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清华的抉择
不知道特遣舰队何时进入黄海,但赵子赟相信美国人绝对不会等到苏联大举入朝后才出动,应该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看似时间不短,可码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赵子赟已经调集钢材、水泥、机械等物资,连劳工都已经集结了两万人,但全中国就没几个懂得这些技术的人,上次和赫尔利商谈,他提及此事,赫尔利也头痛,美国有人,可明目张胆弄过来,岂不是昭告天下?
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落在了赵子玉的身上,赫尔利先将港口码头的基础要求飞传给赵子赟,随后,以赵子玉在美国造船厂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主,美国军方派遣技术人员为辅助,开始用运输机全力运送人员。
也趁着这个机会,赵子玉将核技术资料以及一批和造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员送回国。
时间紧迫,当第一辆满载工程机械的专列驶出张北车站,王卓然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上面有不少还是刚研制出来的样品机,也先不管了,弄去大连再说。
这第一趟列车上的机械还无法从铁路直达大连,新民辽河大桥日夜赶工,依然未完成,机械只能在锦州下,走盘山陆路去大连,王卓然现在头大的是那些起重器械怎么办?港口不能没有起吊设备。
新民辽河铁桥已无白天黑夜之分,工程指挥负责人指挥大量蒙疆紧急抽调的工人玩命工作,他们接到的命令非常直接,不管桥梁能撑多久,要用最短的时间,先确保铁路能够通个十天半个月,好让运往大连的后续机械能够通过。
东北的大清理也造成民工的极度匮乏,人心惶惶的东北民众哪里有心思去帮蒙疆,所有道路修缮都得蒙疆这边派人过去,锦州城成了最繁忙之地。
一年一度的创新大赛从十一月推十二月,现在不得不全面暂停,推到四四年九月,两年合并,连赵子赟曾经答应陈光裕等人的年会也暂时终止筹备,无限期推延,陈娇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物资生产和准备之中,东北大战之后,蒙疆储存物资消耗很大,短期内要想满足入朝作战,压力非常大。
孙夫人领导的联合政务委员会也是连轴转,并下令蒙疆各省各大工程暂时停工,以确保军队在人力、物资和金钱上的需要,而这些事情,还得宣传说服,毕竟入朝作战和东北作战不一样,民众不见得完全支持。
不过有些事情孙夫人无法决断,还是推到赵子赟那边,这不,刚回张垣的他只能抽时间面见梅贻琦。
“赵委员长……”
“梅先生,还是叫我子赟吧。”
梅贻琦微微露出笑容,“子赟,你这么忙,我还来打搅,真是过意不去。”
“梅先生客气了,夫人说先生来张垣几次了,是我没抽时间请先生吃饭,还请先生见谅。”
梅贻琦摇摇头:“其实要不是难以解决,我真不愿意来打搅你。”
“先生随时都可以来的,不知先生找我是不是回北平之事?如果清华决定回去,我的态度先生是知道的,一定支持,只是眼下有些紧张,先生可否做出计划来,等我这边忙完,就处理此事。”
梅贻琦却没做声,低头不知想着什么,赵子赟也没催促,拿着茶壶给他续茶水。
好一会,梅贻琦抬起头:“找孙夫人时,我其实很犹豫,孙夫人虽然也同意清华回北平,但我听得出来,孙夫人是很想挽留的,子赟,你开口都没有一丝挽留之言,我是既欢喜又失望。”
“梅先生……”
“你信守诺言,让我庆幸当初的决定,但你真的不想让清华留下来吗?”
赵子赟叹了口气:“我当然想清华留下来,只是我不能那么自私,清华是全中国人的,何况清华的根在北平,我想,回北平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
梅贻琦看着他,缓缓道:“不错,清华的根在北平,我们这些清华人在离开北平那一天,都发誓一定要回来,一路流浪,真的非常怀念在北平的时光,听到北平光复的消息后,我们很多先生都哭了,但当我们讨论回北平时,心情却非常复杂。”
“哦?”赵子赟愣了下,“如果先生们是担心娇儿曾经的承诺,请先生转告他们,尽可放心,包括教学用具,我都会重新置办……”
梅贻琦摇摇头:“不是这些,子赟,很多人舍不得离开大同,有的先生甚至责备你为何不收复平津。”
“是不是我收复平津有区别吗?”
“有,区别非常大!如果平津是你收复的,我相信全体师生不会犹豫,他们会回北平,重建清华,但现在平津……,你恐怕不知道,北平一光复,教育部就派人来找我,要求清华迁回北平。”
“这有什么问题吗?”赵子赟不解了,教育部派人找梅贻琦,他其实是知道的。
梅贻琦苦笑:“你知道教育部最先找的除了清华,还有哪一所大学吗?”
