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布局
安邑,乃夏朝古都,有禹都安邑之说,战国时第一个强大起来的魏国也是建都于此,自秦以来,安邑便一直是河东郡的治所。
姬平经历雒阳一战,几番招募、收降和收编,手下原本的七千人马增加到了三万多,留在成皋和荥阳三千,河内郡将近一万,余下的近两万兵马都到了河东,在东垣略作休整后,全部拉到了安邑前线,一日之间便将牛辅留下的张济所部五千人马击败,逼的张济北渡汾河,进入平阳,与原本的敌人白波军混成一团,依托汾河防守。
五月中,姬平留下段谨镇守邵亭,皇甫郦坐镇东垣,自己带着典韦离开邵亭,进入河东郡治所安邑。
此时,安邑城中太守府,姬平坐在上首,下面依次是卢植、张辽、崔钧、袁基、荀棐、关羽、耿忠、盖顺、史阿、典韦一众。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人,分别是姬平在雒阳东市刑场救出的伍琼、周毖二人,这二人为袁绍等关东士人做内应,明里为董卓效命,却被坑了一道,若非姬平出手,已然成为刀下鬼。
二人被姬平救出送到东垣后,见了曾经执掌皇权的何后,更是惊得噤若寒蝉,之后便帮着卢植打理事务,也算尽心尽力。
除了这二人,还有两人,白波军降将杨奉和徐晃,杨奉还好,徐晃却本没资格列席这里,但被姬平专门点了名。
此时的徐晃心中很是震惊,能来到这里本来就让他有些诧异,此时更是惊骇到了极致,他不知道上首这少年究竟是什么身份,但连海内人望、忠正耿直的卢植都对他毕恭毕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恭敬。
这少年究竟是什么人?!
他的对面,也是一个少年,眼中神色惊疑不定。
姬平环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人,颇是儒雅的面上带了一丝温和的笑意,一拱手:“今次雒阳迁来的八万百姓得以安置,皆赖诸位之力。”
虽然从雒阳过河的近五十万百姓,迁往河东的最少,但毕竟他们只占领了河东郡几个县,又是多山地区,安置这八万百姓颇是费了一番功夫。
座下卢植拱手道:“主公不顾生死,从雒阳救出百万百姓,正是王道仁义之举,我等所为,又何足道哉。”
从雒阳回来后,卢植等人也统一了对姬平的称呼,一律叫主公。
卢植顿了顿,又肃然道:“如今主公属下,有张辽、荀棐、盖顺等众多猛将,自能征战四方,而主公身关社稷,今后切不可冲锋陷阵,否则便是陷臣等于不义!”
张辽等人也纷纷点头附议。
姬平总算领略到了卢植的一点厉害,随即笑道:“雒阳之战,以弱制强,不得不为,如今有诸多良将,我自是不会与你们争功了。”
张辽开口道:“如今张济退守平阳,主公宜当趁此平定河东。”
姬平点了点头,正色道:“命北中郎将卢植兼任河东太守,坐镇安邑,治理诸县,安抚百姓。”
“植领命!”卢植急忙起身应命。
原本的河东太守是董卓,董卓从河东入雒阳后,先后任三公至相国,随后就发生了大战,河东有中郎将牛辅坐镇,但没有任命太守,这河东太守一职便空缺下来,此时,姬平却是安排给了卢植。
卢植接受任命后,姬平又看向张辽:“命中郎将、雁门太守张辽领三千骑兵,两千步卒,北取闻喜,西取汾阴,坐镇绛邑,讨虏校尉盖顺、忠义校尉杨奉领五千人,东取端氏、濩泽,占据汾河一线,防御白波与张济,记住,只需谨守,不可过河!”
