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二 会州平乱
在王汉新的平乱军赶到会州地区之前,争执双方的态势也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叶儿羌有了吐蕃人的暗中支持,虽然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却有了相对充足的作战物资,在古尔兄弟的指挥下接连取得四场胜利,士气高涨;反观唐羌、烧当羌、麻羌三族联盟势力庞大却连战连败,相互之间的信赖越来越少,虽然名义上还是联盟,却各自占据一处据守,呈品字形与叶儿羌对峙。
王汉新首先采取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奇袭。
概括这个战术很简单,实施起来却有着天壤之别。要达成奇袭的突然性,首先要归功于王汉新部队运动的超高速度。他的速度让整个河西走廊都为之咋舌,各部获悉绢之国出兵的消息以后甚至连基本的应对都来不及做。其次就是王汉新之前做了大量的情报收集工作,他对于争战双方的地理位置,环境,布防状况非常清楚,因此才针对部署最薄弱的烧当羌率先下手,展开夜袭。
王汉新与周嗣义从北方突入烧当羌的驻守地,陈氏兄弟则带领着少数骑兵分为两翼夹攻。由于是夜间行动,烧当羌把在两翼大造声势的陈氏兄弟当做了进攻的主力,结果被中路突破的王汉新打了个正着,惊恐的烧当羌人直到中路被突破时还以为两翼有更多的敌军正压迫过来,顿时四散奔逃。激战半夜的结果,烧当羌的七千多人全部溃散,他们的大小二十几个首领被活捉了一大半。
但是这还不是王汉新奇袭的结束,他扔下了遍地乱窜的烧当羌残部,率领大军急袭了离烧当羌最近的唐羌人营地。这一招大大出乎了唐羌人的预料,甚至在他们刚刚得到烧当羌溃败的消息之后王汉新的部队就杀到了。面对突然到来的绢之国大军,唐羌人同样陷入了慌乱之中。好在唐羌人是三族联盟中最强大的一支,拥有两万多人的羌族武装同样是由骑兵组成,因此与遭遇夜袭的烧当羌不同,他们在短暂的混乱之后还是重整的态势。遗憾的是他们面对的是绢之国最强悍的武将之一王汉新,王汉新立即察觉到对方的行动开始变得有序而改变了作战策略,目标从击溃敌军变成了直扑唐羌军的中心地带,目标成了唐羌族的首领们。这个时候唐羌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各个唐羌族的小部落都服从于首领的领导,可各个小部落的服从度却截然不同,在面对大局和自身部落利益的抉择时,各部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维护首领还是维持阵列防止敌军突破的不同反应给了王汉新宝贵的时机,他将原本整齐的唐羌军阵列那些许的破绽加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很快瓦解了唐羌军队即将成型的阵列,最终逼迫唐羌族的首领率先退却,从而导致了唐羌族的最终败北。
连续两天之内击破了三族联盟中最强和最弱的两支军队,王汉新的威名一夜之间响彻了整个会州地区。仅仅一战就完全打破了羌族争斗双方的平衡,三族联盟瞬间被打散。如果这个时候叶儿羌配合绢之国举兵进攻的话,那么仅剩一支的麻羌恐怕独木难支了。
在这个当口,王汉新并没有继续出兵攻击麻羌,留下自己的五千人马原地休整,自己则带着被俘的烧当羌大小首领们造访了麻羌的营地。
这下把麻羌人给弄蒙了。此时的麻羌族正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一方面后悔不该趟这趟浑水,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面临着叶儿羌的攻击和绢之国的讨伐,另一方面则忧虑该如何行动才能确保自己的部族全身而退。这个时候王汉新的到访让他们觉得完全摸不到头脑,原本他们认为王汉新会乘胜追击立即发动对自己的进攻的,又惊又怕之下只得将王汉新一行人迎入了自己的营地。
王汉新在这次与烧当羌和麻羌首领的会晤之中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绢之国实在无意让羌族各部陷入战乱之中。自己之所以先拿烧当羌和唐羌下手,不过为了对他们首先挑起战端加以惩戒,所以在作战时才没有像以往那样赶尽杀绝,而是仅仅以击溃为目标。为了这么小小的一件袭击事件,羌族这样互相攻伐谁都不可能从中获益,反而让吐蕃族借机染指了羌族的内部争斗,借机扩大了势力。绢之国作为统治这一片地区的国度,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袭击事件真是叶儿羌人所为,那么绢之国一定会让叶儿羌族做出道歉和补偿。可是问题在于事件的主谋是否真是叶儿羌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整个事件中获利者只有吐蕃人而已,这一点是十分可疑的,因此建议双方暂时放下争执,给自己时间来查明事件的真相,避免羌族因为这种无意义的争斗白白牺牲更多人命。
