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吐蕃使团(10)
每月两次的朝会一般都会在宣政殿举行,因为今天吐蕃使者要觐见高宗,要献上他们的贡品,因此朝会的地方就改在了含元殿。
清晨,李弘在赵红裙的服侍下穿上明黄团龙袍,又配上绣春刀,才离开了承恩殿,在陈恭和三十名亲卫的随行下来到含元殿前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许敬宗和李绩两人也已经到了。
众臣看到太子出现,就不由的上前向他问候。
自从李弘将贺兰敏之送入长安县衙的大狱之后,大家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很多,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无视他的存在了。
等李弘走到许敬宗和李绩面前时,许敬宗对李弘依然是言语恭敬,举止很得体。只有李绩在看到李弘时,不由的冷哼一声,颇为不愤的道,“殿下真是好手段啊!”
既然跟李弘撕破了脸皮,李绩也不想再在李弘面前装孙子了。
“英国公这话是什么意思,孤不懂。”李弘语气冰冷的道。李绩是三朝元老不假,又是一个已过七十的老人不假,可既然他站在可自己的对立面,李弘也就不会再给他留什么颜面了。
“太子将吐蕃六百骑兵分配到南衙大营,难道就没有私心?”李绩沉声问道。
这次吐蕃使团来长安城的目的是什么他很清楚,这次他们带了六百骑兵相随,意欲何为,李绩同样清楚。因此这六百骑兵就是一颗毒瘤,不管是放在哪儿,他们都是一个随时会影响到大唐跟吐蕃使团之间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因为这支骑兵很嚣张,很野蛮,很没有军纪。
可李弘偏偏就将他们驻扎在了南衙大营。
李绩是南衙大都督,南衙十六卫都受他节制,要是这六百骑兵在南衙大营闹出什么乱子,他怎么能脱得了干系。
“有。”李弘不否认自己的私心,他直言道,“孤的私心就是,利用南衙大营困住他们,不让他们在长安城捣乱,祸害长安百姓。”
见李绩就要反驳自己,他继续道,“英国公,你是南衙大都督不假,可你是大唐的南衙大都督,是大唐的英国公,南衙是大唐的南衙,孤将六百吐蕃骑兵驻扎南衙,能阻止他们干出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儿,难道这也有错?难道这也有私心?”
李绩脸色涨红,当着这么多人面,李弘一个十四岁的愣头青训斥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他能受得了?就是高宗和武后也没有这么对待过他。
“英国公乃一代名将,又是大唐军神,岂能因为私欲而不顾大唐的利益,百姓的死活呢?”李弘朗声吼斥道,“要是英国公真觉得孤这么做是因为私心,想陷害你,为了大唐的利益,为了长安百姓的死活,孤也就不否认!”
李弘这一番的义正言辞,让李绩难以反驳。
李绩被李弘的话气得不轻,可他也不能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训斥李弘,或者是对李弘下手,就只能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弘便转身离开了。
见李绩离开,许敬宗才低声道,“殿下,你这样公然训斥英国公,恐怕会让陛下和娘娘生气吧?”
“孤训斥李绩,许相高兴吗?”李弘低声问道。
“老臣自然高兴了!”许敬宗直言不讳的道。常言的好,一山难容二虎,李绩只要在朝一天,许敬宗做了群臣之首。
今天李弘当面训斥李绩,就等于是狠狠的打击一下李绩在群臣中的威望。
他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李弘喜欢的就是许敬宗的真心性格,便哈哈大笑道,“只要许相高兴就行!”
完,他就大步走到了群臣的前面,站在了文臣第一排的位置上。许敬宗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他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咚咚咚——”这是,早晨的钟声已经敲响。
“早朝——”继而就听到张德海的声音传遍了含元殿前的广场。群臣依次跟随李弘、许敬宗和李绩等人走进了含元殿。
大家刚走进含元殿,高宗和武后就踏进了含元殿。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高宗和武后走到玉阶上时群臣跪拜道。
“众卿平身!”高宗道,就坐在了龙椅上,武后坐在了他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椅子上,而一名内侍也很熟练的搬了一张凳子放在玉阶下。
李弘随众人起身,就径自走到玉阶前的凳子上坐下。这是他的待遇,高宗给他这个体弱多病的皇太子的待遇。
“众卿可有事要奏啊?”高宗开口问道。
“陛下,前天晚上长安县令崔源毒杀狱中囚犯,又畏罪自杀,而长安县丞张博又因贺兰敏之案而下狱,现在长安县衙只有主薄骆宾王一人处理政务,微臣以为该立即指派新的县令和县丞上任,以免延误政务。”许敬宗出列道。
这是武后早就授意了的。
不然他堂堂宰相怎么会第一个开口话呢?要不他第一个开口话,被群臣反驳了怎么办?岂不丢了面子吗?
