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议(六)
这些消息被及时地传递回了临安城,刘禹在书房中翻看着,不时地根据具体问题发出指令,几个亲兵马上就将这些指令发出去,像一张网撒向了四面八方,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让他非常满意。
“姜招抚所部到何处了?已经到了广州外海,嗯,告知杨行潜,做好接应准备,上陆后全部换成广南的军号,从潮州过境,水军也是一样,将海司旗号收起来。”
“张青云还没有退出城外?传令过去,就说本官说的,不论他现在在做什么,都一应放下,必须在一日之内撤到城外,立刻!”
“什么?雉姐儿又跟去了,还稍带上了别人,我去。”
刘禹听到最后一个消息,不由得冒出一个现代词汇,他现在已经顾不上生气了,李十一此行的任务很重要,没功夫陪她们来来回回地接送,简单地考虑了一会,他还是决定随她吧。
“告诉李十一,不论何人,都要听他的调遣,切记不可擅自行事,若有违抗者......让他相机行事。”
本想说句什么重话的,到了嘴边又给咽了回去,真要出了什么事,还不是得全力营救,打不得罚不得。刘禹只能让李十一自己去处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在看上去一切都还算顺利,杨行潜已经抵达了广州城,姜才的人马也接近了那里,泉州城被昼夜不停地盯着,有什么异常都会及时地反馈回来。刘禹站起身,拿起案上的一面小旗子,插在了放在屋中间的一块沙盘上。
这块沙盘是他让亲兵们做的,大致上就是以泉州城为中心的范围,数据主要来源于张青云他们的所得,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地完善中,可信度要比后世推测出来的高一些。
“这便是大宋么?好生有趣。”
璟娘是来给他送吃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她进来的时候,刘禹已经将事情大致上处理完了,正站在沙盘前发呆。
“只是大宋治下很小的一块,要是将全部的领土做出来,只怕整个府第都摆不下。”刘禹将她揽到身边,就着她的手吃了一块糕点。
“原来有那般大啊,可惜奴只到过宁海和这临安,不知别处是何等光景。”
璟娘悠悠地说了一句,刘禹知道她在羡慕谁,可惜这不是后世,他也没法答应带着妻子去全国旅游。好在璟娘也只是说说而已,不管去到哪里,最重要的就是夫君能在身边,那样的话,哪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离着午时还有一会儿,妻子应该是小睡之后刚起来的,身上有着沐浴过后的清香,刘禹很喜欢这股味道,自然、清新,就像她这个人一样。
发完这句感叹,璟娘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让夫君揽着自己的腰,她知道夫君在筹谋着一件大事,对于自己帮不上忙的事情,她没有多少好奇心,能够这么陪他一会儿,就足够了。
只是好景不长,这份宁静被突如其来的访客给打破了,刘禹看着帖子上工整的字体,心想这人还真是个急性子,不过一天就追到了自己家里来。
“将人请到这里来,把这个拿下去,换成琼州的送上来。”
既然有客到访,璟娘便放下吃食离开了书房,再过一会儿,她还要去准备午饭,这样的日子是愉快而又充实的,在她的心里隐隐有个愿望,真盼着这场谈判永远继续下去就好了。
“好你个刘子青,某与你无冤无仇,何故屡次加害于某?”
随着一声高呼,兵部侍郎黄镛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不待人通报他就径直推门走了进来,屋内几个亲兵正巧摆好了沙盘,都转身退了出去。
“这是......琼州?”
