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录音和摄影
正规的剧组在剧本敲定之后的首要工作不是选外景,不是画故事板,不是选演员,而是敲定摄影、灯光、美术、录音等主创。
这些人确定之后,才可以选景;选景之后,导演才能根据场景画出故事板,写出自己的导演阐述;摄影师写出摄影阐述;美工师根据导演对景的要求,画出布景平面图,气氛图和制作图;场记做出全片的场景表;制片主任做出预算。
在这之后才是选演员,试戏,制作相关的道具,租赁设备,正式开机。
战胜研究社之后,创作社收到了不少入社的申请,基本是大一大二的新生。在这些申请中,苏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孟珮葱,这人是张一谋的御用剪辑师,《三枪》、《山楂树》、《十三钗》、《归来》都是她剪的,不过在这之前她是北影厂的录音师,做录音、做声音剪辑的。
能跟张一谋混的那肯定是牛人,这毋庸置疑。如果孟珮葱是大三大四的学生,苏烈肯定直接就把录音的事扔给她了,但她现在才大二,对手又是宁皓,苏烈有不放心,决定跟她谈谈之后再作决定。
声音是电影除去画面外的另一半的语言,要是声音不好电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电影录音不是把话筒支过去就行,没有专业的技术肯定是做不好的。
一个好的声音应该有真实性、连续性、平衡性、距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是指银幕上的声音必须具有那种真实环境中的声音特质,比如体育馆的声音和客厅的声音肯定不一样,体育馆的声音有回声,而客厅则没有回声。不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录音师却用各种手段避免掉回声。因为单一的声音可以在剪辑的过程中加上回声和混响,但在后期要想移除回声和混响却十分困难。
不过很多新人导演在开拍的时候精力大部分用在排练演员、布置照明、调整机位、确保演员的化妆和发型是否漂亮,对声音这个部分往往不够重视,结果最后被声音的问题折腾得死去活来。
跟孟珮葱一番交谈后,苏烈觉得她虽然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是个有想法的人,就放心了,决定把录音组交给她筹建。
苏烈微笑着道:“师姐,录音组就交给你来全权处理,要多少人,要什么人都由你来定,等录音方案出来后把需要的设备清单交给制片组,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孟珮葱是大二的学生,在研究社根本没人重视她,连打下手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她才转投创作社。没想到苏烈对自己委以如此重任,这让她大为感动。
不过她并没因此头脑发热,冷静地道:“录音选熟手最好,就拿支吊杆来,新手怎么支话筒,距离多少,怎么跟进都不懂,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浪费钱,不过我只能从大一大二的学生里找,大三,大四一般都不愿意来,他们到剧组去当助理一天都有100多,到我们这一分钱没有,完全是义务帮忙。”
吊杆操作员是个不起眼的职位,却非常重要,录音师收音必须得靠他支起的话筒来完成。要是支得不好,声音忽大忽,那就是鬼片效果了。
苏烈摇头道:“师姐,电影的开场是一个长镜头,跟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的那个长镜头相似,难度甚至还要大一些,稍有不慎就会重拍,用新手容易出问题,得选熟手,花钱就花钱!”
孟珮葱头道:“行,就交给我了,有什么问题我找你!”
录音组算是有着落了,接下来就该找摄影、灯光和美术等相关人员了。
灯光和摄影对一部电影来至关重要,电影是光影的艺术,灯光和摄影决定着画面的质量,有些电影大家一看画面就像电视剧,原因就出在灯光和摄影上。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韩国明星在韩剧中,那叫一个光彩夺目,那叫一个靓丽,可很多人到中国来,大家一看,怎么回事,长得不咋的啊!因此有些网友笑称,中国的镜头是照妖镜,妖魔鬼怪一到中国来就现出原形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打光的问题。影视剧打光分为两种,一种叫自然光效,一种叫戏剧光效。自然光效讲究真实感,光源在什么位置,角度多少这些都必须考虑,上一个镜头光是从东方打过来,下一个镜头就不能为了好看光从西边打;而戏剧光效则不讲光源,怎么好看就怎么打光。
韩国影视剧很多都是戏剧光效,怎么好看怎么打光,因此明星看起来光鲜亮丽;而到中国来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自然光线,因此反差就出来了。
当然国内影视剧追求戏剧光效的也不少,比如于正的电视剧就是如此。于正的光就是怎么好看怎么打,而且他的柔光打得特别厉害,因此画面看起来缺乏质感。张纪中在这一上要好一些,柔光打得没那么狠,对比两人的《神雕侠侣》,张版的质感明显要强很多。
不过张纪中在《神雕侠侣》中也经常不考虑光位,经常会有一道莫名其妙的侧逆光打在刘一菲的脸上,在她的脸上泛起一道漂亮的金边,在光线的映衬下刘一菲看上去就跟仙女似的。好看是好看,但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是在古墓里面,哪儿来这么强的光?
