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第三极崛起

第175章 制度在实践中形成

    军队是保障,政务是根基,察哈尔比较完整的军政分离在外人看来是有些靠不住的,尤其是对于赵家兄弟这种准军阀的人尤其如此,在这个时期,地方实力派往往是采取暗地里军管的模式,白了,台面上的省、县各级官员都是军队的附庸。

    在赵子梧早期执政时,也是表现出这种模式,因此,当赵子赟电保陈淑珍等人出任秘书长、厅长要职时,南京方面还有些奇怪,不过他电保的人都是些不知名的人物,不少人猜测他玩的是操控的把戏,当然,以他的年纪,更多人认为他这是妥协的无奈之举,他能撑多久?各方都在观望。

    差不多一年,察哈尔居然就这么过来了,好像还有些稳固发展的苗头,当初他电保的那些人,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傀儡,细细一想,有人暗自佩服,不用知名人士,确实有利于团结。

    人当然是一个因素,不过,察省能够平稳过渡一年,还有成就,更多的是来自省府多入牛毛的各项规章制度。

    王颂曾笑言赵子赟的省府要是放在现代,早就被批得一塌糊涂的,动不动就是规章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诟病,赵子赟也曾好奇问老师为何不阻止他这么做,王颂倒是很认真道:“子赟,问题不在于规章制度有多少,而在于它可不可行,有没有实际在用,用的效果如何!”

    以此为准绳,赵子赟不再纠结该不该出公告,而是管理的效果,如此一来,察省的这些规章制度更多。

    感觉这么下去不行,而且很多也推行了一段时间,年底,他开始整理已经发布的各项规定。

    在都统府的议事厅,一大摞文件摆放在桌子上,他和陈淑珍正看着一份份以前发布的制度。赵振已经将各种制度分类放好,自己也看着这些从他手里流出去的文件。

    察省警察不得收受钱物之规定…….,赵振看到这份文件,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这件事和他有些关系,还是在年中五月份,那木海扎布刚上任,正开始整顿警察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

    那一的情形他依然记得,他因私事,在张家口火车站接人,在站台上和接到的人着话之际,出站口有些骚动,当时他只是看了一眼,没太在意,后来出站口传来哭抢地的声音,让他有些奇怪,和朋友一起来到出站口,见不少民众围观,他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怎么了?”他见这夫妻二人也是普通人,没什么特别的,如此伤心难道是遇到难事了?

    边上的人见他身着军服,不但不畏缩,反而像是找到救星般道:“长官,帮帮他们吧,他们的钱没了。”

    没了?赵振诧异:“被偷了?”

    “不是,他们夫妻二人是外地来的,不知为何,带着一根金条,出站的时候被那些警察检查时发现了,便他们来路不明,有赤党嫌疑,生生将他们的金条抢了去。”

    带着金条来张家口的普通人赵振还真没见过,他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二人有背景?

    想了想,赵振弯腰询问那男子:“你们从哪来?为何身上会带着金条?”

    男子见是军官,有些害怕,断断续续的了,原来他们夫妻二人是人,男子是市府的职员,妻子平日在家做些针线活,孩子七岁,因一次失误,惹得上司发火,男子丢了工作,在折腾来一圈,没找到出路,物价又高,夫妻二人感觉难以为继,从报上看到察哈尔很不错,加上两地距离并不远,便想着来察哈尔讨生活,他们卖了所有家当,这当丈夫的认为纸币察哈尔不一定能用,大洋多了有些不好藏,黄金好带也好兑换,就将所有的钱换成这一根金条,坐火车来张家口。

    没想到这一出站见警察检查,心里一慌,神情有些不自然,警察自然盯上他,一番严查没发现其他问题,但发现了金条,如此黄物让几名警察眼中冒火,找了理由将金条抢了去。

    这算是断了一家人的全部希望和生计,妻子一哭,丈夫也绝望跟着大哭,引来民众围观。

    赵振还怕有偏差,再询问周围民众,得到同样的叙述,心头一阵怒火,他了句等着,便分开民众,来到车站找了部电话,直接打给那木海扎布。

    估计那木海扎布以为赵子赟也在车站,那速度,几乎是赵振才回到出站口,他就到了,见到赵振就嚷着宰了几个兔崽子!

