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唐凌凌被擒遇美人众英雄参加武林会
当折扇少年醒来时,发觉被绑在一间用羽毛装饰的屋子中。这间屋子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地羽毛。孔雀的、箐鸡的、鸵鸟的、大雁的,不下百种之多。正当折扇少年奇怪之时,进来一个穿花格羽毛衣服和穿绿格羽毛衣服的少女,说:“我家主人要问你话,你如果不好好回答,就把你生吃了!”折扇少年问:“你家主人叫什么?难道他喜欢生吃人肉不成?”穿绿羽毛衣服的女子咯咯一笑,说:“这位公子好没趣啊,看来是初出茅庐的。连我们主人都不知道,我说出来便吓死你!听说过江湖人称‘一鸣惊人’的铁公鸡张更鸣吗?”折扇少年心中噔了一下,顿时头低了下来。他早年听说:“江湖上有一伙‘十二曾母兽’,恶极一时,武功之高深不可测,行踪飘忽不定,专门干些绑票杀人的勾当,不是大的不干,一干就是大买卖。这次吴小凤落在这伙人手里只怕是‘凶多吉少’了!”此人号称“一鸣惊人”张更鸣,就是“十二曾母兽中的--铁公鸡”,难怪他使的兵器是一把三角鸡爪了。铁公鸡常年吃山中的毒物:蜈蚣、蜘蛛、毒蛇、蝎子,练就了一身“金鸡百毒功”,纵是江湖高手也不能近其身。折扇少年就是被他练就的毒气迷倒也不稀罕了。张更鸣当真是十二曾母兽中的“一鸣惊人”,竟然连“鸟头帮”这样在江湖上显赫地位的武林大帮也敢动。在整个滇西地区,也确实没有比这个大的绑票了。“鸟头帮”的宝贝女儿,至少也值个两三佰万的银两吧。“鸟头帮”富甲一方,不会不顾女儿性命的。折扇少年现在心中到是释然了,“至少铁公鸡-张更鸣暂时不会要了吴小凤的命。那么,我以后只能见机行(鸡)事了。”
折扇少年被蒙上了眼睛,通过一条窄窄地道。行了好长一段路程,来到一个山洞中,突然人声鼎沸。折扇少年蒙上眼睛的布被取了下来,眼睛起初一片漆黑,少许之后有了点亮光,看到眼前一个装饰成鸡窝般圆形的山洞,每一盏灯都套上一个大大的蛋壳,光线都是从蛋壳中发出。弟子头顶上都有长而艳丽的山鸡毛,颜色七彩不同,也许跟各人的武功级别有差异。弟子脸上都蒙有定制的鸡嘴面具,面具上涂了图案,谁是谁根本看不出来。这时,中间一张雕龙画凤的宝座上一人吼道:“小子,见到一鸣惊人也不下拜。”折扇少年不紧不慢地说:“要使我唐门中人折腰恐怕要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了。”“什么?我铁公鸡不是大英雄,你小子活腻了!”张更鸣气得张牙舞爪。折扇少年鄙夷地说:“我,唐凌凌听说的成语是:‘鸡鸣狗盗’,你说你们‘十二曾母兽’谁佩当英雄?”张更鸣一句也听不进去了,扬起左手“唰、唰、唰”三盏灯应声而灭。出手之快,出乎意料。属下弟子齐呼:“师傅武功盖世,不鸣侧已,一鸣惊人!”铁公鸡张更鸣洋洋得意地说:“唐凌凌,你到底要干涉我的生意做什么?看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也敢多管闲事。”唐凌凌说:“大路不平有人踩,你们绑票勒索就不怕武林群雄群起而攻吗?