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张献忠兵败南阳
面临如此恶性循环,崇祯帝感到卢象升说的对,不能再增加农民负担了,就来了个折中办法,让富人贫民都拿钱,平摊下去。他寄希望于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之策,有点急于求成,想尽快平定农民军的叛乱,赶快腾出手来,防止清兵的再次大举进攻。皇上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杨嗣昌心里清楚,让富人和穷人平摊,不过是一句废话,推行到下边,不过还是贫民百姓承担,每一次征收,不过是又一次官员的发财机会。
当上内阁首辅的杨嗣昌,鉴于与洪承畴、卢象升的矛盾,把卢象升调往辽东前线,又建议皇上把自己的亲信熊文灿从广东调回,顶替卢象升一角,担任五省巡抚,监督洪承畴,共同剿灭农民军。这熊文灿本是湖广总督,湖广一带物产丰富,这几年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熊文灿在这里像土皇帝,皇帝远,无战事,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美女侍奉,轻歌曼舞,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忽然接到皇上圣旨,要他到河南担任五省巡抚,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他实在不想去,可又圣旨难违,不得不出发。当他带着2万随行广东军来到河南信阳时,听说新调来的关东铁骑总兵吴三桂,正在滁州围攻张献忠的农民军。
张献忠自从撤出凤阳后,带兵攻安徽的庐州,谁知由于庐州城防坚固,久攻不下,只好退出,再进攻安庆、和州,却都没有攻下,且损失不小,只好有来攻滁州。刚刚围了几天,还没有攻下来,却吴三桂的十万关东铁骑到了。
现在实行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之策,最主要的是明军的各省呼应,协同作战,当农民军进攻一座城池时,首先是城内官军的抵抗,只要坚持几天,报出信息,立即就会有大军前来围剿农民军。来到滁州又是这样,张献忠的农民军还没攻几天,吴三桂就带着关东铁骑到了。
张献忠的农民军如何能敌得了训练有素的关东铁骑?一触即溃,张献忠就带着残兵败将逃跑。农民军完全是靠流动作战,攻下城池后,开官仓粮食解决给养问题,可现在连克几座城都没有成功,士兵们吃的没有,又遭官军追歼,丢盔弃甲,伤亡逃跑,军队锐减。残兵败将一路向西,又遭熊文灿兵的拦击,真是溃不成军了。
这天,张献忠逃到南阳地界,以为把官军甩开了,便想扎营喘息一阵。他是个狡诈之人,肚里整天都有二十四把拧车子,他要各部都打出官军的旗号,混淆视听,以防官军不测。坐在大营里,现在他发起愁来,损失惨重,又没军粮,下步该想哪里进军,又如何发展,他心里真没底。这时他方感到军师的重要,想起了李岩。他听说现在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了四川,一路胜利逼近了成都;他不承认这是李自成的功劳,他以为这是李岩的谋略和指挥有方。于是,他决定派人带上他的亲笔书信,到四川请李岩来挽救残局。
吴三桂统兵一路追杀,进入南阳竟不见张献忠的部队了,眼前却出现了一座官军营寨,这让吴三桂好生蹊跷,并没有听说那一部官军在南阳驻扎呀?就派人说:“去他营中问问,看是哪一部分的,让他当官的来见我。”张献忠一听说吴三桂传令让去见他,吓得直吐舌头,他怎敢去见吴三桂呢?就悄悄传令,急忙收兵卷旗,撤离。
当张献忠撤离时,吴三桂早看出了破绽,便挥兵掩杀。农民军顿时乱了,张献忠不得不与吴三桂厮杀,在乱军厮杀中,张献忠身中三箭,跌落下马。吴三桂也不认识他,见他落马,催马紧追过来,正要一枪挑了他,却被几个农民军将领护着,围着吴三桂厮杀,才使张献忠得以逃脱,但还是肩膀上中了一枪,鲜血直流。
张献忠逃离南阳,向西南方向湖北河南两省交界的深山野林里流窜,清点人马,不到三千,只好隐蔽住下来养伤,一面等待去请李岩的消息。而吴三桂寻找不到农民军,无从追赶,只好回兵南阳,驻扎下来,等待着探听出张献忠的潜伏之地,再行消灭。张献忠基本消灭了,吴三桂让人接来陈圆圆,准备在南阳好好住一段时间,休整部队。