灯光和摄影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找到摄影师往往就能找到灯光师。而找摄影师的重任落在董炫的肩膀上,她认识大四的高旭,这个人的摄影水准相当不错,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董炫给高旭打了个电话,就跟苏烈站在男生宿舍楼下等。
没多久,一个披着长发,一看就是艺术青年的男子从楼上走了下来。看到董炫,他那张有些猥琐的脸就笑开了花。
简单地介绍后,高旭问道:“炫儿,你是主演吗?你是主演的话,我肯定来拍,绝无二话!”
董炫笑着摇头道:“不是,我是场记!”
“场记?”高旭一个趔趄,差没摔倒,手指着苏烈咆哮道,“你还有没有人性?让这么漂亮一个姑娘来做场记,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场记是是摄制组里最辛苦,最繁忙,最累的工作,让董炫这样的大美女做场记确实有暴殄天物。
不过苏烈也是没办法,上次拍摄《逃》是在国庆期间,很多同学都回家了,留下的人不多。做场记必须要细心,像汪洛丹那种大大咧咧的肯定不行,像黄盛伊那种生怕自己晒黑躲在阴凉处的也不行,合适的人选女生只有董炫,男生只有唐宁,苏烈只能让他们两个做场记。这回倒是是能找到其他人,不过已经习惯了,就没想过要换。此刻,他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哎呀,是我的错,你不我都忘记了。师姐,你就别做场记了!”
董炫笑道:“我觉得挺好的,场记能够参与电影拍摄的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你们太夸张了,不用换,我继续做场记。”
高旭见董炫都这么,也不好在:“不是要我帮忙吗?本子给我看看!”
苏烈赶紧把剧本取出来,递给高旭:“这是剧本,你先看看。”
剧本对白不多,高旭很快看完了,有些感慨地道:“高中生活,真怀念啊,可惜已经回不去了!这故事写得不错,很适合炫儿,怎么不让她当主角?”
苏烈解释道:“董炫师姐当然是重人选之一,不过现在还不敢下结论。虽然拍的只是一部短片,但我还是希望严格按照流程来,等预算确定之后,公开试镜,选择最合适的人选。我们现在没有摄影师,因此希望你能够加入!”
董炫伸手在高旭的胳膊上拉了一下,微笑道:“是啊,帮帮忙吧!”
高旭一震,像做保证似的道:“没问题,看在璇儿的面子上我帮你拍,你对摄影方面的要求!”
苏烈当即阐述起自己对电影画面的构想来:“电影重在表现青春,画面要通透,要有光感,影调一定要干净。电影分为两个部分,回忆和现实,这两部分在空间和用光上要有所区别。在回忆部分要有大片的阳光,色调明丽、鲜艳,整个画面也更为开阔,不管是教室中还是家里中都要加柔光的效果,使得画面更加温暖,也使得身处其中的人物有着一种轮廓不清的朦胧感,通过这样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来表现男女生之间朦胧的情感之美。而现实部分一开始色调要稍微暗于回忆部分的色调,直到电影的最后,女主角到楼下拿到快递,看到那朵枯萎的花时,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心意水落石出,现实中的色彩才与回忆中的色彩达到统一,明媚的阳光取代暖黄的灯光,这阳光是少女时期朦胧感情的释放,简单的,《花》的影调风格接近《情书》。”
听完这一段阐述,高旭对苏烈所要的效果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他也知道苏烈脑子里对整部电影有非常明确的构想,不像有些导演等到电影要开机了,对电影的的构想还只是文字性的:“《情书》的画面风格倒不难,不过对灯光和摄影的要求都比较高,机器不能太差,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苏烈好歹也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十年,不可能连这常识都没有:“摄影机你放心,我们准备用5毫米胶片来拍,具体哪款机器大家讨论过后再确定。”
高旭一听5毫米胶片就放心了,要是拿台dv,打死也拍不出《情书》的效果来:“行,不知道灯光师是谁?最好找一个脑子活一,懂得跟我们摄影配合的人,灯光不好画面效果就出不来!”
苏烈不要脑子灵活的,就是脑子有问题的灯光师都没有:“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灯光师,你是摄影师,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源吧?”
高旭也希望跟熟悉的灯光师合作,而他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人选:“灯光班的庞协是个不错的人选,我跟他合作过,如果你没有人选,那我叫他一起来。”
苏烈一听这话就放心了:“太好了,晚上把他叫出来,大家吃个饭,认识一下!”