“北大?”
梅贻琦摇头:“不是,是南开。”
“为什么?”赵子赟有些糊涂了。
“张校长给我来电报,说教育部非常露骨的告诉他,要他找你,兑现你的承诺,重建南开……,你还不明白?他们是知道你曾经给过张校长纸条,选择清华和南开,就是要让你出钱!张校长为此气得几天都起不来床。”
“张校长病了?要不要我派医生过去看看?”赵子赟吃了一惊,张伯苓也有七十了,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他对老先生印象极好。
“不碍事,先生是对教育部那些不要脸的人气愤,他告诉我说,教育部还游说其他大学,说到时候让他带着各大学校长来找你,让你出钱重建。”
“这事我确实和张先生说过,大学重建,可以找我,张先生没必要生气。”
梅贻琦看着他半响,“我已无话可说,子赟,你让我下了决心,我想告诉你的是,清华,将永留大同。”
“先生,这……”
梅贻琦抬起手:“我不瞒你,来找你之前,留下是声音是大多数的,北平确实难以割舍,但那里无法实现清华人的梦想,我不知道清华回北平后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留在大同,清华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可先生们……”
梅贻琦笑了:“这段时间,不甘心的先生们也结伴回过北平,你知道他们回来是什么表情吗?失望,不管是军队的,还是重庆来的接收大员,他们都忙于弄房子、弄钱,有几位先生的家,也被他们占了去,日本人来了日本人占,这国府人来了,国府人占,教育、先生,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可清华留在蒙疆……”
“清华是中国人的清华,蒙疆是中国人的蒙疆!子赟,你不必说了,清华不走了,我不走了,蒙疆将是我们永远的家!”
当梅贻琦返回大同,第一时间摘掉北方联大的牌子,挂上清华大学的牌子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这所中国著名大学,拒绝了教育部的命令,不再回北平。
消息引起的轰动不亚于蒙疆出兵朝鲜,而张伯苓第一时间登报,支持梅贻琦的决定,同时,他毫不客气的说,他手里是有赵子赟给的条子,无条件帮南开重建,但他不会用,更没脸带其他大学校长去找赵子赟,为此,他辞去了南开大学校长一职。
老蒋把教育部上上下下骂了个遍,现在是争民心的时候,尤其对这些有名望的人,必须争取,梅贻琦没想到他的决定,倒是促使教育部无条件加快了北大、南开等名校回归和重建的步伐,但就是这样,清华留在大同的决定,还是引起巨大震动,很多有想法的先生,提出辞呈,前往蒙疆,现在的蒙疆,除了北方大学、清华大学,察哈尔医学院,还有山西大学、伊克昭大学,听说上升势头迅猛。
而蒙疆教育委员会也添了把柴,黄炎培公开宣布,经蒙疆议会同意,宋委员长批准,蒙疆教育委员会发布民国三十三年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是筹建库伦蒙疆大学,一所以蒙古族学生为主的大学,第二是筹建锡林大学、乌兰察布农业大学、山西医学院、沈阳医学院、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第三是重建东北大学,改伪满洲国长春建国大学为长春大学,改张垣的蒙旗师范学校为蒙疆师范学院,第四是扩建大同清华达到三千亩。
消息顿时上了很多报纸头条,蒙疆现有五所大学,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少了,可蒙疆教育委员会却出大手笔,一下子要增加十一所大学,一个恐怖的数字。
不过这没完,这只是公立大学的计划,燕鹤鸣、张瑞、冯少山等人按耐不住,向蒙疆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要建蒙疆的私立大学,很快,北方医药学院、北方食品学院和北方纺织工业学院诞生,并且全部落户阳高,让纪松龄和孙名望大大惊喜了一把。
此外,黄炎培还对外宣布启动全民教育计划,从民国三十三年起,三年内,将在各省都建立一所职业学院,高等教育,要覆盖蒙疆百分之五十地区,初等教育,要覆盖百分之八十。
雄心勃勃的蒙疆教育委员会一棍子把重庆教育部打得眼冒金星,紧跟着,延安也抛出重磅炸弹,筹建延安大学、延安农业大学、延安医学院和延安师范学院,并向全国招聘教师。
一时间,南方人心浮动,当有人告诉张伯苓南开有先生辞职跑了,老先生大笑:“好!跑得好!”
