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有关部门
“阿弥陀佛,这就是你说的水泥?”来雁北念了声佛,不可置信地看着苏游递过来放在她手帕上的黑灰色的不明物质,这可跟她心目中想象的水泥大有云泥之别,她真的想不到这黑不溜秋的玩意竟能有“水泥”的雅称。
“对啊,这正是我要制造的水泥。昨晚看小窑炉的几个兄弟呢?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苏游很满意地搓着手中的水泥,和上水后有些腻,还有点烧手的感觉,真是比水泥还水泥啊。
原来昨日苏游下班后并没有回家去,一是因为前两天被他的粉丝给闹的,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试验这水泥,家里面的仆人基本都是齐王送给他的,在这关键时刻他可不想出幺蛾子,要是其中有一两个下人是齐王的人怎么办?
于是苏游果断地到了来家,先是发动了来雁北的几个侄子去收集了制造水泥的必备材料石灰石和粘土,然后是找了些砖头在院子里就砌起了小窑炉,待材料搞齐以后,苏游便按照心目中水泥的配方给材料做了配比,将材料都填入小窑炉后便开火煅烧。
小窑炉开火以后,剩下的活当然不需要苏游操心了,但他一晚上也睡得并不踏实,大概凌晨四五点的时候他还去后院看了一次,并让他们停火,毕竟这时候已经连续高温煅烧了四五个时辰了。
不过等待小窑炉冷却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啊,于是苏游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直到来雁北跑来叫他起床。——苏游非常享受有来雁北叫起床的早晨,或者说,他希望与来雁北一起起床,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如果直接点的话,就是他很想与来雁北一起睡觉……
“他们被你折腾了一宿,估计现在都在睡觉呢吧。”来雁北这话,让苏游听出了歧义,他只是傻傻一笑,并没说出来,来雁北看见他猥琐的笑容,警觉地追问,“你傻笑什么啊?对了,你还没告诉我这水泥怎么用呢?”
“简单地说,水泥可以和着泥沙铺在路面上,或者用模具把水泥浇筑成模块,那样搭起建筑来会很快,很坚固,你家有木工吗?”苏游说着话,这才想起应该制作一个模具,先用水泥浇筑成模块的话,或许能更直观地打动他的投资人。
来雁北很快让商儿叫来了木匠,而苏游也在这段时间里洗净了手,并用笔绘制了模具的草图,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四块木板拼成的长方形,如果给他一把锯和木板的话,苏游相信自己都能做出来。
“我要做的就是一个做方砖的那种模子明白吧?不过要更大更长……不,比砧板还要大还要长,你看我这已经给了尺寸了,长要五尺,宽要三尺,厚则需要四寸。到时候往里加再铺设一些钢筋或者竹筋,而后往里添加石子,沙子和水泥的混合物,就可以做成水泥砖了。”苏游耐心地给来府中的木匠讲解着模具的做法,同时也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比较直白地了解水泥的用处。
“小的明白,保证在今天之内做出来。”木匠并不傻,苏游原本表达得也很清楚。
“什么?这还要做一天?”
“是啊,姑爷是急着用吗?”木匠疑惑地看着苏游,很理所当然地说道,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一阵无语,好吧你们在私下八卦就八卦吧,还当面喊起姑爷来了。
“我想知道你做这模具在哪里是哪里的难处,是找竹钉困难还是?”苏游听到他叫姑爷,心里也还是莫名开心地,毕竟这证明来家的下人们已经认可了他,不过他的确不太懂这个时代的木匠活,只知道他们无论是做作案还是做床榻什么的,从来没想过还有铁钉这种东西的存在。
“说起来还是材料的问题,想要平整的木板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木匠倒没有对于苏游隔行隔山的鄙视,因为他听说苏游上元节名扬四方馆的故事,所以对这个姑爷还是充满信心的,直接就把目前做木匠活最大的难题说了出来。
“对了,我或许可以发明…….圆锯。不过,似乎圆锯早就已经被古代人发明了,一直没有被普及的原因还是因为动力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电,也没有齿轮,或许圆锯的动力只能使用水流了……”苏游自然自语地说着话,来雁北与一边的木匠都表示听不懂,但后者总算是知道了结果。——那就是苏游也无法帮他解决木板问题。
“这些事也急不来,横波,咱们吃早饭罢,待会你不是要还参加廷议吗?”来雁北也为苏游的毫无办法感觉遗憾,但她最先想到的还是对他进行安慰。
苏游倒像是个没心没肺的,照样是吃饭香甜,也还是找着机会就与来雁北打情骂俏几句,惹得后者也不知是喜是愁,但看着苏游上车离去以后,心中的愁绪还是多了起来。
苏游到达大业殿门口的时候,尚书省的左右丞,门下省的纳言、黄门侍郎,内史省的侍郎以及六部的尚书和侍郎,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以及四监九寺的长官都几乎已经到来了,此外还有几个卫府的军方代表。
苏游自然是找到了自己部门的领导元津,他此次能够出席廷议实际上是抄写员的身份,要不他官职这么卑微怎么可能出席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呢?不过两人并没有时间多聊几句,殿门就已缓缓开启了。
三十余位位高权重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左右两排站定,一齐面北朝龙椅上的杨广缓缓拜了下来。三拜以后,却听从杨广身侧传来了一记清脆的玉声,就像是听到了信号,所有内侍都行步如猫般轻轻从两侧的小门退了出去,然后将殿门缓缓关上。
“众卿请就坐。”杨广的声音传来,众人如同得到了大赦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苏游看过许多粗制滥造的连续剧,并不了解有关“三公坐而论道”的场景,事实上,这个典故也是为了讽刺朝廷中的清谈之风。