“许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高宗问道。
其实,他知道这是李弘跟武后做的交易,人选早就被武后和李弘给瓜分了,才会问的这么轻描淡写,只是想走个过场。
高宗这么一问,许敬宗立马就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县令骆宾王、主薄范履冰,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很陌生,叫魏元忠。
李弘虽然不知道魏元忠是谁?可是他清楚,能被武后信任提拔到长安县丞位置上的人,绝对不是庸才。
因为这次的人事任命是武后跟李弘的利益分配,武后一方没有意见,高宗为了支持李弘也没有意见,群臣自然也就没有异议了。因此只用一盅茶的时间,骆宾王的下令,范履冰的主薄就定下来了。
待这件事情一解决完,乐彦玮就出列道,“陛下、娘娘,昨日吐蕃使团已到长安,今日正在偏殿候着,是否召他们觐见?”
“宣吧!”高宗淡淡的道。
他之所以来上这个早朝不就是因为吐蕃使团今天要觐见他吗?
“宣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格桑公主觐见!”张德海高声喊道,他的话音一落,含元殿外又有太监重复道,“宣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格桑公主觐见!”
片刻,就见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走进了含元殿。
“参见大唐陛下!”安来、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走上大殿便向跪拜道。他们只是参拜高宗,而没有参拜武后。这让武后很气愤。李弘侧头注视武后,见她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三位爱卿平身!”高宗淡淡的道。
安来、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起身,这才武后和李弘躬身施礼道,“参见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三位爱卿不用多礼!”武后淡淡的道,要是不仔细观察她的神情没有任何的变化,李弘对三人只是微微了头。不过他倒是奇怪为什么格桑在走进大殿,看到他的一瞬间神色有变了呢?至于变成什么了他不清楚,只是有一天很明显,就是格桑公主对他很关注。
“这是我国国王和大相的国书,还有这次觐见的礼单,还请陛下过目。”安来完,就从桑鹰手中接过一个玉盒高举头。
张德海走下玉阶捧起玉盒,又走上玉阶,让一名内侍捧着盒子,他将盒子打开取出两卷锦卷国书递给了高宗。高宗没有看礼单,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国书上的内容,就将国书递给了武后。武后接过国书看了一眼,就眉头微皱,等她看完上面的内容时脸色变得很阴沉,可见他在极力压制自己内心中的怒气。
“安大使,你们远道而来想必很劳累,今日就先回去休息吧!晚上本宫和陛下在太极宫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至于国书上的内容,容我们讨论之后再做答复,你看怎么样?”武后语气平静的道。
她心里就是再愤怒,再怎么厌恶安来和吐蕃使团,可作为大唐的皇后娘娘,该有的气度还是要有的。不然依照武后平日里的性格,这份国书可能早就被她砸在安来的脸上了。
安来心里也也能清楚国书上的内容不是一次朝会就能解决的,就微微头道,“臣谨遵娘娘旨意!”
“太子,今晚上的宴会就由你全权亲自负责,可不要出现什么差错!”武后又向李弘道。她前面这句话的还很自然,可后一句话就有棒杀李弘的意思。
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吐蕃人明明是来大唐捣乱的,晚上这么大的宴会他们要不找茬才怪呢?而你现在又大庭广众之下宴会不能出现什么差错——这不就是告诉吐蕃人,他们可以在宴会上搞动作吗?