东北的事情已经搅得老蒋焦头烂额,蒙疆教育委员会又添乱,老蒋愤怒可想而知,他叫来戴笠:“你那个计划,可以实施了!”戴笠大喜,赵子赟在东北的清扫行动,让他损失巨大,终于可以对这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动手,他毫不犹豫回去后就下达命令,唤醒黄鹂鸟。
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落在了赵子玉的身上,赫尔利先将港口码头的基础要求飞传给赵子赟,随后,以赵子玉在美国造船厂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主,美国军方派遣技术人员为辅助,开始用运输机全力运送人员。
也趁着这个机会,赵子玉将核技术资料以及一批和造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员送回国。
时间紧迫,当第一辆满载工程机械的专列驶出张北车站,王卓然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上面有不少还是刚研制出来的样品机,也先不管了,弄去大连再说。
这第一趟列车上的机械还无法从铁路直达大连,新民辽河大桥日夜赶工,依然未完成,机械只能在锦州下,走盘山陆路去大连,王卓然现在头大的是那些起重器械怎么办?港口不能没有起吊设备。
新民辽河铁桥已无白天黑夜之分,工程指挥负责人指挥大量蒙疆紧急抽调的工人玩命工作,他们接到的命令非常直接,不管桥梁能撑多久,要用最短的时间,先确保铁路能够通个十天半个月,好让运往大连的后续机械能够通过。
东北的大清理也造成民工的极度匮乏,人心惶惶的东北民众哪里有心思去帮蒙疆,所有道路修缮都得蒙疆这边派人过去,锦州城成了最繁忙之地。
一年一度的创新大赛从十一月推十二月,现在不得不全面暂停,推到四四年九月,两年合并,连赵子赟曾经答应陈光裕等人的年会也暂时终止筹备,无限期推延,陈娇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物资生产和准备之中,东北大战之后,蒙疆储存物资消耗很大,短期内要想满足入朝作战,压力非常大。
孙夫人领导的联合政务委员会也是连轴转,并下令蒙疆各省各大工程暂时停工,以确保军队在人力、物资和金钱上的需要,而这些事情,还得宣传说服,毕竟入朝作战和东北作战不一样,民众不见得完全支持。
不过有些事情孙夫人无法决断,还是推到赵子赟那边,这不,刚回张垣的他只能抽时间面见梅贻琦。
“赵委员长……”
“梅先生,还是叫我子赟吧。”
梅贻琦微微露出笑容,“子赟,你这么忙,我还来打搅,真是过意不去。”
“梅先生客气了,夫人说先生来张垣几次了,是我没抽时间请先生吃饭,还请先生见谅。”
梅贻琦摇摇头:“其实要不是难以解决,我真不愿意来打搅你。”
“先生随时都可以来的,不知先生找我是不是回北平之事?如果清华决定回去,我的态度先生是知道的,一定支持,只是眼下有些紧张,先生可否做出计划来,等我这边忙完,就处理此事。”
梅贻琦却没做声,低头不知想着什么,赵子赟也没催促,拿着茶壶给他续茶水。
好一会,梅贻琦抬起头:“找孙夫人时,我其实很犹豫,孙夫人虽然也同意清华回北平,但我听得出来,孙夫人是很想挽留的,子赟,你开口都没有一丝挽留之言,我是既欢喜又失望。”
“梅先生……”
“你信守诺言,让我庆幸当初的决定,但你真的不想让清华留下来吗?”
赵子赟叹了口气:“我当然想清华留下来,只是我不能那么自私,清华是全中国人的,何况清华的根在北平,我想,回北平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
梅贻琦看着他,缓缓道:“不错,清华的根在北平,我们这些清华人在离开北平那一天,都发誓一定要回来,一路流浪,真的非常怀念在北平的时光,听到北平光复的消息后,我们很多先生都哭了,但当我们讨论回北平时,心情却非常复杂。”
“哦?”赵子赟愣了下,“如果先生们是担心娇儿曾经的承诺,请先生转告他们,尽可放心,包括教学用具,我都会重新置办……”
梅贻琦摇摇头:“不是这些,子赟,很多人舍不得离开大同,有的先生甚至责备你为何不收复平津。”
“是不是我收复平津有区别吗?”
“有,区别非常大!如果平津是你收复的,我相信全体师生不会犹豫,他们会回北平,重建清华,但现在平津……,你恐怕不知道,北平一光复,教育部就派人来找我,要求清华迁回北平。”
“这有什么问题吗?”赵子赟不解了,教育部派人找梅贻琦,他其实是知道的。
梅贻琦苦笑:“你知道教育部最先找的除了清华,还有哪一所大学吗?”
“北大?”
