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宁远大捷

    热门推荐:、、、、、、、

    "鞑子撤兵了?"朱由检简直难以置信.

    "鞑子真的撤兵了!"袁崇焕顾不得伤痛,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殿下请看,他们不但退回营中,就连营寨和帐篷都拆了呢!"

    朱由检向北方极目远眺,果然见女真人如同潮水般退去,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宁远以北那苍茫的东北大地,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朱由检不由得心中纳闷:今日后金军全力攻城,虽然伤亡惨重,但也将宁远的城墙凿开了几个大洞.那火炮平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比不上机关枪,不可能将那缺口封住太久.外城一破,城头上的大炮皆要陷于敌手.内城弹丸之地,就更无法支撑了.

    在城墙被凿开的一刹那,朱由检甚至有了杀身成仁的念头,心想与其被俘受辱,还不如自己给自己脑袋来一枪,死也死个痛快.

    可不知何故,后金军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全线撤退,放弃了围攻将近十日的宁远,空留下满地的死尸!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信王殿下千岁,千千岁!"城头军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朱由检从沉思中惊醒.望着那一张张喜悦中带着泪水的脸庞,朱由检终于意识到,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敌军确实撤兵了,宁远守住了!

    在这一瞬间,朱由检如释重负,积攒了多日的情绪终于彻底爆发.他一面痛哭流涕,一面与城头上的将领和士卒一一拥抱,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此时城头众人无论身份尊卑,皆眼含热泪紧紧相拥.就连戚美凤和李崇瑶也忘了自己是女儿之身,与周围的士卒挨个搂抱.这就是最真挚的战友情谊!这一时刻,也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幸福的时刻!

    其实因为对历史一知半解,朱由检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这场被称为"宁远大捷"或"宁远之战"的战役,并非发生在天启四年,而是在两年之后的天启六年.

    可因为他的到来,这场永载史册的战役被生生提前了两年,诸多变化和乱局也由此而生!

    袁崇焕到底是军中主官,头脑也比其他人冷静得更快一些.他马上下达了几道命令:一是派出探马追踪后金军,观察敌军动向,以防鞑子突然杀个回马枪.

    二是飞马向山海关和朝廷奏捷,同时要求尽快派人马来支援宁远,最重要的是赶快运进一批粮草.

    三是清理战场,统计战果.

    四是重整城防,准备应对后金军的下一次进攻.

    朱由检见袁崇焕布置缜密,不由得心中敬服.要是换了他说了算,恐怕就要放假三天,大肆庆祝了.

    但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合眼,此时疲惫至极,就是想折腾也折腾不动了.袁崇焕忙派李崇瑶和戚美凤将他护送回李府,这回这货终于踏踏实实地关起房门,脱得精赤条条,钻进被窝美美地睡了一大觉,连个梦都没做.

    过了一日,探马来报,后金军果然是真的撤退了.而且不但解除了宁远之围,就连在锦州和广宁都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开向沈阳,动机不明.

    朱由检心中暗忖,这必是后金在后方出了什么乱子,女真人不得不救.但具体是什么乱子,那可就一无所知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感叹:明军的情报工作也实在是太差劲了!

    从这次自己代天子出征,孙承宗督师辽东开始,明军对敌军的动向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朝廷先是以为后金军要从广宁继续南下,这才心急火燎地拼凑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风风火火地赶到山海关.结果到了山海关才知道,后金根本就没来进攻.

    这中间又因为朵颜部突然叛乱,朝廷猝不及防,只得拆东墙补西墙,将勤王兵马抽走一半至蓟镇.其实朵颜部元气大伤,短期内已经根本不可能再次组织进攻.

    但明廷对这些蒙古部落到底有多少兵力,平时分布在哪,基本上是漠不关心.等敌军退走了,才想起重兵布防,却只是徒糜钱粮,几万人对着旷野发呆而已.

    在接下来的前屯之变和宁远之战中,明军更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被后金军折腾得焦头烂额,险些全军覆没.到现在后金军撤兵了,还是不知道人家为啥撤兵,就连贼酋努尔哈赤到底受没受伤也搞不清楚.

    反观女真人,在情报方面就做得极为出色.他们先是策反佟养浩,又将计就计包围宁远.一边围攻宁远,一边还将明军的粮草基地觉华岛给端了.又早在宁远城内密布奸细,烧光了城内的余粮.若不是朱由检冒险实施"斩首行动",一炮轰塌黄龙帐,现在宁远全城军民就真的皆为饿殍了!