(场记的作用这里就不,以后再。求收藏,求推荐!)
这些人确定之后,才可以选景;选景之后,导演才能根据场景画出故事板,写出自己的导演阐述;摄影师写出摄影阐述;美工师根据导演对景的要求,画出布景平面图,气氛图和制作图;场记做出全片的场景表;制片主任做出预算。
在这之后才是选演员,试戏,制作相关的道具,租赁设备,正式开机。
战胜研究社之后,创作社收到了不少入社的申请,基本是大一大二的新生。在这些申请中,苏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孟珮葱,这人是张一谋的御用剪辑师,《三枪》、《山楂树》、《十三钗》、《归来》都是她剪的,不过在这之前她是北影厂的录音师,做录音、做声音剪辑的。
能跟张一谋混的那肯定是牛人,这毋庸置疑。如果孟珮葱是大三大四的学生,苏烈肯定直接就把录音的事扔给她了,但她现在才大二,对手又是宁皓,苏烈有不放心,决定跟她谈谈之后再作决定。
声音是电影除去画面外的另一半的语言,要是声音不好电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电影录音不是把话筒支过去就行,没有专业的技术肯定是做不好的。
一个好的声音应该有真实性、连续性、平衡性、距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是指银幕上的声音必须具有那种真实环境中的声音特质,比如体育馆的声音和客厅的声音肯定不一样,体育馆的声音有回声,而客厅则没有回声。不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录音师却用各种手段避免掉回声。因为单一的声音可以在剪辑的过程中加上回声和混响,但在后期要想移除回声和混响却十分困难。
不过很多新人导演在开拍的时候精力大部分用在排练演员、布置照明、调整机位、确保演员的化妆和发型是否漂亮,对声音这个部分往往不够重视,结果最后被声音的问题折腾得死去活来。
跟孟珮葱一番交谈后,苏烈觉得她虽然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是个有想法的人,就放心了,决定把录音组交给她筹建。
苏烈微笑着道:“师姐,录音组就交给你来全权处理,要多少人,要什么人都由你来定,等录音方案出来后把需要的设备清单交给制片组,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孟珮葱是大二的学生,在研究社根本没人重视她,连打下手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她才转投创作社。没想到苏烈对自己委以如此重任,这让她大为感动。
不过她并没因此头脑发热,冷静地道:“录音选熟手最好,就拿支吊杆来,新手怎么支话筒,距离多少,怎么跟进都不懂,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浪费钱,不过我只能从大一大二的学生里找,大三,大四一般都不愿意来,他们到剧组去当助理一天都有100多,到我们这一分钱没有,完全是义务帮忙。”
吊杆操作员是个不起眼的职位,却非常重要,录音师收音必须得靠他支起的话筒来完成。要是支得不好,声音忽大忽,那就是鬼片效果了。
苏烈摇头道:“师姐,电影的开场是一个长镜头,跟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的那个长镜头相似,难度甚至还要大一些,稍有不慎就会重拍,用新手容易出问题,得选熟手,花钱就花钱!”
孟珮葱头道:“行,就交给我了,有什么问题我找你!”
录音组算是有着落了,接下来就该找摄影、灯光和美术等相关人员了。
灯光和摄影对一部电影来至关重要,电影是光影的艺术,灯光和摄影决定着画面的质量,有些电影大家一看画面就像电视剧,原因就出在灯光和摄影上。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韩国明星在韩剧中,那叫一个光彩夺目,那叫一个靓丽,可很多人到中国来,大家一看,怎么回事,长得不咋的啊!因此有些网友笑称,中国的镜头是照妖镜,妖魔鬼怪一到中国来就现出原形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打光的问题。影视剧打光分为两种,一种叫自然光效,一种叫戏剧光效。自然光效讲究真实感,光源在什么位置,角度多少这些都必须考虑,上一个镜头光是从东方打过来,下一个镜头就不能为了好看光从西边打;而戏剧光效则不讲光源,怎么好看就怎么打光。
韩国影视剧很多都是戏剧光效,怎么好看怎么打光,因此明星看起来光鲜亮丽;而到中国来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自然光线,因此反差就出来了。
当然国内影视剧追求戏剧光效的也不少,比如于正的电视剧就是如此。于正的光就是怎么好看怎么打,而且他的柔光打得特别厉害,因此画面看起来缺乏质感。张纪中在这一上要好一些,柔光打得没那么狠,对比两人的《神雕侠侣》,张版的质感明显要强很多。
不过张纪中在《神雕侠侣》中也经常不考虑光位,经常会有一道莫名其妙的侧逆光打在刘一菲的脸上,在她的脸上泛起一道漂亮的金边,在光线的映衬下刘一菲看上去就跟仙女似的。好看是好看,但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是在古墓里面,哪儿来这么强的光?
