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请命出征
第四章请命出征
(感谢大柱辉书友再次两张月票的支持,感谢南太平洋书友的月票!^^)
李世民此言让殿上的诸臣都大吃一惊。皇帝竟然在王易奏言完后,马上表态了,有人在心里嘀咕,不成前面几位重臣的言论,还不如王易这一个少年人所奏的重要?
因此李世民虽然下了定论,并令诸臣不要再议,但还是有人继续站出来,表示不同的意见,魏征也再次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在这种时候出兵。
不过在听了王易所奏及李世民这般威严的喝令后,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的,只有魏征和李世民下断言前不曾出来说话的萧瑀,其他表示不同意见的那些人,表示强烈反对的人没有,他们所说的意思大概就是现在已经快到寒冬时节,北方冰天雪地,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举兵事,希望皇帝能在来年天气转暖后,再派大军出征。
李世民没有接受魏征等人反对出兵的建议,但接受了一些朝臣们提请的建议,包括李靖等人的奏议,同意在年后派大军出征。
如此迅速就做出了出兵吐谷浑的决定,这在大唐的历史上也是少有。诸臣都清楚地记得,上次决定举兵讨伐突厥时候,可是经过了数次朝议,朝臣们争论了许多场,从开始提议到最终决定出兵,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争论的激烈程度远比今天甚几倍,甚至有人都差点在朝堂上掐架…但此次却完全不同,今日只经过了几场并不算激烈的争论,皇帝就下定决心举兵出征。赞成的差不多还是那些大臣,反对的也是那几个人,为何就会出现这般情况呢?有点不太寻常!
但皇帝既然已经做出了出兵的决定,并不再接受诸臣反对的意见,此议就如此定下来了。
魏征和萧瑀等强烈反对派兵出征吐谷浑的大臣,也只得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再站出来抗辩。
李世民挺是满意,在如今诸臣来朝议军情时候那愤怒的神色,铁青的表情都不见了,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斗志被激昂起来的李世民并没回到御座上就坐,而是站在殿上前侧,以尽量威严的口气再问诸臣:“诸位爱卿,朕想知道,何人愿意领兵,替朕将吐谷浑收拾服帖?”
这次程知节的动作最快了,依然用他那粗大的嗓门吼道,“陛下,俺老程愿率兵出征。”
李世民未置可否,只看了程知节一眼,眼睛就投向班列中的其他武将。
在程知节后,李道宗和侯君集几乎同步站出来,表示愿意领军出征,替皇帝教训一下吐谷浑这只“鸡”,将吐谷浑教训的很惨,给其他那些“猴子”看看。已经被闲置好些年的赵郡王李孝恭也马上跟着站出来,表示愿意率大军,教训一下不愿听服于我大唐的吐谷浑。
看到几位能征善战的武将站出来请命,李世民很是满意,但他并没表态,探询的眼神依然在朝臣班列中来回睃巡,最后眼光落在了老将李靖身上。
几乎是在李世民将眼光落在他身上的同时,李靖大步站了出来,“陛下,臣在数年前曾领军出征突厥,对北地情况甚是熟悉,此次出征吐谷浑,臣也愿意再次领兵出征,替陛下扫平吐谷浑,将青海之地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李靖站出来请命,不出任何人的意外,但李靖所说的,却是非常出乎一些人的意外。刚刚前面诸将所说,都是要好好教训一下吐谷浑,并没有说要将吐谷浑汗国平灭掉,只有李靖如此说,而且是用平淡的语气说出来的,相比较前面程知节、李道宗、侯君集等那般中气十足的声音,李靖平和的声音更加让人感到惊异,也更让人动容。
许多人也想到上次出征突厥前,李靖请命出征时候,也是用相似的语气在皇帝面前说,会率我大唐将士,为皇帝扫平北方之敌患,还大唐一个安宁的北疆来。后来战事发展的过程及结局正是合乎李靖出征前所说,东突厥汗国被灭,大唐的北疆再没有大的敌患。
今日李靖明确地说了,会率军将吐谷浑汗国平灭,尽占青海之地,没有人会觉得李靖这是夸夸其谈,许多人已经隐隐地为慕容伏允担忧了,想着那位“执迷不悟”的吐谷浑王,很可能又要遭遇到与东突厥可汗颉利那般的命运,被李靖带到长安来,“安享”晚年了。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皇帝答应了李靖的请命,那历史将会重演相似的情节。
李靖站出来请命,说的又如此轻描谈写,让李世民越加的满意,当下大喝一声,“好!李老爱卿愿意领军出下,朕自是深感欣慰,有李老爱卿亲自出马,吐谷浑之乱何愁不平,哈哈!只是朕担心,李老爱卿年岁大了,这些年身体又有些不便,能否吃得消在青海高寒之地率军作战!”