看到桌子上活灵活现的沙盘,黄镛立时就忘了自己是来兴师问罪的,围着沙盘上的图样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
“嗯,这里就是琼山县城,这是琼州港码头,海峡对面是雷州,这里是水军大寨,沿着这条路过去,便是临高县城,这里是一处天然的港湾,也是市舶司所在地。”
“道子兄,便是殁于此处么?”在标示着临高县的那一带,没有什么建筑,显得十分荒凉,黄镛喃喃地看着那片沙土,似乎不敢相信人就是在那里没了。
“嗯,市舶司选址到开工,都是他亲力亲为,如今你接掌了,还望严加督促,以期早日完工,方能告慰他在天之灵。”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两人说到这里都沉默了下去,昨日在大殿之上,黄镛突然听到有人举荐自己,而举荐的这个人他还认识,两人说不上有什么交情,在京师也素无往来,那这样的举动就耐人寻味了,与其在家里着急,还不如上门问个清楚,好在此人多少也有些名气,府第倒是不难找。
至于这个职事,他从心里并不想拒绝,自建康一行回来后,他这个兵部侍郎就显得无所事事,眼看着当日自己的副使都升了尚书还担负着和议的重任,说心里不着急肯定是假的,可以他的个性也不屑于去钻营。
江南一行出自陈宜中的举荐,可他并不是陈宜中的人,两人的交情也止于当年那个事件,说到这一点,曾唯同他也是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眼下有个机会出外,而且是执掌一司主官,虽说有些偏远,可黄镛并不在乎这个,当年流放也差不多就是这个距离,重要的是,那是一桩建功立业的好事,能够让他心动。
“某有一事不明,可否告之?”这个问题不问清楚,他的心里就着实有些痒,当然进门那句话只是随口说说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此人会害他。
“不是某。”
刘禹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昨天出人意料地当廷推荐,不仅他本人愣住了,就连满朝文武都没人想到,结果非常顺利地就通过了。
“举荐你的人是曾道子,某不过替他传个话而已。”
刘禹的回答让他一愣,可是抬头一看,这个年青人的表情无比严肃,根本不像是开玩笑,况且也没有人会去拿死人开玩笑,黄镛转头看着那付沙盘,渐渐好像明白了什么。
“器之兄,某敢保证,等你到了那里,一定不会后悔,那里值得你我付出心血,甚至是性命。”
既然他没有说出拒绝的话,刘禹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成了,相信他到了琼州,会和所有看到的人一样,喜欢上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奇怪的是,又是过去了一天,依然没有人来通知他恢复谈判,元人也没有催促,双方似乎在冷战中。既然如此,刘禹也乐得清闲,他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陈宜中最近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南边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要藏着掖着。两处战功要封赏,将士要抚恤,朝廷又拿不出多少银钱,这个分寸要如何掌握都是伤脑筋的事。
这倒也罢了,拟好的条陈到政事堂,却没有顺利地通过,让他不禁有些恼火。问题并没有出在蜀中,张珏的功绩有目共睹,升四川制置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公爵都是应有之义。
此外,他的部下中,王世昌知泸州,张万知涪州,赵安升了重庆都统,余者也各有封赏,这个没有什么异议。问题出在姜才这边,原因则是当地的大户联合起来将他给告了。
“这是什么时候来的?”
陈宜中看了看随着公~文送上来的状纸,洋洋洒洒几万字,如果单单看这上面的话,一桩桩、一件件都表明姜才非但无功,还是个欺辱乡绅、滋扰民间的大兵痞。
“今日刚刚到的,这里还有知雷州虞应龙发来的公函,说他纵匪入寇,鱼肉乡里,你要不要看看?”
留梦炎将公~文抽出来放到了桌上,二者是一起进的京,当地大户把官司打到了雷州,可琼海又不归雷州管,甚至广西路治也不行,于是只能一块送进了京师。
原本按枢府拟定的封赏,姜才有两次剿匪之功,直接升任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将来可以接金明的位子,可是看到眼前的一切,陈宜中知道不可能了。
“要派员下去?”
“黄器之接了市舶司之职,某与平章商议了一下,一事不烦二主,就着他兼了这个差使吧。”
连人选都出来了,陈宜中还有什么可说的,这种事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战争期间,发生不希奇。如果非要较这个真,统兵的武将只怕都难逃脱,包括蜀中的张珏在内。
好在就算是坐实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罪,只是这一趟的功绩,肯定就没有了,姜才如果想要回京,还得再等等。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当然有些遗憾,原本有心借此将姜才一举收入囊中,此人是个将才,万一以后有了战事,缓急之间也拿得出手,将这样的人放在琼州那种地方,还真是可惜了。
本书来自
“姜招抚所部到何处了?已经到了广州外海,嗯,告知杨行潜,做好接应准备,上陆后全部换成广南的军号,从潮州过境,水军也是一样,将海司旗号收起来。”
“张青云还没有退出城外?传令过去,就说本官说的,不论他现在在做什么,都一应放下,必须在一日之内撤到城外,立刻!”
