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四章 东的悲剧
宋军的三位大佬是于三月底回到的琼州。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
宋瑞等人在临安一行之后,由于整个东进计划已基本完成,再加上他们需要和陛下认真商讨一下未来如何坚守翁州的问题,因此,就留下苏刘义继续坐镇、协助文官将物资运往流求,他们先期率部分宋军和朝廷官员返回了琼州。
君臣相聚,免不了一翻繁文缛节,好在军中礼仪已大大简化,所以也算省了不少工夫,东在朝堂上自然对所有人都大肆夸奖了一番。而宋瑞也代表他们向陛下禀报了对战俘的“临机决断”,因为考虑到这么多的人力被放弃,这其实是有违陛下行前旨意的,因此他向陛下自责了处置不当。
东摆了摆手:“文相,各位爱卿,放了好啊。”他看了看周围的人,笑着说道:“这么多人放回去,他们自然会替咱们传话,这个一传十,十传百,你们想想到时会有多少人知道?以后来的人肯定会更多,咱们都可因此省不少事,朝廷没吃亏。以后对新附军,就这样办。嗯,为了让他们能更快的回去,朕觉得以后是不是可以在放的时候,发给他们两铜币?”后世某支军队瓦解对方,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听了小皇帝的话,其他的人也笑了,但对陛下说的给对方钱,他们都不以为然。放他们走就不错了,还给他们钱,这事也太好了吧?看见他们的样子,东也只能摇了摇头,时代不同啊,咱没哪本事转换他们的观念,再说咱也缺钱,还是算鸟。
东随后又和陆秀夫在兵部与军中重将再会,这时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翁州。东和陆秀夫其实早看过了宋瑞他们送来的方案,这个计划简单地说,就是以江淮军为翁州岛上主力,水师为机动打击力量,其中又以昌国为重点,通过强化它的防御,建立稳固的东进基地,定海作为配角,视情况而定,随时予以放弃。
以凌震为首的前线参谋们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先寻找对方还未成军的水师进行打击,把他们消灭在萌芽中,彻底消除行朝在海上的隐患。但这个计划需要水师深入长江,作战的距离将更远,而且现在军情司提供的情报还很不足,故此他们把它放在了第二位。不过这个计划得到水师和其他将领的支持,因为这样一来,翁州的守卫基本上将没有什么问题。
留在琼州参谋院的人,也同样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读看看小说网)东同意他们的看法,但他当时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向参谋院的人指了一个地方,高丽。
北元从长江出来的水师,很容易被琼州水师封锁在长江以内,这就是刘师勇信心十足的原因。但东知道,北元应当还有一支水师,哪就是高丽。历史上的明年,北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忽必烈进军日本的时候,他的另一路水师就是从哪里出动的。他们难道就不能也用于南方?
忽必烈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结局如何,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范围的海上联合作战,是他策划的。后世满清的各位“大帝”,真的不如老忽。
杜浒的军情司还没有渗透到那么远的地方,不可能了解哪里的情况,而限于知识和看问题的视角,参谋院的人也没有意识到北方还存在这样一个威胁,毕竟哪个时代到眼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这样大范围的海上远程作战。
参谋院在得到了陛下的提示后,立刻重新进行了谋划,他们认为,这种情况下,宋军仍然可以先攻,条件是舟山岛的防卫已完全建立,水师有一个可靠的补给基地,因为这样范围的作战,在这个时代,流求作为后勤基地都显得远了。但北元恐怕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等着他们来攻,无论如何,宋军都应该首先立足于第一个方案。正是鉴于他们的看法,故此陆秀夫早早地就派遣了一个建筑队携带各种物资上了翁州岛。
同时参谋院再度要求加快流求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将来对翁州提供支援的需要,他们更提出,未来水师的炮船队,应该以琼州、流求、翁州为驻军地,如此,东南海面将尽在琼州的掌控之中。
