,热血翻腾,不禁大声吟道:“烽火照西京,胸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语调铿锵,声音激越。
曹操激动得连声道好,“好一个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此曲道尽他心中胸臆块垒,不由他不激动。
“玄德,汝可知吾之志乎?吾从便想着建功立业,愿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愿率军西行,荡平并凉,使羌人不敢再犯!愿死之后,吾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如此,此生足矣,别无他求!”
年少的男儿,谁没幻想过自己做大将军,率领无数勇士冲锋陷阵?谁没有满腔热血的时候?谁不想为国奉献,然后成为大英雄?
刘备为曹操言语所感,也大喝道:“好男儿功名马上取,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大丈夫当如是也!”
完两人默契的对视一眼,放声大笑起来。这不羁的笑容直上九霄,飘荡在洛阳城的上空。
从此之后,惺惺相惜的两人来往得越发频繁了。一个议郎,一个郎中,无事之时便在一块,呼朋唤友,谈天地。曹操世家之后,久居京师,交游广阔,人脉关系自非刘备所能比。刘备发现,自己认识的人几乎全部认识曹操,而曹操认识的人里面,自己好多都没见过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两人的圈子,几乎都是慷慨豪气、崇尚气节之人。每日里一帮人谈古论今,倒也快活。
曹节等看在眼里,心中忧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否则那个刘备将来谁人能制?刚好没多久,益州有奏本上,曹节一看大喜,眼珠转了几转,大袖把奏章一拢,往皇帝汇报去了。
第二日千秋万岁殿群臣议事,刘备就在殿侧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的旁听,他也不想每日都要刷一下存在感的。着着,皇帝就了:“近日益州有报,巴郡板楯蛮又反,贼势浩大,抄掠数郡而郡兵不能敌,向朝廷请兵,诸臣且议一议方略。”
议什么,有什么好议的,国库差不多掏干了,皇帝你卖官赚钱并收取天下奇珍藏之于府库,天下四处要用钱但你宁可把钱埋到地下……你信任宦官,任用宦官举荐的人,把地方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益州这几年为何叛乱连连?还不是官员在地方作威作福,压迫百姓所致?不然以前怎么不反?
当然,现在这些也没有意义,平定叛乱要紧。群臣有苦难言,只得把怨言埋在心底,开始为皇帝出谋划策。
“陛下,蜀地叛乱多起而不能定,乃诸郡守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于是贼合一处,而逐一击破。可遣一重臣赴益州,统率诸郡国屯兵,督促诸将破贼。如此可矣!“
皇帝一听不用派兵这么麻烦,便立马允了,让众臣举荐一人去益州平叛,然后出了这么大事,把益州刺史召回来问罪。
大家想来想去,开始选人了。这人一定要位高权重,能震摄人。那么这朝中也就这么几个。三公不可能光着膀子上,九卿位高,不一定权重,也震摄不了几个人。嗯,尚书令是个阉人,司隶校尉还空着,那么,便只有御史中丞了。
御史中丞,本御史大夫之佐官。东汉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后,司空不在御史台。于是外督部刺史,内统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的任务就落到御史中丞身上了。此时的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一起被称为三独坐。位高,权也重。相当于后世的监察部长纪委书记。
嗯,就是他了。于是众臣同举御史中丞萧瑗出益州,督察诸部军兵共讨板楯蛮。皇帝允之。
又有一人出列奏道:”陛下,益州险恶多事,臣恳请再举一贤才,随萧中丞入益州,为萧中丞划策左右……“
皇帝便道:”所举何人?“
这人对道:”郎中刘备,聪慧机敏,才情过人,曾随卢议郎平定庐江蛮,通军阵,懂谋略。可为萧中丞之副。“
刘备对益州形势根本就是两眼一摸黑,他本来还兴致勃勃的在听着,打算散朝之后找几个明白人好好的问一下益州怎么回事,感觉那里全是蛮人在四处叛乱,这也太乱了吧?还是天府之国吗?听着听着就听到一个家伙突然跳出来举荐自己,让自己入蜀。
当时刘备就愣住了,尼玛你这是在逗我?然后就立马反应过来,这绝对是一个阴谋。
刘备看了看举荐他的人,一看,脸挺熟,但不认识。心想肯定没得罪他呀,那我得罪谁了要把我弄益州那个四处乱起的地方去?把眼在殿上扫了扫,便见曹节一本正经的站在皇帝身后,尼玛,曹节这个表情不对。他什么时候这么严肃过?是了,就是这贼子,他想把我弄出洛阳城。
刘备大恨。恶狠狠的瞪着曹节,死阉人,我记住你了,你等着瞧。曹节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但眼角余光却扫到了刘备似乎在瞪着自己,于是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弧度。心想道,刘备啊刘备,你可别怪咱家,到了益州,你就听天由命好好待上一段日子吧。再不老实,命丢掉了可不要怪我。
在曹节想来,益州哪次叛乱不耗上个几年,再加上路途遥远,嘿嘿,刘备不在那多待些时日都不行。只要他出去了,就别想回朝啦。大汉十二州总有他的位置的。刘备一走,从此朝中又少一刺头,真是可喜可贺呀!啊哈哈哈哈哈!