三人急忙起身领命。
河东郡被汾河分为南北两半,汾河以北是平阳、皮氏、临汾、襄陵、杨县、永安、北屈、蒲子等诸县,如今被白波军占领,张济又退入其中。
汾河以南则是安邑、绛邑、闻喜、猗氏、解县、大阳、河北、端氏、濩泽、东垣等诸县。
姬平又看向关羽:“命中郎将关羽,带五千人马南下,取猗氏、解县、蒲坂、河北诸县,驻守蒲津和风陵渡,防范董卓自关中和陇西进攻。”
关羽起身:“末将领命。”
姬平看向带着孝、瘦了许多的荀棐,叹了口气,五月初,从长安传来消息,一代大儒司空荀爽病逝。
荀爽是荀棐的父亲,当初因为荀棐的姐姐荀采闹了矛盾,父子俩颇是不和,董卓入京后,荀爽被董卓强行召辟,不到三个月便做了司空,随后跟着献帝西迁长安,不想荀爽如今却病逝了。
荀棐听闻父亲身死,悲痛欲绝,但他几次伏杀董卓,难至长安,连为父亲下葬守孝也不能。
自此荀棐更是深恨董卓,若非董卓强行召辟,他的父亲荀爽还在家颐养天年,又岂会忧心忡忡而逝。
姬平叹道:“荀棐,且节哀顺变,待破了董卓,我自会与你一道迎回老司空棺椁,重新安葬。”
荀棐当初不顾射声校尉的身份,从一出宫便跟随于他,他几次伏杀吕布、董卓,几次硬仗,都靠的是荀棐带的八百射声士。
听到姬平所说,荀棐跪拜在地,泣不成声。
姬平缓缓道:“中郎将荀棐,领三千兵马,南下大阳,驻守茅津渡、大阳渡、郖津渡,防范董卓从陕津来袭。”
“末将领命!”荀棐伏拜于地。
大阳对面就是弘农郡的陕县,驻扎着董卓大军,但荀棐只要谨守关口,董卓便不易过关。
姬平沉吟了下,又道:“荀棐、关羽,在驻守黄河一线上,可在各处高地设置烽火台,随时示警。”
关羽和荀棐眼睛都是一亮。
黄河一线太长,虽然只有几个大渡口,但还有一些小渡口可以渡河,十分难防,若是设置了烽火台警示,就能大大提高防御能力。
姬平看向袁基:“命袁基为典农中郎将,直接听命于我,主管河东郡屯田之事,伍琼、周毖为典农校尉,辅助袁基。”
三人急忙应命。
姬平缓缓道:“大道有期,周而复始,自古以来,天象便是寒暖数百年一交替,而自光武以来,天象转寒,寒则天灾频发,旱灾、涝灾、疫灾、震灾、蝗灾,一百年来,几乎年年不断,想必诸位都有所知。”
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都是一震,他们自来都沿袭天人感应的说法,认为天灾源于**,但到了现在,他们心中对天人感应也未必没有怀疑,此时听姬平如此一说,登时大为震撼。
他们从来没想过姬平是从这方面指出天灾来源,随即知识最渊博的卢植深吸了口气,道:“主公此言,实在是振聋发聩!植细思春秋左传所记,确是间有百年之灾!”
袁基更是大声道:“主公此言,足以令天下大振!”
他们这些士人,也是在天人感应中迷茫了半生,对前路更是不无迷茫,如今听到姬平所说,顿觉得眼前一亮,似乎一时之间很多包袱都抛去了,可以轻装上阵。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很多时候一朝彻悟,便能有大跨越。
“如此规律,若是细心,自可在古籍中察知。”姬平点了点头,又沉声道:“规律自是规律,但日后数十年的灾难还是难以阻挡,所以定要重视屯田,只要有粮,便可应对一切灾难。”
“是!”袁基、伍琼和周毖肃声应道。
“屯田,要作为国策。”姬平缓缓道:“凡是阻拦者,杀无赦!”
卢植和袁基都是身子一震,他们听出了姬平话中的意味,敢阻拦屯田的,也只有世家大族了,姬平这是要对世家大族动手了。
“对于地方豪强,要区分对待。”姬平也把话说到了明处:“凡是拥护国策的,要拉拢重用,凡是阻拦国策的,带兵平之。”
卢植和袁基正色应命,张辽、关羽等一众将领却是精神大振,作为将领,他们最喜欢果决冷酷的姬平。
这时,卢植又开口道:“主公,屯田之事,功在长久,但此次从雒阳过河五十万百姓,河内郡富庶,倒不足多虑,唯有河东、上党,久经战乱,民生凋敝,迁入如此多百姓,恐怕粮食不久之后便会告急,引发慌乱,恐白波之事复起。”
屯田之事,其中复田、修田、分田等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春播早已过时,最早也只能感到秋季种植冬小麦,明年夏天才丰收,所以从后半年到明年夏天的粮食就是个大问题。
