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生死契阔之水随风逝

正文 四.迷惑(2)

    这老太太已经五十八岁,在这个年纪在现代也算老人了,不然也不会称为老祖宗了。百度搜索读看看)她头发花白,面容虽然不甚沧桑,可有很多的老年斑。可你说她年纪大吧,她却耳不聋,眼不花,牙齿白皙,皮肤也不松弛,腿脚极其灵便,头脑灵活,记忆力也不错,这根本不像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啊?

    难道这就是常年习武的原因?但是我没有觉得她有任何体力方面的优势,走几步就觉得累,动一动就会喘,每天都要睡近十个小时,还不包括午觉,都说老人觉少,可这哪一点像老人啊?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没当过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老太太就是这样的?

    这些虽然让我疑惑,倒还能接受,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很奇怪。(请记住读看看小说网这老太太的其他某些感觉很差。然后她几乎没有什么痛感。小珠在给我梳头的时候,不小心拽掉了我两根头发,当时我就奇怪,怎么有感觉,却一点也不痛!随后我就掐了掐我的胳膊,同样有感而无痛。我问小珠小蕊怎么回事,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说,约莫四五个月前才出现的。

    最让我郁闷的,是这老太太尝不出也闻不到任何味道。我穿越来的第一晚,小珠给我端来的可是炖了一天雪莲燕窝羹,据说口感清甜滑润,极其滋补。可是吃到我嘴里,竟然还以为是普通的雪耳羹。看着天天换着花样的菜式,吃不出味道,更闻不到香味,对于我这个前世烧得一手好菜而又极其嗜吃的老饕,简直真比杀了我还难受。

    这两天,瑾钧时时过来陪我,嘘寒问暖,说东道西,无非就是来问问我还能记起些什么,顺便再告诉我些什么。不是今天厨娘李妈烧的鱼好吃的很,就是昨天出门看到了赵府的公子狂饮的一顿。今天最有趣,他竟然给我拿了本书,问我可还识得字了,我打开书,不由的哈哈大笑,既不是大篆,也不是小篆,竟然是用楷体书就的普通繁体字。

    我记得仓颉造字只是关于汉字的起源的诸多传说中的一种。虽然这种传说是不正确的,但反映了当时人的认识水平。汉字是不断演变的。根据目前的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金文和甲骨文(金文是正体),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他也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以及文字。从那时起汉字也就基本订型了(大篆和小篆)。以后汉朝和唐朝字型仍然在演变直到宋朝,我们有了宋体字以及现在用的很多的仿宋体。中国政府成立后正式对汉字进行了多次系统的简化。因此有了简体字,而那些被简化了的汉字的原型就相对地成了繁体字。本来是无所谓繁体字的,是因为后来出现了简体字的概念。

    可是我实在是没有弄明白,怎么这书上是楷体的繁体字。这个年代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哪些东西有,哪些东西没有啊?我随手拿过书,翻开看看,是一本类似传记小说的书,介绍了一个叫王恒的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努力学习,当上大官的故事。我心里暗喜了一下,阅读无障碍,也就意味着,我起码不是文盲啊!是不是可以理解我是会读写的?我笑眯眯的样子落在了瑾钧的眼里,他不解的问我,怎么了?我笑嘻嘻的说:“我认识字哦!”立刻如愿的看到了瑾钧他尴尬的面色通红,哈哈,真好玩!可是他的回答则是让我的头上出现了像小丸子一样的黑线条, 他撇了撇嘴回答道:“老祖宗真会开玩笑,您老人家认识的字,恐怕也就自己的名字而已啊!”

    啊!怎么会这样!这个笨老太太,怎么会不识字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