“什么?雉姐儿又跟去了,还稍带上了别人,我去。”
刘禹听到最后一个消息,不由得冒出一个现代词汇,他现在已经顾不上生气了,李十一此行的任务很重要,没功夫陪她们来来回回地接送,简单地考虑了一会,他还是决定随她吧。
“告诉李十一,不论何人,都要听他的调遣,切记不可擅自行事,若有违抗者......让他相机行事。”
本想说句什么重话的,到了嘴边又给咽了回去,真要出了什么事,还不是得全力营救,打不得罚不得。刘禹只能让李十一自己去处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在看上去一切都还算顺利,杨行潜已经抵达了广州城,姜才的人马也接近了那里,泉州城被昼夜不停地盯着,有什么异常都会及时地反馈回来。刘禹站起身,拿起案上的一面小旗子,插在了放在屋中间的一块沙盘上。
这块沙盘是他让亲兵们做的,大致上就是以泉州城为中心的范围,数据主要来源于张青云他们的所得,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地完善中,可信度要比后世推测出来的高一些。
“这便是大宋么?好生有趣。”
璟娘是来给他送吃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她进来的时候,刘禹已经将事情大致上处理完了,正站在沙盘前发呆。
“只是大宋治下很小的一块,要是将全部的领土做出来,只怕整个府第都摆不下。”刘禹将她揽到身边,就着她的手吃了一块糕点。
“原来有那般大啊,可惜奴只到过宁海和这临安,不知别处是何等光景。”
璟娘悠悠地说了一句,刘禹知道她在羡慕谁,可惜这不是后世,他也没法答应带着妻子去全国旅游。好在璟娘也只是说说而已,不管去到哪里,最重要的就是夫君能在身边,那样的话,哪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离着午时还有一会儿,妻子应该是小睡之后刚起来的,身上有着沐浴过后的清香,刘禹很喜欢这股味道,自然、清新,就像她这个人一样。
发完这句感叹,璟娘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让夫君揽着自己的腰,她知道夫君在筹谋着一件大事,对于自己帮不上忙的事情,她没有多少好奇心,能够这么陪他一会儿,就足够了。
只是好景不长,这份宁静被突如其来的访客给打破了,刘禹看着帖子上工整的字体,心想这人还真是个急性子,不过一天就追到了自己家里来。
“将人请到这里来,把这个拿下去,换成琼州的送上来。”
既然有客到访,璟娘便放下吃食离开了书房,再过一会儿,她还要去准备午饭,这样的日子是愉快而又充实的,在她的心里隐隐有个愿望,真盼着这场谈判永远继续下去就好了。
“好你个刘子青,某与你无冤无仇,何故屡次加害于某?”
随着一声高呼,兵部侍郎黄镛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不待人通报他就径直推门走了进来,屋内几个亲兵正巧摆好了沙盘,都转身退了出去。
“这是......琼州?”