“无妨。”姬平点了点头:“粮食之事,我已有考虑。”
他又看向崔钧:“河西太守崔钧,随我勘测盐池,领两千人,招募民夫,接管河东盐池,收归官营,筑盐城,拓盐道。”
众人为闻言无不大震,盐事收归官营,这绝对是一个令天下震动的大举措。
盐铁乃国之命脉,汉高祖开国之初,开山泽之禁,允许私人经营盐业,汉武帝时,经过与世家一番争斗,将盐铁收归官营。
到了光武帝时,依托地方豪强立国,遂废除盐事官营,但仍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主管征收盐税,到了汉章帝元和年间,一度恢复盐事官营,但不久之后便在地方豪强和大世家的压力下,被迫废除。
之后,盐业便一直是民营,或者说是大世家掌控,只有盐官仍主税课。
此时,姬平宣布盐事收归官营,无疑是准备与世家再次进行博弈了。R1152
S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
姬平经历雒阳一战,几番招募、收降和收编,手下原本的七千人马增加到了三万多,留在成皋和荥阳三千,河内郡将近一万,余下的近两万兵马都到了河东,在东垣略作休整后,全部拉到了安邑前线,一日之间便将牛辅留下的张济所部五千人马击败,逼的张济北渡汾河,进入平阳,与原本的敌人白波军混成一团,依托汾河防守。
五月中,姬平留下段谨镇守邵亭,皇甫郦坐镇东垣,自己带着典韦离开邵亭,进入河东郡治所安邑。
此时,安邑城中太守府,姬平坐在上首,下面依次是卢植、张辽、崔钧、袁基、荀棐、关羽、耿忠、盖顺、史阿、典韦一众。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人,分别是姬平在雒阳东市刑场救出的伍琼、周毖二人,这二人为袁绍等关东士人做内应,明里为董卓效命,却被坑了一道,若非姬平出手,已然成为刀下鬼。
二人被姬平救出送到东垣后,见了曾经执掌皇权的何后,更是惊得噤若寒蝉,之后便帮着卢植打理事务,也算尽心尽力。
除了这二人,还有两人,白波军降将杨奉和徐晃,杨奉还好,徐晃却本没资格列席这里,但被姬平专门点了名。
此时的徐晃心中很是震惊,能来到这里本来就让他有些诧异,此时更是惊骇到了极致,他不知道上首这少年究竟是什么身份,但连海内人望、忠正耿直的卢植都对他毕恭毕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恭敬。
这少年究竟是什么人?!
他的对面,也是一个少年,眼中神色惊疑不定。
姬平环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人,颇是儒雅的面上带了一丝温和的笑意,一拱手:“今次雒阳迁来的八万百姓得以安置,皆赖诸位之力。”
虽然从雒阳过河的近五十万百姓,迁往河东的最少,但毕竟他们只占领了河东郡几个县,又是多山地区,安置这八万百姓颇是费了一番功夫。
座下卢植拱手道:“主公不顾生死,从雒阳救出百万百姓,正是王道仁义之举,我等所为,又何足道哉。”
从雒阳回来后,卢植等人也统一了对姬平的称呼,一律叫主公。
卢植顿了顿,又肃然道:“如今主公属下,有张辽、荀棐、盖顺等众多猛将,自能征战四方,而主公身关社稷,今后切不可冲锋陷阵,否则便是陷臣等于不义!”
张辽等人也纷纷点头附议。
姬平总算领略到了卢植的一点厉害,随即笑道:“雒阳之战,以弱制强,不得不为,如今有诸多良将,我自是不会与你们争功了。”
张辽开口道:“如今张济退守平阳,主公宜当趁此平定河东。”
姬平点了点头,正色道:“命北中郎将卢植兼任河东太守,坐镇安邑,治理诸县,安抚百姓。”
“植领命!”卢植急忙起身应命。
原本的河东太守是董卓,董卓从河东入雒阳后,先后任三公至相国,随后就发生了大战,河东有中郎将牛辅坐镇,但没有任命太守,这河东太守一职便空缺下来,此时,姬平却是安排给了卢植。
卢植接受任命后,姬平又看向张辽:“命中郎将、雁门太守张辽领三千骑兵,两千步卒,北取闻喜,西取汾阴,坐镇绛邑,讨虏校尉盖顺、忠义校尉杨奉领五千人,东取端氏、濩泽,占据汾河一线,防御白波与张济,记住,只需谨守,不可过河!”
