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闻道楼观 讲经诵经
终南山,道教圣地。
张继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第一福地。
在山不远的村庄,他硬是没有找到王中孚。
别说少年王中孚了,就连稚子王中孚都没有找到。
他这时候才记起来,王中孚应该还当过伪齐的武举人。
而伪齐的建立,是北宋灭亡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七年后。
看来自己来早了,而且通过王中孚修内丹是不可能了。
自己在北宋灭亡就死了,而那时候王中孚还没有修道,连武举人都不是。
灰心丧气的他,住宿在一个姓王的家里。
临走前,那家主人希望张继先帮忙给他后代取一个名字。
张继先看他妻子都没有,就想着后代的名字,心中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
“就叫中孚吧。”
说完,张继先才发现,自己找到王中孚的概率真低了。
如果没推算错,这个可能是他的老爸,现在还没有娶到妻子。
看他家境,估计也得两三年,然后怀胎十月后就是四年后。
看来内丹只有后期自己的机缘,他知道自己会学到内丹术,但是早点学会,就多一分成仙的机会。
放下心情,和小翠他们游走在终南山。
山清水秀,灵气逼人。
一进山,张继先就深吸一口气,吐出尘世浊气,吸进仙界灵气。
山上的楼观派已经势微,不复再唐朝的风光。
几个道士懒散的坐着功课,看见张继先四人,以为是香客,连忙迎上来。
结果看张继先的打扮,暗叹倒霉,以为又是一群挂单道士。
“小道龙虎张继先,求见道录。”
“这里没有道录,只有提点。”
道士话中充满了骄傲,这里就是没落,也是宫,而不是观。
张继先也不再说话,独自走到石壁前,观看。
这字远看似话,近看是字,笔画之间,字字之间,似有无穷妙趣。
在石壁前,张继先感觉到道的存在。
他陷入到寂寥的境界,无所知,而无所不知。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道不可学,道不可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简单的话,在这石壁前有了新的解释。
一者无也,混混沌沌,是万物之始。
无生有,有为天地,是为二,是万物之母。
天地之间冲荡的灵气,飘荡成气,流动成水,静止为物,故为三。
天地无言,冲气以为和,故曰三生万物。
张继先望着天地开辟,诞生万物的场景,对这片天地更有了一番理解。
在上山前,他对道士什么,全是书本里面的知识。
在上辈子,他看到很多专家讲述什么是道,但是却没有任何印象。
在这石壁前,他隐约看见了道是什么,也感受到一句话的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惜他现在对自然地理解太少,对着也只领悟了一点皮毛。
不过,他很满足,因为他找到了寻道的足迹。
这比成仙更令他高兴,毕竟成仙者多如牛毛,闻道者寥寥无几。
他从石壁回到尘世的时候,那群道士已经恭恭敬敬的站在他身后。
在他静观石壁时,道童已经告诉这些道士,这位小道士是当今圣上亲封的虚靖先生。
楼观道士马上改**度,希望这个总领天下道教的天师能给自己门派复兴带来一次机会。
“愿先生看在同为老君门下的份上,为楼观上下讲经说法。”
张继先点点头,按照道统来说,楼观和天师道都是供奉太上老君。
现在很多门派,上清一脉供奉元始天尊,皂阁派供奉灵宝天尊。
看他答应,这些道士连忙主持素斋,就凭虚靖先生在此讲经说法,楼观就可以吸引到不少香客。
讲经的位置就是老君当初传下五千言的讲经台,楼观道士巴结之心可想而知。
张继先看到楼观没落至此,不由伤心。
唐初楼观掌门岐太平壮兴了楼观派,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岐真人云游去了蜀中。
在那里创立了后面威名显赫的蜀山派,成为剑仙九派的第二位成立的门派。
蜀山在道教默默无闻,直到陆仿佛和李长寿,剑仙才被世人所知。
张继先看着自己的蒲团放在老子昔日讲经地方,深深的行礼。
然后坐到蒲团下面,开始颂经。
他将念诵了五遍,没有任何讲解。
楼观道人也没有在意,反正请他来就是过场,愿意讲述就讲述,不愿讲述就算了。
他们虽然盯着张继先,但是心神不知云游去哪里。
张继先也没有在乎这些,有缘者,诵经也可问道,无缘着,灌顶也不知。
在朗诵中,他似乎回到千里前,讲经台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
那老人身长九尺,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头上有三条皱纹。
张继先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老子,无论是道观里面,还是上辈子在梦里,都见过这位圣人。
他变为伊喜,静静的聆听这位老人的讲述。
他感觉自己似懂非懂,好像明白这道是什么,有不明白这什么。
在老子讲述完五千字,张继先还沉醉在道众。