在王汉新软硬兼施的说辞下,成功说服了麻羌和烧当羌的首领们,之后在王汉新的主持下三方一同将逃亡的唐羌首领找了回来加以劝说,最后三族联盟同意暂时罢兵休战,但是前提是叶儿羌族也必须放弃继续用武力解决问题,一同等待绢之国对整个事件加以调查。于是摆在王汉新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已经与吐蕃人联手的叶儿羌族了。
事实上王汉新的这些举动早就惊动了叶儿羌族和吐蕃人。他们同样被王汉新的快速行动所震慑,一时之间也难以判明绢之国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一开始他们以为绢之国是帮助叶儿羌族讨伐三族联盟,借机打压羌族势力并且拉拢叶儿羌族,可是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显然绢之国在狠狠教训了三族联盟之后反而与其结成了同盟关系,那么他们接下来要对付的显然就是叶儿羌族了。
“真是个奇妙的家伙啊。”化名为古尔的帖蒙看着手中的地图朝着兄弟合撒笑道:“想不到这个王汉新竟然会选择先打击三族联盟,然后再与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看来我真是小看了这个人了呢。”
“那后面的仗打起来会更加艰难了。”化名为巴尔的合撒答道。
“那倒也不见得。如果我是王汉新的话就不会这么做。之前他能成功无非是因为奇袭的关系。现在他的兵力多少大家已经很明了了,想再来一次奇袭也不可能。反倒是他趁着把那三族打怕了以后迅速说服三族与他合作的政治攻势更让人担心。”
“那咱们要不要用点手段分化瓦解这三个族与绢之国的关系呢?”
帖蒙笑着指指合撒,他对这段日子来合撒在战略认知上的进步表示赞许:“你说得很好,可惜我们的目标可不是让叶儿羌成为最终的赢家,当然更不是吐蕃,而是我们自己啊。”
帖蒙说着放下了地图,站起身来道:“接下来就让他好好努力表现就行了,我们只要静静等待就行了。”()
本书来自
叶儿羌有了吐蕃人的暗中支持,虽然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却有了相对充足的作战物资,在古尔兄弟的指挥下接连取得四场胜利,士气高涨;反观唐羌、烧当羌、麻羌三族联盟势力庞大却连战连败,相互之间的信赖越来越少,虽然名义上还是联盟,却各自占据一处据守,呈品字形与叶儿羌对峙。
王汉新首先采取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奇袭。
概括这个战术很简单,实施起来却有着天壤之别。要达成奇袭的突然性,首先要归功于王汉新部队运动的超高速度。他的速度让整个河西走廊都为之咋舌,各部获悉绢之国出兵的消息以后甚至连基本的应对都来不及做。其次就是王汉新之前做了大量的情报收集工作,他对于争战双方的地理位置,环境,布防状况非常清楚,因此才针对部署最薄弱的烧当羌率先下手,展开夜袭。
王汉新与周嗣义从北方突入烧当羌的驻守地,陈氏兄弟则带领着少数骑兵分为两翼夹攻。由于是夜间行动,烧当羌把在两翼大造声势的陈氏兄弟当做了进攻的主力,结果被中路突破的王汉新打了个正着,惊恐的烧当羌人直到中路被突破时还以为两翼有更多的敌军正压迫过来,顿时四散奔逃。激战半夜的结果,烧当羌的七千多人全部溃散,他们的大小二十几个首领被活捉了一大半。
但是这还不是王汉新奇袭的结束,他扔下了遍地乱窜的烧当羌残部,率领大军急袭了离烧当羌最近的唐羌人营地。这一招大大出乎了唐羌人的预料,甚至在他们刚刚得到烧当羌溃败的消息之后王汉新的部队就杀到了。面对突然到来的绢之国大军,唐羌人同样陷入了慌乱之中。好在唐羌人是三族联盟中最强大的一支,拥有两万多人的羌族武装同样是由骑兵组成,因此与遭遇夜袭的烧当羌不同,他们在短暂的混乱之后还是重整的态势。遗憾的是他们面对的是绢之国最强悍的武将之一王汉新,王汉新立即察觉到对方的行动开始变得有序而改变了作战策略,目标从击溃敌军变成了直扑唐羌军的中心地带,目标成了唐羌族的首领们。这个时候唐羌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各个唐羌族的小部落都服从于首领的领导,可各个小部落的服从度却截然不同,在面对大局和自身部落利益的抉择时,各部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维护首领还是维持阵列防止敌军突破的不同反应给了王汉新宝贵的时机,他将原本整齐的唐羌军阵列那些许的破绽加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很快瓦解了唐羌军队即将成型的阵列,最终逼迫唐羌族的首领率先退却,从而导致了唐羌族的最终败北。