曹节心中之快慰自不用再提。此时皇帝已经准了,刘备也只好出来领旨。他不可能和皇帝自己对那不熟悉,不愿去那受苦,怕丢了命。也不愿让诸臣瞧了他,脸还是要的!于是也不扭捏拖沓,抖擞精神,雄纠纠气昂昂的到了殿中,拜对道:”臣领旨,臣一定用心谋划,与萧中丞一道平定叛乱,报效朝廷,不负陛下所托!“
不别的,这股子精气神和这个态度,就让皇帝很喜欢。皇帝又勉励了几句,然后见没别的事,就散朝了。
路上,曹操和刘备缓缓而行,曹操不知此事底细,羡慕道:“玄德,到了益州,可要用心!”
刘备朗笑:“孟德兄,建功立业之事,我便先行一步了!”大汉重军功,故刘备如是。
卢植在前边等候,见了刘备,道:“玄德,等会回府一趟!”却是叫他回家有事商量。
刘备领了命,又与曹操聊了一会,便往卢植府中去了。到了书房,便见卢植道:“你最近又恶了曹节?”
刘备一头雾水,不知道卢植何出此言?卢植见女婿愣着,就知道刘备还不知道:“举荐你之人为太中大夫程阿之弟议郎程珂,向来与曹节等相勾连,为宦官之耳目。”
尼玛我就知道。刘备虽然早就断定是曹节使绊子,但现在卢植一,就完全确定了。又见卢植道:“益州不比庐江。益州处于边地,数郡多为蛮族所居。又多瘴厉,你此番前去,万事多听萧中丞安排,萧中丞乃忠实之士,为官多年,稳重正直,你跟着他,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女婿去这么远的地方,还是去平叛,叫卢植如何不担心,絮絮叨叨的了好久。
晚上在卢植家吃了晚饭回家,把事情与刘恪一,刘恪顿时就跳起来了,要跟着同去。刘备道:“你入值宫殿,如何能去?”
刘恪就:“我明日便辞了此职,随五哥入蜀!”他兄弟二人从一块长大感情真挚,倒也不用客套。刘备想了想,益州自己毕竟没去过,虽然自己从练了拳脚,但好久没动弹了,这次去还是带个高手在身边的好。十一郎如今性格敦厚稳重,又艺业精进,正好作伴。再了把他一个人扔在洛阳自己也不放心。
兄弟俩又聊了阵,刘备就忙忙的去查询益州板楯蛮等的资料去了。
光和二年冬,御史中丞萧瑗与郎中刘备奉旨外出益州,督讨板楯叛兵。
曹操往日里很少服人,今天见了刘备,两人一顿猛吹,于是曹操竟然发现,这刘备学问是挺好的,眼光居然也不错。更难得的是能想人之所未想。听刘备大汉之乱源在去凉州,曹操不禁击掌而叹。听刘备要殿上清君侧,当着群臣击杀中常侍。曹操便双眼放光。这事不管可不可行,能想得出这么干的,便不是一般人。
曹操眼射奇光,叹道:“遥想当年,卫、霍等率我汉家儿郎出塞绝漠,纵横驰骋,威震北地。是何等的铁血,是何等的雄壮!如今强大的匈奴已成往事矣!我每思及,恨不得生汉武时,尾随于诸将军麾下一道杀胡!”