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劝你还是放了吴姑娘,到时吴大海和我母亲都会饶了你的。”张更鸣对天“哈、哈、哈”大笑三声,说:“我怕那个鸟头帮什么‘鸟人’我会捉他的女儿?至于你母亲嘛,说来听听,想必也不是什么好‘鸟’,看看你的功夫就知道了。”唐凌凌不慌不忙地说:“定边阿毛村玉面飞雪碱仙子—唐芙蓉,听说过吗?”铁公鸡张更鸣一听,顿时脸板了下来。玉面飞雪碱仙子—唐芙蓉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十二曾母兽”武功最高的“猫王”就告诫过:“今后不管是谁,都不能得罪唐芙蓉门中之人,多活几年!”玉面飞雪碱仙子以“碱冰寒掌”成名天下,“碱冰寒掌”一旦中招,在体内辛辣其寒,酸痛难忍,需服下解药方可不疼。否则,全身如毒蛇浸咬,疼痛滚地而死。据说唐芙蓉既得天山童姥“生死符”的真传,更兼四川唐门暗器和云南“五毒神教”的真传,修炼成自己的独门绝技“碱冰寒掌”,武林之中无不“谈掌变色、惶恐诚恐。”但唐芙蓉从不乱杀无辜,只是维护武林之中的“惩恶扬善”,江湖中人被种上“碱冰寒毒”之人必是奸邪之辈。
提到唐芙蓉反而使铁公鸡张更鸣十分为难。你想,杀了唐凌凌被唐芙蓉知道后那是灭顶之灾。放了这个小子,他会不会坏事呢?先关起来再作打算。几名弟子把唐凌凌关进一个地下暗洞里,洞中阴冷潮湿。等唐凌凌适应了洞中的光线,他发觉:他要救的人吴小凤也在里面。这下好了,跟这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在一起,就是死也值了。吴小凤看到唐凌凌也被关了起来,很是奇怪。便开口问道:“这位大哥犯了什么错,也被这伙人捉了?”唐凌凌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实话实说:“我看到姑娘被歹人抓走,就跟上来了,无奈我遭人暗算,也被逮起来了。”吴小凤听到眼前这位陌生少年关心自己的安危,心里一阵感动。想到自己从没有离开父母身边,如今自己被贼人所抢,今后不知是死是活,父母又怎么会不耽心呢。也不知母亲会急成啥样?想着想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唐凌凌安慰她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做人不要太悲观,现在不是还没有死吗?再说了,这个‘铁公鸡’他只是想要银子,你我都先承诺他再说,不能跟他们讲道义。”吴小凤仔细一想:“对呀,看来这小子还挺聪明的,我且保住性命再说。”于是禁不住向唐凌凌投去感激地一眼。唐凌凌看到吴小凤投过来的目光,全身一激灵,一道春波闪电般绕过全身。他马上想起曾经读过秦观的一首诗:“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今的情状,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心与境通,马上脸上微微一笑,不胜欢喜。吴小凤见唐凌凌发愣,疑惑不已:“他生死未卜,还有心情高兴?”