因为刚刚站出来有三位姓李者,李道宗、李孝恭年纪都比李靖小,为示区分,李世民就称李靖为李老爱卿了,后面的话也是表示了他对李靖的关爱及担忧,但这知让李靖听了不是滋味,马上抗议,“陛下,臣虽然已经近花甲之年,但身子骨依然硬朗,每天照样习武,还可开三石弓,策马连续奔驰数百里不在话下,陛下万不必担心臣的身体,臣吃得消到任何地指挥作战!”
“好!朕同意李爱卿的请求,就委以你为此次出征的统帅,率我汉家儿郎,替朕好好教训一下吐谷浑人,让我大唐的军民,能在青海之地策马放牧,”李世民更是大悦,刚刚这话他虽然主要是表示关心,但也有激将之意,李靖这般不服老,正合他的意,也就立即决定让李靖作为大军的主帅。
让李靖领军出征,这是李世民最放心的事,李靖正是他心目中最满意的主帅人选。
“多谢陛下信任!”李靖长作一礼,退回了班列中,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则有点遗憾和无奈,这三人中,唯有李孝恭敢与李靖一争主帅的位,其他两人无论是战功还审资历上,与李靖都相差甚远,但被李世民冷落了几年的李孝恭,在李世民决定后,也不会再出言与李靖争统帅的位。
程知节虽然心有不忿,但出于对李靖的尊敬,也不敢再争,很是不甘地退回了班列中,只是嘴里还在轻声地骂着谁,听到的人都装聋作哑,对这位无赖不作理会。
“好,今日朝议即到此!”大事决定下来,李世民马上宣布散朝,但留下了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尉迟敬德等武将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戴胄等重要的文臣,再商议关于出征的事。
没有机会站出来请命的王易很是郁闷,他原本想在李世民宣布李靖为出征大军的主帅后,再问询还有哪些将领愿意领军出征的时候,马上站出来请命,请求随李靖一道出征,顺便去青海湖那个异常美丽的地方去逛荡一圈来。
后世时候王易曾经去过青海湖游玩,为那里的美景深深折服,他想着大唐时代的青海湖,一定会比后世时候更美丽,因为现在还是原生态,没有什么污染。
只可惜,李世民在决定让李靖领军出征后,并没宣布其他随征的将领,就宣布散朝了,让王易连当殿请命的机会也没有,没法在众臣面前表露一下男儿的傲气,如何不郁闷。
王易和这段时间经常一道喝酒吹牛的马周一起走出了两仪殿,马周在恭喜王易的奏议被皇帝采纳的同时,也提议两人一道去喝酒,顺便讨论一下今日这事,原本想答应的王易,被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搅了心情,马上和马周说声抱歉,在马周惊异的眼神中,王易再复往宫内走去。
因为王易现在是驸马,再加上非常得李世民宠信,也得长孙皇后的喜爱,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宫室,基本不会有人来阻拦,今日王易也是很顺畅地进到了宫里。
他重新进宫后,先到立政殿,陪这段时间身体养的不错的长孙皇后聊聊天,又逗那位可以说是他的小姨子,还只有两三岁但已经被封为城阳公主的小萝莉玩了会。
在长孙皇后疑惑将起时,王易也起身告辞,但却不是出宫,而是往李世民所呆的武德殿过去。
事也是凑巧,在王易刚刚抵达武德殿之时,被李世民召来议事的李靖等人刚刚议完事离去,王易得以顺利见到李世民民。
李世民似乎明白今日王易单独来求见的意思,但还是明知故问道:“贤婿,你竟还没回府?还有何事要向朕禀奏?”
“陛下,臣想随李相一道出征,特意来向陛下请命!请陛下恩准臣随同臣的恩师,一道出征!”
李世民一点都没意外,笑吟吟地看着王易,“哦?贤婿,上次朕希望你随李道宗出征,你却找理推,此番为何为请求要出征?就因为领军主帅是你的恩师?”
“陛下,臣一直实领武职,但没有战功立下,不能服众,很想上战场杀敌以立军功。陛下一直委臣以武实职,自然是想臣到战场上杀敌立功,臣如今师从李相几年,习得兵法不少,也想到战场上磨练一番,还请陛下同意让臣随李相一道出征!”
“你不怕上战场有危险吗?”
王易摇摇头,“陛下,臣不怕!臣是武将之后,习武多年,又习兵法多年,如何能怕上战场!”
“朕是希望你上战场,有战功立下,但朕答应,肯定还有不少的人不会答应的,”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王易几眼,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道:“皇后肯定不愿意你出征,长乐更是不愿意你离开长安,率军出征的…”
“只要陛下同意臣出征,臣一定可以说服公主的,公主同意了,那皇后娘娘也一定会同意的!”
“朕现在不能答应你,待没有反对你之时,你再来与朕说,今日先回去吧!”
