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关进天牢
泥瓦匠的数量有限,周平就算三头六臂也没法在一个月之内建起可以容纳万人的营房,所以招募来的锦衣卫新兵只能住在帐篷里。朱诚把锦衣卫的新兵分散布置在皇庄里,每500人为一营。建设临时营地的时候,推平了不少长势良好的冬麦,让不少佃户直叹可惜。
不过,这些失地农民很快就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至理名言。他们被皇庄招为农业工人,过上了旱涝保收的生活。只要每日按时上工,努力劳作,每个月就有1两银子的月钱,一年就是1两,等于丰年在农田里劳动一年的收入。
农业工人发现他们工作的地方很奇怪,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这些房子里的墙壁和房都是用透明的水晶制成,阳光可以照射进房间,凄风苦雨则被关在外边。看了这房子,让人感叹不愧是皇家庄园,出手果然阔绰。更让人啧舌的是,他们在里面居然还安装了火炉,气温太低就起火炉。开始工人们还以为是工头们爱惜他们的身体,怕他们冻着。后来发现,他们收工后,火炉依然不熄灭,这才知道,这火炉是为了保持水晶宫里的温度,真是奢侈啊。
农业工人发现皇庄的新管事很和气,就是不太懂农事,喜欢瞎指挥,居然在十冬腊月让他们在水晶宫里播种。虽然麦的名字叫冬麦,但也不是冬天播种的呀,真是外行指挥内行。不过,奇怪的是,这些种子居然还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种过菜的农民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嫩芽是青菜、菠菜、芹菜、黄瓜等的菜苗。
有些工人以为这些种子很特别,可能是新品种,便老着脸向朱诚讨了些,种在房前屋后,精心照料,一天浇七八遍水,可是依然没有动静,这才对朱诚心悦诚服。
到了青菜快收获的时候,客青青领着00人回来了。他们是最晚回来的一批,毕竟医生在任何朝代都是稀缺资源,不太好找。
朱诚有些惊讶,客青青怎么这么厉害,找到这么多愿意从军的医生。一问之下才明白,客青青只招收到了4名医生和66名护士,剩下的00人是那两个保镖招的新兵,他们真是保镖、招兵两不误啊。
时间不能再拖了,朱诚带着大队人马,拖着两大车青菜,和朱由检一起进宫去拜见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看到两车绿色蔬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尽管他贵为天子,能吃到无数的山珍海味,但还是得受大自然的约束,像这种绿色蔬菜冬天还是吃得很少的。虽然明代已经开始有人尝试用温室种植一些蔬菜,但因为温室的光线不好,只能种植一些瓜果,青菜基本上是种不了的。当然,在江南一带倒是有不少蔬菜,但是运到北京,十筐菜至少得烂掉九筐半。
魏忠贤有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摸了摸,还揪下一片菜叶,嚼了嚼,舍不得吐掉,直接生吃了下去。
天启皇帝笑眯眯地道:“朱诚,你真了不起。我让你种菜,原本是一句玩笑,想不到你居然真的为朕种出这么多菜。”
天启皇帝瞥见朱诚的表情不由大吃一惊,只见朱诚不但没有一居功自傲的神色,反而愁容满面。再看看朱由检,也是神不守舍,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天启皇帝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朱由检也跟着跪了下去。
天启皇帝见二人跪在地上,心知出了大事,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朱诚道:“微臣有罪。”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问道:“你又惹了什么麻烦?”
朱诚道:“征兵时不心多征了。”
天启皇帝神色一松,道:“多几十人不打紧,朕不是气的人。”
朱诚道:“不止。”
天启皇帝又叹了口气,道:“几百虽然逾制,也不打紧,谁让你是朕的诚弟弟呢?”
朱诚道:“十、十倍。”
天启皇帝神色大变:“你招了一万人?”
朱诚头。
天启皇帝大怒:“你究竟想干什么,想造反吗?给你个千户,你就敢招一万人,那给你个将军,你岂不是要把全国的兵都拿走吗?”
天启皇帝虽然天性宽厚仁德,但毕竟是皇帝,对任何可能威胁他帝位的人,怎么肯轻易放过。他大喝一声:“左右,将朱诚拿下,押入天牢。”
朱由检急得眼泪都出来了,道:“皇兄、皇兄……”
魏忠贤也劝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天启皇帝一甩袖子,去后殿了,朱由检和魏忠贤急步追了上去。
天牢里,朱诚被脱去官袍,换上一身囚服。天牢关的是重犯,准备的囚服都是大人的,套上后显得异常落魄。
朱诚的衣服里有几锭银元宝,牢头搜到后,自然笑纳了。
牢头问道:“子,运气不错呵,这么的年纪就押入天牢,算是大明第一人啦,犯什么事啦?”