    结果简单,金条拿回来,那木海扎布还不放心,派人带着这夫妻三人去察哈尔银行把金条换了,给他们找个旅馆住下,夫妻二人千恩万谢去了,那木海扎布和赵振了几句,压着几个警察走了,博得民众一片喝彩。

    回到都统府,赵振将此事和赵子赟一,赵子赟当场就跳了起来,随即派他换上便服,去城门、汽车站等这些有警察检查外来民众的地方看一看,结果不是太好,各个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些搜刮民众的情况。

    赵子赟知道,这事不能怪那木海扎布,察省警察还延续着以前的一些风气,虽然拿下了那些警察所长,也补充了不少退役军人,但整个警察体系还在变革期,只有彻底整顿后才行,于是,这个察省警察不得收受钱物之规定迅速出台,发往全省,整个文件还不到两页纸。

    这个文件便是省府各种规定满飞的引子,至此之后,只要发现问题,陈淑珍都会先出一个规定先治标,然后才进行整改治本,可以这种方式是理顺察省很多事务的有效方法,能够让省、县工作人员有执行的依据,而不会一时无所适从。

    不过后来各种各样规定越来越多,弄得陈淑珍自己有时候都记不清楚,秘书处经常会为了一件事情,替她翻找规定,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她曾经赵赵子赟商议此事,赵子赟却是另有想法,老师的现代制度不可能照搬来用,他希望通过这种法子,来摸索察省的管理体系。

    很多规定都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从结果就能看出是不是合理,比如眼前这份察省摊贩集中售卖之规定。

    “淑珍嫂子,还记得这个吗?”赵子赟扬了扬手里的文件。

    从他手里接过来,陈淑珍看完就笑了:“这个就是你异想开的!”

    赵子赟笑,这确实是他有些草率的规定,起因还是他一次乘车从外面会都统府,上堡街道本来就不是很适合汽车走,新的商业区形成后,不但商号涌入,摊贩也大量涌入,沿街叫卖,当时他的汽车可谓寸步难行,不得不自己下车走了回去,一时火起,想着老师提及的什么现代城市引摊入市的法子,便不过大脑的出了这个规定。

    一执行,他就发现纯属笑话,摊贩要生存,自然是朝可做生意的区域聚集,本生意,还玩什么固定销售?那样不如开商号了,而且这年头的交通,出了省府、军队和部分大商家有汽车,多数人还是步行、人力车、马车什么的,对于他们来,上堡的街道不狭窄,反而没了沿街摊贩,有诸多不便,比如这报童,你不让他沿街叫卖还怎么卖报?

    这个规定算是省府最短命的,不到十,陈淑珍就发告示将其废除。

    纵观察哈尔的各种规定,实施下来情况还不错,合理的占了大多数,其余的也是有利有弊,被废除的并不多,花了差不多半个月,赵子赟和陈淑珍才将六百多项各种规定梳理出来,赵振带着几名秘书负责分类,然后重新抄录,将相同和类似的抄在一起,其中被陈淑珍和赵子赟用红笔划掉的弃之不用。

    这件事做完,赵子赟便将这些保留的规定分类发往各厅,由各厅根据自己的情况,再结合南京国府发布的一些法规进行调整,调整过大的,各厅必须写出调整的理由。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出乎意料,各厅居然有很大调整,一看理由,陈淑珍为难了,几乎八成的调整是因为和南京国府的法规有矛盾。

    “你就是画蛇添足,咱们做咱们的,管南京做什么?”陈淑珍有些不满。

    赵子赟自嘲道:“我还不是想着别和国府的有冲突,省得麻烦嘛。”

    仔细审核,二人还是决定坚持察哈尔自己的,在召集各厅厅长、副厅长商议后,察哈尔省府成系统的一批规定正式定了下来,准备在三三年全面实施,在这之前,除了在察哈尔日报上连续发布外,省府还印制了一大批,张贴在各县街头,让民众了解。

    “子赟啊,以后你还出临时规定吗?”张鸿拿着新印刷成册的规定问道。

    “出啊,为何不出?而且你们这些厅长也别闲着,该你们出的临时规定别总指望我。”

    张鸿有些后悔自己多话,这不是揽事么?

    “没错!该你们的不能推,以后年终汇总整理也是你们的事。”陈淑珍接口道。

    张鸿一听,胡乱应了声掉头就走,他怕再下去还有事,出规定简单,但考察效果和整理就费力了。

    这种模式在察哈尔成了固定的工作方式,工作中出现问题,各厅都是先出临时规定,看效果,然后调整,最终形成正式规定,一步步,察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系列制度。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