“是,陛下!”王易大喜……。.。
更多到,地址
(感谢大柱辉书友再次两张月票的支持,感谢南太平洋书友的月票!^^)
李世民此言让殿上的诸臣都大吃一惊。皇帝竟然在王易奏言完后,马上表态了,有人在心里嘀咕,不成前面几位重臣的言论,还不如王易这一个少年人所奏的重要?
因此李世民虽然下了定论,并令诸臣不要再议,但还是有人继续站出来,表示不同的意见,魏征也再次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在这种时候出兵。
不过在听了王易所奏及李世民这般威严的喝令后,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的,只有魏征和李世民下断言前不曾出来说话的萧瑀,其他表示不同意见的那些人,表示强烈反对的人没有,他们所说的意思大概就是现在已经快到寒冬时节,北方冰天雪地,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举兵事,希望皇帝能在来年天气转暖后,再派大军出征。
李世民没有接受魏征等人反对出兵的建议,但接受了一些朝臣们提请的建议,包括李靖等人的奏议,同意在年后派大军出征。
如此迅速就做出了出兵吐谷浑的决定,这在大唐的历史上也是少有。诸臣都清楚地记得,上次决定举兵讨伐突厥时候,可是经过了数次朝议,朝臣们争论了许多场,从开始提议到最终决定出兵,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争论的激烈程度远比今天甚几倍,甚至有人都差点在朝堂上掐架…但此次却完全不同,今日只经过了几场并不算激烈的争论,皇帝就下定决心举兵出征。赞成的差不多还是那些大臣,反对的也是那几个人,为何就会出现这般情况呢?有点不太寻常!
但皇帝既然已经做出了出兵的决定,并不再接受诸臣反对的意见,此议就如此定下来了。
魏征和萧瑀等强烈反对派兵出征吐谷浑的大臣,也只得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再站出来抗辩。
李世民挺是满意,在如今诸臣来朝议军情时候那愤怒的神色,铁青的表情都不见了,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斗志被激昂起来的李世民并没回到御座上就坐,而是站在殿上前侧,以尽量威严的口气再问诸臣:“诸位爱卿,朕想知道,何人愿意领兵,替朕将吐谷浑收拾服帖?”
这次程知节的动作最快了,依然用他那粗大的嗓门吼道,“陛下,俺老程愿率兵出征。”
李世民未置可否,只看了程知节一眼,眼睛就投向班列中的其他武将。
在程知节后,李道宗和侯君集几乎同步站出来,表示愿意领军出征,替皇帝教训一下吐谷浑这只“鸡”,将吐谷浑教训的很惨,给其他那些“猴子”看看。已经被闲置好些年的赵郡王李孝恭也马上跟着站出来,表示愿意率大军,教训一下不愿听服于我大唐的吐谷浑。
看到几位能征善战的武将站出来请命,李世民很是满意,但他并没表态,探询的眼神依然在朝臣班列中来回睃巡,最后眼光落在了老将李靖身上。
几乎是在李世民将眼光落在他身上的同时,李靖大步站了出来,“陛下,臣在数年前曾领军出征突厥,对北地情况甚是熟悉,此次出征吐谷浑,臣也愿意再次领兵出征,替陛下扫平吐谷浑,将青海之地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李靖站出来请命,不出任何人的意外,但李靖所说的,却是非常出乎一些人的意外。刚刚前面诸将所说,都是要好好教训一下吐谷浑,并没有说要将吐谷浑汗国平灭掉,只有李靖如此说,而且是用平淡的语气说出来的,相比较前面程知节、李道宗、侯君集等那般中气十足的声音,李靖平和的声音更加让人感到惊异,也更让人动容。
许多人也想到上次出征突厥前,李靖请命出征时候,也是用相似的语气在皇帝面前说,会率我大唐将士,为皇帝扫平北方之敌患,还大唐一个安宁的北疆来。后来战事发展的过程及结局正是合乎李靖出征前所说,东突厥汗国被灭,大唐的北疆再没有大的敌患。
今日李靖明确地说了,会率军将吐谷浑汗国平灭,尽占青海之地,没有人会觉得李靖这是夸夸其谈,许多人已经隐隐地为慕容伏允担忧了,想着那位“执迷不悟”的吐谷浑王,很可能又要遭遇到与东突厥可汗颉利那般的命运,被李靖带到长安来,“安享”晚年了。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皇帝答应了李靖的请命,那历史将会重演相似的情节。
李靖站出来请命,说的又如此轻描谈写,让李世民越加的满意,当下大喝一声,“好!李老爱卿愿意领军出下,朕自是深感欣慰,有李老爱卿亲自出马,吐谷浑之乱何愁不平,哈哈!只是朕担心,李老爱卿年岁大了,这些年身体又有些不便,能否吃得消在青海高寒之地率军作战!”