刘备想起汉武之时的不世功业,不由也悠然神往,热血翻腾,不禁大声吟道:“烽火照西京,胸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语调铿锵,声音激越。
曹操激动得连声道好,“好一个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此曲道尽他心中胸臆块垒,不由他不激动。
“玄德,汝可知吾之志乎?吾从便想着建功立业,愿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愿率军西行,荡平并凉,使羌人不敢再犯!愿死之后,吾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如此,此生足矣,别无他求!”
年少的男儿,谁没幻想过自己做大将军,率领无数勇士冲锋陷阵?谁没有满腔热血的时候?谁不想为国奉献,然后成为大英雄?
刘备为曹操言语所感,也大喝道:“好男儿功名马上取,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大丈夫当如是也!”
完两人默契的对视一眼,放声大笑起来。这不羁的笑容直上九霄,飘荡在洛阳城的上空。
从此之后,惺惺相惜的两人来往得越发频繁了。一个议郎,一个郎中,无事之时便在一块,呼朋唤友,谈天地。曹操世家之后,久居京师,交游广阔,人脉关系自非刘备所能比。刘备发现,自己认识的人几乎全部认识曹操,而曹操认识的人里面,自己好多都没见过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两人的圈子,几乎都是慷慨豪气、崇尚气节之人。每日里一帮人谈古论今,倒也快活。
曹节等看在眼里,心中忧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否则那个刘备将来谁人能制?刚好没多久,益州有奏本上,曹节一看大喜,眼珠转了几转,大袖把奏章一拢,往皇帝汇报去了。
第二日千秋万岁殿群臣议事,刘备就在殿侧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的旁听,他也不想每日都要刷一下存在感的。着着,皇帝就了:“近日益州有报,巴郡板楯蛮又反,贼势浩大,抄掠数郡而郡兵不能敌,向朝廷请兵,诸臣且议一议方略。”
议什么,有什么好议的,国库差不多掏干了,皇帝你卖官赚钱并收取天下奇珍藏之于府库,天下四处要用钱但你宁可把钱埋到地下……你信任宦官,任用宦官举荐的人,把地方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益州这几年为何叛乱连连?还不是官员在地方作威作福,压迫百姓所致?不然以前怎么不反?
当然,现在这些也没有意义,平定叛乱要紧。群臣有苦难言,只得把怨言埋在心底,开始为皇帝出谋划策。
“陛下,蜀地叛乱多起而不能定,乃诸郡守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于是贼合一处,而逐一击破。可遣一重臣赴益州,统率诸郡国屯兵,督促诸将破贼。如此可矣!“
皇帝一听不用派兵这么麻烦,便立马允了,让众臣举荐一人去益州平叛,然后出了这么大事,把益州刺史召回来问罪。
大家想来想去,开始选人了。这人一定要位高权重,能震摄人。那么这朝中也就这么几个。三公不可能光着膀子上,九卿位高,不一定权重,也震摄不了几个人。嗯,尚书令是个阉人,司隶校尉还空着,那么,便只有御史中丞了。
御史中丞,本御史大夫之佐官。东汉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后,司空不在御史台。于是外督部刺史,内统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的任务就落到御史中丞身上了。此时的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一起被称为三独坐。位高,权也重。相当于后世的监察部长纪委书记。