陆秀夫简单地介绍了陛下和参谋院的看法,军中的重将都皱起了眉头,尤其是刘师勇和水师的将领,他们马上悬挂起了地图,因为如果对方还有一支水师,那么显然他们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从杜浒的情报可以推测,北兵很可能已经开始在制作类似于琼州的新军械。
望着地图,张世杰和刘师勇又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慎重。水师能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两面作战局面?如果水师不能应对,无法对岛上提供有效地支援,翁州岛上的宋军压力哪就太大了。
只有文天祥始终皱着眉头在想着什么,很快他就以一种不确定的语气,轻声问小皇帝:“陛下,北兵能有如此众多的霹雳炮?”宋瑞毕竟是宋瑞,在掌管了这么长时间的“总后”之后,他已经开始从后勤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
琼州现在将军械生产的绝大部分力量全放到了水师上,就这样,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两年的时间也才装备了九十多艘炮船,对方能那么快?张世杰和刘师勇的眼中有光闪出。
让对方来攻、后发制人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它将诱使北元将更多的宝贵资源投入到水军当中去,这对琼州来说实际上是有利的。至少在眼下,无论是在人员的素质、士气和训练上,琼州水师都绝对要比对方强,而在装备上,更比对方要早准备了两年。以我之上驷对敌之中驷,取胜的把握当然大。水上的决战,能更大地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士气。
刘师勇瞬间在脑子里又盘算了一下,他挺身而立:“文相言之有理,陛下放心,臣将重新拟定计划,水师有信心歼敌于海上。哼,他们不来找臣,臣还要去找他们。”
张老大眼中也是精光闪闪:“陛下,江淮军保证翁州安然无恙,臣将亲自坐镇哪里坚守。”
事情既然决定了,气,只可鼓不可泄。听了军中大佬们的话,东毫不犹豫地给他们打气:“文相不愧为慧眼,朕也不相信北兵水师有多大能耐,他们敢来攻,正好在海上灭了他们。朕还真想看看他们的水师到底如何,到时候朕御驾亲征。”
空军是用黄金建起来的,而海军,则是用银子打造出来的,虽然这个时代还不至于像后世那么夸张,但老忽,你还是折腾不起,要不,你的第三次征日为什么玩不动了?
可这是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将来的史咱都替它想好怎么写了,“帝亲征海上,三军感奋,遂破敌于翁州焉。”就冲这经历,要是咱再穿越回去,古代海战的砖家、名家、大家的头衔哪是绝对跑不掉滴。到时候咱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时,只不定下面会有多少漂亮MM崇拜的目光,热血沸腾啊。
这个菜鸟眼中寒光四射,在脑海中已经勾画出未来翁州大战的轮廓:以翁州为诱饵,吸引对方水师前来,在东海海面上彻底聚歼之。心里面冒出来的更全是本上军事术语,什么诱敌深入、中心开花、分割包围、挫敌于坚城之下、半渡击之。等等,等等
但他的话却捅了马蜂窝。所有人听了陛下所言都一楞,宋瑞和陆秀夫更立刻互相看了一眼,俩人一起黑着脸说道:“陛下此言不妥,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况陛下为君者乎?”
东是忽悠了所有人一把,跑到了?山,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前脚刚走,后脚杨淑妃就请来了陆秀夫和宋瑞俩人。太后不仅将朝廷大事全托付给了他们,同时还轻声细语地请他们多多看管小皇帝,当时她说道:“官家年幼,还请二位爱卿在朝廷大事上多加费心。”
陆夫子和宋瑞是一身大汗的出了皇宫,太后的意思其实很明了,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让小皇帝跑到了前面,自己却躲在后面,这是臣子所为吗?俩夫子差点没臊死。
现在小鬼头又要往外跑,这还了得。?山跑过一次就算了,毕竟那时候还算安全,也可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打仗的时候,当臣子的又让小皇帝亲自上阵,这要让天下人知道了,你还有什么面目立于世上?再说,小鬼头的心是越来越野,现在你不把他管紧了,将来可怎么得了啊?