落底四怪疾步走在哀牢山的山间小道上,山路时而古木擎天乱腾缠绕,时而杜鹃盛开和凤鸟鸣。眼前经过一片梯田,正是栽插季节,戴着蓑衣披着斗笠的彝人驱赶着黄牛,轻甩牛鞭唱着响亮地牛歌,牛倒是很听话地悠然耕着水田。几只布谷鸟落在田边木棉花树上吹着春天的哨子,阳光甜甜地照着农人黝黑地脸膛。当落底四怪转过一个葫芦形的垭口时,前面走着一干人等。这些人打扮得十分古怪。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兵器奇特,有的身材特殊,有的衣服诡异。倒是老大闪电飞锯熊无极很有见识,一看就知道这是来自南诏天摩牙寺的“十四天雷”。这些“雷神”自成一个“天雷帮”,各有武功绝技,江湖上传言能“呼风唤雨”,用招迅疾狠毒,暗器更是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看来也是应石洞万洞主邀请参加武林大会了。行不到一公里,又有一些武林人士赶了上来。这些人有落地四怪认识的“碌摩老祖-黄盖儿”、白云山人-李银彪、太极凤竹-施时川、天生洞主-释觉大师,水目山释醒大师、铁柱神人-弥太华、清华洞主-红花师太、魏宝山-长春真人。另外还有一些叫不上帮派的武林人士不下百余人,看来万惊人的英雄帖广发不少,这次武林大会一定热闹非凡了。再走几公里路,还陆续遇到从临沧、普洱、楚雄、版纳赶过来的不少英雄人物,个个形态怪异,兵刃更是千奇百怪。
石洞寺,坐落在深山悬崖峭壁上。从远处看哀牢山中天然石洞,一个个悬在山腰、山间、山脚、白云深处、竹林深处、把边江畔,石洞云梯相连、铁链相连、吊桥相连、渡船相连。好大一座山,洞洞相连,曲径通幽,真乃天造地设,琅嬛福地。刚进洞口,壁上题有一诗:“把边江畔峙奇峰,翠华烟雨匿仙踪;千年古洞千年秀,觅得天下第一功。”“天下第一武功?”,在这个石洞里!前来参加武林大会的英雄们半信半疑。但这真的是一座仙人居住的山洞。洞中经过人为的改造,已经种上几百种无量山中挖来的兰花,馨香扑鼻。洞壁上悬挂着一副字画:“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闻香;听琴;赏兰;咏兰;画兰。”一看便知主人是个高雅之士。洞中每一处都是经过精心雕饰,有的地方流水潺潺,小桥楼亭;有的地方华灯闪烁,倒影成趣。山的中央首先建有一座大殿,大殿又被悬崖峭壁包围,大殿又有几间偏殿。“石洞凝秋”万惊人洞主早将此次武林大会安排得十分妥当了。属下弟子近千人各有分工,宴席、住宿、会场、休闲场所、篝火晚会、茶室一应俱全,更有特色的是还为各路英雄设立了温泉浴和泥塘浴。所邀请之人客房和餐位都编了号,并选出容貌和颇有才艺的女弟子引领客人,真正做到“事无巨细”了。众武林人士先游历了这座仙山洞府,都有女弟子陪同。这座山中大小石洞不下百余个,多数悬挂在山间,小的只能通人,大的宽敞明亮。很多石洞都修有庙宇,或仙或道或儒,都有弟子把持,香烟缭绕。有别致玲珑的,有飞天出阁的,有深入地府的,有随意自然开凿的,但行走时都十分惊险。山下就是滚滚把边江,坠入下去葬身江底便粉身碎骨。众武林人士累了就安排去温泉浴和泥塘浴。离石洞寺一里之遥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翠竹婆娑。林中又有一个个被垂柳包围的沼泽地,沼泽地上冒着热气,沼泽地的泥土黝黑闪亮。大家被安排在不同的沼泽地里“泥巴浴”。浴池边介绍着泥巴浴的功效和作用:“哀牢山神泥潭,入之则祛风止痛,浸入骨髓,清脑脏肠胃,尤对皮肤风湿疗效具佳。”