嗯,就是他了。于是众臣同举御史中丞萧瑗出益州,督察诸部军兵共讨板楯蛮。皇帝允之。
又有一人出列奏道:”陛下,益州险恶多事,臣恳请再举一贤才,随萧中丞入益州,为萧中丞划策左右……“
皇帝便道:”所举何人?“
这人对道:”郎中刘备,聪慧机敏,才情过人,曾随卢议郎平定庐江蛮,通军阵,懂谋略。可为萧中丞之副。“
刘备对益州形势根本就是两眼一摸黑,他本来还兴致勃勃的在听着,打算散朝之后找几个明白人好好的问一下益州怎么回事,感觉那里全是蛮人在四处叛乱,这也太乱了吧?还是天府之国吗?听着听着就听到一个家伙突然跳出来举荐自己,让自己入蜀。
当时刘备就愣住了,尼玛你这是在逗我?然后就立马反应过来,这绝对是一个阴谋。
刘备看了看举荐他的人,一看,脸挺熟,但不认识。心想肯定没得罪他呀,那我得罪谁了要把我弄益州那个四处乱起的地方去?把眼在殿上扫了扫,便见曹节一本正经的站在皇帝身后,尼玛,曹节这个表情不对。他什么时候这么严肃过?是了,就是这贼子,他想把我弄出洛阳城。
刘备大恨。恶狠狠的瞪着曹节,死阉人,我记住你了,你等着瞧。曹节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但眼角余光却扫到了刘备似乎在瞪着自己,于是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弧度。心想道,刘备啊刘备,你可别怪咱家,到了益州,你就听天由命好好待上一段日子吧。再不老实,命丢掉了可不要怪我。
在曹节想来,益州哪次叛乱不耗上个几年,再加上路途遥远,嘿嘿,刘备不在那多待些时日都不行。只要他出去了,就别想回朝啦。大汉十二州总有他的位置的。刘备一走,从此朝中又少一刺头,真是可喜可贺呀!啊哈哈哈哈哈!
曹节心中之快慰自不用再提。此时皇帝已经准了,刘备也只好出来领旨。他不可能和皇帝自己对那不熟悉,不愿去那受苦,怕丢了命。也不愿让诸臣瞧了他,脸还是要的!于是也不扭捏拖沓,抖擞精神,雄纠纠气昂昂的到了殿中,拜对道:”臣领旨,臣一定用心谋划,与萧中丞一道平定叛乱,报效朝廷,不负陛下所托!“
不别的,这股子精气神和这个态度,就让皇帝很喜欢。皇帝又勉励了几句,然后见没别的事,就散朝了。
路上,曹操和刘备缓缓而行,曹操不知此事底细,羡慕道:“玄德,到了益州,可要用心!”
刘备朗笑:“孟德兄,建功立业之事,我便先行一步了!”大汉重军功,故刘备如是。
卢植在前边等候,见了刘备,道:“玄德,等会回府一趟!”却是叫他回家有事商量。
刘备领了命,又与曹操聊了一会,便往卢植府中去了。到了书房,便见卢植道:“你最近又恶了曹节?”
刘备一头雾水,不知道卢植何出此言?卢植见女婿愣着,就知道刘备还不知道:“举荐你之人为太中大夫程阿之弟议郎程珂,向来与曹节等相勾连,为宦官之耳目。”
尼玛我就知道。刘备虽然早就断定是曹节使绊子,但现在卢植一,就完全确定了。又见卢植道:“益州不比庐江。益州处于边地,数郡多为蛮族所居。又多瘴厉,你此番前去,万事多听萧中丞安排,萧中丞乃忠实之士,为官多年,稳重正直,你跟着他,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女婿去这么远的地方,还是去平叛,叫卢植如何不担心,絮絮叨叨的了好久。
晚上在卢植家吃了晚饭回家,把事情与刘恪一,刘恪顿时就跳起来了,要跟着同去。刘备道:“你入值宫殿,如何能去?”
刘恪就:“我明日便辞了此职,随五哥入蜀!”他兄弟二人从一块长大感情真挚,倒也不用客套。刘备想了想,益州自己毕竟没去过,虽然自己从练了拳脚,但好久没动弹了,这次去还是带个高手在身边的好。十一郎如今性格敦厚稳重,又艺业精进,正好作伴。再了把他一个人扔在洛阳自己也不放心。
兄弟俩又聊了阵,刘备就忙忙的去查询益州板楯蛮等的资料去了。
光和二年冬,御史中丞萧瑗与郎中刘备奉旨外出益州,督讨板楯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