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惊闻老毒物
一行行楷字在姬平笔下显现出来:
董卓常自诩,我相,贵无上也!然揽镜自照,终究心不自安,又知袁绍姿容甚美,乃使人问袁绍:吾与汝孰美?
绍曰:董相之勇烈,天下无双。卓闻之大喜。
吕布素来任侠,知之,意甚不平,乃私问绍:吾父之貌丑,路人皆知,汝乃天下名士,何故屈意谄媚?令吾鄙视。
绍大笑曰:董公貌丑至此,尚敢出门见人,岂非勇烈无双?继而又长叹道:貌丑实非董公之过,但出来吓人,便是百死莫赎之大罪也!
布深以为然,曰:义父实可称董肥肥也。
这个段子一写出来,一旁的荀棐和盖顺便忍不住大笑。
“甲戌朝堂之事,果然是公子所为……”卢植愕然指着姬平,连连摇头,又读了一遍,也不禁莞尔:“言虽俗,倒也有趣。只是可惜了本初……哎!”
卢植这段时间,也听姬平了大将军何进被袁绍等士人暗害一事,以及那帮士人的谋划。他为人方正,有当年党人之风,如今看到士人如此变化,颇有些心灰意冷。
姬平写完后,沉吟了一下,又加了一句:
时人有云: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智者袁绍,陋者董卓。陈留曹操,长沙孙氏,涿县刘备,世之枭雄,余子碌碌不足道也。
卢植等人看着这几行字,都有些诧异,皱眉琢磨起来。
姬平写完,署名“苍天未死”,正要搁笔,忽然有人来报:“雒阳有人来,称鬼影十月。”
姬平一怔,忙道:“快带他进来。”
进门的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十月一进来便拜倒在地:“十月拜见主上!”
正是耿忠最得力的手下十月,武艺颇高,曾在宫变时率二十个高手暗中保护姬平。
“不必多礼。”姬平看到十月,心中便是一突,耿忠怎么一前一后派了两拨人过来?
他沉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平津关唐都尉被换。”十月的回复让姬平执笔的手一颤。
果然,事无侥幸,董卓一旦全盘掌控局面,还是要换将。毕竟平津关作为雒阳八关之一,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只有掌握在嫡系手中才放心。
姬平忙询问道:“唐都尉呢?”
十月回道:“唐都尉被调夏门军侯,半日前刚收到消息,如今还在平津周旋,那赴任的贼将要明日才到,唐都尉便寻到耿统领,派我报知公子此事。”
姬平皱起眉头,道:“你回去告诉唐都尉,速速就任夏门军侯,勿要耽搁,一旦引起董卓怀疑,他的处境就凶险了。让他安下心,不要有任何举动!稍后我会去接应他。”
“是!”
姬平一边回身搁笔,一边又问了一句:“可知接替唐都尉的是何人?”
平津关对他下一步的计划极为重要,他需要对这个关口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是原太尉掾贾诩…”
当!姬平手中笔掉落在地。
他面色瞬间大变:“贾诩?!怎么是他?!”
“贾诩…”姬平站起身,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焦虑的徘徊着。
一旁的卢植、荀棐等人有些奇怪,在他们眼里,曾经的少年天子经逢大变后,变得温润而喜怒不形于色,便是大仇董卓在他眼里仿佛也是无关紧要的路人,不料如今只是一个名字却让他骤然色变。
姬平徘徊片刻,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看向十月,断然道:“你立时回去,告知唐都尉,不要携带任何东西,立即带兵放弃平津,伪装退往河内郡,暗中转道此地,我会去接应他。”
他顿了顿,又神色凝重的道:“再告诉耿忠和段谨,鬼影和飞影要日夜潜伏皇陵,放弃外出操练,切不可有任何行动,时刻注意监视平津和雒阳动向,一旦有变,立时放弃皇陵,逃到东垣来,如今大河上冻,北邙山沿岸有不少地方可以通行,提前打探好路线,若是找不到道,可在河崖底的地方可以垂索上下。”
“是!”十月看姬平神色凝重,也不敢怠慢,急忙领命而去。
姬平却还有些神思不定。
尼玛,老天对我还真是不错,贾诩这个老毒物怎么这么早就出场了!偏偏还是对手!我去!
