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
在杨家,常驻的成员是杨壹一和父母。。
而杨壹咏则拿这里当旅馆和饭馆似的,像个旅游者一样,有时候回来吃饭住宿,有时候吃饭不留宿;有时候回来只住宿,并不吃饭;有时候回来只吃饭,吃完就走;在家什么活都不干之外,进门还爱穿着高跟鞋“咯噔-咯噔”地走来走去,出门也不顺道带垃圾,生怕影响自己“娇小姐”的外在形象,她的五官是三姐妹中最出众的,她的智商是三姐妹中最聪明的,但是其在社会上创造的使用价值却是最低廉的。
总之,杨壹咏这种不定期的光临方式,搞得大家很没准,每天做饭菜的分量,手里也拿捏不住了,她回来,就做少了;她不回来,就做多了。
为此,杨壹一经常在父亲面前絮叨杨壹咏,絮叨她从小到大做任何事,都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对于杨壹咏,父亲只有无奈摇头的份儿,说:“ 想让你二姐有责任感比登天还难,你看她今天的人生,就知道咯,她大学一毕业,我就叫她回来找工作,她偏不回来,我能有什么办法?难道我还能跑去她们学校,把她绑回来不成!?”
“你要是那时,真的把她绑回来就好了,那她也不至于现在忙于生计天天打工打得累死累活的啊!”
“那全怪她自己不计划人生,我那么辛苦供她念完书,我的义务已经尽完了,可是她自己断送了前途。”
“说是这样说呀,可是实在是太可惜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没办法。她听不进去有啥用!唉,那时候,她不回来,我就说,好,你不回来,就不回来,以后,你在外面打工也好;在外面挣座金山银山也好,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好了,不要后悔。”
“爸,你劝劝她学习不要犯懒。”
“管她呢,她已经结婚了,有老公管,用不着我管啦!想回来,我就给她做顿饭吃,不想回来就在自己家里吃,我再也不管她了。”
杨家的空气中,时常充斥着杨壹咏的话题,因为家人对她的付出和回报是在相差甚远,远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虽然这样,但杨天云对三个女儿的爱仍然是一碗水端平,从来不会因为哪个女儿对家里付出多,就对她多点父爱;也不回因为哪个女儿对家里付出少,就对她少点父爱;在杨天云眼里,这是对儿女嫌贫爱富的表现,也是不称职的父母所为,而他虽然不是一个好丈夫,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趁着上午的休息时间,杨壹一正在投入地做着电子期刊杂志的修改工作。
突然,看见杨天云推门进来,神色匆匆地说:“灾妹!你二姐的电话咋打不通,咋个回事呢?。
杨壹一做出任何推测:“哎呀,爸,你就别操心她了,她经常关机的,有时候,她老公给她打电话,手机也是关机的状态!也许,怕前男友给她打电话,又不想让老公听见追问起来;也许她手机没电了,在充电,所以,就关机了呗。”
杨天云眼睛里已经带着点哭腔了,薄薄的一层泪水打着圈圈,他焦急地说:“你姐已经三天手机打不通了!电话充电不可能每天都充电啊!我猜她有可能出事了,她这几天加班,总是那么晚回来,说不定被杀被害了。走!你跟我去她们公司去找找。”
“爸,你别胡思乱想!我这几年来下班,经常都是早上上班,干活干到半夜三更才下班回来,不也没事嘛!”
杨天云脸色十分凝重地说:“你坐的车是单位的送班车每天接送你回来,我放心啊,可是你二姐,她晚上加班坐的车是出租车,能一样么?!万一坐出租车遇害了,我们都不知道!”
“爸,你先别担心,别冲动!我先打个电话问问我姐夫。”杨壹一一边宽慰父亲的心,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拨通二姐夫的电话:“喂!姐夫,我二姐这两天回家没?”
“回来了,怎么啦?”
“哦,我们就是问问,那她今天去上班没?”
“上班了呀!”
“那我们这几天打她的电话,怎么都是打不通呢!?”
“哦,她手机坏了,还没换呢!”
杨壹一口气略重地责备:“哦,她手机这样坏了几天,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啊,我们还以为她出什么事情了呢?!”
“哦。没事,没事!”
“那好!没事就好!再见!”
“再见!”
得到准确的回答,杨天云的嘴巴里,骂骂咧咧地责怪道:“你二姐这个死猴子!手机坏了,也不知道跟家里说一声!以后,我再也不管她了!”
杨壹一观察着父亲脸上的神色,担心之色全然消失,完全看得出来,即便杨壹咏有万般作女儿的不是,但在杨天云心里,仍然很关心杨壹咏。
杨壹一不平衡地问:“爸,你就会嘴巴说说不管她了!你不是说我二姐已经结婚了,是泼出去的水,再也不管她了么,那你——刚才怎么那么关心她?”
杨天云笑笑说:“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等你当母亲了,就能体会到了。(读看看小说网)我们老家有土话,是这样说的,家里鸡不见了,还要出门找找呢,何况不见了人呢!”
