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灾的贞观七年
第一章大灾的贞观七年
贞观七年在一场瑞雪及喜庆的爆竹声中来临。
因为连年的丰收,年关来到,基本上再没什么人要为年节时候没东西吃,吃不上好东西而犯愁了,可以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喜笑颜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王易的府中,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色。在过去的一年内,王易娶了两妻子,添了两个女儿,又得了皇帝数不清的赏赐,虽然说妻妾们没有为他生一个儿子让人有点遗憾,但一年内如此多的喜事临门还是很罕见的,当然要热闹庆贺一番才行。
新进门的正妻长乐公主吩咐管家王复在除夕时候给府上每人分发了丰厚的红包,作为王易平妻,又晋级当了母亲的长孙凌,则自己出钱给府上每个人都置了两套新的衣裳。同样当了母亲的苏燕,原本也想拿出自己的体已钱,表示一下,但被王易劝阻了。
主人的喜悦,下人们也分享到了,府上所有的人,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几位妻妾平安相处,还有这般心意表示,王易当然非常高兴。还有一件很让他高兴的事,那就是在上一年末的时候,他通过长孙凌的张罗,为府中的管家王复寻了一个出身还不错的妻子,那是长孙凌的远房亲戚,窦姓家族的成员,家道中等,与王复的身份还算相配。
王易这般关心他的事,王复当然感激涕零,再加上新进门的长乐公主还有长孙凌,对他这个舍弃自己前程,甘愿为王易管事的人非常尊敬,更让王复觉得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除夕前后几天都是下雪,过年几天差不多都是冰天雪地,王易除了去走访一些必要的亲戚外,其他大部时间都窝在府中陪着妻儿们。他也在年前闲着无事的时候,呆在书房时挥毫泼墨。
一种以前没有出现过形似桃符的叫“春联”的东西,被他鼓捣出来,贴在府上的大门两侧,上拟几打言词简练但喻意喜庆的巧句。这一出现的新事物,在被有心人看到后,很快就被人效仿了,一时间长安城内许多达官贵人府门外,甚至平民百姓家门口,都贴上了这种叫“春联”的喜庆东西!
红色是吉祥色,满城的火红让这个年更加的喜庆。
因为连年的丰足,朝廷为示庆贺,上元节时候在长安城内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灯会,并且破天荒的连续五天,王易也在灯会开始后,带着妻女及王昙等人,去灯市里看热闹。
为让长安城的百姓能更热闹、方便地过年,自贞观七年元日开始,每天晚上的宵禁时间都延迟了,这个新年长安城内的热闹景象,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特别是上元节几天放夜,城内的嬉闹声响彻半城,许多人在大街上通宵达旦地玩乐。
上元节过后,全国各地的城市,宵禁时间都推迟了,城市内居住的百姓夜间玩乐时间更多了。
盛世盛景,百姓安乐,君王也高兴,当然也马上有人站出来,狠狠地拍皇帝马屁了。
正月末,大朝会日。
此前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诸多朝臣以天下大安,盛世已临等理由上表请求皇帝到泰山封禅,但被李世民所拒,今日又有人站出来提相似的议,在朝会刚开始时,特进、赵郡王李孝恭第一个站出来,请求皇帝封禅泰山。
李孝恭一提议,马上就有众多的大臣站出来,以如今天下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定,文治武功取得了鼎盛,理应将这般盛事通过封禅的方式诏告天下。
看着黑压压站出来请求的一大群大臣,满是得意的李世民有点嘴都笑得合不拢的样子,但还是推辞,“众位爱卿皆以为封禅乃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大安,百姓安居乐业,四夷臣服,虽不封禅,又有何关系?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矣?且事天扫地而祭,在宫中即可,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但李世民这话却马上遭到李孝恭的反驳,“陛下,臣以为不然,天下连年丰收,此是天地幸然之故,必当要以封福音祭祀的形式告慰天地,威服四夷,因此臣等恳请陛下,封禅泰山!”