三人急忙起身领命。
河东郡被汾河分为南北两半,汾河以北是平阳、皮氏、临汾、襄陵、杨县、永安、北屈、蒲子等诸县,如今被白波军占领,张济又退入其中。
汾河以南则是安邑、绛邑、闻喜、猗氏、解县、大阳、河北、端氏、濩泽、东垣等诸县。
姬平又看向关羽:“命中郎将关羽,带五千人马南下,取猗氏、解县、蒲坂、河北诸县,驻守蒲津和风陵渡,防范董卓自关中和陇西进攻。”
关羽起身:“末将领命。”
姬平看向带着孝、瘦了许多的荀棐,叹了口气,五月初,从长安传来消息,一代大儒司空荀爽病逝。
荀爽是荀棐的父亲,当初因为荀棐的姐姐荀采闹了矛盾,父子俩颇是不和,董卓入京后,荀爽被董卓强行召辟,不到三个月便做了司空,随后跟着献帝西迁长安,不想荀爽如今却病逝了。
荀棐听闻父亲身死,悲痛欲绝,但他几次伏杀董卓,难至长安,连为父亲下葬守孝也不能。
自此荀棐更是深恨董卓,若非董卓强行召辟,他的父亲荀爽还在家颐养天年,又岂会忧心忡忡而逝。
姬平叹道:“荀棐,且节哀顺变,待破了董卓,我自会与你一道迎回老司空棺椁,重新安葬。”
荀棐当初不顾射声校尉的身份,从一出宫便跟随于他,他几次伏杀吕布、董卓,几次硬仗,都靠的是荀棐带的八百射声士。
听到姬平所说,荀棐跪拜在地,泣不成声。
姬平缓缓道:“中郎将荀棐,领三千兵马,南下大阳,驻守茅津渡、大阳渡、郖津渡,防范董卓从陕津来袭。”
“末将领命!”荀棐伏拜于地。
大阳对面就是弘农郡的陕县,驻扎着董卓大军,但荀棐只要谨守关口,董卓便不易过关。
姬平沉吟了下,又道:“荀棐、关羽,在驻守黄河一线上,可在各处高地设置烽火台,随时示警。”
关羽和荀棐眼睛都是一亮。
黄河一线太长,虽然只有几个大渡口,但还有一些小渡口可以渡河,十分难防,若是设置了烽火台警示,就能大大提高防御能力。
姬平看向袁基:“命袁基为典农中郎将,直接听命于我,主管河东郡屯田之事,伍琼、周毖为典农校尉,辅助袁基。”
三人急忙应命。
姬平缓缓道:“大道有期,周而复始,自古以来,天象便是寒暖数百年一交替,而自光武以来,天象转寒,寒则天灾频发,旱灾、涝灾、疫灾、震灾、蝗灾,一百年来,几乎年年不断,想必诸位都有所知。”
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都是一震,他们自来都沿袭天人感应的说法,认为天灾源于**,但到了现在,他们心中对天人感应也未必没有怀疑,此时听姬平如此一说,登时大为震撼。
他们从来没想过姬平是从这方面指出天灾来源,随即知识最渊博的卢植深吸了口气,道:“主公此言,实在是振聋发聩!植细思春秋左传所记,确是间有百年之灾!”
袁基更是大声道:“主公此言,足以令天下大振!”
他们这些士人,也是在天人感应中迷茫了半生,对前路更是不无迷茫,如今听到姬平所说,顿觉得眼前一亮,似乎一时之间很多包袱都抛去了,可以轻装上阵。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很多时候一朝彻悟,便能有大跨越。
“如此规律,若是细心,自可在古籍中察知。”姬平点了点头,又沉声道:“规律自是规律,但日后数十年的灾难还是难以阻挡,所以定要重视屯田,只要有粮,便可应对一切灾难。”
“是!”袁基、伍琼和周毖肃声应道。
“屯田,要作为国策。”姬平缓缓道:“凡是阻拦者,杀无赦!”
卢植和袁基都是身子一震,他们听出了姬平话中的意味,敢阻拦屯田的,也只有世家大族了,姬平这是要对世家大族动手了。
“对于地方豪强,要区分对待。”姬平也把话说到了明处:“凡是拥护国策的,要拉拢重用,凡是阻拦国策的,带兵平之。”
卢植和袁基正色应命,张辽、关羽等一众将领却是精神大振,作为将领,他们最喜欢果决冷酷的姬平。
这时,卢植又开口道:“主公,屯田之事,功在长久,但此次从雒阳过河五十万百姓,河内郡富庶,倒不足多虑,唯有河东、上党,久经战乱,民生凋敝,迁入如此多百姓,恐怕粮食不久之后便会告急,引发慌乱,恐白波之事复起。”
屯田之事,其中复田、修田、分田等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春播早已过时,最早也只能感到秋季种植冬小麦,明年夏天才丰收,所以从后半年到明年夏天的粮食就是个大问题。
“无妨。”姬平点了点头:“粮食之事,我已有考虑。”
他又看向崔钧:“河西太守崔钧,随我勘测盐池,领两千人,招募民夫,接管河东盐池,收归官营,筑盐城,拓盐道。”
众人为闻言无不大震,盐事收归官营,这绝对是一个令天下震动的大举措。
盐铁乃国之命脉,汉高祖开国之初,开山泽之禁,允许私人经营盐业,汉武帝时,经过与世家一番争斗,将盐铁收归官营。
到了光武帝时,依托地方豪强立国,遂废除盐事官营,但仍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主管征收盐税,到了汉章帝元和年间,一度恢复盐事官营,但不久之后便在地方豪强和大世家的压力下,被迫废除。
之后,盐业便一直是民营,或者说是大世家掌控,只有盐官仍主税课。
此时,姬平宣布盐事收归官营,无疑是准备与世家再次进行博弈了。R1152
S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