在杨壹一的记忆里,杨天云总是对三个女儿们无穷无尽地付出着,但是在他的付出中,也伴随着几次生死攸关的病危时刻。
每逢父亲病危,杨壹一都是三个孩子之中最担心的一个孩子,因受病痛折磨,杨天云一宿一宿地睡不着。
杨壹一看着父亲的眼神暗沉困倦,却难受得睡不着的样子,她非常心疼,虽然无法替父分担疼痛,但她也跟着一宿一宿地睡不着,她默默祈求上天,愿意让自己折寿十年,换取父亲十年的健康,能够继续陪伴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在职工医院的病房里,就在杨天云刚过完68岁生日的时候,他病危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出院回家。
看完尿检血检化验单,医生综合诊断,杨天云的胃不行,肝就不行,肾功能也不好,也影响泌尿系统,从而睡眠也不好,睡眠不好血压就会上升,饮食业要格外小心,轻不得,重不得,营养不得,不营养也不得,上年纪的人,身体机能退化,这么多的毛病加起来,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哪里不舒服相对应地开点哪里的药吃吃,有效就有效,无效就再去医院重新换药试试,再无更好的办法。
姐姐开车把杨天云和妹妹们送回家里,全家人坐在客厅,父女间,姐妹间开聊。
杨壹惠说:“爸,你看还好咱们家孩子多,轮流着跑医院,拿化验单,送血样尿样,开药划价,走进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每一个窗口都需要人排队,都需要人跑。以后,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子哪够用。”
杨天云说:“对噻,能生两个孩子就别生一个孩子,长大了,太孤单!两个人,照顾四个老人,把子女累死也跑不赢!”
杨壹惠说:“其实独生子女挺可怜的,不但孤单,而且给老人送终办丧事的时候,可可怜了,我参加过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追悼会,哭丧的时候,她家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地上,客人来了,她一个人答谢,场面孤苦冷清。。。。。。。”
杨天云说:“那是这个道理啊!你看那天来咱们家的李叔叔,他儿子最近得了绝症,现在剩下老两口咋办?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家里经济条件再好,也治不好儿子的病,他儿子今年30岁,本来今年买房子了,该和女朋友结婚,结果查出绝症,女朋友也跑了。人家又不是傻子,又不是缺胳膊少腿的,自己下半辈子,日子还长着呢,谁会嫁给一个快要死的男人呢。”
杨壹咏说:“你看,今天医院里没有儿女陪伴去看病的老年人多可怜啊,自己排队看病、拿药付款、取化验单。。。。。。。。,动得了的时候还行,那万一动不了的时候,靠哪个照顾呢?”
父亲和姐姐们聊天,杨壹一则面无表情、一刻不停地穿梭家里的各个房间,忙里忙外,做饭炒菜、扫地拖地、擦桌洗碗,直到姐姐们离开,回自己各自的家。
凌晨一点半,爸爸叫醒了她:“灾妹,你帮我捶捶背,拉拉筋,我老是觉得浑身不得劲,睡不着。”
杨壹一一听父亲的不舒服,她立刻觉醒,睡不着了。
(二)
客厅里。
杨天云趴在床铺上,杨壹一不停地给父亲捶背拉筋、按摩穴位。
一个小时过后,杨天云说:“好了,不用捶了,看来我吃这些西药还是不行,还得结合中药一起吃,我门后面有我从老家带回来的草药,我要配中药吃,我四肢不得劲,我来说,你帮我配一下。”
杨天云自小跟过中医学习过草药医理,杨壹一自小跟着父亲熟识过常用草药治疗病症的基本药性,虽然记不全药方,而且只认识晒干之后的各味草药形态,但当父亲说出哪味药的名字,她能立马从一麻袋的草药里,找出来这味药。
按照父亲的指点,抓药配齐熬好之后,已经是凌晨四点,杨天云愧疚地对女儿说:“灾妹,你快睡觉去吧,都影响你睡瞌睡了。”
杨壹一说:“爸,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是你女儿,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光是对我,包括对我姐她们,你也不要觉得有什么麻烦她们什么了,她们也是你的女儿,照顾你,是因该的,小时候我们哪一个生病,没有得到你的照顾呢!?这些都是儿女应该做的,你跟自己的孩子客气个啥!?”
第二天,杨壹一下夜班回家,早上询问父亲晚上的睡眠情况,杨天云说:“我觉得胃里一吃东西,就火辣火辣得疼!哎哟~~哎哟~~”
“爸,我送你去医院吧?打个出动租车,一会儿就到医院。”
“不去,我老了,医生也拿我没有办法,死就死了吧,早得解脱。”
“爸,该干啥干啥!你说这些干嘛!”
“我下午要把药重新配一下,这个药效不好,我要再加其他几味药吃吃,今天晚上看看效果。”
杨壹一干完所有的家务,帮父亲把中药重新配好熬煮端到父亲跟前:“小心烫!怎么样?你看我在你身边还好吧,要是我二姐在你身边,连口热汤饭吃不上不说,没准还得你伺候她呢。”
杨天云一提起这个杨壹咏,就无奈地摇摇头。
晚上,杨壹一没有睡在自己的卧室,而是把被褥搬到客厅的沙发上睡,说是睡,其实,她根本无心睡眠,因为要照顾父亲,端茶倒水,吃药捶背,这些是少不了的,就为哪怕能让父亲稍微舒服点也好。
后来,第三个晚上,第四个晚上,刚好是杨壹一的两天整休。
夜里,已经是凌晨五点,父女俩谁也没睡着,父亲因病难受失眠,女儿担心父亲未眠。
杨天云随着身体的越来越不舒服,他的絮叨,也开始没完没了的重复。
“灾妹,我看我活不过几个月了,你要想得开些!”