其他站出来请命的大臣都随李孝恭行礼请命,见如此场景,李世民神情有点犹豫了。
就在这时,秘书监魏征站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臣反对陛下到泰山行封禅之礼…”
在李孝恭等请命封禅的大臣惊异之中,魏征款款而道:“陛下,如今天下虽然大安,四夷臣服,然今承隋末大乱,户口未复,仓廪尚不够充盈,若陛下决定东行封禅,那车驾出巡之时,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所费颇巨。且陛下封禅,万国来使咸集,远夷君长,皆有扈从,如今我大唐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凋零之像尚未除,此乃将我大唐之虚弱,呈示在戎狄人眼前…况且这些胡夷来使,需要的赏赐供给无数;为陛下车驾出行便利,需要运用无数的民工修筑道路,徒增百姓之劳苦。封禅之举,实是只崇虚名而受实害,臣觉得陛下万不可行封禅之举的”
魏征此语,让兴致勃勃的李世民顿然间觉得无趣了,而在魏征之后,御只大夫温彦博也马上站出来附议,表示在我大唐刚刚开始丰足之时,不可行封禅之劳民之举,这更让李世民扫兴,“魏爱卿、温爱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唐刚刚开始富足,我们万不可得意忘形,需要时刻不忘记贞观初年时候天下遭灾的惨状,或许今年,老天爷就不会如前两年这般善待我们了,灾祸无情,随时都会来,朕要带头勤俭节约,多为百姓谋利,封禅之举,朕没作考虑,诸卿不得再提!”
不论李世民真心还是假意,他这般说后,赞成皇帝去泰山封禅的大臣也不敢再言语了。
李世民在这次朝会上的警言果然得到了应验,贞观七年的春天,非常的寒冷,正月过后,连续的寒潮来袭,二月间,都下了好几场雪,原本应该暖和的清明时节,都是冻得人发抖。
三月间,天气转暖后,河南、河北一带连续的暴雨,黄河数处决堤,许多州县被淹,灾民无数,闻报后的李世民忧心忡忡,严令各级官府,赈救灾民,并派出了以特进李孝恭为首的朝廷赈灾团,赴河南、河北一带指导救灾。
所幸李孝恭行事果断,再加上其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河北数州的百姓群起抗洪,终于将决口一个多月的黄河大堤堵上了。
这几年天下丰产,各地官仓存粮非常多,再加上朝廷的严令,各级官府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安置灾民,家园被洪水冲毁的百姓,都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吃的东西。
就在李世民及诸臣稍稍松了口气的时候,夏天来临,山东、河南一带再连降暴雨,河堤决裂无数,许多州县一片汪洋,数不清的良田和房屋被冲被淹,受灾面积和人口远比两个月前更甚,一些地方是连续的遭灾,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不得不再集中力量,赈救灾民。
数不清的车架,运载着赈灾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往北方运输。
就在北方的灾情还未完全消除之时,南方的梅雨季节又来临,给北方带来巨大灾害的雨带转移到南方后,倾盆的大雨,给富饶的江南大地也带去了灾难。
梅雨季节从五月中开始后,持续了近一个月,集中性的大暴雨连续地下,江淮诸州,湖、杭、嘉、婺、越、江、饶、衢、岳、洪、鄂等这几年逐渐成为大唐主要粮仓的江南地几近成泽国,长江数处决堤,长江沿岸的几大湖,全部漫堤,其他大小河流也是相似的情景,这一带几乎所有春种作物全部被泡在水里,将成熟差不多再过半来个月就可以收割的早稻,也在洪水不见了踪影,在洪水退去后,全部倒伏,并长芽、腐烂。
消息传来,让李世民极度的震惊,也让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惊愕不已,所有人都知道,差不多半个江南道的早稻粮食,几近绝收了。
这几年江南一带极其丰富的粮食产量构筑了大唐丰收的盛况,大部的大臣都清楚,如今受灾的江南诸州,损失的一季粮食产量,甚至超过北方一个道的全年粮食产量,那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再加上北方河南、河北两道连续的遭灾,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根本不要想超越去年,即使与去年扯平都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洪灾还在持续,谁也不知道,损失会是几何,还有,晚稻有没有机会播种。
大唐近四分之一的天下遭水灾,且是最富庶的地方,无数的百姓生命和家园被洪水吞噬,损失的财物无以计量,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抗洪中去,再也没有人敢提封禅之事了,而原本曾有过提议的针对吐谷浑的战事,也被搁置了!