“从去年底开始,咱们大隋开创了世博会,引来万邦来朝,这是好事,可以说如今咱们开创大业的形势一片大好,当然,之中也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上元节在四方馆展示贡品的时候就有某些国家故意与我天朝上国为难。此外,年底的大雪给东都也带来了一些不便,据说有两个里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还有关于陛下准备在芒种前后亲自北巡的事,内史省的人事安排问题,这些都要在今天议一议…….”众人落座以后,莒国公萧琮做了开场白,也定下了此次廷议的基调。
萧琮原是南梁末代皇帝,当了两年多皇帝后就带着百官投降了隋朝,之后文帝让他当起了富家翁,杨广继位后重新启用了这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直到杨素去世后,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萧琮则在杨广的授意下全权接管了尚书省的政务,所以他的地位基本上算是百官之首。
但一人之下与万人之上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萧琮在这个职位上可谓每日如履薄冰,甚至都极少与同僚进行正常的交往,与他相熟的大臣或许只有贺若弼一人而已。
“萧卿且说说,这千头万绪,咱们该从哪抓起?”杨广见众人陷入沉思之中,发言并不积极,自然是理所当然点了萧琮之名。
“回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咱们现在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把雪后东都的灾后工作放在首位,咱们把自己做好了,自身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开疆拓土,完成大业。”萧琮略一思索,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当然他也多少了解些杨广的想法,所以说得也比较隐晦。
“东都雪后重建工作朕已交给齐王全权负责,有关部门已经把这些工作提上了议程,廷议之后众卿大概就能看到报纸上的最新消息了,朕相信齐王的能力。”杨广当下就解决了萧琮的疑问,他自信的发言中满满都是对齐王褒扬,而后者在这一刻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隆。
众人还思考着“有关部门”这个神秘的地方,又期待着早点看到《东都新闻》上有关齐王的一切时,却听杨广又点到了高颎的名字:“高爱卿,你有什么疑惑吗?”
杨广话音刚落,高颎便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
自上元节四方馆的贡品展览会后,“疑惑”已在悄然间成为了流行语。</dd>
“对啊,这正是我要制造的水泥。昨晚看小窑炉的几个兄弟呢?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苏游很满意地搓着手中的水泥,和上水后有些腻,还有点烧手的感觉,真是比水泥还水泥啊。
原来昨日苏游下班后并没有回家去,一是因为前两天被他的粉丝给闹的,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试验这水泥,家里面的仆人基本都是齐王送给他的,在这关键时刻他可不想出幺蛾子,要是其中有一两个下人是齐王的人怎么办?
于是苏游果断地到了来家,先是发动了来雁北的几个侄子去收集了制造水泥的必备材料石灰石和粘土,然后是找了些砖头在院子里就砌起了小窑炉,待材料搞齐以后,苏游便按照心目中水泥的配方给材料做了配比,将材料都填入小窑炉后便开火煅烧。
小窑炉开火以后,剩下的活当然不需要苏游操心了,但他一晚上也睡得并不踏实,大概凌晨四五点的时候他还去后院看了一次,并让他们停火,毕竟这时候已经连续高温煅烧了四五个时辰了。
不过等待小窑炉冷却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啊,于是苏游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直到来雁北跑来叫他起床。——苏游非常享受有来雁北叫起床的早晨,或者说,他希望与来雁北一起起床,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如果直接点的话,就是他很想与来雁北一起睡觉……
“他们被你折腾了一宿,估计现在都在睡觉呢吧。”来雁北这话,让苏游听出了歧义,他只是傻傻一笑,并没说出来,来雁北看见他猥琐的笑容,警觉地追问,“你傻笑什么啊?对了,你还没告诉我这水泥怎么用呢?”
“简单地说,水泥可以和着泥沙铺在路面上,或者用模具把水泥浇筑成模块,那样搭起建筑来会很快,很坚固,你家有木工吗?”苏游说着话,这才想起应该制作一个模具,先用水泥浇筑成模块的话,或许能更直观地打动他的投资人。
来雁北很快让商儿叫来了木匠,而苏游也在这段时间里洗净了手,并用笔绘制了模具的草图,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四块木板拼成的长方形,如果给他一把锯和木板的话,苏游相信自己都能做出来。
“我要做的就是一个做方砖的那种模子明白吧?不过要更大更长……不,比砧板还要大还要长,你看我这已经给了尺寸了,长要五尺,宽要三尺,厚则需要四寸。到时候往里加再铺设一些钢筋或者竹筋,而后往里添加石子,沙子和水泥的混合物,就可以做成水泥砖了。”苏游耐心地给来府中的木匠讲解着模具的做法,同时也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比较直白地了解水泥的用处。
“小的明白,保证在今天之内做出来。”木匠并不傻,苏游原本表达得也很清楚。
“什么?这还要做一天?”