另有塘中山民争相入内,在沼泽泥中盘旋,整个泥巴护身,有的不吃不动,有的在泥中挣扎甩跳,其场面风趣滑稽。落底矮辫子武三青看到众人玩得尽兴,邀约四怪同浴泥巴浴。武林之中许多人士没有经历此等场面,自是各找一个沼泽池耍玩一般。武林众人士出得泥池已污秽不堪,便被安排到离此不远的“石洞温泉洗净”,然后是安排鲜花浴。每一批武林人士分男女安排一个温泉泻流的池子,池中洒满或鲜红的玫瑰花,或清香的金桂花,或雪白的梨花,或粉红的樱花。根据各人所爱尽情沐浴。由于连日来众武林人士都在赶路,如此一浴,竟宛若进入仙境,身心气爽,好不快活。
晚宴安排在山下一处开阔的长廊地带,整整齐齐摆放着几百张桌子,犹如一条长龙延伸到远方,奢华、丰盛的长街宴。菜都是产自山中的山茅野菜,荤素搭配。烤全羊,树头菜、**菜、琵琶菜、蕨菜;尤其难得地是药膳食品:青阳参炖乌骨鸡、牛蹄筋烩棠梨花,天麻草乌党参药品也掺杂其中。酒是洞中酿制的糯米酒,清香回味,入口甜美。洞主万惊人出来时,众武林人士都欢呼起来。这位高大魁梧的洞主道士打扮,一双目光炯炯有神,只见他举起双拳,对众武林人士道:“承蒙各位武林朋友看得起我万某,欢迎光临巴边江石洞寺参加武林大会,武林大会重在切磋技艺,选出武林盟主统领滇西胜地,惩恶扬善,维护武林正义;今晚,我设宴款待大家,如有不周之处请海涵!大家在以后几天请玩好喝好,大家举起酒杯,请一咕噜闭咯(彝族话:干杯)!”大家齐声:“闭咯,干杯!”紧接着,从走廊长街宴的尽头走出一对对靓丽地彝家少女,托着酒具捧着酒杯,唱着当地的彝族酒歌出来了。每到一处,唱一首歌敬一杯酒。落底三怪眼珠都翻了出来,风四刀不满地瞪着三怪。碌摩老祖-黄盖儿、白云山人-李银彪、太极凤竹-施时川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释觉大师、释醒大师点头微笑,弥太华、红花师太、长春真人很客气得将酒喝个底朝天。“天雷帮”酒量大得惊人,喝了一杯又一杯,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当敬酒少女隐去之后,突然听到一阵大锣“当、当、当”地响了起来,紧接着有长筒大号“呜、呜、呜”地叫了起来。众武林人士一时惊奇,不知万洞主搞什么名堂。又听见金唢呐狂欢起来。有哀牢山踢着光头的、穿着羊皮的、带着大耳环的男子,还有穿戴艳丽民族服饰的女子,举着托盘,托盘里摆满“土八碗”菜,跳着出来了!他们动作幽默滑稽,舞姿矫健有力,好像是使用“凌波微步”地轻功。有的男子肩上骑着女子,女子头上、肩上顶着菜盘舞动起来。有地男子嘴里衔着大桌子,桌子上摆满酒肉,边跳边舞,真正是好大地内力。万洞主介绍说:“各位,这就是本地的‘南诏宫廷宴舞’”。众武林同道惊叹不已,都说万洞主招待周全,大家开了眼界。
哀牢山下石洞寺彩旗飘飘,一块四四方方地田边搭就一个比武擂台。擂台边摆满了红漆木凳子,各位武林人士分别坐在两旁。正是农历“立夏”时节,附近三山五寨的乡民也赶来助阵。有的带来山里特产,有的带来交换杂货,还有的就是为了做生意,也有的男女青年相邀前来“跳歌”。整个舞台旁形成一条长街,上万人热闹非凡。擂台两边支着两台大鼓震天动地敲打着,随后一面长锣“当”地敲了一下,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开始了。首先上台的是铁柱神人弥太华,此人生得满头白发,一领红色披风,手持一根铁棍威风凛凛地站在舞台中央。这是一位来自滇西弥渡太花方面的高手,祖传“挖芋十八棍”凌厉无比,在本地影响极大。