李弘听了武后的这句话心里很气愤,他清楚这是武后对他以贺兰敏之跟她讨价还价的教训,因此即便知道武后的本意是什么,他也只得起身恭敬的领命。
“今天朝会就到这里,大家就朝了吧!”武后淡淡的道,就跟高宗离开了含元殿。他俩一离开,就有内侍分别通知宰相们到紫宸殿议事。这就是在紫宸殿跟宰相们要商议国书上的内容,李弘是太子,自然也只能随许敬宗他们向紫宸殿走去。
清晨,李弘在赵红裙的服侍下穿上明黄团龙袍,又配上绣春刀,才离开了承恩殿,在陈恭和三十名亲卫的随行下来到含元殿前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许敬宗和李绩两人也已经到了。
众臣看到太子出现,就不由的上前向他问候。
自从李弘将贺兰敏之送入长安县衙的大狱之后,大家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很多,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无视他的存在了。
等李弘走到许敬宗和李绩面前时,许敬宗对李弘依然是言语恭敬,举止很得体。只有李绩在看到李弘时,不由的冷哼一声,颇为不愤的道,“殿下真是好手段啊!”
既然跟李弘撕破了脸皮,李绩也不想再在李弘面前装孙子了。
“英国公这话是什么意思,孤不懂。”李弘语气冰冷的道。李绩是三朝元老不假,又是一个已过七十的老人不假,可既然他站在可自己的对立面,李弘也就不会再给他留什么颜面了。
“太子将吐蕃六百骑兵分配到南衙大营,难道就没有私心?”李绩沉声问道。
这次吐蕃使团来长安城的目的是什么他很清楚,这次他们带了六百骑兵相随,意欲何为,李绩同样清楚。因此这六百骑兵就是一颗毒瘤,不管是放在哪儿,他们都是一个随时会影响到大唐跟吐蕃使团之间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因为这支骑兵很嚣张,很野蛮,很没有军纪。
可李弘偏偏就将他们驻扎在了南衙大营。
李绩是南衙大都督,南衙十六卫都受他节制,要是这六百骑兵在南衙大营闹出什么乱子,他怎么能脱得了干系。
“有。”李弘不否认自己的私心,他直言道,“孤的私心就是,利用南衙大营困住他们,不让他们在长安城捣乱,祸害长安百姓。”
见李绩就要反驳自己,他继续道,“英国公,你是南衙大都督不假,可你是大唐的南衙大都督,是大唐的英国公,南衙是大唐的南衙,孤将六百吐蕃骑兵驻扎南衙,能阻止他们干出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儿,难道这也有错?难道这也有私心?”
李绩脸色涨红,当着这么多人面,李弘一个十四岁的愣头青训斥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他能受得了?就是高宗和武后也没有这么对待过他。
“英国公乃一代名将,又是大唐军神,岂能因为私欲而不顾大唐的利益,百姓的死活呢?”李弘朗声吼斥道,“要是英国公真觉得孤这么做是因为私心,想陷害你,为了大唐的利益,为了长安百姓的死活,孤也就不否认!”
李弘这一番的义正言辞,让李绩难以反驳。
李绩被李弘的话气得不轻,可他也不能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训斥李弘,或者是对李弘下手,就只能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弘便转身离开了。
见李绩离开,许敬宗才低声道,“殿下,你这样公然训斥英国公,恐怕会让陛下和娘娘生气吧?”
“孤训斥李绩,许相高兴吗?”李弘低声问道。
“老臣自然高兴了!”许敬宗直言不讳的道。常言的好,一山难容二虎,李绩只要在朝一天,许敬宗做了群臣之首。
今天李弘当面训斥李绩,就等于是狠狠的打击一下李绩在群臣中的威望。
他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李弘喜欢的就是许敬宗的真心性格,便哈哈大笑道,“只要许相高兴就行!”
完,他就大步走到了群臣的前面,站在了文臣第一排的位置上。许敬宗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他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咚咚咚——”这是,早晨的钟声已经敲响。
“早朝——”继而就听到张德海的声音传遍了含元殿前的广场。群臣依次跟随李弘、许敬宗和李绩等人走进了含元殿。
大家刚走进含元殿,高宗和武后就踏进了含元殿。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高宗和武后走到玉阶上时群臣跪拜道。
“众卿平身!”高宗道,就坐在了龙椅上,武后坐在了他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椅子上,而一名内侍也很熟练的搬了一张凳子放在玉阶下。
李弘随众人起身,就径自走到玉阶前的凳子上坐下。这是他的待遇,高宗给他这个体弱多病的皇太子的待遇。
“众卿可有事要奏啊?”高宗开口问道。
“陛下,前天晚上长安县令崔源毒杀狱中囚犯,又畏罪自杀,而长安县丞张博又因贺兰敏之案而下狱,现在长安县衙只有主薄骆宾王一人处理政务,微臣以为该立即指派新的县令和县丞上任,以免延误政务。”许敬宗出列道。
这是武后早就授意了的。
不然他堂堂宰相怎么会第一个开口话呢?要不他第一个开口话,被群臣反驳了怎么办?岂不丢了面子吗?