但贞观七年的灾难却还未平歇,在南方洪水过后,连续的干旱,北方与南方同遭大旱,大旱持续时候,河南、河北一带更遭蝗灾,似雨点般从天而降的蝗虫吞噬着好不容易长大的田间作物,连长安一带都遭遇了蝗灾,王易的府中,还有太极殿中,都有蝗虫飞进来,啃食花木的叶子。
北方从春末夏初的水灾连夏天的旱灾,再加上近秋天时候的蝗灾,许多州县一年近乎绝收,数十万失去家中粮食的百姓需要官府的救济才能过日子。
万幸的是,南方在梅雨季节后,虽然遭遇了旱灾,但梅雨时节积蓄的大量雨水,通过修筑的水利设施流入播种了秋粮的农家田地间,让无数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
更多到,地址
贞观七年在一场瑞雪及喜庆的爆竹声中来临。
因为连年的丰收,年关来到,基本上再没什么人要为年节时候没东西吃,吃不上好东西而犯愁了,可以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喜笑颜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王易的府中,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色。在过去的一年内,王易娶了两妻子,添了两个女儿,又得了皇帝数不清的赏赐,虽然说妻妾们没有为他生一个儿子让人有点遗憾,但一年内如此多的喜事临门还是很罕见的,当然要热闹庆贺一番才行。
新进门的正妻长乐公主吩咐管家王复在除夕时候给府上每人分发了丰厚的红包,作为王易平妻,又晋级当了母亲的长孙凌,则自己出钱给府上每个人都置了两套新的衣裳。同样当了母亲的苏燕,原本也想拿出自己的体已钱,表示一下,但被王易劝阻了。
主人的喜悦,下人们也分享到了,府上所有的人,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几位妻妾平安相处,还有这般心意表示,王易当然非常高兴。还有一件很让他高兴的事,那就是在上一年末的时候,他通过长孙凌的张罗,为府中的管家王复寻了一个出身还不错的妻子,那是长孙凌的远房亲戚,窦姓家族的成员,家道中等,与王复的身份还算相配。
王易这般关心他的事,王复当然感激涕零,再加上新进门的长乐公主还有长孙凌,对他这个舍弃自己前程,甘愿为王易管事的人非常尊敬,更让王复觉得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除夕前后几天都是下雪,过年几天差不多都是冰天雪地,王易除了去走访一些必要的亲戚外,其他大部时间都窝在府中陪着妻儿们。他也在年前闲着无事的时候,呆在书房时挥毫泼墨。
一种以前没有出现过形似桃符的叫“春联”的东西,被他鼓捣出来,贴在府上的大门两侧,上拟几打言词简练但喻意喜庆的巧句。这一出现的新事物,在被有心人看到后,很快就被人效仿了,一时间长安城内许多达官贵人府门外,甚至平民百姓家门口,都贴上了这种叫“春联”的喜庆东西!
红色是吉祥色,满城的火红让这个年更加的喜庆。
因为连年的丰足,朝廷为示庆贺,上元节时候在长安城内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灯会,并且破天荒的连续五天,王易也在灯会开始后,带着妻女及王昙等人,去灯市里看热闹。
为让长安城的百姓能更热闹、方便地过年,自贞观七年元日开始,每天晚上的宵禁时间都延迟了,这个新年长安城内的热闹景象,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特别是上元节几天放夜,城内的嬉闹声响彻半城,许多人在大街上通宵达旦地玩乐。
上元节过后,全国各地的城市,宵禁时间都推迟了,城市内居住的百姓夜间玩乐时间更多了。
盛世盛景,百姓安乐,君王也高兴,当然也马上有人站出来,狠狠地拍皇帝马屁了。
正月末,大朝会日。
此前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诸多朝臣以天下大安,盛世已临等理由上表请求皇帝到泰山封禅,但被李世民所拒,今日又有人站出来提相似的议,在朝会刚开始时,特进、赵郡王李孝恭第一个站出来,请求皇帝封禅泰山。
李孝恭一提议,马上就有众多的大臣站出来,以如今天下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定,文治武功取得了鼎盛,理应将这般盛事通过封禅的方式诏告天下。
看着黑压压站出来请求的一大群大臣,满是得意的李世民有点嘴都笑得合不拢的样子,但还是推辞,“众位爱卿皆以为封禅乃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大安,百姓安居乐业,四夷臣服,虽不封禅,又有何关系?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矣?且事天扫地而祭,在宫中即可,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但李世民这话却马上遭到李孝恭的反驳,“陛下,臣以为不然,天下连年丰收,此是天地幸然之故,必当要以封福音祭祀的形式告慰天地,威服四夷,因此臣等恳请陛下,封禅泰山!”