他一上台就有人喝彩,掌声响起。“天雷帮”的震天雷-胡暴子沉不住气了,使一对大铁锤跳上擂台。两人一攻一守过了二十余招,不分胜负。弥太华使出一招“开墒探芋”,胡暴子以为对方门户有破绽,忙使出一招“雷劈华山”。不料弥太华突然改变招数向胡暴子腋下袭来,胡暴子大叫一声:“不好!”,腿上已被弥太华点了一棍,当即甩出十米开外。弥太华的这一招“囊中取芋”只用了三分的力道,否则胡暴子的双腿当场打碎。“雷震子-火雷”刘国胜一见胡暴子败下雷台,挺剑跳了上去。他来自南诏西边,自幼在一个小湖边跟一位隐者学习“西梨花飘逸剑”,功夫扎实,潇洒自如。一上台便使出一招“梨花带雨”,如片片梨花洒入雨林,使人眼花缭乱,喝彩不绝。弥太华稳中求实,步步为营。刘国胜也不敢大意,他没有正面抵抗弥太华的铁棍,只是忽左忽右梨花剑使得飘逸、洒脱。两人过了五十余招,弥太华渐渐感觉体力不支,脸上冒汗。刘国胜梨花飘逸剑一挺弥太华的鼻梁,弥太华忙用铁棍招架,刘国胜使出一招“梨花三叠”,弥太华感觉到剑已向手中刺来,忙一撒手,铁棍“哐啷”一声掉落地下,刘国胜的剑已经点在他的咽喉间了。弥太华脸一红,道了一声:“刘兄剑法精妙,在下不及!”。
折扇少年被蒙上了眼睛,通过一条窄窄地道。行了好长一段路程,来到一个山洞中,突然人声鼎沸。折扇少年蒙上眼睛的布被取了下来,眼睛起初一片漆黑,少许之后有了点亮光,看到眼前一个装饰成鸡窝般圆形的山洞,每一盏灯都套上一个大大的蛋壳,光线都是从蛋壳中发出。弟子头顶上都有长而艳丽的山鸡毛,颜色七彩不同,也许跟各人的武功级别有差异。弟子脸上都蒙有定制的鸡嘴面具,面具上涂了图案,谁是谁根本看不出来。这时,中间一张雕龙画凤的宝座上一人吼道:“小子,见到一鸣惊人也不下拜。”折扇少年不紧不慢地说:“要使我唐门中人折腰恐怕要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了。”“什么?我铁公鸡不是大英雄,你小子活腻了!”张更鸣气得张牙舞爪。折扇少年鄙夷地说:“我,唐凌凌听说的成语是:‘鸡鸣狗盗’,你说你们‘十二曾母兽’谁佩当英雄?”张更鸣一句也听不进去了,扬起左手“唰、唰、唰”三盏灯应声而灭。出手之快,出乎意料。属下弟子齐呼:“师傅武功盖世,不鸣侧已,一鸣惊人!”铁公鸡张更鸣洋洋得意地说:“唐凌凌,你到底要干涉我的生意做什么?看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也敢多管闲事。”唐凌凌说:“大路不平有人踩,你们绑票勒索就不怕武林群雄群起而攻吗?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劝你还是放了吴姑娘,到时吴大海和我母亲都会饶了你的。”张更鸣对天“哈、哈、哈”大笑三声,说:“我怕那个鸟头帮什么‘鸟人’我会捉他的女儿?至于你母亲嘛,说来听听,想必也不是什么好‘鸟’,看看你的功夫就知道了。”唐凌凌不慌不忙地说:“定边阿毛村玉面飞雪碱仙子—唐芙蓉,听说过吗?”铁公鸡张更鸣一听,顿时脸板了下来。玉面飞雪碱仙子—唐芙蓉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十二曾母兽”武功最高的“猫王”就告诫过:“今后不管是谁,都不能得罪唐芙蓉门中之人,多活几年!”玉面飞雪碱仙子以“碱冰寒掌”成名天下,“碱冰寒掌”一旦中招,在体内辛辣其寒,酸痛难忍,需服下解药方可不疼。否则,全身如毒蛇浸咬,疼痛滚地而死。据说唐芙蓉既得天山童姥“生死符”的真传,更兼四川唐门暗器和云南“五毒神教”的真传,修炼成自己的独门绝技“碱冰寒掌”,武林之中无不“谈掌变色、惶恐诚恐。”但唐芙蓉从不乱杀无辜,只是维护武林之中的“惩恶扬善”,江湖中人被种上“碱冰寒毒”之人必是奸邪之辈。