“爸,你别这么说,你难受,我白天就说送你去医院,你非不去。”
“我从小身体底子薄,童年患有肺结核,病病歪歪的长大,参军当兵后,生活条件改善些,身体也壮实些点了,但是后来肾积水,摘除一个肾,后来又得了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尿毒症,我浑身上下,除了脑子和心脏没毛病,其它器官都不行了。”
“爸,你是命大之人,是有福气的人,自我打小,你就身体不好,动不动医院报病危,连我上学期间,加上你这两次病危,你这辈子战胜了五次病危,都从鬼门关逃出来了。”
“谁知道这一次逃脱得了不?我这次的病,来得凶猛,不是开玩笑,老家土话,初一得病,初二撞病,初三初四见阎王,你爷爷的临死前的症状,和我现在的症状一模一样,最后的下场,就是活活疼死,我也一样。”
“爸,你这么难受,受老大的罪咯?明天我和我姐一起带你去医院看看。”
“没用的!我得的是绝症,去了医院还不是等死!我这次的病况,我自己最清楚,我这两天,五脏六腑火辣辣得疼,还想吐,我一吐,连心脏都想吐出来,好受罪哟~~”
“爸,配合医生的建议,住院该换药换药,该打针打针,该住院住院。暂不说,能治好你身上所有器官的病,但是只要能够让你能稍微舒服些也是值得一去的呀。你说呢?”
“好吧,你们害怕我死在家里,那我就听你们的话,死在医院。”
“好,不过,万一是绝症,我可不住院,死就死,老话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还差两年满70,但是活到这把年纪,我也赚到够本啦,那么多的人,比我早几十年都死了,我能活到现在一点也不亏!我不喜欢住院,吃,吃不好,睡,睡不好。”
杨壹一深深感受到,世上的每一个人,多一个亲人,现在,多得到一份守望相助的亲情,将来,就要多面对一份生离死别的痛苦,如果,有一天,杨壹一的死期将至,那她希望死在家人的前面,因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她不想将来独自面对更多的眼泪和哀伤。
杨壹一打出去的一个电话,使三个女儿都聚全在杨家。
杨壹惠和杨壹咏对父亲的嘘寒问暖,让杨天云觉得很温暖,心情开怀,渐渐进入假寐中。
实际在家干活的人,就只有杨壹一一个,她连日来的劳累,实在疲惫不堪了,看见姐姐们到来,仿佛看到了能够让她休息的救星,她没有任何话语,没有任何表情,冷漠生硬地倒在自己的床上,呼呼睡起。
三姐妹的卧室里。
杨壹咏和杨壹惠坐在杨壹一的床边,跟她询问着父亲这两天的身体情况。
杨壹一说:“壹咏,你想知道爸爸的身体状况,你平时就不要老把手机搞成关机状态,上次就是这样,运气不好联系不上你,等父母死的时候你都赶不上给父母送终!”
杨壹咏开着玩笑说:“我给父母送不了终,还有你呐,你送呗!哎?咱们今天晚上吃啥饭?”
杨壹一躺在床上,没好气地说:“吃吃吃,你们就知道吃!爸爸都快死了,你们还吃得下饭!”
杨壹惠说:“谁说爸爸快死了,你别一天咒爸爸!”
杨壹一说:“是爸爸自己说的,他说自己的症状和爷爷临死之前一样。”
杨壹咏说:“瞧你这副臭德行!我们不就回来吃你几口饭么,你也这么大火!下次我们都不回来了,行了吧!”
杨壹一打着哈气,说:“二姐,如果你不想气死爸爸,或让他放心离去,你就努力开创未来,今年考上事业单位或者找个好工作,结婚了,生孩子了,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结局,生活还是要继续前进的,人活着,并不是自己有口饭吃就行了,还有很多责任要承担,至少——在爸爸过世之前让他放心,你不要老以一碗饭、一口饭作为说话的计量单位, 你吃了多少碗饭长大, 你自己又亲自做了多少碗饭给父母吃,你自己数数,。。。看到爸爸的勤劳,我就想到你的懒惰 ,这是你的生活写照,到了咱家只管吃,睡起觉来像死猪家家姐去给你做饭,啥都现成最舒服。这下你明白我每次累得要死的时候,看见你会对你发火了吧!”
杨壹咏嘴巴很硬地说:“你唠叨这么多废话干嘛!你有良心,那你就无怨无悔的照顾父母就行了呗,说来说去,你还不是自己也不原意么!如果你真的孝顺,要么你就呆在家里一辈子任劳任怨地干下去,要么你就也图个清闲啥也别干,我们也不会说你。你孝顺!你孝顺你的,不一定非得拉上我们俩,跟你一起孝顺。再说了,我们咋不孝顺了,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没有来看么,我们没有去医院跟你一起分担陪护么?”