“许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高宗问道。
其实,他知道这是李弘跟武后做的交易,人选早就被武后和李弘给瓜分了,才会问的这么轻描淡写,只是想走个过场。
高宗这么一问,许敬宗立马就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县令骆宾王、主薄范履冰,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很陌生,叫魏元忠。
李弘虽然不知道魏元忠是谁?可是他清楚,能被武后信任提拔到长安县丞位置上的人,绝对不是庸才。
因为这次的人事任命是武后跟李弘的利益分配,武后一方没有意见,高宗为了支持李弘也没有意见,群臣自然也就没有异议了。因此只用一盅茶的时间,骆宾王的下令,范履冰的主薄就定下来了。
待这件事情一解决完,乐彦玮就出列道,“陛下、娘娘,昨日吐蕃使团已到长安,今日正在偏殿候着,是否召他们觐见?”
“宣吧!”高宗淡淡的道。
他之所以来上这个早朝不就是因为吐蕃使团今天要觐见他吗?
“宣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格桑公主觐见!”张德海高声喊道,他的话音一落,含元殿外又有太监重复道,“宣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格桑公主觐见!”
片刻,就见吐蕃大使安来,副使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走进了含元殿。
“参见大唐陛下!”安来、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走上大殿便向跪拜道。他们只是参拜高宗,而没有参拜武后。这让武后很气愤。李弘侧头注视武后,见她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三位爱卿平身!”高宗淡淡的道。
安来、桑鹰和格桑公主三人起身,这才武后和李弘躬身施礼道,“参见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三位爱卿不用多礼!”武后淡淡的道,要是不仔细观察她的神情没有任何的变化,李弘对三人只是微微了头。不过他倒是奇怪为什么格桑在走进大殿,看到他的一瞬间神色有变了呢?至于变成什么了他不清楚,只是有一天很明显,就是格桑公主对他很关注。
“这是我国国王和大相的国书,还有这次觐见的礼单,还请陛下过目。”安来完,就从桑鹰手中接过一个玉盒高举头。
张德海走下玉阶捧起玉盒,又走上玉阶,让一名内侍捧着盒子,他将盒子打开取出两卷锦卷国书递给了高宗。高宗没有看礼单,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国书上的内容,就将国书递给了武后。武后接过国书看了一眼,就眉头微皱,等她看完上面的内容时脸色变得很阴沉,可见他在极力压制自己内心中的怒气。
“安大使,你们远道而来想必很劳累,今日就先回去休息吧!晚上本宫和陛下在太极宫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至于国书上的内容,容我们讨论之后再做答复,你看怎么样?”武后语气平静的道。
她心里就是再愤怒,再怎么厌恶安来和吐蕃使团,可作为大唐的皇后娘娘,该有的气度还是要有的。不然依照武后平日里的性格,这份国书可能早就被她砸在安来的脸上了。
安来心里也也能清楚国书上的内容不是一次朝会就能解决的,就微微头道,“臣谨遵娘娘旨意!”
“太子,今晚上的宴会就由你全权亲自负责,可不要出现什么差错!”武后又向李弘道。她前面这句话的还很自然,可后一句话就有棒杀李弘的意思。
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吐蕃人明明是来大唐捣乱的,晚上这么大的宴会他们要不找茬才怪呢?而你现在又大庭广众之下宴会不能出现什么差错——这不就是告诉吐蕃人,他们可以在宴会上搞动作吗?
李弘听了武后的这句话心里很气愤,他清楚这是武后对他以贺兰敏之跟她讨价还价的教训,因此即便知道武后的本意是什么,他也只得起身恭敬的领命。
“今天朝会就到这里,大家就朝了吧!”武后淡淡的道,就跟高宗离开了含元殿。他俩一离开,就有内侍分别通知宰相们到紫宸殿议事。这就是在紫宸殿跟宰相们要商议国书上的内容,李弘是太子,自然也只能随许敬宗他们向紫宸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