还是李岩和来自成进军四川的时候,在汉中见到了前来投靠的李年,李岩打开卞玉京的亲笔书信一看,一切全明白了,拉着李年说:“好兄弟,走,我为你接风洗尘,让你嫂嫂好好为你做几个菜,咱们喝几杯!”席间,红娘子提议说:“既然是玉京的恩人,何不让我为你们烧起香案,你俩结拜为烧香弟兄,彼此也有个照应!”李年激动道:“好啊,那我就有了一个亲大哥了!”于是二人就跪拜天地,兄弟对拜,从此结为桃园之义,金兰之交,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
李年凭着一身的武功和聪明的才智,很快就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农民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受到李自成的器重,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自当李岩和皇上达成君子协议后,李岩和李自成形成共识,根据中华民族几千年家国一体,忠孝不移的传统意识,只宣传杀贪官污吏,再不提推翻明王朝的口号——事实上还真不是皇上坏,就是贪官污吏不要民。
这一政治路线的确立是符合历史潮流和民意的,既利用了皇上的凝聚力,也符合了百姓的忠君意识,因而李岩让李自成进军四川,一路开仓放粮,杀贪官污吏,真是所向披靡,敌军望风而逃,农民军队伍不断扩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谁知正当李自成的队伍乘胜前进时,却传来了张献忠兵败的消息,并请李岩前去挽救危局。
李岩知道张献忠兵败属政治路线问题,只要一提推翻明王朝,不及违背民意,也会与明王朝的一些清正廉洁,同情百姓的官员作对,自然会陷入困境。和李自成商议后,李岩决计到张献忠那里去,为另一支农民军拨正航向,重整旗鼓,双管齐下。临走,李岩给李年交代说:“一定要与闯王建立好关系,严密监视牛金星的动向,防止我一走,牛金星又撺掇要闯王做皇帝,打出推翻明王朝的旗号,那样必然还要失败。”
李年不解说:“既然他牛金星不听你的,为什么不除掉他?”李岩说:“他是我推荐给闯王的,很得闯王信任,也很有能力,让他当军师,也确实打仗有一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腐化坠落,名利思想严重,一心想当宰相,所以就光想让李自成做皇帝;因眼下李自成明显知道自己做不了皇上,所以也无大碍,就怕将来有可能做皇上的时候,那就不好说了。”李年说:“好,我注意他,你放心走吧!”
李岩带着红娘子从四川来到湖北的郧县,见到了伤未痊愈的张献忠。两人见面,张献忠向李岩诉苦说:“这次危险呀,差点见不到老弟!”
当上内阁首辅的杨嗣昌,鉴于与洪承畴、卢象升的矛盾,把卢象升调往辽东前线,又建议皇上把自己的亲信熊文灿从广东调回,顶替卢象升一角,担任五省巡抚,监督洪承畴,共同剿灭农民军。这熊文灿本是湖广总督,湖广一带物产丰富,这几年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熊文灿在这里像土皇帝,皇帝远,无战事,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美女侍奉,轻歌曼舞,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忽然接到皇上圣旨,要他到河南担任五省巡抚,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他实在不想去,可又圣旨难违,不得不出发。当他带着2万随行广东军来到河南信阳时,听说新调来的关东铁骑总兵吴三桂,正在滁州围攻张献忠的农民军。
张献忠自从撤出凤阳后,带兵攻安徽的庐州,谁知由于庐州城防坚固,久攻不下,只好退出,再进攻安庆、和州,却都没有攻下,且损失不小,只好有来攻滁州。刚刚围了几天,还没有攻下来,却吴三桂的十万关东铁骑到了。
现在实行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之策,最主要的是明军的各省呼应,协同作战,当农民军进攻一座城池时,首先是城内官军的抵抗,只要坚持几天,报出信息,立即就会有大军前来围剿农民军。来到滁州又是这样,张献忠的农民军还没攻几天,吴三桂就带着关东铁骑到了。
张献忠的农民军如何能敌得了训练有素的关东铁骑?一触即溃,张献忠就带着残兵败将逃跑。农民军完全是靠流动作战,攻下城池后,开官仓粮食解决给养问题,可现在连克几座城都没有成功,士兵们吃的没有,又遭官军追歼,丢盔弃甲,伤亡逃跑,军队锐减。残兵败将一路向西,又遭熊文灿兵的拦击,真是溃不成军了。