    又过了半日,督师孙承宗也带领着一万步兵以及一部分粮草辎重,浩浩荡荡地开进宁远,算是暂时解决了宁远的饥饿问题.

    他一进城先给朱由检请罪,说了些"险些失陷藩镇,罪该万死"之类的套话.朱由检既然毫发无伤,当然也不会怪罪孙承宗.众人这才皆大欢喜,在李府大摆酒宴,庆祝守住宁远的这场阶段性胜利.

    在酒席上孙承宗告诉大家,他已经向皇帝上.[,!]书,详细奏报了"宁远大捷"的经过,对作战出力的将士一一请功.料不出数日,朝廷的圣旨便可传至宁远,凡有功之人,必有重重的封赏.

    这一席话说得满桂,祖大寿等将领全都喜上眉梢,谁不想加官进爵?就连袁崇焕也眉飞色舞,颇为自得,心想正是自己力主在宁远筑城,这次又是自己亲自主持守城战,这第一大功必定会落在自己头上.从今以后,仕途平步青云不消细说,早晚入阁拜相,万世流芳,成就可能还在孙承宗之上!

    朱由检却一直皱着眉头冷眼旁观,见众人皆有点忘乎所以,忍不住说道:"督师大人,您说咱们这一仗真算是打胜了么?"

    孙承宗有些诧异地笑道:"殿下何出此言?建虏自万历四十四年僭号以来,攻无不取,战无不克,朝廷则是连战连败,将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广宁这些辽东重镇一一丢掉.老奴自是以为天下无敌,却不料此次陈兵十余万,终被重挫于宁远城下,老奴本人生死未卜!如果这还不算大捷的话,那什么样的胜仗才算大捷呢?"

    朱由检却摇摇头道:"我倒以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能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哦?"孙承宗觉得朱由检这个观点十分怪异,心想自古以来,打仗不就是为了抢地盘么?谁把地盘抢到手,便是胜利,否则便是失败,这还有什么可多说的?但他身为大学士,涵养极好,并未打断朱由检,而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朱由检清了清嗓子接着道:"从清点战场的结果来看,鞑子伤亡虽然逾万,但大部分是汉军旗的降兵,真正的女真人只占了不到三成.反观我方,宁远城内的军民伤亡也有六七千,若从守城角度来看,实在是吃亏不小.更何况觉华岛全军覆没,两千多条船被烧毁,军粮和弹药全都付之一炬,损失实在是太惨重了一点."

    袁崇焕突然插言道:"依殿下之言,此次我军倒是战败了?"

    他为人最是性骄气燥,城府可比孙承宗差远了.听朱由检这么一说,倒似是要将宁远之战全盘否定,当即大为不满,已经隐隐动了怒气.

    朱由检苦笑一声道:"当然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鞑子没有把我们围歼于此,我们也保住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此时谈论胜败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想想,下次鞑子再来,我们该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袁崇焕不以为然地笑道,"既然我们能守住宁远一次,自然也能守得住第二次,第三次.朝廷早已定下辽东大计,正欲在宁远筑城,构筑关宁防线.如今我们正好在此屯兵,加固城墙,多备火炮弹药.只要守住宁远,山海关自然高枕无忧,万岁从此也无须东顾了!"

    "说得好!"孙承宗适时地发话道,"此次宁远大捷,袁大人居功至伟,诸将也立下大功,可见之前在山海关所议‘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之计完全可行.老夫必将奏明圣上,由袁大人镇守宁远,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诸将辅之,徐图进取锦州.待收复锦州,辽东防线更是固若金汤,老夫也就算不虚此生了!"

    他身为督师,这一番话自然是盖棺定论,不容朱由检再置喙了.

    朱由检只得暗气暗憋,心想这次的所谓"大捷",实在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很难再次复制.尤其是粮草问题,由于失去了觉华岛,更是雪上加霜.

    酒席散后,众将皆喝得酩酊大醉,朱由检却心事重重,独自在李府的后花园散步.望着夜空中浓重的乌云,他似乎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想到今后前途未卜,大明的灭亡也似乎不可避免,他不由得重重地叹了口气.

    "王爷,别人都高高兴兴的,就你长吁短叹,也太扫兴了吧!"李崇瑶突然蹦蹦跳跳地出现在了朱由检的身旁.

    "大小姐,我…"朱由检欲言又止.他这满腔的惆怅,又怎能与眼前这天真烂漫的少女诉说?

    李崇瑶突然安静下来,半晌才幽幽地道:"怎么,你…你要走了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