要知道,贾诩可是三国数一数二的级谋士,这老毒物终其一生,几乎是出计必胜,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扭转局面,而不考虑什么后果,最可怕的是,他所效忠的主公都肯听从他的计谋,即使这个计谋看起来匪夷所思。
这就明了,贾诩至少是个洞察力极强而且很会揣摩人心的谋士。
唐方和耿忠绝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平津关在贾诩手中,自己非但粮食和武器不能偷运了,甚至连平津关也要完全放弃,避而远之,否则一旦被发现,绝对会被这老毒物玩死。
他手下的荀攸倒是个与贾诩势均力敌的谋士,但荀攸如今去了上党,鞭长莫及,姬平便没有把握对付贾诩了。
看到姬平仍然面带忧色,卢植忍不住道:“不知贾诩何许人也,令公子如此重视?”
姬平沉吟道:“贾诩其人,论经学治世,不如卢叔,论练兵对阵,不如荀叔,论勇武破敌,不如盖顺,但论权谋机变,知时而动,心思缜密,算无遗策,则可比开汉之张子房。”
可比留侯张良?卢植等人愣在那里,有些震惊,又有些不可置信。
姬平沉声道:“与张子房不同的是,贾诩出身不高,所出计谋全无束缚,阴沉狠辣,为了自保,他甚至敢冒大不韪谋算天下。”
这是后人对贾诩的评价,但从其生平之事看,也是**不离十,他不禁为唐方的安危担忧起来。
与此同时,他又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如今的天子,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是知道唐方身份的,不知这次的调动是不是刘协的意思?
自十常侍之乱后,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年幼的弟弟了。
当天夜里,姬平便带着荀棐去接应了唐方,幸好唐方差人来报的早,贾诩还没有赴任,否则一切都危险了。
接了唐方,姬平便让他暂且去邵亭去守护何后和唐婉等家属,唐方唐婉兄弟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欢喜。
三日后,姬平趁着黄河上冻,令荀棐、盖顺各带一些人到东垣县隔河相对的新安、渑池,东垣西面大阳县隔河相对的弘农、陕县一带,查探了渡口和周边地形情况。
无论新安、渑池还是陕县,都是未来董卓迁都长安的必经之路,他计划在董卓迁都时出动,必须让将领先提前打探了地形,才能更好的作战。
黄河不同于长江,长江两岸都有依托大江天险筑城驻防的要塞,而黄河却基本没有。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黄河冬季会结冰,一旦结冰,黄河就是通途,根本所以无谓什么据天险防御,除却渡口,其他地方在上冻后也可以上岸。
如今虽然有贾诩这根刺横在心中,但姬平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计划一切。
没几日,耿忠差人来报,贾诩已经就任平津都尉,又从雒阳城调了六百羌胡兵守关。
雒阳,相国府。
董卓看着手下传来的那个“苍天未死”的段子,额头青筋暴起,怒视着下面有些茫然的吕布,猛力一垂案台,顺手抓起印玺就砸了过去,咆哮如雷:“啊!吕布!本相……啊!啊!嗷!嗷!”
吕布闪身躲过,看着董卓癫狂的样,面色微变,他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重新获得了董卓的信重,如今莫非又出了什么变故?他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神秘莫测的“苍天未死”。
上次朝堂那个精彩的“补刀”之后,吕布被传为草包笑柄,他此时再也不敢多,求助的看向另一侧的老乡李肃和郎中令李儒。
李肃犹豫了一下,终究是低了下了头。
李儒却开口了:“主公,莫非又是那个‘苍天未死’暗中施展离间之计?此人冒称苍天,实是大逆之罪!”
紧接着李儒急忙偷偷向吕布施了个眼色,吕布也急忙下拜道:“孩儿实在不知何处冒犯了义父,还请将罪!”
董卓丝毫不理会他们,咆哮了半天,才微微平静下来,冷哼一声,将那张写着段子的布帛扔给了李儒。
李儒看了看,面色大变,忙道:“主公且息怒,吕将军一向对主公忠心不二,又怎会出这等言语,何况吕将军根本无法见到袁绍,这分明是敌人的离间之计,切不可上当。”
董卓大吼一声,拔出长剑,斩断了案台,喘了几口气,才道:“本相何尝不知这是离间之计,奉先且退下吧,至于袁绍,一定要罢了他的渤海太守,否则本相必为天下所笑!”
这时下首两人同时起身开口道:“相国,袁绍四世三公,乃天下名士,切不可因此失了人心哪!”
这二人正是董卓目前最信任的士人城门校尉伍琼和尚书周毖,袁绍、袁术、张邈等一众士人都是他们举荐的,包括张辽和荀攸,董卓平日对他们也很是信任。
他们身侧的李儒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座中只有他看了那个段子,只有他知道董卓此时是何等的暴怒,保吕布还行,至于袁绍……
果然,董卓大步走下来,一脚朝二人踹来,迎头就是一顿狂风暴雨:“我你老母!去他母的袁绍!去他母的名士……”
董卓常自诩,我相,贵无上也!然揽镜自照,终究心不自安,又知袁绍姿容甚美,乃使人问袁绍:吾与汝孰美?