这天,张献忠逃到南阳地界,以为把官军甩开了,便想扎营喘息一阵。他是个狡诈之人,肚里整天都有二十四把拧车子,他要各部都打出官军的旗号,混淆视听,以防官军不测。坐在大营里,现在他发起愁来,损失惨重,又没军粮,下步该想哪里进军,又如何发展,他心里真没底。这时他方感到军师的重要,想起了李岩。他听说现在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了四川,一路胜利逼近了成都;他不承认这是李自成的功劳,他以为这是李岩的谋略和指挥有方。于是,他决定派人带上他的亲笔书信,到四川请李岩来挽救残局。
吴三桂统兵一路追杀,进入南阳竟不见张献忠的部队了,眼前却出现了一座官军营寨,这让吴三桂好生蹊跷,并没有听说那一部官军在南阳驻扎呀?就派人说:“去他营中问问,看是哪一部分的,让他当官的来见我。”张献忠一听说吴三桂传令让去见他,吓得直吐舌头,他怎敢去见吴三桂呢?就悄悄传令,急忙收兵卷旗,撤离。
当张献忠撤离时,吴三桂早看出了破绽,便挥兵掩杀。农民军顿时乱了,张献忠不得不与吴三桂厮杀,在乱军厮杀中,张献忠身中三箭,跌落下马。吴三桂也不认识他,见他落马,催马紧追过来,正要一枪挑了他,却被几个农民军将领护着,围着吴三桂厮杀,才使张献忠得以逃脱,但还是肩膀上中了一枪,鲜血直流。
张献忠逃离南阳,向西南方向湖北河南两省交界的深山野林里流窜,清点人马,不到三千,只好隐蔽住下来养伤,一面等待去请李岩的消息。而吴三桂寻找不到农民军,无从追赶,只好回兵南阳,驻扎下来,等待着探听出张献忠的潜伏之地,再行消灭。张献忠基本消灭了,吴三桂让人接来陈圆圆,准备在南阳好好住一段时间,休整部队。
还是李岩和来自成进军四川的时候,在汉中见到了前来投靠的李年,李岩打开卞玉京的亲笔书信一看,一切全明白了,拉着李年说:“好兄弟,走,我为你接风洗尘,让你嫂嫂好好为你做几个菜,咱们喝几杯!”席间,红娘子提议说:“既然是玉京的恩人,何不让我为你们烧起香案,你俩结拜为烧香弟兄,彼此也有个照应!”李年激动道:“好啊,那我就有了一个亲大哥了!”于是二人就跪拜天地,兄弟对拜,从此结为桃园之义,金兰之交,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
李年凭着一身的武功和聪明的才智,很快就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农民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受到李自成的器重,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自当李岩和皇上达成君子协议后,李岩和李自成形成共识,根据中华民族几千年家国一体,忠孝不移的传统意识,只宣传杀贪官污吏,再不提推翻明王朝的口号——事实上还真不是皇上坏,就是贪官污吏不要民。
这一政治路线的确立是符合历史潮流和民意的,既利用了皇上的凝聚力,也符合了百姓的忠君意识,因而李岩让李自成进军四川,一路开仓放粮,杀贪官污吏,真是所向披靡,敌军望风而逃,农民军队伍不断扩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谁知正当李自成的队伍乘胜前进时,却传来了张献忠兵败的消息,并请李岩前去挽救危局。
李岩知道张献忠兵败属政治路线问题,只要一提推翻明王朝,不及违背民意,也会与明王朝的一些清正廉洁,同情百姓的官员作对,自然会陷入困境。和李自成商议后,李岩决计到张献忠那里去,为另一支农民军拨正航向,重整旗鼓,双管齐下。临走,李岩给李年交代说:“一定要与闯王建立好关系,严密监视牛金星的动向,防止我一走,牛金星又撺掇要闯王做皇帝,打出推翻明王朝的旗号,那样必然还要失败。”
李年不解说:“既然他牛金星不听你的,为什么不除掉他?”李岩说:“他是我推荐给闯王的,很得闯王信任,也很有能力,让他当军师,也确实打仗有一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腐化坠落,名利思想严重,一心想当宰相,所以就光想让李自成做皇帝;因眼下李自成明显知道自己做不了皇上,所以也无大碍,就怕将来有可能做皇上的时候,那就不好说了。”李年说:“好,我注意他,你放心走吧!”
李岩带着红娘子从四川来到湖北的郧县,见到了伤未痊愈的张献忠。两人见面,张献忠向李岩诉苦说:“这次危险呀,差点见不到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