朱诚道:“真想知道?我记得有一个大贤者曾经过,好奇害死猫。我出来容易,不过知道了就要陪我进来一起住。看你这么诚心诚意地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好了。”
牢头忙摆手道:“我活得还算自在,你就一个人呆在里面吧。”
天牢的房间又脏又乱,因为尿桶还在里面,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朱诚坐在地上,抬头看着天花板。自己还是过于着急了,万名士兵,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了,但是他又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是天启一年,崇祯二年十月,建奴将第一次入关,如果不在这期间训练一支强兵,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中间有九年,虽训练一支劲旅有四年足够了,不过五年后,朱由检已经十五岁了,那时扩大规模招兵,尽管兄弟情深,但天启皇帝还是会暗起猜疑之心。现在朱由检只有十一岁,招多了兵,大家只会认为是童做错了事,没有谁会认为他有不臣之心。
朱诚就是想趁朱由检年幼的时候,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没想到,还是犯了天启皇帝的大忌。关在牢里,朱诚不怕;朱诚怕的是,天启皇帝强令他解散新招募的士兵。这些士兵,他一个个全部检查过,都是好苗子啊。
朱诚正想着,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来到监狱。他定睛一看,竟是李永贞。
李永贞道:“魏公公打发我来看看朱大人。他让你放宽心,现在他和朱由检正在联手劝皇上。皇上态度已经有所转变,这几天就会把你放出来。”
朱诚看着李永贞,感动得眼里泛起泪花,道:“魏公公既然在劝皇上,怎么会有时间派你来探望我呢?”
李永贞默然一会儿,有不好意思地道:“朱大人真是聪明透,的确没人派我来,是咱家自己来的。我偷偷听了一下他们的对话,知道皇上的态度已经软化,所以先来报信,让朱大人安心,不要急出毛病来。”
朱诚道:“你拿我当朋友,我也拿你当朋友。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李永贞打开带来的食盒,里面有酒有肉。
酒是米酒,肉是牛肉。
朱诚道:“一个人吃多没劲哪,当我是朋友,就陪我一起吃吧。”
酒入愁肠愁更愁,朱诚今生第一次喝醉了,他摇着铁门大喊道:“空有报国之志啊,空有报国之志啊!”
接着朱诚抱着铁栅栏热泪滚滚。
李永贞劝道:“得过且过吧。大明有那么多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还是安心地过你的日子吧。”
牢头拎着皮鞭过来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哪个混蛋在大喊大叫啊,吵得本大爷不得安生。”
李永贞瞪了牢头一眼。
牢头认出了这是宫里的掌权太监,吓得抛掉鞭子,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李永贞劝了朱诚几句,便告辞而去。临走时,一再叮嘱牢头好好照看朱诚,朱诚如果掉了一根头发,就要牢头好看。
牢头郁闷得想仰天长啸,心道:“这天牢怎么关进了一位大爷,都这样,我们狱卒还活不活啦。”
突然,他想到,自己还从朱诚的身上搜出了不少银子,看样子不能留了,得赶紧放回他的官袍里去。
不过,这些失地农民很快就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至理名言。他们被皇庄招为农业工人,过上了旱涝保收的生活。只要每日按时上工,努力劳作,每个月就有1两银子的月钱,一年就是1两,等于丰年在农田里劳动一年的收入。
农业工人发现他们工作的地方很奇怪,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这些房子里的墙壁和房都是用透明的水晶制成,阳光可以照射进房间,凄风苦雨则被关在外边。看了这房子,让人感叹不愧是皇家庄园,出手果然阔绰。更让人啧舌的是,他们在里面居然还安装了火炉,气温太低就起火炉。开始工人们还以为是工头们爱惜他们的身体,怕他们冻着。后来发现,他们收工后,火炉依然不熄灭,这才知道,这火炉是为了保持水晶宫里的温度,真是奢侈啊。
农业工人发现皇庄的新管事很和气,就是不太懂农事,喜欢瞎指挥,居然在十冬腊月让他们在水晶宫里播种。虽然麦的名字叫冬麦,但也不是冬天播种的呀,真是外行指挥内行。不过,奇怪的是,这些种子居然还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种过菜的农民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嫩芽是青菜、菠菜、芹菜、黄瓜等的菜苗。
有些工人以为这些种子很特别,可能是新品种,便老着脸向朱诚讨了些,种在房前屋后,精心照料,一天浇七八遍水,可是依然没有动静,这才对朱诚心悦诚服。
到了青菜快收获的时候,客青青领着00人回来了。他们是最晚回来的一批,毕竟医生在任何朝代都是稀缺资源,不太好找。
朱诚有些惊讶,客青青怎么这么厉害,找到这么多愿意从军的医生。一问之下才明白,客青青只招收到了4名医生和66名护士,剩下的00人是那两个保镖招的新兵,他们真是保镖、招兵两不误啊。
时间不能再拖了,朱诚带着大队人马,拖着两大车青菜,和朱由检一起进宫去拜见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看到两车绿色蔬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尽管他贵为天子,能吃到无数的山珍海味,但还是得受大自然的约束,像这种绿色蔬菜冬天还是吃得很少的。虽然明代已经开始有人尝试用温室种植一些蔬菜,但因为温室的光线不好,只能种植一些瓜果,青菜基本上是种不了的。当然,在江南一带倒是有不少蔬菜,但是运到北京,十筐菜至少得烂掉九筐半。
魏忠贤有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摸了摸,还揪下一片菜叶,嚼了嚼,舍不得吐掉,直接生吃了下去。
天启皇帝笑眯眯地道:“朱诚,你真了不起。我让你种菜,原本是一句玩笑,想不到你居然真的为朕种出这么多菜。”
天启皇帝瞥见朱诚的表情不由大吃一惊,只见朱诚不但没有一居功自傲的神色,反而愁容满面。再看看朱由检,也是神不守舍,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天启皇帝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朱由检也跟着跪了下去。
天启皇帝见二人跪在地上,心知出了大事,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朱诚道:“微臣有罪。”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问道:“你又惹了什么麻烦?”
