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崇祯那些年

(一O八)临别谆谆嘱爱妾

    吴三桂表现的很不情愿和无奈地税:“那你去吧,毕竟红娘子你俩是闺蜜,是好姐妹!”红娘子笑说:“那我真该谢谢三桂哥了!”吴三桂虽然答应了陈圆圆,但还是意犹未尽,晚上当然要与爱妾温存一番作为告别。两人完事后,吴三桂搂着陈圆圆的娇躯说:“圆圆,我有句话得给你交待,你可要慎重些。”

    陈圆圆听着话里有话,就温柔说:“你说。”吴三桂说:“杨嗣昌这个人你知道,现在是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炙手可热,是皇上最宠信的人物;可就是这个人,我爹和他爹当年可是有过节的人,他爹被皇上流放致死,我爹没少弹劾他!”陈圆圆说:“那是老一辈子的事,与你何干?”

    吴三桂说:“你不懂,你虽然见多识广,但毕竟是民间女子,不知道官场的内情;官员们都是有心计之人,说不嫉恨不报复那是瞎话,除非是没那个权力。杨嗣昌过去他是不怎么样我的,可现在不同了,他手中有权,又在皇上面前说一不二,他要给我小鞋穿或是制造个什么冤案,那是垂手而得的事情,我们不可不防。”

    陈圆圆突然想起上任首辅温体仁,那时温体仁明确向吴三桂释出信号,说陈圆圆如何惊艳美妙,大有垂涎欲滴之感。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吴三桂回来试着给陈圆圆说,陈圆圆断然拒绝,并质问吴三桂:“你娶我为妾,是不是就想利用我的姿色讨你主子的欢心?你要那样,咱俩立刻一刀两断!”其实,吴三桂讨陈圆圆,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想利用陈圆圆的色艺作为上爬的敲门砖;可这话难以说出口,又见陈圆圆如此坚决,除竭力否定外,以后再没敢提起过这种事。

    并不是说陈圆圆决绝,无情,陈圆圆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歌妓也好,舞姬也好,艺妓也好,色妓也好,总之是供人享乐的;不是有钱人自己享乐,就是有钱人拿钱雇她供官员享乐。本来嫁给吴三桂是因为他的爱,自己追求到了爱情,从此就可以摆脱无尊严,无地位,无人格,无情感的卖笑生涯,殊不知鸡窝挪鸭窝,又成了他吴三桂私人的卖笑工具,让她怎不可忍孰不可忍?

    如今,吴三桂又在面前提提头,陈圆圆立问:“你什么意思?”吴三桂有些结巴,又有些语无伦次,小心说:“没别的意思,我是说李岩他们投降的事,杨嗣昌一关是必过不可的门槛,要送大礼,我的意思你亲自到场,甚至就说是你送的礼,这样杨大人就会心里有数,岂不对咱们更好些。”陈圆圆说:“噢,你是这个意思,借花献佛!”吴三桂说:“也可以这么说吧!”陈圆圆说:“我记下了,随机应变吧!”

    不说陈圆圆一离开南阳,吴三桂和菊香的黏糊劲儿,且说李岩、红娘子、陈圆圆一行,带了车辆礼物和8个美女,一路来到北京,先住在陈圆圆的吴府,就开始工作。俗话说,官不打送礼的,只要礼到了,事儿也好说了;6部基本送完和打通了,就连秉笔太监王承恩那里也通融好了,最后一关该是杨嗣昌了。晚上,三人研究该怎么啃掉这最后一块骨头,李岩问陈圆圆:“杨嗣昌是个什么性格特点?”陈圆圆说:“没打过交道,不知道。”

    红娘子不以为然说:“这朝中官员我看了,都一个德行,不是对钱亲就是对女人亲,只要有钱有女人,我看啥顾虑都不要有,百发百中!”李岩若有所思说:“问题不能简单的这样看死了,部员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天塌有地顶着,不负责任,加上我们又是投降的,想无大碍,因而爽快;杨嗣昌可就不一样了,他负有皇上定夺的责任,出问题皇上首先追究的是他,他会很慎重的。”陈圆圆说:“刀山火海也得过呀,不能在他这儿卡壳!”

    杨嗣昌这几天已经听说张献忠派部将李岩来京城谈投降的事,而且由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带领,连六部都活动过了。他本人也接到熊文灿的奏章,已经接受了张献忠的投降请求,要他报请皇上批准,现在就看他的了。既然陈圆圆出面,说明吴三桂和熊文灿一个观点,支持投降;六部加上王承恩,看来农民军将生米已经做成熟饭,就是他在皇上面前反对,也孤掌难鸣了。可他心里不服气,尤其对吴三桂。

    父辈的仇气必然影响到儿孙们,否则怎能算孝顺?杨嗣昌的爹爹杨鹤虽然死后平反了,但对于陷害他弹劾他的仇人没做处理,也就是仇没报。吴三桂的爹吴襄还没死,他的儿子吴三桂不仅活得挺好,还手握10万关宁铁骑当着总兵,尽管没有自己的官大,但终究是个威胁,看见他碍眼,心里不舒服。

    杨嗣昌是明朝官员中为数不多的清正廉洁,富有远见的后起之秀,他可不像温体仁踩着别人的肩膀上,是皇上慧眼识英雄发现了他。他不得不承认李岩的活动能量,他早就发现农民军里有能人,是藏龙卧虎之地;对于农民军,他不像洪承畴就是杀,他有独到见解,他以为农民军之所以反复无常,就因为皇上没有重用农民军领袖,往往投降后再造反。

    当然,杨嗣昌知道皇上的难处,要使白身的农民军领袖破格提拔到农民军中的位置,就得改变朝中的政治体制,就要遭到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他早想亲自见见农民军领袖,了解一下他们对皇上的心思,有没有在朝中为官,效忠皇上为皇上效命的意念。假如确实有,是真诚的,那就有必要好好给皇上上一道奏折,让皇上改革弊政,破格提拔;只要安定着农民军头头们的心,农民军也就转身为皇上所用了,不仅平息了内乱,也加强了军事力量,更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杨嗣昌正对李岩在心里做着盘算,说曹操竟然曹操到了,前面传话说:“张献忠使者李岩求见。”杨嗣昌立即紧张起来,决计来个下马威,试试李岩的胆略气魄,吩咐左右刀斧手准备好,一声令下,立即擒拿。又向外面传唤:“传李岩进见!”杨嗣昌端坐在太师椅上,李岩身后跟着红娘子和陈圆圆,李岩见杨嗣昌,跪地便拜:“罪将张献忠特使李岩拜见首辅大人!”杨嗣昌不客气说:“张起面来,让我看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