杨壹一近乎虚脱地说:“你自己也说了,生病的时候!那平时就不用来了么?父母年龄大了,活一日,少一天,我不要求你们天天回家,至少也要一周轮流回来一次吧,哪怕为家里做一天的家务,也是分担孝道啊!对待父母,平时不努力,临时报佛脚,等父母过世的时候自然得有一番哭天抢地的,反之,则了无遗憾,在父母难受的面前,来家里吃过饭光是用嘴巴问长问短,显示关心,这有个屁用阿,一日三餐、洗涮采买归置哪一样用嘴皮子干得成,还不是要动手干,你们想想哪怕帮家里做顿饭 ,打扫一天家务,都是对父母的孝顺,胜过你们说一千句甜言蜜语,大家都干说话的活,那哪来的现成饭吃,等着田螺姑娘来做家务活么?”
看两个姐姐哑口无言了。
杨壹一翻了一下身,舒展着筋骨,继续说:“这些——,是一碗饭的问题吗,壹咏,你就会对我说——吃你一口饭都那么困难,以后我不回来了,行了吧,我在自己家更舒服,你就会说你只是对父母好,又不是对我们好,这是两码事,像这些不讲理昧良心的混帐话,你就不要再说了,枉你读那么多书,不知百行孝为先,一个人假如连她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好,你还能指望她对兄弟姐妹好么,还能指望她对其他方面好么,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杨壹惠也不满杨壹一说话这么直白,辩解道:“灾妹,你说这些啥意思么!我们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老公孩子要照顾,我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干,哪有这么多精力再来照顾父母,你嫌累,不想照顾?那你就赶紧成立自己的家,不就跟我们一样不用干了?”
这种不负责任的逃避理念,使得杨壹一极为抵触,她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结婚!结婚!结婚是解决问题的根源么,难道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平时太忙了,就能成为了不照顾父母的理由么?那还结个什么屁婚!”
杨壹咏说:“说到底,你还不是觉得自己为家里付出太多,心理不平衡了么!你可以付出的少,即便你跟我们一样潇洒地不管父母,我们也不会说你一句,你装修房子,你买房子,你为家里付出很多,都是你自愿的,你要搞清楚,你是孝顺父母的,不是孝顺我们的,这些几十万元钱,你是花在父母身上的,没花一分钱在我们身上,这是你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再说你买了房子,你自己也可以享受啊!?你又不会送给我们。”
杨壹一愤怒地说:“你好好说我买房子,真的是为了我自己享受么?为了家里,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各得清静的日子,分开父母,以免他们天天从早吵到晚,伤身动气,老人家最受不得这些。可你们呢,你们一个只会把早早结婚看作是自己摆脱这个家的救命稻草;一个只会天天用嘴皮子逃避干活,好吃懒做。现在,你竟然说我是为了自己享受,你真是太没良心了!你不要忘记,我对家里的付出,你们也享受在其中了,你们回家住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还不是喜欢住在装修过的房子里,以前,你们双休日回家来的时候,宁可住在老乡家里,也不住在家里,不就是嫌弃咱家太穷了么,别人的父母有钱装修房子,有钱给孩子买房子,咱们家是倒过来的,当然条件不能比啊!”
杨壹咏不高兴地说:“反正,我们够孝顺的了!你一个电话说爸爸不舒服,我们不就来了么,我们要是狠心的姐姐,不光平时不回来,牙根儿连父母生病也不回来,那才叫狠心!就你孝顺行了吧,我们承认我们不孝顺,那你自己干吧!你要是真的大公无私,那就应该学会认命,任劳任怨的干到死!”
杨壹一闭着眼睛,说:“我愿意照顾父母干到死,但请你们不要忘记爸爸不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并不是独生女,还有你们这两个姐姐!父母养育了你们,你们就要承担责任。姐我太累了,今天你们做一下饭菜吧。我好几天没有睡觉,都快累死了,你们也就临时来家里干干活,你们走了我还得天天干呢!”
杨壹咏说:“好好好,你累了,你歇着。可是我们在自己的家里,也跟你一样要干所有家务呀!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累么!?”
杨壹一说:“那你们作为家中的女儿,也要适当地帮我分担一下照顾父母的责任呀!是的,你们是分担了,平时见不到人,只有在父母病危的时候你们才分担。”
杨壹咏丝毫没有认错的态度,说:“好了, 好了,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的。”
杨壹一激动地兑着她说:“每次都要我说,你们才知道孝顺,我不说,你们从来就不知道!不知道!
杨壹一和杨壹咏两姐妹的两张脸,处于近距离对峙之下。
几秒钟过后。
杨壹一哭了。
杨壹咏笑了,她从小就很霸道,不讲理,杨壹一从小就嘴巴笨,从来没有说赢过她。
杨壹惠说:“我们知道你的难处,你不要抱怨了,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了,以后,我们会常回家来替你分忧分劳的。”
好!杨壹一不再说话了。
家和万事兴!家吵万事衰!