朱诚道:“征兵时不心多征了。”
天启皇帝神色一松,道:“多几十人不打紧,朕不是气的人。”
朱诚道:“不止。”
天启皇帝又叹了口气,道:“几百虽然逾制,也不打紧,谁让你是朕的诚弟弟呢?”
朱诚道:“十、十倍。”
天启皇帝神色大变:“你招了一万人?”
朱诚头。
天启皇帝大怒:“你究竟想干什么,想造反吗?给你个千户,你就敢招一万人,那给你个将军,你岂不是要把全国的兵都拿走吗?”
天启皇帝虽然天性宽厚仁德,但毕竟是皇帝,对任何可能威胁他帝位的人,怎么肯轻易放过。他大喝一声:“左右,将朱诚拿下,押入天牢。”
朱由检急得眼泪都出来了,道:“皇兄、皇兄……”
魏忠贤也劝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天启皇帝一甩袖子,去后殿了,朱由检和魏忠贤急步追了上去。
天牢里,朱诚被脱去官袍,换上一身囚服。天牢关的是重犯,准备的囚服都是大人的,套上后显得异常落魄。
朱诚的衣服里有几锭银元宝,牢头搜到后,自然笑纳了。
牢头问道:“子,运气不错呵,这么的年纪就押入天牢,算是大明第一人啦,犯什么事啦?”
朱诚道:“真想知道?我记得有一个大贤者曾经过,好奇害死猫。我出来容易,不过知道了就要陪我进来一起住。看你这么诚心诚意地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好了。”
牢头忙摆手道:“我活得还算自在,你就一个人呆在里面吧。”
天牢的房间又脏又乱,因为尿桶还在里面,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朱诚坐在地上,抬头看着天花板。自己还是过于着急了,万名士兵,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了,但是他又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是天启一年,崇祯二年十月,建奴将第一次入关,如果不在这期间训练一支强兵,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中间有九年,虽训练一支劲旅有四年足够了,不过五年后,朱由检已经十五岁了,那时扩大规模招兵,尽管兄弟情深,但天启皇帝还是会暗起猜疑之心。现在朱由检只有十一岁,招多了兵,大家只会认为是童做错了事,没有谁会认为他有不臣之心。
朱诚就是想趁朱由检年幼的时候,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没想到,还是犯了天启皇帝的大忌。关在牢里,朱诚不怕;朱诚怕的是,天启皇帝强令他解散新招募的士兵。这些士兵,他一个个全部检查过,都是好苗子啊。
朱诚正想着,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来到监狱。他定睛一看,竟是李永贞。
李永贞道:“魏公公打发我来看看朱大人。他让你放宽心,现在他和朱由检正在联手劝皇上。皇上态度已经有所转变,这几天就会把你放出来。”
朱诚看着李永贞,感动得眼里泛起泪花,道:“魏公公既然在劝皇上,怎么会有时间派你来探望我呢?”
李永贞默然一会儿,有不好意思地道:“朱大人真是聪明透,的确没人派我来,是咱家自己来的。我偷偷听了一下他们的对话,知道皇上的态度已经软化,所以先来报信,让朱大人安心,不要急出毛病来。”
朱诚道:“你拿我当朋友,我也拿你当朋友。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李永贞打开带来的食盒,里面有酒有肉。
酒是米酒,肉是牛肉。
朱诚道:“一个人吃多没劲哪,当我是朋友,就陪我一起吃吧。”
酒入愁肠愁更愁,朱诚今生第一次喝醉了,他摇着铁门大喊道:“空有报国之志啊,空有报国之志啊!”
接着朱诚抱着铁栅栏热泪滚滚。
李永贞劝道:“得过且过吧。大明有那么多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还是安心地过你的日子吧。”
牢头拎着皮鞭过来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哪个混蛋在大喊大叫啊,吵得本大爷不得安生。”
李永贞瞪了牢头一眼。
牢头认出了这是宫里的掌权太监,吓得抛掉鞭子,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李永贞劝了朱诚几句,便告辞而去。临走时,一再叮嘱牢头好好照看朱诚,朱诚如果掉了一根头发,就要牢头好看。
牢头郁闷得想仰天长啸,心道:“这天牢怎么关进了一位大爷,都这样,我们狱卒还活不活啦。”
突然,他想到,自己还从朱诚的身上搜出了不少银子,看样子不能留了,得赶紧放回他的官袍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