看到桌子上活灵活现的沙盘,黄镛立时就忘了自己是来兴师问罪的,围着沙盘上的图样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
“嗯,这里就是琼山县城,这是琼州港码头,海峡对面是雷州,这里是水军大寨,沿着这条路过去,便是临高县城,这里是一处天然的港湾,也是市舶司所在地。”
“道子兄,便是殁于此处么?”在标示着临高县的那一带,没有什么建筑,显得十分荒凉,黄镛喃喃地看着那片沙土,似乎不敢相信人就是在那里没了。
“嗯,市舶司选址到开工,都是他亲力亲为,如今你接掌了,还望严加督促,以期早日完工,方能告慰他在天之灵。”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两人说到这里都沉默了下去,昨日在大殿之上,黄镛突然听到有人举荐自己,而举荐的这个人他还认识,两人说不上有什么交情,在京师也素无往来,那这样的举动就耐人寻味了,与其在家里着急,还不如上门问个清楚,好在此人多少也有些名气,府第倒是不难找。
至于这个职事,他从心里并不想拒绝,自建康一行回来后,他这个兵部侍郎就显得无所事事,眼看着当日自己的副使都升了尚书还担负着和议的重任,说心里不着急肯定是假的,可以他的个性也不屑于去钻营。
江南一行出自陈宜中的举荐,可他并不是陈宜中的人,两人的交情也止于当年那个事件,说到这一点,曾唯同他也是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眼下有个机会出外,而且是执掌一司主官,虽说有些偏远,可黄镛并不在乎这个,当年流放也差不多就是这个距离,重要的是,那是一桩建功立业的好事,能够让他心动。
“某有一事不明,可否告之?”这个问题不问清楚,他的心里就着实有些痒,当然进门那句话只是随口说说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此人会害他。
“不是某。”
刘禹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昨天出人意料地当廷推荐,不仅他本人愣住了,就连满朝文武都没人想到,结果非常顺利地就通过了。
“举荐你的人是曾道子,某不过替他传个话而已。”
刘禹的回答让他一愣,可是抬头一看,这个年青人的表情无比严肃,根本不像是开玩笑,况且也没有人会去拿死人开玩笑,黄镛转头看着那付沙盘,渐渐好像明白了什么。
“器之兄,某敢保证,等你到了那里,一定不会后悔,那里值得你我付出心血,甚至是性命。”
既然他没有说出拒绝的话,刘禹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成了,相信他到了琼州,会和所有看到的人一样,喜欢上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奇怪的是,又是过去了一天,依然没有人来通知他恢复谈判,元人也没有催促,双方似乎在冷战中。既然如此,刘禹也乐得清闲,他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陈宜中最近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南边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要藏着掖着。两处战功要封赏,将士要抚恤,朝廷又拿不出多少银钱,这个分寸要如何掌握都是伤脑筋的事。
这倒也罢了,拟好的条陈到政事堂,却没有顺利地通过,让他不禁有些恼火。问题并没有出在蜀中,张珏的功绩有目共睹,升四川制置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公爵都是应有之义。
此外,他的部下中,王世昌知泸州,张万知涪州,赵安升了重庆都统,余者也各有封赏,这个没有什么异议。问题出在姜才这边,原因则是当地的大户联合起来将他给告了。
“这是什么时候来的?”
陈宜中看了看随着公~文送上来的状纸,洋洋洒洒几万字,如果单单看这上面的话,一桩桩、一件件都表明姜才非但无功,还是个欺辱乡绅、滋扰民间的大兵痞。
“今日刚刚到的,这里还有知雷州虞应龙发来的公函,说他纵匪入寇,鱼肉乡里,你要不要看看?”
留梦炎将公~文抽出来放到了桌上,二者是一起进的京,当地大户把官司打到了雷州,可琼海又不归雷州管,甚至广西路治也不行,于是只能一块送进了京师。
原本按枢府拟定的封赏,姜才有两次剿匪之功,直接升任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将来可以接金明的位子,可是看到眼前的一切,陈宜中知道不可能了。
“要派员下去?”
“黄器之接了市舶司之职,某与平章商议了一下,一事不烦二主,就着他兼了这个差使吧。”
连人选都出来了,陈宜中还有什么可说的,这种事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战争期间,发生不希奇。如果非要较这个真,统兵的武将只怕都难逃脱,包括蜀中的张珏在内。
好在就算是坐实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罪,只是这一趟的功绩,肯定就没有了,姜才如果想要回京,还得再等等。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当然有些遗憾,原本有心借此将姜才一举收入囊中,此人是个将才,万一以后有了战事,缓急之间也拿得出手,将这样的人放在琼州那种地方,还真是可惜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