在杨家,常驻的成员是杨壹一和父母。。
而杨壹咏则拿这里当旅馆和饭馆似的,像个旅游者一样,有时候回来吃饭住宿,有时候吃饭不留宿;有时候回来只住宿,并不吃饭;有时候回来只吃饭,吃完就走;在家什么活都不干之外,进门还爱穿着高跟鞋“咯噔-咯噔”地走来走去,出门也不顺道带垃圾,生怕影响自己“娇小姐”的外在形象,她的五官是三姐妹中最出众的,她的智商是三姐妹中最聪明的,但是其在社会上创造的使用价值却是最低廉的。
总之,杨壹咏这种不定期的光临方式,搞得大家很没准,每天做饭菜的分量,手里也拿捏不住了,她回来,就做少了;她不回来,就做多了。
为此,杨壹一经常在父亲面前絮叨杨壹咏,絮叨她从小到大做任何事,都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对于杨壹咏,父亲只有无奈摇头的份儿,说:“ 想让你二姐有责任感比登天还难,你看她今天的人生,就知道咯,她大学一毕业,我就叫她回来找工作,她偏不回来,我能有什么办法?难道我还能跑去她们学校,把她绑回来不成!?”
“你要是那时,真的把她绑回来就好了,那她也不至于现在忙于生计天天打工打得累死累活的啊!”
“那全怪她自己不计划人生,我那么辛苦供她念完书,我的义务已经尽完了,可是她自己断送了前途。”
“说是这样说呀,可是实在是太可惜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没办法。她听不进去有啥用!唉,那时候,她不回来,我就说,好,你不回来,就不回来,以后,你在外面打工也好;在外面挣座金山银山也好,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好了,不要后悔。”
“爸,你劝劝她学习不要犯懒。”
“管她呢,她已经结婚了,有老公管,用不着我管啦!想回来,我就给她做顿饭吃,不想回来就在自己家里吃,我再也不管她了。”
杨家的空气中,时常充斥着杨壹咏的话题,因为家人对她的付出和回报是在相差甚远,远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虽然这样,但杨天云对三个女儿的爱仍然是一碗水端平,从来不会因为哪个女儿对家里付出多,就对她多点父爱;也不回因为哪个女儿对家里付出少,就对她少点父爱;在杨天云眼里,这是对儿女嫌贫爱富的表现,也是不称职的父母所为,而他虽然不是一个好丈夫,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趁着上午的休息时间,杨壹一正在投入地做着电子期刊杂志的修改工作。
突然,看见杨天云推门进来,神色匆匆地说:“灾妹!你二姐的电话咋打不通,咋个回事呢?。
杨壹一做出任何推测:“哎呀,爸,你就别操心她了,她经常关机的,有时候,她老公给她打电话,手机也是关机的状态!也许,怕前男友给她打电话,又不想让老公听见追问起来;也许她手机没电了,在充电,所以,就关机了呗。”
杨天云眼睛里已经带着点哭腔了,薄薄的一层泪水打着圈圈,他焦急地说:“你姐已经三天手机打不通了!电话充电不可能每天都充电啊!我猜她有可能出事了,她这几天加班,总是那么晚回来,说不定被杀被害了。走!你跟我去她们公司去找找。”
“爸,你别胡思乱想!我这几年来下班,经常都是早上上班,干活干到半夜三更才下班回来,不也没事嘛!”
杨天云脸色十分凝重地说:“你坐的车是单位的送班车每天接送你回来,我放心啊,可是你二姐,她晚上加班坐的车是出租车,能一样么?!万一坐出租车遇害了,我们都不知道!”
“爸,你先别担心,别冲动!我先打个电话问问我姐夫。”杨壹一一边宽慰父亲的心,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拨通二姐夫的电话:“喂!姐夫,我二姐这两天回家没?”
“回来了,怎么啦?”
“哦,我们就是问问,那她今天去上班没?”
“上班了呀!”
“那我们这几天打她的电话,怎么都是打不通呢!?”
“哦,她手机坏了,还没换呢!”
杨壹一口气略重地责备:“哦,她手机这样坏了几天,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啊,我们还以为她出什么事情了呢?!”
“哦。没事,没事!”
“那好!没事就好!再见!”
“再见!”
得到准确的回答,杨天云的嘴巴里,骂骂咧咧地责怪道:“你二姐这个死猴子!手机坏了,也不知道跟家里说一声!以后,我再也不管她了!”
杨壹一观察着父亲脸上的神色,担心之色全然消失,完全看得出来,即便杨壹咏有万般作女儿的不是,但在杨天云心里,仍然很关心杨壹咏。
杨壹一不平衡地问:“爸,你就会嘴巴说说不管她了!你不是说我二姐已经结婚了,是泼出去的水,再也不管她了么,那你——刚才怎么那么关心她?”
杨天云笑笑说:“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等你当母亲了,就能体会到了。(读看看小说网)我们老家有土话,是这样说的,家里鸡不见了,还要出门找找呢,何况不见了人呢!”
