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崇祯那些年

(四十五)宫外又是一片天

    小玉一路上餐风宿露,晓行夜宿,第一次出皇城,走乡间,让她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也使她对这个人世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过去她只听说过江山社稷这个词,现在她才发现祖国的江山这样美好:广袤的大地,天蓝草碧,白云飘飘,高山流水,鸟语花香;原生态的大自然,空气格外新鲜,老农赶着牛耕,牧童驱着羊群,村姑在河边洗衣,农妇在家中纺织,多么祥和的一幅男耕女织图画呀!

    然而,小玉又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到处都在为魏忠贤建魏公祠堂,塑着他的像,人们对他顶礼膜拜。这就奇了怪了,魏忠贤是个什么东西,假太监不说,还一手遮天,独揽朝政,拉帮结伙,残害忠良!建祠堂,究竟是官派的还是自发的呢?她问一个老者,老者告诉她:“魏大总管这几年是干了一些好事,特别按地亩收税,后来又推行好地多收,害地少收,减轻了赤贫负担不说,也更合理了。可这建祠堂的事,百姓就是感激,谁修得起呢?还不是当官的为了巴结魏大总管,欺负着富人拿钱修,富人再摊派给百姓,让家家兑钱,鬼来鬼去还是百姓掏钱,羊毛出到羊身上,拿百姓的拳头捣百姓的眼窝。”

    啊,原来是这样,没有皇上的旨意,他魏忠贤有这能耐吗?把皇上的功德记在他魏忠贤头上,他魏忠贤可真会偷梁换柱呀!

    其实并不是他魏忠贤偷梁换柱,的确是下边的官员们不知如何讨好魏忠贤好,一人开头,十人仿效,天下成风;等天下成风的时候,少数官员不修,那你就值得考虑了,那可是忠于不忠于的问题了!连袁崇焕这样正直阔达的军事战将,在这种形势下,也不得不在杭州为魏忠贤修建了祠堂。

    原来张嫣皇后只知道表哥李岩是开封杞县人,可她没去过表哥家。殊不知李岩原名叫李信,祖籍是黄河北河内县(博爱县),而他所娶的妻子汤氏也是博爱人。汤氏家是大户人家,父母竟无后,就她一个独生女儿,李岩为了实现他的抱负和远大理想,岳父母下世后,就到博爱汤氏家倒插门,这让小玉往哪里找他呢?

    小玉正碾转无奈,偏偏遇到强人,抢走了她的钱财,马上吃住都成了问题。这天她饿的头晕眼花,正在杞县街头转悠,想想该怎么讨得一口吃的,却见一对杂耍艺人正在街头卖艺。那男的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头发胡子都花白了,却动作矫健,身轻如燕,没底斤头翻的一个接一个;那女的年纪轻不了多少,也身手不凡,钢丝走得如履平地,能在钢丝上单手倒立。

    老两口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大家纷纷投去铜钱,以表心意和祝贺。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黑大汉来到了老人面前,毫不客气地说:“你在这里表演,官府是要收税的,把钱都拿出来!”老人常走江湖,知道这是地头蛇一类的人物,就好言相向,拿出一把铜钱递过去。黑大汉说:“这点不够,把你兜子里的钱全部拿出来!”

    老人说:“我们也不容易,还要吃饭,总得给我们留个饭钱吧!”黑大汉呵斥道:“少废话,官府让富人拿钱,富人钱从哪儿来,还不得从剥削你们穷鬼身上来?你这卖艺的,又不花个本钱,啥投资风险没有,你不多出谁出?”老人赌气说:“那算了,我们不卖了,我们走!”便收拾东西想离开,谁知却被黑大汉拉着了胳膊:“想溜,没那么容易,把钱留下!”

    小玉有些气不忿儿,上前与黑大汉理论道:“你说你是收税的,谁知道你是不是官府人,我看你倒像个地痞无赖!”黑大汉一看说话的是个白面书生,那小巧玲珑的身材和说话的细腔高音,像个姑娘一样,便嘻皮笑脸说:“我看你不像是个公子,是个小姐吧!”小玉方后悔不该说话,竟暴露了自己身份,谁知那黑大汉为了弄清她是不是个女的,竟伸手抬她的下巴,看有没有喉结。

    这让小玉受辱愤怒了,挡开黑大汉的手,一口唾沫吐在了黑大汉的脸上。这回黑大汉恼火了,伸出小簸箕似的手掌,向小玉脸上扇来。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黑大汉的手掌扇过去,杂耍老人的手便给他挡开了。黑大汉心想,这老家伙,不是你咋有这事?看小玉的穿着,也恐怕是大家小姐出来游玩,随不管小玉,一个捅心拳狠命向老人打去。

    老人既然身手不凡,岂能吃这亏?还是打守势,只一个躲闪用手挡开,又随手一拉,黑大汉一下子就是个嘴啃泥。老人站着不动,等着黑大汉爬起来。黑大汉起来后,运了运气力,冷不防一个鹞子翻身,那脚就从头顶飞过来;老人一蹲身,下面一个扫镗腿,黑大汉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黑大汉疼的咧嘴起来,还是不服气,心想自己个大又年轻,武功也不错,咋就没办法这个瘦老头呢?于是起来,做最后一搏,来了个泰山压顶;老人不慌不忙,扎好架势,来了个抓鼎挺举,一下子把黑大汉举到了半空。黑大汉四肢朝天,乱弹着叫:“放下我!放下我!”老人这回不客气了,抛出好远,将黑大汉扔在地上。

    这次黑大汉老实了,不是老实了,是他挣扎几下起不来了。老人这才说:“不服气等你起来再来,我们先走一步了!”便收拾东西离开。围观们欢呼起来,嗷嗷乱叫,小玉也欢快地鼓起掌来:“打得好!打得好!”老人这才叫着小玉说:“你也不敢在这儿久留,他起来会不依你的。”小玉说:“老伯,就让我跟您一块儿走吧,我是没有家的人!”

    老人和老婆都吃了一惊,定睛看了小玉一阵,说:“那你就跟我们一块儿走,有啥话到路上说,这里我们也是呆不下去的!”

    路上,小玉隐瞒了自己的真情,只说自己是河北乡间人,因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特来河南杞县寻找表哥投奔,却找不到表哥,落得现在的窘境。老两口欣喜道:“我们江湖上漂流一生,年已半百,却无儿无女,如果姑娘不嫌弃的话,那就给我们做女儿吧,咱们相依为命,彼此也有个照应。”

    一句话说的小玉心里热乎乎的,小玉眼里噙着泪花,说:“那您二老就接受我小女一拜吧!”便双漆扎跪在地上,叫着:“爹!娘!”老两口喜的答应着“唉——”,连忙拉起小玉,把带的干粮拿出来让小玉吃。小玉已是饿的肚子发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边吃边说:“爹,娘,您二老以后就教我习武功吧;特别爹爹,身手真不凡,我就快羡慕死了!”

    老汉说:“我们家是河南登封县的,不如咱们回到老家里,咱们就是指这吃饭的,那还能不让你习武?只要你肯学,那我就尽心尽力的教。”小玉说:“我肯定要好好学,这出门在外,没几手还真不行!”停了停又说:“能到我您姓什么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