绍曰:董相之勇烈,天下无双。卓闻之大喜。
吕布素来任侠,知之,意甚不平,乃私问绍:吾父之貌丑,路人皆知,汝乃天下名士,何故屈意谄媚?令吾鄙视。
绍大笑曰:董公貌丑至此,尚敢出门见人,岂非勇烈无双?继而又长叹道:貌丑实非董公之过,但出来吓人,便是百死莫赎之大罪也!
布深以为然,曰:义父实可称董肥肥也。
这个段子一写出来,一旁的荀棐和盖顺便忍不住大笑。
“甲戌朝堂之事,果然是公子所为……”卢植愕然指着姬平,连连摇头,又读了一遍,也不禁莞尔:“言虽俗,倒也有趣。只是可惜了本初……哎!”
卢植这段时间,也听姬平了大将军何进被袁绍等士人暗害一事,以及那帮士人的谋划。他为人方正,有当年党人之风,如今看到士人如此变化,颇有些心灰意冷。
姬平写完后,沉吟了一下,又加了一句:
时人有云: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智者袁绍,陋者董卓。陈留曹操,长沙孙氏,涿县刘备,世之枭雄,余子碌碌不足道也。
卢植等人看着这几行字,都有些诧异,皱眉琢磨起来。
姬平写完,署名“苍天未死”,正要搁笔,忽然有人来报:“雒阳有人来,称鬼影十月。”
姬平一怔,忙道:“快带他进来。”
进门的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十月一进来便拜倒在地:“十月拜见主上!”
正是耿忠最得力的手下十月,武艺颇高,曾在宫变时率二十个高手暗中保护姬平。
“不必多礼。”姬平看到十月,心中便是一突,耿忠怎么一前一后派了两拨人过来?
他沉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平津关唐都尉被换。”十月的回复让姬平执笔的手一颤。
果然,事无侥幸,董卓一旦全盘掌控局面,还是要换将。毕竟平津关作为雒阳八关之一,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只有掌握在嫡系手中才放心。
姬平忙询问道:“唐都尉呢?”
十月回道:“唐都尉被调夏门军侯,半日前刚收到消息,如今还在平津周旋,那赴任的贼将要明日才到,唐都尉便寻到耿统领,派我报知公子此事。”
姬平皱起眉头,道:“你回去告诉唐都尉,速速就任夏门军侯,勿要耽搁,一旦引起董卓怀疑,他的处境就凶险了。让他安下心,不要有任何举动!稍后我会去接应他。”
“是!”
姬平一边回身搁笔,一边又问了一句:“可知接替唐都尉的是何人?”
平津关对他下一步的计划极为重要,他需要对这个关口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是原太尉掾贾诩…”
当!姬平手中笔掉落在地。
他面色瞬间大变:“贾诩?!怎么是他?!”
“贾诩…”姬平站起身,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焦虑的徘徊着。
一旁的卢植、荀棐等人有些奇怪,在他们眼里,曾经的少年天子经逢大变后,变得温润而喜怒不形于色,便是大仇董卓在他眼里仿佛也是无关紧要的路人,不料如今只是一个名字却让他骤然色变。
姬平徘徊片刻,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看向十月,断然道:“你立时回去,告知唐都尉,不要携带任何东西,立即带兵放弃平津,伪装退往河内郡,暗中转道此地,我会去接应他。”
他顿了顿,又神色凝重的道:“再告诉耿忠和段谨,鬼影和飞影要日夜潜伏皇陵,放弃外出操练,切不可有任何行动,时刻注意监视平津和雒阳动向,一旦有变,立时放弃皇陵,逃到东垣来,如今大河上冻,北邙山沿岸有不少地方可以通行,提前打探好路线,若是找不到道,可在河崖底的地方可以垂索上下。”
“是!”十月看姬平神色凝重,也不敢怠慢,急忙领命而去。
姬平却还有些神思不定。
尼玛,老天对我还真是不错,贾诩这个老毒物怎么这么早就出场了!偏偏还是对手!我去!