因为刚刚站出来有三位姓李者,李道宗、李孝恭年纪都比李靖小,为示区分,李世民就称李靖为李老爱卿了,后面的话也是表示了他对李靖的关爱及担忧,但这知让李靖听了不是滋味,马上抗议,“陛下,臣虽然已经近花甲之年,但身子骨依然硬朗,每天照样习武,还可开三石弓,策马连续奔驰数百里不在话下,陛下万不必担心臣的身体,臣吃得消到任何地指挥作战!”
“好!朕同意李爱卿的请求,就委以你为此次出征的统帅,率我汉家儿郎,替朕好好教训一下吐谷浑人,让我大唐的军民,能在青海之地策马放牧,”李世民更是大悦,刚刚这话他虽然主要是表示关心,但也有激将之意,李靖这般不服老,正合他的意,也就立即决定让李靖作为大军的主帅。
让李靖领军出征,这是李世民最放心的事,李靖正是他心目中最满意的主帅人选。
“多谢陛下信任!”李靖长作一礼,退回了班列中,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则有点遗憾和无奈,这三人中,唯有李孝恭敢与李靖一争主帅的位,其他两人无论是战功还审资历上,与李靖都相差甚远,但被李世民冷落了几年的李孝恭,在李世民决定后,也不会再出言与李靖争统帅的位。
程知节虽然心有不忿,但出于对李靖的尊敬,也不敢再争,很是不甘地退回了班列中,只是嘴里还在轻声地骂着谁,听到的人都装聋作哑,对这位无赖不作理会。
“好,今日朝议即到此!”大事决定下来,李世民马上宣布散朝,但留下了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尉迟敬德等武将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戴胄等重要的文臣,再商议关于出征的事。
没有机会站出来请命的王易很是郁闷,他原本想在李世民宣布李靖为出征大军的主帅后,再问询还有哪些将领愿意领军出征的时候,马上站出来请命,请求随李靖一道出征,顺便去青海湖那个异常美丽的地方去逛荡一圈来。
后世时候王易曾经去过青海湖游玩,为那里的美景深深折服,他想着大唐时代的青海湖,一定会比后世时候更美丽,因为现在还是原生态,没有什么污染。
只可惜,李世民在决定让李靖领军出征后,并没宣布其他随征的将领,就宣布散朝了,让王易连当殿请命的机会也没有,没法在众臣面前表露一下男儿的傲气,如何不郁闷。
王易和这段时间经常一道喝酒吹牛的马周一起走出了两仪殿,马周在恭喜王易的奏议被皇帝采纳的同时,也提议两人一道去喝酒,顺便讨论一下今日这事,原本想答应的王易,被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搅了心情,马上和马周说声抱歉,在马周惊异的眼神中,王易再复往宫内走去。
因为王易现在是驸马,再加上非常得李世民宠信,也得长孙皇后的喜爱,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宫室,基本不会有人来阻拦,今日王易也是很顺畅地进到了宫里。
他重新进宫后,先到立政殿,陪这段时间身体养的不错的长孙皇后聊聊天,又逗那位可以说是他的小姨子,还只有两三岁但已经被封为城阳公主的小萝莉玩了会。
在长孙皇后疑惑将起时,王易也起身告辞,但却不是出宫,而是往李世民所呆的武德殿过去。
事也是凑巧,在王易刚刚抵达武德殿之时,被李世民召来议事的李靖等人刚刚议完事离去,王易得以顺利见到李世民民。
李世民似乎明白今日王易单独来求见的意思,但还是明知故问道:“贤婿,你竟还没回府?还有何事要向朕禀奏?”
“陛下,臣想随李相一道出征,特意来向陛下请命!请陛下恩准臣随同臣的恩师,一道出征!”
李世民一点都没意外,笑吟吟地看着王易,“哦?贤婿,上次朕希望你随李道宗出征,你却找理推,此番为何为请求要出征?就因为领军主帅是你的恩师?”
“陛下,臣一直实领武职,但没有战功立下,不能服众,很想上战场杀敌以立军功。陛下一直委臣以武实职,自然是想臣到战场上杀敌立功,臣如今师从李相几年,习得兵法不少,也想到战场上磨练一番,还请陛下同意让臣随李相一道出征!”
“你不怕上战场有危险吗?”
王易摇摇头,“陛下,臣不怕!臣是武将之后,习武多年,又习兵法多年,如何能怕上战场!”
“朕是希望你上战场,有战功立下,但朕答应,肯定还有不少的人不会答应的,”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王易几眼,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道:“皇后肯定不愿意你出征,长乐更是不愿意你离开长安,率军出征的…”
“只要陛下同意臣出征,臣一定可以说服公主的,公主同意了,那皇后娘娘也一定会同意的!”
“朕现在不能答应你,待没有反对你之时,你再来与朕说,今日先回去吧!”
“是,陛下!”王易大喜……。.。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