“是啊,姑爷是急着用吗?”木匠疑惑地看着苏游,很理所当然地说道,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一阵无语,好吧你们在私下八卦就八卦吧,还当面喊起姑爷来了。
“我想知道你做这模具在哪里是哪里的难处,是找竹钉困难还是?”苏游听到他叫姑爷,心里也还是莫名开心地,毕竟这证明来家的下人们已经认可了他,不过他的确不太懂这个时代的木匠活,只知道他们无论是做作案还是做床榻什么的,从来没想过还有铁钉这种东西的存在。
“说起来还是材料的问题,想要平整的木板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木匠倒没有对于苏游隔行隔山的鄙视,因为他听说苏游上元节名扬四方馆的故事,所以对这个姑爷还是充满信心的,直接就把目前做木匠活最大的难题说了出来。
“对了,我或许可以发明…….圆锯。不过,似乎圆锯早就已经被古代人发明了,一直没有被普及的原因还是因为动力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电,也没有齿轮,或许圆锯的动力只能使用水流了……”苏游自然自语地说着话,来雁北与一边的木匠都表示听不懂,但后者总算是知道了结果。——那就是苏游也无法帮他解决木板问题。
“这些事也急不来,横波,咱们吃早饭罢,待会你不是要还参加廷议吗?”来雁北也为苏游的毫无办法感觉遗憾,但她最先想到的还是对他进行安慰。
苏游倒像是个没心没肺的,照样是吃饭香甜,也还是找着机会就与来雁北打情骂俏几句,惹得后者也不知是喜是愁,但看着苏游上车离去以后,心中的愁绪还是多了起来。
苏游到达大业殿门口的时候,尚书省的左右丞,门下省的纳言、黄门侍郎,内史省的侍郎以及六部的尚书和侍郎,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以及四监九寺的长官都几乎已经到来了,此外还有几个卫府的军方代表。
苏游自然是找到了自己部门的领导元津,他此次能够出席廷议实际上是抄写员的身份,要不他官职这么卑微怎么可能出席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呢?不过两人并没有时间多聊几句,殿门就已缓缓开启了。
三十余位位高权重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左右两排站定,一齐面北朝龙椅上的杨广缓缓拜了下来。三拜以后,却听从杨广身侧传来了一记清脆的玉声,就像是听到了信号,所有内侍都行步如猫般轻轻从两侧的小门退了出去,然后将殿门缓缓关上。
“众卿请就坐。”杨广的声音传来,众人如同得到了大赦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苏游看过许多粗制滥造的连续剧,并不了解有关“三公坐而论道”的场景,事实上,这个典故也是为了讽刺朝廷中的清谈之风。
“从去年底开始,咱们大隋开创了世博会,引来万邦来朝,这是好事,可以说如今咱们开创大业的形势一片大好,当然,之中也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上元节在四方馆展示贡品的时候就有某些国家故意与我天朝上国为难。此外,年底的大雪给东都也带来了一些不便,据说有两个里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还有关于陛下准备在芒种前后亲自北巡的事,内史省的人事安排问题,这些都要在今天议一议…….”众人落座以后,莒国公萧琮做了开场白,也定下了此次廷议的基调。
萧琮原是南梁末代皇帝,当了两年多皇帝后就带着百官投降了隋朝,之后文帝让他当起了富家翁,杨广继位后重新启用了这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直到杨素去世后,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萧琮则在杨广的授意下全权接管了尚书省的政务,所以他的地位基本上算是百官之首。
但一人之下与万人之上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萧琮在这个职位上可谓每日如履薄冰,甚至都极少与同僚进行正常的交往,与他相熟的大臣或许只有贺若弼一人而已。
“萧卿且说说,这千头万绪,咱们该从哪抓起?”杨广见众人陷入沉思之中,发言并不积极,自然是理所当然点了萧琮之名。
“回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咱们现在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把雪后东都的灾后工作放在首位,咱们把自己做好了,自身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开疆拓土,完成大业。”萧琮略一思索,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当然他也多少了解些杨广的想法,所以说得也比较隐晦。
“东都雪后重建工作朕已交给齐王全权负责,有关部门已经把这些工作提上了议程,廷议之后众卿大概就能看到报纸上的最新消息了,朕相信齐王的能力。”杨广当下就解决了萧琮的疑问,他自信的发言中满满都是对齐王褒扬,而后者在这一刻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隆。
众人还思考着“有关部门”这个神秘的地方,又期待着早点看到《东都新闻》上有关齐王的一切时,却听杨广又点到了高颎的名字:“高爱卿,你有什么疑惑吗?”
杨广话音刚落,高颎便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
自上元节四方馆的贡品展览会后,“疑惑”已在悄然间成为了流行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