梅贻琦摇头:“不是,是南开。”
“为什么?”赵子赟有些糊涂了。
“张校长给我来电报,说教育部非常露骨的告诉他,要他找你,兑现你的承诺,重建南开……,你还不明白?他们是知道你曾经给过张校长纸条,选择清华和南开,就是要让你出钱!张校长为此气得几天都起不来床。”
“张校长病了?要不要我派医生过去看看?”赵子赟吃了一惊,张伯苓也有七十了,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他对老先生印象极好。
“不碍事,先生是对教育部那些不要脸的人气愤,他告诉我说,教育部还游说其他大学,说到时候让他带着各大学校长来找你,让你出钱重建。”
“这事我确实和张先生说过,大学重建,可以找我,张先生没必要生气。”
梅贻琦看着他半响,“我已无话可说,子赟,你让我下了决心,我想告诉你的是,清华,将永留大同。”
“先生,这……”
梅贻琦抬起手:“我不瞒你,来找你之前,留下是声音是大多数的,北平确实难以割舍,但那里无法实现清华人的梦想,我不知道清华回北平后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留在大同,清华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可先生们……”
梅贻琦笑了:“这段时间,不甘心的先生们也结伴回过北平,你知道他们回来是什么表情吗?失望,不管是军队的,还是重庆来的接收大员,他们都忙于弄房子、弄钱,有几位先生的家,也被他们占了去,日本人来了日本人占,这国府人来了,国府人占,教育、先生,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可清华留在蒙疆……”
“清华是中国人的清华,蒙疆是中国人的蒙疆!子赟,你不必说了,清华不走了,我不走了,蒙疆将是我们永远的家!”
当梅贻琦返回大同,第一时间摘掉北方联大的牌子,挂上清华大学的牌子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这所中国著名大学,拒绝了教育部的命令,不再回北平。
消息引起的轰动不亚于蒙疆出兵朝鲜,而张伯苓第一时间登报,支持梅贻琦的决定,同时,他毫不客气的说,他手里是有赵子赟给的条子,无条件帮南开重建,但他不会用,更没脸带其他大学校长去找赵子赟,为此,他辞去了南开大学校长一职。
老蒋把教育部上上下下骂了个遍,现在是争民心的时候,尤其对这些有名望的人,必须争取,梅贻琦没想到他的决定,倒是促使教育部无条件加快了北大、南开等名校回归和重建的步伐,但就是这样,清华留在大同的决定,还是引起巨大震动,很多有想法的先生,提出辞呈,前往蒙疆,现在的蒙疆,除了北方大学、清华大学,察哈尔医学院,还有山西大学、伊克昭大学,听说上升势头迅猛。
而蒙疆教育委员会也添了把柴,黄炎培公开宣布,经蒙疆议会同意,宋委员长批准,蒙疆教育委员会发布民国三十三年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是筹建库伦蒙疆大学,一所以蒙古族学生为主的大学,第二是筹建锡林大学、乌兰察布农业大学、山西医学院、沈阳医学院、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第三是重建东北大学,改伪满洲国长春建国大学为长春大学,改张垣的蒙旗师范学校为蒙疆师范学院,第四是扩建大同清华达到三千亩。
消息顿时上了很多报纸头条,蒙疆现有五所大学,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少了,可蒙疆教育委员会却出大手笔,一下子要增加十一所大学,一个恐怖的数字。
不过这没完,这只是公立大学的计划,燕鹤鸣、张瑞、冯少山等人按耐不住,向蒙疆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要建蒙疆的私立大学,很快,北方医药学院、北方食品学院和北方纺织工业学院诞生,并且全部落户阳高,让纪松龄和孙名望大大惊喜了一把。
此外,黄炎培还对外宣布启动全民教育计划,从民国三十三年起,三年内,将在各省都建立一所职业学院,高等教育,要覆盖蒙疆百分之五十地区,初等教育,要覆盖百分之八十。
雄心勃勃的蒙疆教育委员会一棍子把重庆教育部打得眼冒金星,紧跟着,延安也抛出重磅炸弹,筹建延安大学、延安农业大学、延安医学院和延安师范学院,并向全国招聘教师。
一时间,南方人心浮动,当有人告诉张伯苓南开有先生辞职跑了,老先生大笑:“好!跑得好!”
东北的事情已经搅得老蒋焦头烂额,蒙疆教育委员会又添乱,老蒋愤怒可想而知,他叫来戴笠:“你那个计划,可以实施了!”戴笠大喜,赵子赟在东北的清扫行动,让他损失巨大,终于可以对这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动手,他毫不犹豫回去后就下达命令,唤醒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