提到唐芙蓉反而使铁公鸡张更鸣十分为难。你想,杀了唐凌凌被唐芙蓉知道后那是灭顶之灾。放了这个小子,他会不会坏事呢?先关起来再作打算。几名弟子把唐凌凌关进一个地下暗洞里,洞中阴冷潮湿。等唐凌凌适应了洞中的光线,他发觉:他要救的人吴小凤也在里面。这下好了,跟这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在一起,就是死也值了。吴小凤看到唐凌凌也被关了起来,很是奇怪。便开口问道:“这位大哥犯了什么错,也被这伙人捉了?”唐凌凌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实话实说:“我看到姑娘被歹人抓走,就跟上来了,无奈我遭人暗算,也被逮起来了。”吴小凤听到眼前这位陌生少年关心自己的安危,心里一阵感动。想到自己从没有离开父母身边,如今自己被贼人所抢,今后不知是死是活,父母又怎么会不耽心呢。也不知母亲会急成啥样?想着想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唐凌凌安慰她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做人不要太悲观,现在不是还没有死吗?再说了,这个‘铁公鸡’他只是想要银子,你我都先承诺他再说,不能跟他们讲道义。”吴小凤仔细一想:“对呀,看来这小子还挺聪明的,我且保住性命再说。”于是禁不住向唐凌凌投去感激地一眼。唐凌凌看到吴小凤投过来的目光,全身一激灵,一道春波闪电般绕过全身。他马上想起曾经读过秦观的一首诗:“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今的情状,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心与境通,马上脸上微微一笑,不胜欢喜。吴小凤见唐凌凌发愣,疑惑不已:“他生死未卜,还有心情高兴?”
落底四怪疾步走在哀牢山的山间小道上,山路时而古木擎天乱腾缠绕,时而杜鹃盛开和凤鸟鸣。眼前经过一片梯田,正是栽插季节,戴着蓑衣披着斗笠的彝人驱赶着黄牛,轻甩牛鞭唱着响亮地牛歌,牛倒是很听话地悠然耕着水田。几只布谷鸟落在田边木棉花树上吹着春天的哨子,阳光甜甜地照着农人黝黑地脸膛。当落底四怪转过一个葫芦形的垭口时,前面走着一干人等。这些人打扮得十分古怪。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兵器奇特,有的身材特殊,有的衣服诡异。倒是老大闪电飞锯熊无极很有见识,一看就知道这是来自南诏天摩牙寺的“十四天雷”。这些“雷神”自成一个“天雷帮”,各有武功绝技,江湖上传言能“呼风唤雨”,用招迅疾狠毒,暗器更是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看来也是应石洞万洞主邀请参加武林大会了。行不到一公里,又有一些武林人士赶了上来。这些人有落地四怪认识的“碌摩老祖-黄盖儿”、白云山人-李银彪、太极凤竹-施时川、天生洞主-释觉大师,水目山释醒大师、铁柱神人-弥太华、清华洞主-红花师太、魏宝山-长春真人。另外还有一些叫不上帮派的武林人士不下百余人,看来万惊人的英雄帖广发不少,这次武林大会一定热闹非凡了。再走几公里路,还陆续遇到从临沧、普洱、楚雄、版纳赶过来的不少英雄人物,个个形态怪异,兵刃更是千奇百怪。