要知道,贾诩可是三国数一数二的级谋士,这老毒物终其一生,几乎是出计必胜,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扭转局面,而不考虑什么后果,最可怕的是,他所效忠的主公都肯听从他的计谋,即使这个计谋看起来匪夷所思。
这就明了,贾诩至少是个洞察力极强而且很会揣摩人心的谋士。
唐方和耿忠绝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平津关在贾诩手中,自己非但粮食和武器不能偷运了,甚至连平津关也要完全放弃,避而远之,否则一旦被发现,绝对会被这老毒物玩死。
他手下的荀攸倒是个与贾诩势均力敌的谋士,但荀攸如今去了上党,鞭长莫及,姬平便没有把握对付贾诩了。
看到姬平仍然面带忧色,卢植忍不住道:“不知贾诩何许人也,令公子如此重视?”
姬平沉吟道:“贾诩其人,论经学治世,不如卢叔,论练兵对阵,不如荀叔,论勇武破敌,不如盖顺,但论权谋机变,知时而动,心思缜密,算无遗策,则可比开汉之张子房。”
可比留侯张良?卢植等人愣在那里,有些震惊,又有些不可置信。
姬平沉声道:“与张子房不同的是,贾诩出身不高,所出计谋全无束缚,阴沉狠辣,为了自保,他甚至敢冒大不韪谋算天下。”
这是后人对贾诩的评价,但从其生平之事看,也是**不离十,他不禁为唐方的安危担忧起来。
与此同时,他又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如今的天子,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是知道唐方身份的,不知这次的调动是不是刘协的意思?
自十常侍之乱后,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年幼的弟弟了。
当天夜里,姬平便带着荀棐去接应了唐方,幸好唐方差人来报的早,贾诩还没有赴任,否则一切都危险了。
接了唐方,姬平便让他暂且去邵亭去守护何后和唐婉等家属,唐方唐婉兄弟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欢喜。
三日后,姬平趁着黄河上冻,令荀棐、盖顺各带一些人到东垣县隔河相对的新安、渑池,东垣西面大阳县隔河相对的弘农、陕县一带,查探了渡口和周边地形情况。
无论新安、渑池还是陕县,都是未来董卓迁都长安的必经之路,他计划在董卓迁都时出动,必须让将领先提前打探了地形,才能更好的作战。
黄河不同于长江,长江两岸都有依托大江天险筑城驻防的要塞,而黄河却基本没有。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黄河冬季会结冰,一旦结冰,黄河就是通途,根本所以无谓什么据天险防御,除却渡口,其他地方在上冻后也可以上岸。
如今虽然有贾诩这根刺横在心中,但姬平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计划一切。
没几日,耿忠差人来报,贾诩已经就任平津都尉,又从雒阳城调了六百羌胡兵守关。
雒阳,相国府。
董卓看着手下传来的那个“苍天未死”的段子,额头青筋暴起,怒视着下面有些茫然的吕布,猛力一垂案台,顺手抓起印玺就砸了过去,咆哮如雷:“啊!吕布!本相……啊!啊!嗷!嗷!”
吕布闪身躲过,看着董卓癫狂的样,面色微变,他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重新获得了董卓的信重,如今莫非又出了什么变故?他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神秘莫测的“苍天未死”。
上次朝堂那个精彩的“补刀”之后,吕布被传为草包笑柄,他此时再也不敢多,求助的看向另一侧的老乡李肃和郎中令李儒。
李肃犹豫了一下,终究是低了下了头。
李儒却开口了:“主公,莫非又是那个‘苍天未死’暗中施展离间之计?此人冒称苍天,实是大逆之罪!”
紧接着李儒急忙偷偷向吕布施了个眼色,吕布也急忙下拜道:“孩儿实在不知何处冒犯了义父,还请将罪!”
董卓丝毫不理会他们,咆哮了半天,才微微平静下来,冷哼一声,将那张写着段子的布帛扔给了李儒。
李儒看了看,面色大变,忙道:“主公且息怒,吕将军一向对主公忠心不二,又怎会出这等言语,何况吕将军根本无法见到袁绍,这分明是敌人的离间之计,切不可上当。”
董卓大吼一声,拔出长剑,斩断了案台,喘了几口气,才道:“本相何尝不知这是离间之计,奉先且退下吧,至于袁绍,一定要罢了他的渤海太守,否则本相必为天下所笑!”
这时下首两人同时起身开口道:“相国,袁绍四世三公,乃天下名士,切不可因此失了人心哪!”
这二人正是董卓目前最信任的士人城门校尉伍琼和尚书周毖,袁绍、袁术、张邈等一众士人都是他们举荐的,包括张辽和荀攸,董卓平日对他们也很是信任。
他们身侧的李儒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座中只有他看了那个段子,只有他知道董卓此时是何等的暴怒,保吕布还行,至于袁绍……
果然,董卓大步走下来,一脚朝二人踹来,迎头就是一顿狂风暴雨:“我你老母!去他母的袁绍!去他母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