在杨壹一的记忆里,杨天云总是对三个女儿们无穷无尽地付出着,但是在他的付出中,也伴随着几次生死攸关的病危时刻。
每逢父亲病危,杨壹一都是三个孩子之中最担心的一个孩子,因受病痛折磨,杨天云一宿一宿地睡不着。
杨壹一看着父亲的眼神暗沉困倦,却难受得睡不着的样子,她非常心疼,虽然无法替父分担疼痛,但她也跟着一宿一宿地睡不着,她默默祈求上天,愿意让自己折寿十年,换取父亲十年的健康,能够继续陪伴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在职工医院的病房里,就在杨天云刚过完68岁生日的时候,他病危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出院回家。
看完尿检血检化验单,医生综合诊断,杨天云的胃不行,肝就不行,肾功能也不好,也影响泌尿系统,从而睡眠也不好,睡眠不好血压就会上升,饮食业要格外小心,轻不得,重不得,营养不得,不营养也不得,上年纪的人,身体机能退化,这么多的毛病加起来,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哪里不舒服相对应地开点哪里的药吃吃,有效就有效,无效就再去医院重新换药试试,再无更好的办法。
姐姐开车把杨天云和妹妹们送回家里,全家人坐在客厅,父女间,姐妹间开聊。
杨壹惠说:“爸,你看还好咱们家孩子多,轮流着跑医院,拿化验单,送血样尿样,开药划价,走进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每一个窗口都需要人排队,都需要人跑。以后,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子哪够用。”
杨天云说:“对噻,能生两个孩子就别生一个孩子,长大了,太孤单!两个人,照顾四个老人,把子女累死也跑不赢!”
杨壹惠说:“其实独生子女挺可怜的,不但孤单,而且给老人送终办丧事的时候,可可怜了,我参加过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追悼会,哭丧的时候,她家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地上,客人来了,她一个人答谢,场面孤苦冷清。。。。。。。”
杨天云说:“那是这个道理啊!你看那天来咱们家的李叔叔,他儿子最近得了绝症,现在剩下老两口咋办?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家里经济条件再好,也治不好儿子的病,他儿子今年30岁,本来今年买房子了,该和女朋友结婚,结果查出绝症,女朋友也跑了。人家又不是傻子,又不是缺胳膊少腿的,自己下半辈子,日子还长着呢,谁会嫁给一个快要死的男人呢。”
杨壹咏说:“你看,今天医院里没有儿女陪伴去看病的老年人多可怜啊,自己排队看病、拿药付款、取化验单。。。。。。。。,动得了的时候还行,那万一动不了的时候,靠哪个照顾呢?”
父亲和姐姐们聊天,杨壹一则面无表情、一刻不停地穿梭家里的各个房间,忙里忙外,做饭炒菜、扫地拖地、擦桌洗碗,直到姐姐们离开,回自己各自的家。
凌晨一点半,爸爸叫醒了她:“灾妹,你帮我捶捶背,拉拉筋,我老是觉得浑身不得劲,睡不着。”
杨壹一一听父亲的不舒服,她立刻觉醒,睡不着了。
(二)
客厅里。
杨天云趴在床铺上,杨壹一不停地给父亲捶背拉筋、按摩穴位。
一个小时过后,杨天云说:“好了,不用捶了,看来我吃这些西药还是不行,还得结合中药一起吃,我门后面有我从老家带回来的草药,我要配中药吃,我四肢不得劲,我来说,你帮我配一下。”
杨天云自小跟过中医学习过草药医理,杨壹一自小跟着父亲熟识过常用草药治疗病症的基本药性,虽然记不全药方,而且只认识晒干之后的各味草药形态,但当父亲说出哪味药的名字,她能立马从一麻袋的草药里,找出来这味药。
按照父亲的指点,抓药配齐熬好之后,已经是凌晨四点,杨天云愧疚地对女儿说:“灾妹,你快睡觉去吧,都影响你睡瞌睡了。”
杨壹一说:“爸,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是你女儿,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光是对我,包括对我姐她们,你也不要觉得有什么麻烦她们什么了,她们也是你的女儿,照顾你,是因该的,小时候我们哪一个生病,没有得到你的照顾呢!?这些都是儿女应该做的,你跟自己的孩子客气个啥!?”
第二天,杨壹一下夜班回家,早上询问父亲晚上的睡眠情况,杨天云说:“我觉得胃里一吃东西,就火辣火辣得疼!哎哟~~哎哟~~”
“爸,我送你去医院吧?打个出动租车,一会儿就到医院。”
“不去,我老了,医生也拿我没有办法,死就死了吧,早得解脱。”
“爸,该干啥干啥!你说这些干嘛!”
“我下午要把药重新配一下,这个药效不好,我要再加其他几味药吃吃,今天晚上看看效果。”
杨壹一干完所有的家务,帮父亲把中药重新配好熬煮端到父亲跟前:“小心烫!怎么样?你看我在你身边还好吧,要是我二姐在你身边,连口热汤饭吃不上不说,没准还得你伺候她呢。”
杨天云一提起这个杨壹咏,就无奈地摇摇头。
晚上,杨壹一没有睡在自己的卧室,而是把被褥搬到客厅的沙发上睡,说是睡,其实,她根本无心睡眠,因为要照顾父亲,端茶倒水,吃药捶背,这些是少不了的,就为哪怕能让父亲稍微舒服点也好。
后来,第三个晚上,第四个晚上,刚好是杨壹一的两天整休。
夜里,已经是凌晨五点,父女俩谁也没睡着,父亲因病难受失眠,女儿担心父亲未眠。
杨天云随着身体的越来越不舒服,他的絮叨,也开始没完没了的重复。
“灾妹,我看我活不过几个月了,你要想得开些!”