石洞寺,坐落在深山悬崖峭壁上。从远处看哀牢山中天然石洞,一个个悬在山腰、山间、山脚、白云深处、竹林深处、把边江畔,石洞云梯相连、铁链相连、吊桥相连、渡船相连。好大一座山,洞洞相连,曲径通幽,真乃天造地设,琅嬛福地。刚进洞口,壁上题有一诗:“把边江畔峙奇峰,翠华烟雨匿仙踪;千年古洞千年秀,觅得天下第一功。”“天下第一武功?”,在这个石洞里!前来参加武林大会的英雄们半信半疑。但这真的是一座仙人居住的山洞。洞中经过人为的改造,已经种上几百种无量山中挖来的兰花,馨香扑鼻。洞壁上悬挂着一副字画:“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闻香;听琴;赏兰;咏兰;画兰。”一看便知主人是个高雅之士。洞中每一处都是经过精心雕饰,有的地方流水潺潺,小桥楼亭;有的地方华灯闪烁,倒影成趣。山的中央首先建有一座大殿,大殿又被悬崖峭壁包围,大殿又有几间偏殿。“石洞凝秋”万惊人洞主早将此次武林大会安排得十分妥当了。属下弟子近千人各有分工,宴席、住宿、会场、休闲场所、篝火晚会、茶室一应俱全,更有特色的是还为各路英雄设立了温泉浴和泥塘浴。所邀请之人客房和餐位都编了号,并选出容貌和颇有才艺的女弟子引领客人,真正做到“事无巨细”了。众武林人士先游历了这座仙山洞府,都有女弟子陪同。这座山中大小石洞不下百余个,多数悬挂在山间,小的只能通人,大的宽敞明亮。很多石洞都修有庙宇,或仙或道或儒,都有弟子把持,香烟缭绕。有别致玲珑的,有飞天出阁的,有深入地府的,有随意自然开凿的,但行走时都十分惊险。山下就是滚滚把边江,坠入下去葬身江底便粉身碎骨。众武林人士累了就安排去温泉浴和泥塘浴。离石洞寺一里之遥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翠竹婆娑。林中又有一个个被垂柳包围的沼泽地,沼泽地上冒着热气,沼泽地的泥土黝黑闪亮。大家被安排在不同的沼泽地里“泥巴浴”。浴池边介绍着泥巴浴的功效和作用:“哀牢山神泥潭,入之则祛风止痛,浸入骨髓,清脑脏肠胃,尤对皮肤风湿疗效具佳。”另有塘中山民争相入内,在沼泽泥中盘旋,整个泥巴护身,有的不吃不动,有的在泥中挣扎甩跳,其场面风趣滑稽。落底矮辫子武三青看到众人玩得尽兴,邀约四怪同浴泥巴浴。武林之中许多人士没有经历此等场面,自是各找一个沼泽池耍玩一般。武林众人士出得泥池已污秽不堪,便被安排到离此不远的“石洞温泉洗净”,然后是安排鲜花浴。每一批武林人士分男女安排一个温泉泻流的池子,池中洒满或鲜红的玫瑰花,或清香的金桂花,或雪白的梨花,或粉红的樱花。根据各人所爱尽情沐浴。由于连日来众武林人士都在赶路,如此一浴,竟宛若进入仙境,身心气爽,好不快活。
晚宴安排在山下一处开阔的长廊地带,整整齐齐摆放着几百张桌子,犹如一条长龙延伸到远方,奢华、丰盛的长街宴。菜都是产自山中的山茅野菜,荤素搭配。烤全羊,树头菜、**菜、琵琶菜、蕨菜;尤其难得地是药膳食品:青阳参炖乌骨鸡、牛蹄筋烩棠梨花,天麻草乌党参药品也掺杂其中。酒是洞中酿制的糯米酒,清香回味,入口甜美。洞主万惊人出来时,众武林人士都欢呼起来。这位高大魁梧的洞主道士打扮,一双目光炯炯有神,只见他举起双拳,对众武林人士道:“承蒙各位武林朋友看得起我万某,欢迎光临巴边江石洞寺参加武林大会,武林大会重在切磋技艺,选出武林盟主统领滇西胜地,惩恶扬善,维护武林正义;今晚,我设宴款待大家,如有不周之处请海涵!