连续两天之内击破了三族联盟中最强和最弱的两支军队,王汉新的威名一夜之间响彻了整个会州地区。仅仅一战就完全打破了羌族争斗双方的平衡,三族联盟瞬间被打散。如果这个时候叶儿羌配合绢之国举兵进攻的话,那么仅剩一支的麻羌恐怕独木难支了。
在这个当口,王汉新并没有继续出兵攻击麻羌,留下自己的五千人马原地休整,自己则带着被俘的烧当羌大小首领们造访了麻羌的营地。
这下把麻羌人给弄蒙了。此时的麻羌族正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一方面后悔不该趟这趟浑水,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面临着叶儿羌的攻击和绢之国的讨伐,另一方面则忧虑该如何行动才能确保自己的部族全身而退。这个时候王汉新的到访让他们觉得完全摸不到头脑,原本他们认为王汉新会乘胜追击立即发动对自己的进攻的,又惊又怕之下只得将王汉新一行人迎入了自己的营地。
王汉新在这次与烧当羌和麻羌首领的会晤之中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绢之国实在无意让羌族各部陷入战乱之中。自己之所以先拿烧当羌和唐羌下手,不过为了对他们首先挑起战端加以惩戒,所以在作战时才没有像以往那样赶尽杀绝,而是仅仅以击溃为目标。为了这么小小的一件袭击事件,羌族这样互相攻伐谁都不可能从中获益,反而让吐蕃族借机染指了羌族的内部争斗,借机扩大了势力。绢之国作为统治这一片地区的国度,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袭击事件真是叶儿羌人所为,那么绢之国一定会让叶儿羌族做出道歉和补偿。可是问题在于事件的主谋是否真是叶儿羌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整个事件中获利者只有吐蕃人而已,这一点是十分可疑的,因此建议双方暂时放下争执,给自己时间来查明事件的真相,避免羌族因为这种无意义的争斗白白牺牲更多人命。
在王汉新软硬兼施的说辞下,成功说服了麻羌和烧当羌的首领们,之后在王汉新的主持下三方一同将逃亡的唐羌首领找了回来加以劝说,最后三族联盟同意暂时罢兵休战,但是前提是叶儿羌族也必须放弃继续用武力解决问题,一同等待绢之国对整个事件加以调查。于是摆在王汉新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已经与吐蕃人联手的叶儿羌族了。
事实上王汉新的这些举动早就惊动了叶儿羌族和吐蕃人。他们同样被王汉新的快速行动所震慑,一时之间也难以判明绢之国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一开始他们以为绢之国是帮助叶儿羌族讨伐三族联盟,借机打压羌族势力并且拉拢叶儿羌族,可是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显然绢之国在狠狠教训了三族联盟之后反而与其结成了同盟关系,那么他们接下来要对付的显然就是叶儿羌族了。
“真是个奇妙的家伙啊。”化名为古尔的帖蒙看着手中的地图朝着兄弟合撒笑道:“想不到这个王汉新竟然会选择先打击三族联盟,然后再与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看来我真是小看了这个人了呢。”
“那后面的仗打起来会更加艰难了。”化名为巴尔的合撒答道。
“那倒也不见得。如果我是王汉新的话就不会这么做。之前他能成功无非是因为奇袭的关系。现在他的兵力多少大家已经很明了了,想再来一次奇袭也不可能。反倒是他趁着把那三族打怕了以后迅速说服三族与他合作的政治攻势更让人担心。”
“那咱们要不要用点手段分化瓦解这三个族与绢之国的关系呢?”
帖蒙笑着指指合撒,他对这段日子来合撒在战略认知上的进步表示赞许:“你说得很好,可惜我们的目标可不是让叶儿羌成为最终的赢家,当然更不是吐蕃,而是我们自己啊。”
帖蒙说着放下了地图,站起身来道:“接下来就让他好好努力表现就行了,我们只要静静等待就行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