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范景文(二更)

    却说一干开封府旧吏拉帮结伙来到巡抚衙门外,吵吵嚷嚷要向新任巡抚陈情。此时的巡抚衙门还不如知府衙门,破败的大门里,只有正堂还算完整,其他房舍全部被炮弹轰塌了,到现在还没来得及修,大门口也只有数名大明军值守,连个衙役都没有。

    等了老半天,新任河南巡抚范景文才让官军把这些人放入。众人忙敛容上堂,规规矩矩地跪了黑压压一片。偷眼往上看时,只见范景文约摸四十来岁,白面长须,气度儒雅,与众人心目中的形象相同,而不像阎尔梅那样年轻气盛,不觉稍稍安心。

    磕完头后,范景文慢条斯理地开口问道:“本官初到河南,还没来得及拜望当地名流故老,不知各位找本官所为何事?”

    那个吏房长吏赶紧赔笑道:“我等都是开封府的胥吏,祖辈在衙门里当差。巡抚大人光临开封,本该由城中有头有脸的缙绅商贾及饱学儒士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只是…”

    “那倒不必。”范景文摆摆手道,“开封刚刚收复,百废待兴,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

    “巡抚大人高风亮节,小人等佩服之至。”长吏狡黠地道,“可是不管怎么说,您是河南全省主官,这官场上迎来送往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吧?还有您这巡抚衙门,也得为您准备好吧?可是您看这…唉!”

    范景文为官多年,如何听不出此人是变相挑拨他和开封知府阎尔梅的关系。但他也不动声色,只淡淡地问道:“这都是小事。各位今天来见本官,就是为这些事么?”

    这帮人一看范景文城府甚深,也知道说别的都没用,只得七嘴八舌地说起了“正事”,也就是开封府竞聘官吏的事来。末了那长吏补充道:“巡抚大人,不是小人等舍不得饭碗,您想这官职都是朝廷颁布圣旨、吏部记档考核的,从洪武年间一朝朝传下来,哪能说变就变,还是地方衙门自行增减?这不但不合规矩,而且往深里说,可是违背祖制、大逆不道之举啊!再说您才是河南主官,就算增减官制,也得是您来主持,阎知府怎么能绕过您妄自做主呢?”

    这番话说得杀气腾腾,其他人听了兴奋地纷纷附和,心想这一条要是坐实了,就是一品大员也得吃不了兜着走,何况区区一个知府。如果范景文能让他们说得对阎尔梅产生反感,狠狠地向朝廷参他一本,阎尔梅脑袋能不能保住还不一定呢。

    孰料任凭他们说得口干舌燥,范景文只是微笑不语。待众人实在没词了,他才呵呵一笑道:“原来各位是为此事而来。实不相瞒,新设未入流官及雇员的奏折,就是本官所上,圣上已经诏准。你们也不想想,此等大事,知府岂能做主?”

    这下众人可全傻眼了!敢情刚才一顿痛骂,等于是在骂这位巡抚大人,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众人赶紧抱头鼠窜而出,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位范巡抚明明是刚到开封,怎么会是他上的奏折呢?

    范景文目送这帮人仓惶退出,嘴角漾出一丝笑意,可是很快又双眉紧锁。他当然不怕这些地头蛇,真正让他顾虑的,是朝堂上即将掀起的猛烈风暴。

    其实这件事并不复杂,因为整件事都是朱由检一手策划的。在他向阎尔梅面授机宜的当天深夜,阎尔梅已经写就了一篇奏折,提出要增设官职和雇用雇员。因为皇帝就在开封,这份奏折当然是在递送京师的同时,也直接进呈御览。

    这篇奏折的主旨,就是详细讲述为什么要在地方衙门中增设官职和雇用雇员。理由如下:

    一,衙门中有官有吏,大部分公事是吏做的,而且吏也要领薪俸,数百年来已是约定俗成。但朝廷不负担吏的薪俸,要么由主官出,要么就是衙门里的“小金库”出。本朝官员薪俸本就不高,正常情况下很难负担那么多吏员的薪俸,长此以往,助长了基层贪腐行为,导致“小金库”里的资金越来越多,而朝廷所得却越来越少。

    与其如此,还不如把不在编的吏,转为在编的官,然后取消小金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增加了朝廷的负担,可是基层贪腐行为将不再“合理”,可以严加打击,算下来还是大大划算。

    二,过去官的选拔和任用都是先经过科举,再由户部任命。虽然遴选严格,但只重视知县以上的官职,低级官职则因为很难升迁,很少有人愿意做。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进士、举人压在吏部等缺,而八九品、未入流的官职,他们根本不屑去做。

    可是在地方官府中,大量的工作又是由这些低级官员和胥吏去完成的。地方事务又琐碎复杂,饱读诗书不一定有用,还不如富有经验的胥吏办得好。所以建议衙门增加“雇员”,雇员非官,能进能出,而且不必通过科举考试,选材范围广,更能满足地方的实际需要。

    朱由检览奏大加赞赏(废话,他自己出的主意,能不赞赏么),并御批:“该官所奏切中积弊,朕觉颇有道理。天地人材,当为天地惜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岂非社稷之福?是否可行,着河南抚、藩及吏部尽快具本上奏,钦此!”

    在这里朱由检很狡猾地并没有直接拍板,而是把皮球踢给了范景文和京师的官员集团。第二天清晨,驿马就载着阎尔梅的奏折和朱由检的御批启程一路向北狂奔,在大名府先遇到了赶来赴任的范景文、王家祯和玄默这三位大员。

    范景文是个非常正值、务实的人,与吏部尚书孙承宗的私交也非常好。因此,他对朱由检的各种主张颇能认同,故此才为东林党所不喜。看罢奏折和御批后,范景文何等聪明,立即意识到皇帝这是要让他当这个出头鸟,因为阎尔梅官品太低,在朝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尤其是皇帝还引用了他当年奏折中的名句,更让他热血澎湃,感动不已,马上奋笔疾书一封奏折,心中默念道:“但为社稷君王百姓计,就算被群起而攻之、丢官罢职又有何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