灯光和摄影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找到摄影师往往就能找到灯光师。而找摄影师的重任落在董炫的肩膀上,她认识大四的高旭,这个人的摄影水准相当不错,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董炫给高旭打了个电话,就跟苏烈站在男生宿舍楼下等。
没多久,一个披着长发,一看就是艺术青年的男子从楼上走了下来。看到董炫,他那张有些猥琐的脸就笑开了花。
简单地介绍后,高旭问道:“炫儿,你是主演吗?你是主演的话,我肯定来拍,绝无二话!”
董炫笑着摇头道:“不是,我是场记!”
“场记?”高旭一个趔趄,差没摔倒,手指着苏烈咆哮道,“你还有没有人性?让这么漂亮一个姑娘来做场记,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场记是是摄制组里最辛苦,最繁忙,最累的工作,让董炫这样的大美女做场记确实有暴殄天物。
不过苏烈也是没办法,上次拍摄《逃》是在国庆期间,很多同学都回家了,留下的人不多。做场记必须要细心,像汪洛丹那种大大咧咧的肯定不行,像黄盛伊那种生怕自己晒黑躲在阴凉处的也不行,合适的人选女生只有董炫,男生只有唐宁,苏烈只能让他们两个做场记。这回倒是是能找到其他人,不过已经习惯了,就没想过要换。此刻,他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哎呀,是我的错,你不我都忘记了。师姐,你就别做场记了!”
董炫笑道:“我觉得挺好的,场记能够参与电影拍摄的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你们太夸张了,不用换,我继续做场记。”
高旭见董炫都这么,也不好在:“不是要我帮忙吗?本子给我看看!”
苏烈赶紧把剧本取出来,递给高旭:“这是剧本,你先看看。”
剧本对白不多,高旭很快看完了,有些感慨地道:“高中生活,真怀念啊,可惜已经回不去了!这故事写得不错,很适合炫儿,怎么不让她当主角?”
苏烈解释道:“董炫师姐当然是重人选之一,不过现在还不敢下结论。虽然拍的只是一部短片,但我还是希望严格按照流程来,等预算确定之后,公开试镜,选择最合适的人选。我们现在没有摄影师,因此希望你能够加入!”
董炫伸手在高旭的胳膊上拉了一下,微笑道:“是啊,帮帮忙吧!”
高旭一震,像做保证似的道:“没问题,看在璇儿的面子上我帮你拍,你对摄影方面的要求!”
苏烈当即阐述起自己对电影画面的构想来:“电影重在表现青春,画面要通透,要有光感,影调一定要干净。电影分为两个部分,回忆和现实,这两部分在空间和用光上要有所区别。在回忆部分要有大片的阳光,色调明丽、鲜艳,整个画面也更为开阔,不管是教室中还是家里中都要加柔光的效果,使得画面更加温暖,也使得身处其中的人物有着一种轮廓不清的朦胧感,通过这样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来表现男女生之间朦胧的情感之美。而现实部分一开始色调要稍微暗于回忆部分的色调,直到电影的最后,女主角到楼下拿到快递,看到那朵枯萎的花时,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心意水落石出,现实中的色彩才与回忆中的色彩达到统一,明媚的阳光取代暖黄的灯光,这阳光是少女时期朦胧感情的释放,简单的,《花》的影调风格接近《情书》。”
听完这一段阐述,高旭对苏烈所要的效果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他也知道苏烈脑子里对整部电影有非常明确的构想,不像有些导演等到电影要开机了,对电影的的构想还只是文字性的:“《情书》的画面风格倒不难,不过对灯光和摄影的要求都比较高,机器不能太差,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苏烈好歹也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十年,不可能连这常识都没有:“摄影机你放心,我们准备用5毫米胶片来拍,具体哪款机器大家讨论过后再确定。”
高旭一听5毫米胶片就放心了,要是拿台dv,打死也拍不出《情书》的效果来:“行,不知道灯光师是谁?最好找一个脑子活一,懂得跟我们摄影配合的人,灯光不好画面效果就出不来!”
苏烈不要脑子灵活的,就是脑子有问题的灯光师都没有:“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灯光师,你是摄影师,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源吧?”
高旭也希望跟熟悉的灯光师合作,而他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人选:“灯光班的庞协是个不错的人选,我跟他合作过,如果你没有人选,那我叫他一起来。”
苏烈一听这话就放心了:“太好了,晚上把他叫出来,大家吃个饭,认识一下!”
(场记的作用这里就不,以后再。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