这俩夫子当即拿出了宋代大臣谏言的劲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就给小鬼头上了课。
“陛下,先帝曰……”
“陛下,圣人云……”
“陛下,子曰……”
“陛下,历代……”
“陛下,……”
东被训得这个郁闷啊,宋真宗不想上前线,寇准寇老西逼着他上,咱想上,你们却死活不让,这都什么世道?看着周围都不以为然的眼神,他尴尬地嘿嘿了两声,说道:“老师,文相,朕也就在后面给将士们鼓鼓劲,并不真上前撕杀。”
那两人的脸更黑了,色度已经快和非洲兄弟有得一拼:“陛下,不可。”
最气人的是刘师勇,他“诚恳”地和小皇帝说道:“陛下,兵凶战危,水战之中将士们难以分心,臣实不敢独置陛下于险地。”张北佬在一旁也是频频点头。
东脑袋一黑,卖糕,咱已经成为多余的人了。
东的第一次御驾亲征计划,就这样杯具了。只不过杯具了的,可不止他一个人。
宋瑞等人在临安一行之后,由于整个东进计划已基本完成,再加上他们需要和陛下认真商讨一下未来如何坚守翁州的问题,因此,就留下苏刘义继续坐镇、协助文官将物资运往流求,他们先期率部分宋军和朝廷官员返回了琼州。
君臣相聚,免不了一翻繁文缛节,好在军中礼仪已大大简化,所以也算省了不少工夫,东在朝堂上自然对所有人都大肆夸奖了一番。而宋瑞也代表他们向陛下禀报了对战俘的“临机决断”,因为考虑到这么多的人力被放弃,这其实是有违陛下行前旨意的,因此他向陛下自责了处置不当。
东摆了摆手:“文相,各位爱卿,放了好啊。”他看了看周围的人,笑着说道:“这么多人放回去,他们自然会替咱们传话,这个一传十,十传百,你们想想到时会有多少人知道?以后来的人肯定会更多,咱们都可因此省不少事,朝廷没吃亏。以后对新附军,就这样办。嗯,为了让他们能更快的回去,朕觉得以后是不是可以在放的时候,发给他们两铜币?”后世某支军队瓦解对方,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听了小皇帝的话,其他的人也笑了,但对陛下说的给对方钱,他们都不以为然。放他们走就不错了,还给他们钱,这事也太好了吧?看见他们的样子,东也只能摇了摇头,时代不同啊,咱没哪本事转换他们的观念,再说咱也缺钱,还是算鸟。
东随后又和陆秀夫在兵部与军中重将再会,这时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翁州。东和陆秀夫其实早看过了宋瑞他们送来的方案,这个计划简单地说,就是以江淮军为翁州岛上主力,水师为机动打击力量,其中又以昌国为重点,通过强化它的防御,建立稳固的东进基地,定海作为配角,视情况而定,随时予以放弃。
以凌震为首的前线参谋们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先寻找对方还未成军的水师进行打击,把他们消灭在萌芽中,彻底消除行朝在海上的隐患。但这个计划需要水师深入长江,作战的距离将更远,而且现在军情司提供的情报还很不足,故此他们把它放在了第二位。不过这个计划得到水师和其他将领的支持,因为这样一来,翁州的守卫基本上将没有什么问题。
留在琼州参谋院的人,也同样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读看看小说网)东同意他们的看法,但他当时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向参谋院的人指了一个地方,高丽。
北元从长江出来的水师,很容易被琼州水师封锁在长江以内,这就是刘师勇信心十足的原因。但东知道,北元应当还有一支水师,哪就是高丽。历史上的明年,北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忽必烈进军日本的时候,他的另一路水师就是从哪里出动的。他们难道就不能也用于南方?
忽必烈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结局如何,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范围的海上联合作战,是他策划的。后世满清的各位“大帝”,真的不如老忽。
杜浒的军情司还没有渗透到那么远的地方,不可能了解哪里的情况,而限于知识和看问题的视角,参谋院的人也没有意识到北方还存在这样一个威胁,毕竟哪个时代到眼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这样大范围的海上远程作战。
参谋院在得到了陛下的提示后,立刻重新进行了谋划,他们认为,这种情况下,宋军仍然可以先攻,条件是舟山岛的防卫已完全建立,水师有一个可靠的补给基地,因为这样范围的作战,在这个时代,流求作为后勤基地都显得远了。但北元恐怕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等着他们来攻,无论如何,宋军都应该首先立足于第一个方案。正是鉴于他们的看法,故此陆秀夫早早地就派遣了一个建筑队携带各种物资上了翁州岛。
同时参谋院再度要求加快流求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将来对翁州提供支援的需要,他们更提出,未来水师的炮船队,应该以琼州、流求、翁州为驻军地,如此,东南海面将尽在琼州的掌控之中。
陆秀夫简单地介绍了陛下和参谋院的看法,军中的重将都皱起了眉头,尤其是刘师勇和水师的将领,他们马上悬挂起了地图,因为如果对方还有一支水师,那么显然他们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从杜浒的情报可以推测,北兵很可能已经开始在制作类似于琼州的新军械。