“爸,你别这么说,你难受,我白天就说送你去医院,你非不去。”
“我从小身体底子薄,童年患有肺结核,病病歪歪的长大,参军当兵后,生活条件改善些,身体也壮实些点了,但是后来肾积水,摘除一个肾,后来又得了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尿毒症,我浑身上下,除了脑子和心脏没毛病,其它器官都不行了。”
“爸,你是命大之人,是有福气的人,自我打小,你就身体不好,动不动医院报病危,连我上学期间,加上你这两次病危,你这辈子战胜了五次病危,都从鬼门关逃出来了。”
“谁知道这一次逃脱得了不?我这次的病,来得凶猛,不是开玩笑,老家土话,初一得病,初二撞病,初三初四见阎王,你爷爷的临死前的症状,和我现在的症状一模一样,最后的下场,就是活活疼死,我也一样。”
“爸,你这么难受,受老大的罪咯?明天我和我姐一起带你去医院看看。”
“没用的!我得的是绝症,去了医院还不是等死!我这次的病况,我自己最清楚,我这两天,五脏六腑火辣辣得疼,还想吐,我一吐,连心脏都想吐出来,好受罪哟~~”
“爸,配合医生的建议,住院该换药换药,该打针打针,该住院住院。暂不说,能治好你身上所有器官的病,但是只要能够让你能稍微舒服些也是值得一去的呀。你说呢?”
“好吧,你们害怕我死在家里,那我就听你们的话,死在医院。”
“好,不过,万一是绝症,我可不住院,死就死,老话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还差两年满70,但是活到这把年纪,我也赚到够本啦,那么多的人,比我早几十年都死了,我能活到现在一点也不亏!我不喜欢住院,吃,吃不好,睡,睡不好。”
杨壹一深深感受到,世上的每一个人,多一个亲人,现在,多得到一份守望相助的亲情,将来,就要多面对一份生离死别的痛苦,如果,有一天,杨壹一的死期将至,那她希望死在家人的前面,因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她不想将来独自面对更多的眼泪和哀伤。
杨壹一打出去的一个电话,使三个女儿都聚全在杨家。
杨壹惠和杨壹咏对父亲的嘘寒问暖,让杨天云觉得很温暖,心情开怀,渐渐进入假寐中。
实际在家干活的人,就只有杨壹一一个,她连日来的劳累,实在疲惫不堪了,看见姐姐们到来,仿佛看到了能够让她休息的救星,她没有任何话语,没有任何表情,冷漠生硬地倒在自己的床上,呼呼睡起。
三姐妹的卧室里。
杨壹咏和杨壹惠坐在杨壹一的床边,跟她询问着父亲这两天的身体情况。
杨壹一说:“壹咏,你想知道爸爸的身体状况,你平时就不要老把手机搞成关机状态,上次就是这样,运气不好联系不上你,等父母死的时候你都赶不上给父母送终!”
杨壹咏开着玩笑说:“我给父母送不了终,还有你呐,你送呗!哎?咱们今天晚上吃啥饭?”
杨壹一躺在床上,没好气地说:“吃吃吃,你们就知道吃!爸爸都快死了,你们还吃得下饭!”
杨壹惠说:“谁说爸爸快死了,你别一天咒爸爸!”
杨壹一说:“是爸爸自己说的,他说自己的症状和爷爷临死之前一样。”
杨壹咏说:“瞧你这副臭德行!我们不就回来吃你几口饭么,你也这么大火!下次我们都不回来了,行了吧!”
杨壹一打着哈气,说:“二姐,如果你不想气死爸爸,或让他放心离去,你就努力开创未来,今年考上事业单位或者找个好工作,结婚了,生孩子了,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结局,生活还是要继续前进的,人活着,并不是自己有口饭吃就行了,还有很多责任要承担,至少——在爸爸过世之前让他放心,你不要老以一碗饭、一口饭作为说话的计量单位, 你吃了多少碗饭长大, 你自己又亲自做了多少碗饭给父母吃,你自己数数,。。。看到爸爸的勤劳,我就想到你的懒惰 ,这是你的生活写照,到了咱家只管吃,睡起觉来像死猪家家姐去给你做饭,啥都现成最舒服。这下你明白我每次累得要死的时候,看见你会对你发火了吧!”
杨壹咏嘴巴很硬地说:“你唠叨这么多废话干嘛!你有良心,那你就无怨无悔的照顾父母就行了呗,说来说去,你还不是自己也不原意么!如果你真的孝顺,要么你就呆在家里一辈子任劳任怨地干下去,要么你就也图个清闲啥也别干,我们也不会说你。你孝顺!你孝顺你的,不一定非得拉上我们俩,跟你一起孝顺。再说了,我们咋不孝顺了,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没有来看么,我们没有去医院跟你一起分担陪护么?”