其他站出来请命的大臣都随李孝恭行礼请命,见如此场景,李世民神情有点犹豫了。
就在这时,秘书监魏征站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臣反对陛下到泰山行封禅之礼…”
在李孝恭等请命封禅的大臣惊异之中,魏征款款而道:“陛下,如今天下虽然大安,四夷臣服,然今承隋末大乱,户口未复,仓廪尚不够充盈,若陛下决定东行封禅,那车驾出巡之时,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所费颇巨。且陛下封禅,万国来使咸集,远夷君长,皆有扈从,如今我大唐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凋零之像尚未除,此乃将我大唐之虚弱,呈示在戎狄人眼前…况且这些胡夷来使,需要的赏赐供给无数;为陛下车驾出行便利,需要运用无数的民工修筑道路,徒增百姓之劳苦。封禅之举,实是只崇虚名而受实害,臣觉得陛下万不可行封禅之举的”
魏征此语,让兴致勃勃的李世民顿然间觉得无趣了,而在魏征之后,御只大夫温彦博也马上站出来附议,表示在我大唐刚刚开始丰足之时,不可行封禅之劳民之举,这更让李世民扫兴,“魏爱卿、温爱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唐刚刚开始富足,我们万不可得意忘形,需要时刻不忘记贞观初年时候天下遭灾的惨状,或许今年,老天爷就不会如前两年这般善待我们了,灾祸无情,随时都会来,朕要带头勤俭节约,多为百姓谋利,封禅之举,朕没作考虑,诸卿不得再提!”
不论李世民真心还是假意,他这般说后,赞成皇帝去泰山封禅的大臣也不敢再言语了。
李世民在这次朝会上的警言果然得到了应验,贞观七年的春天,非常的寒冷,正月过后,连续的寒潮来袭,二月间,都下了好几场雪,原本应该暖和的清明时节,都是冻得人发抖。
三月间,天气转暖后,河南、河北一带连续的暴雨,黄河数处决堤,许多州县被淹,灾民无数,闻报后的李世民忧心忡忡,严令各级官府,赈救灾民,并派出了以特进李孝恭为首的朝廷赈灾团,赴河南、河北一带指导救灾。
所幸李孝恭行事果断,再加上其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河北数州的百姓群起抗洪,终于将决口一个多月的黄河大堤堵上了。
这几年天下丰产,各地官仓存粮非常多,再加上朝廷的严令,各级官府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安置灾民,家园被洪水冲毁的百姓,都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吃的东西。
就在李世民及诸臣稍稍松了口气的时候,夏天来临,山东、河南一带再连降暴雨,河堤决裂无数,许多州县一片汪洋,数不清的良田和房屋被冲被淹,受灾面积和人口远比两个月前更甚,一些地方是连续的遭灾,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不得不再集中力量,赈救灾民。
数不清的车架,运载着赈灾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往北方运输。
就在北方的灾情还未完全消除之时,南方的梅雨季节又来临,给北方带来巨大灾害的雨带转移到南方后,倾盆的大雨,给富饶的江南大地也带去了灾难。
梅雨季节从五月中开始后,持续了近一个月,集中性的大暴雨连续地下,江淮诸州,湖、杭、嘉、婺、越、江、饶、衢、岳、洪、鄂等这几年逐渐成为大唐主要粮仓的江南地几近成泽国,长江数处决堤,长江沿岸的几大湖,全部漫堤,其他大小河流也是相似的情景,这一带几乎所有春种作物全部被泡在水里,将成熟差不多再过半来个月就可以收割的早稻,也在洪水不见了踪影,在洪水退去后,全部倒伏,并长芽、腐烂。
消息传来,让李世民极度的震惊,也让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惊愕不已,所有人都知道,差不多半个江南道的早稻粮食,几近绝收了。
这几年江南一带极其丰富的粮食产量构筑了大唐丰收的盛况,大部的大臣都清楚,如今受灾的江南诸州,损失的一季粮食产量,甚至超过北方一个道的全年粮食产量,那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再加上北方河南、河北两道连续的遭灾,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根本不要想超越去年,即使与去年扯平都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洪灾还在持续,谁也不知道,损失会是几何,还有,晚稻有没有机会播种。
大唐近四分之一的天下遭水灾,且是最富庶的地方,无数的百姓生命和家园被洪水吞噬,损失的财物无以计量,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抗洪中去,再也没有人敢提封禅之事了,而原本曾有过提议的针对吐谷浑的战事,也被搁置了!
但贞观七年的灾难却还未平歇,在南方洪水过后,连续的干旱,北方与南方同遭大旱,大旱持续时候,河南、河北一带更遭蝗灾,似雨点般从天而降的蝗虫吞噬着好不容易长大的田间作物,连长安一带都遭遇了蝗灾,王易的府中,还有太极殿中,都有蝗虫飞进来,啃食花木的叶子。
北方从春末夏初的水灾连夏天的旱灾,再加上近秋天时候的蝗灾,许多州县一年近乎绝收,数十万失去家中粮食的百姓需要官府的救济才能过日子。
万幸的是,南方在梅雨季节后,虽然遭遇了旱灾,但梅雨时节积蓄的大量雨水,通过修筑的水利设施流入播种了秋粮的农家田地间,让无数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