大家在以后几天请玩好喝好,大家举起酒杯,请一咕噜闭咯(彝族话:干杯)!”大家齐声:“闭咯,干杯!”紧接着,从走廊长街宴的尽头走出一对对靓丽地彝家少女,托着酒具捧着酒杯,唱着当地的彝族酒歌出来了。每到一处,唱一首歌敬一杯酒。落底三怪眼珠都翻了出来,风四刀不满地瞪着三怪。碌摩老祖-黄盖儿、白云山人-李银彪、太极凤竹-施时川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释觉大师、释醒大师点头微笑,弥太华、红花师太、长春真人很客气得将酒喝个底朝天。“天雷帮”酒量大得惊人,喝了一杯又一杯,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当敬酒少女隐去之后,突然听到一阵大锣“当、当、当”地响了起来,紧接着有长筒大号“呜、呜、呜”地叫了起来。众武林人士一时惊奇,不知万洞主搞什么名堂。又听见金唢呐狂欢起来。有哀牢山踢着光头的、穿着羊皮的、带着大耳环的男子,还有穿戴艳丽民族服饰的女子,举着托盘,托盘里摆满“土八碗”菜,跳着出来了!他们动作幽默滑稽,舞姿矫健有力,好像是使用“凌波微步”地轻功。有的男子肩上骑着女子,女子头上、肩上顶着菜盘舞动起来。有地男子嘴里衔着大桌子,桌子上摆满酒肉,边跳边舞,真正是好大地内力。万洞主介绍说:“各位,这就是本地的‘南诏宫廷宴舞’”。众武林同道惊叹不已,都说万洞主招待周全,大家开了眼界。
哀牢山下石洞寺彩旗飘飘,一块四四方方地田边搭就一个比武擂台。擂台边摆满了红漆木凳子,各位武林人士分别坐在两旁。正是农历“立夏”时节,附近三山五寨的乡民也赶来助阵。有的带来山里特产,有的带来交换杂货,还有的就是为了做生意,也有的男女青年相邀前来“跳歌”。整个舞台旁形成一条长街,上万人热闹非凡。擂台两边支着两台大鼓震天动地敲打着,随后一面长锣“当”地敲了一下,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开始了。首先上台的是铁柱神人弥太华,此人生得满头白发,一领红色披风,手持一根铁棍威风凛凛地站在舞台中央。这是一位来自滇西弥渡太花方面的高手,祖传“挖芋十八棍”凌厉无比,在本地影响极大。他一上台就有人喝彩,掌声响起。“天雷帮”的震天雷-胡暴子沉不住气了,使一对大铁锤跳上擂台。两人一攻一守过了二十余招,不分胜负。弥太华使出一招“开墒探芋”,胡暴子以为对方门户有破绽,忙使出一招“雷劈华山”。不料弥太华突然改变招数向胡暴子腋下袭来,胡暴子大叫一声:“不好!”,腿上已被弥太华点了一棍,当即甩出十米开外。弥太华的这一招“囊中取芋”只用了三分的力道,否则胡暴子的双腿当场打碎。“雷震子-火雷”刘国胜一见胡暴子败下雷台,挺剑跳了上去。他来自南诏西边,自幼在一个小湖边跟一位隐者学习“西梨花飘逸剑”,功夫扎实,潇洒自如。一上台便使出一招“梨花带雨”,如片片梨花洒入雨林,使人眼花缭乱,喝彩不绝。弥太华稳中求实,步步为营。刘国胜也不敢大意,他没有正面抵抗弥太华的铁棍,只是忽左忽右梨花剑使得飘逸、洒脱。两人过了五十余招,弥太华渐渐感觉体力不支,脸上冒汗。刘国胜梨花飘逸剑一挺弥太华的鼻梁,弥太华忙用铁棍招架,刘国胜使出一招“梨花三叠”,弥太华感觉到剑已向手中刺来,忙一撒手,铁棍“哐啷”一声掉落地下,刘国胜的剑已经点在他的咽喉间了。弥太华脸一红,道了一声:“刘兄剑法精妙,在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