望着地图,张世杰和刘师勇又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慎重。水师能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两面作战局面?如果水师不能应对,无法对岛上提供有效地支援,翁州岛上的宋军压力哪就太大了。
只有文天祥始终皱着眉头在想着什么,很快他就以一种不确定的语气,轻声问小皇帝:“陛下,北兵能有如此众多的霹雳炮?”宋瑞毕竟是宋瑞,在掌管了这么长时间的“总后”之后,他已经开始从后勤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
琼州现在将军械生产的绝大部分力量全放到了水师上,就这样,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两年的时间也才装备了九十多艘炮船,对方能那么快?张世杰和刘师勇的眼中有光闪出。
让对方来攻、后发制人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它将诱使北元将更多的宝贵资源投入到水军当中去,这对琼州来说实际上是有利的。至少在眼下,无论是在人员的素质、士气和训练上,琼州水师都绝对要比对方强,而在装备上,更比对方要早准备了两年。以我之上驷对敌之中驷,取胜的把握当然大。水上的决战,能更大地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士气。
刘师勇瞬间在脑子里又盘算了一下,他挺身而立:“文相言之有理,陛下放心,臣将重新拟定计划,水师有信心歼敌于海上。哼,他们不来找臣,臣还要去找他们。”
张老大眼中也是精光闪闪:“陛下,江淮军保证翁州安然无恙,臣将亲自坐镇哪里坚守。”
事情既然决定了,气,只可鼓不可泄。听了军中大佬们的话,东毫不犹豫地给他们打气:“文相不愧为慧眼,朕也不相信北兵水师有多大能耐,他们敢来攻,正好在海上灭了他们。朕还真想看看他们的水师到底如何,到时候朕御驾亲征。”
空军是用黄金建起来的,而海军,则是用银子打造出来的,虽然这个时代还不至于像后世那么夸张,但老忽,你还是折腾不起,要不,你的第三次征日为什么玩不动了?
可这是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将来的史咱都替它想好怎么写了,“帝亲征海上,三军感奋,遂破敌于翁州焉。”就冲这经历,要是咱再穿越回去,古代海战的砖家、名家、大家的头衔哪是绝对跑不掉滴。到时候咱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时,只不定下面会有多少漂亮MM崇拜的目光,热血沸腾啊。
这个菜鸟眼中寒光四射,在脑海中已经勾画出未来翁州大战的轮廓:以翁州为诱饵,吸引对方水师前来,在东海海面上彻底聚歼之。心里面冒出来的更全是本上军事术语,什么诱敌深入、中心开花、分割包围、挫敌于坚城之下、半渡击之。等等,等等
但他的话却捅了马蜂窝。所有人听了陛下所言都一楞,宋瑞和陆秀夫更立刻互相看了一眼,俩人一起黑着脸说道:“陛下此言不妥,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况陛下为君者乎?”
东是忽悠了所有人一把,跑到了?山,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前脚刚走,后脚杨淑妃就请来了陆秀夫和宋瑞俩人。太后不仅将朝廷大事全托付给了他们,同时还轻声细语地请他们多多看管小皇帝,当时她说道:“官家年幼,还请二位爱卿在朝廷大事上多加费心。”
陆夫子和宋瑞是一身大汗的出了皇宫,太后的意思其实很明了,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让小皇帝跑到了前面,自己却躲在后面,这是臣子所为吗?俩夫子差点没臊死。
现在小鬼头又要往外跑,这还了得。?山跑过一次就算了,毕竟那时候还算安全,也可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打仗的时候,当臣子的又让小皇帝亲自上阵,这要让天下人知道了,你还有什么面目立于世上?再说,小鬼头的心是越来越野,现在你不把他管紧了,将来可怎么得了啊?
这俩夫子当即拿出了宋代大臣谏言的劲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就给小鬼头上了课。
“陛下,先帝曰……”
“陛下,圣人云……”
“陛下,子曰……”
“陛下,历代……”
“陛下,……”
东被训得这个郁闷啊,宋真宗不想上前线,寇准寇老西逼着他上,咱想上,你们却死活不让,这都什么世道?看着周围都不以为然的眼神,他尴尬地嘿嘿了两声,说道:“老师,文相,朕也就在后面给将士们鼓鼓劲,并不真上前撕杀。”
那两人的脸更黑了,色度已经快和非洲兄弟有得一拼:“陛下,不可。”
最气人的是刘师勇,他“诚恳”地和小皇帝说道:“陛下,兵凶战危,水战之中将士们难以分心,臣实不敢独置陛下于险地。”张北佬在一旁也是频频点头。
东脑袋一黑,卖糕,咱已经成为多余的人了。
东的第一次御驾亲征计划,就这样杯具了。只不过杯具了的,可不止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