杨壹一近乎虚脱地说:“你自己也说了,生病的时候!那平时就不用来了么?父母年龄大了,活一日,少一天,我不要求你们天天回家,至少也要一周轮流回来一次吧,哪怕为家里做一天的家务,也是分担孝道啊!对待父母,平时不努力,临时报佛脚,等父母过世的时候自然得有一番哭天抢地的,反之,则了无遗憾,在父母难受的面前,来家里吃过饭光是用嘴巴问长问短,显示关心,这有个屁用阿,一日三餐、洗涮采买归置哪一样用嘴皮子干得成,还不是要动手干,你们想想哪怕帮家里做顿饭 ,打扫一天家务,都是对父母的孝顺,胜过你们说一千句甜言蜜语,大家都干说话的活,那哪来的现成饭吃,等着田螺姑娘来做家务活么?”
看两个姐姐哑口无言了。
杨壹一翻了一下身,舒展着筋骨,继续说:“这些——,是一碗饭的问题吗,壹咏,你就会对我说——吃你一口饭都那么困难,以后我不回来了,行了吧,我在自己家更舒服,你就会说你只是对父母好,又不是对我们好,这是两码事,像这些不讲理昧良心的混帐话,你就不要再说了,枉你读那么多书,不知百行孝为先,一个人假如连她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好,你还能指望她对兄弟姐妹好么,还能指望她对其他方面好么,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杨壹惠也不满杨壹一说话这么直白,辩解道:“灾妹,你说这些啥意思么!我们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老公孩子要照顾,我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干,哪有这么多精力再来照顾父母,你嫌累,不想照顾?那你就赶紧成立自己的家,不就跟我们一样不用干了?”
这种不负责任的逃避理念,使得杨壹一极为抵触,她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结婚!结婚!结婚是解决问题的根源么,难道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平时太忙了,就能成为了不照顾父母的理由么?那还结个什么屁婚!”
杨壹咏说:“说到底,你还不是觉得自己为家里付出太多,心理不平衡了么!你可以付出的少,即便你跟我们一样潇洒地不管父母,我们也不会说你一句,你装修房子,你买房子,你为家里付出很多,都是你自愿的,你要搞清楚,你是孝顺父母的,不是孝顺我们的,这些几十万元钱,你是花在父母身上的,没花一分钱在我们身上,这是你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再说你买了房子,你自己也可以享受啊!?你又不会送给我们。”
杨壹一愤怒地说:“你好好说我买房子,真的是为了我自己享受么?为了家里,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各得清静的日子,分开父母,以免他们天天从早吵到晚,伤身动气,老人家最受不得这些。可你们呢,你们一个只会把早早结婚看作是自己摆脱这个家的救命稻草;一个只会天天用嘴皮子逃避干活,好吃懒做。现在,你竟然说我是为了自己享受,你真是太没良心了!你不要忘记,我对家里的付出,你们也享受在其中了,你们回家住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还不是喜欢住在装修过的房子里,以前,你们双休日回家来的时候,宁可住在老乡家里,也不住在家里,不就是嫌弃咱家太穷了么,别人的父母有钱装修房子,有钱给孩子买房子,咱们家是倒过来的,当然条件不能比啊!”
杨壹咏不高兴地说:“反正,我们够孝顺的了!你一个电话说爸爸不舒服,我们不就来了么,我们要是狠心的姐姐,不光平时不回来,牙根儿连父母生病也不回来,那才叫狠心!就你孝顺行了吧,我们承认我们不孝顺,那你自己干吧!你要是真的大公无私,那就应该学会认命,任劳任怨的干到死!”
杨壹一闭着眼睛,说:“我愿意照顾父母干到死,但请你们不要忘记爸爸不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并不是独生女,还有你们这两个姐姐!父母养育了你们,你们就要承担责任。姐我太累了,今天你们做一下饭菜吧。我好几天没有睡觉,都快累死了,你们也就临时来家里干干活,你们走了我还得天天干呢!”
杨壹咏说:“好好好,你累了,你歇着。可是我们在自己的家里,也跟你一样要干所有家务呀!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累么!?”
杨壹一说:“那你们作为家中的女儿,也要适当地帮我分担一下照顾父母的责任呀!是的,你们是分担了,平时见不到人,只有在父母病危的时候你们才分担。”
杨壹咏丝毫没有认错的态度,说:“好了, 好了,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的。”
杨壹一激动地兑着她说:“每次都要我说,你们才知道孝顺,我不说,你们从来就不知道!不知道!
杨壹一和杨壹咏两姐妹的两张脸,处于近距离对峙之下。
几秒钟过后。
杨壹一哭了。
杨壹咏笑了,她从小就很霸道,不讲理,杨壹一从小就嘴巴笨,从来没有说赢过她。
杨壹惠说:“我们知道你的难处,你不要抱怨了,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了,以后,我们会常回家来替你分忧分劳的。”
好!杨壹一不再说话了。
家和万事兴!家吵万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