没有任何人发现,在讲经台的东边,一道似龙的紫气在向讲经台飞来。
紫气停留在讲经台上空,等待什么。
张继先醒来的时候,刚好颂完最后一句,那紫气也消失了。
“诸位,回去吧。”
张继先看着道人走完后,对着讲经台九叩首。
他没有想到自己在这楼观会收获这么多,虽然不知道,但是已经能隐约窥伺到一点道的痕迹。
“好无聊呀。”
小翠可怜的望着张继先,道士们好歹也常读道德经,她一只狐狸,对这繁杂的经文,一点兴趣都没有。
“此中妙趣,难于君说。”
张继先摸摸她的头,他不强求这只狐狸要明白这经文的意思。
道法自然,她作为一只狐狸,不需要经文引导,便可以明白什么叫自然。
张继先仰头望天,望着渺渺星空。心想千年前,伊喜也是这样仰望的。
不过伊喜比他幸运,看见紫气东来,得老君亲自讲解大道。
ps:关于前面有一个问题要修证,宋徽宗称呼林灵素为聪明神仙,今天查阅。诸位见谅。
张继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第一福地。
在山不远的村庄,他硬是没有找到王中孚。
别说少年王中孚了,就连稚子王中孚都没有找到。
他这时候才记起来,王中孚应该还当过伪齐的武举人。
而伪齐的建立,是北宋灭亡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七年后。
看来自己来早了,而且通过王中孚修内丹是不可能了。
自己在北宋灭亡就死了,而那时候王中孚还没有修道,连武举人都不是。
灰心丧气的他,住宿在一个姓王的家里。
临走前,那家主人希望张继先帮忙给他后代取一个名字。
张继先看他妻子都没有,就想着后代的名字,心中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
“就叫中孚吧。”
说完,张继先才发现,自己找到王中孚的概率真低了。
如果没推算错,这个可能是他的老爸,现在还没有娶到妻子。
看他家境,估计也得两三年,然后怀胎十月后就是四年后。
看来内丹只有后期自己的机缘,他知道自己会学到内丹术,但是早点学会,就多一分成仙的机会。
放下心情,和小翠他们游走在终南山。
山清水秀,灵气逼人。
一进山,张继先就深吸一口气,吐出尘世浊气,吸进仙界灵气。
山上的楼观派已经势微,不复再唐朝的风光。
几个道士懒散的坐着功课,看见张继先四人,以为是香客,连忙迎上来。
结果看张继先的打扮,暗叹倒霉,以为又是一群挂单道士。
“小道龙虎张继先,求见道录。”
“这里没有道录,只有提点。”
道士话中充满了骄傲,这里就是没落,也是宫,而不是观。
张继先也不再说话,独自走到石壁前,观看。
这字远看似话,近看是字,笔画之间,字字之间,似有无穷妙趣。
在石壁前,张继先感觉到道的存在。
他陷入到寂寥的境界,无所知,而无所不知。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道不可学,道不可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简单的话,在这石壁前有了新的解释。
一者无也,混混沌沌,是万物之始。
无生有,有为天地,是为二,是万物之母。
天地之间冲荡的灵气,飘荡成气,流动成水,静止为物,故为三。
天地无言,冲气以为和,故曰三生万物。
张继先望着天地开辟,诞生万物的场景,对这片天地更有了一番理解。
在上山前,他对道士什么,全是书本里面的知识。
在上辈子,他看到很多专家讲述什么是道,但是却没有任何印象。
在这石壁前,他隐约看见了道是什么,也感受到一句话的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惜他现在对自然地理解太少,对着也只领悟了一点皮毛。
不过,他很满足,因为他找到了寻道的足迹。
这比成仙更令他高兴,毕竟成仙者多如牛毛,闻道者寥寥无几。
他从石壁回到尘世的时候,那群道士已经恭恭敬敬的站在他身后。
在他静观石壁时,道童已经告诉这些道士,这位小道士是当今圣上亲封的虚靖先生。
楼观道士马上改**度,希望这个总领天下道教的天师能给自己门派复兴带来一次机会。
“愿先生看在同为老君门下的份上,为楼观上下讲经说法。”
张继先点点头,按照道统来说,楼观和天师道都是供奉太上老君。
现在很多门派,上清一脉供奉元始天尊,皂阁派供奉灵宝天尊。
看他答应,这些道士连忙主持素斋,就凭虚靖先生在此讲经说法,楼观就可以吸引到不少香客。
讲经的位置就是老君当初传下五千言的讲经台,楼观道士巴结之心可想而知。
张继先看到楼观没落至此,不由伤心。
唐初楼观掌门岐太平壮兴了楼观派,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岐真人云游去了蜀中。
在那里创立了后面威名显赫的蜀山派,成为剑仙九派的第二位成立的门派。
蜀山在道教默默无闻,直到陆仿佛和李长寿,剑仙才被世人所知。
张继先看着自己的蒲团放在老子昔日讲经地方,深深的行礼。
然后坐到蒲团下面,开始颂经。
他将念诵了五遍,没有任何讲解。
楼观道人也没有在意,反正请他来就是过场,愿意讲述就讲述,不愿讲述就算了。
他们虽然盯着张继先,但是心神不知云游去哪里。
张继先也没有在乎这些,有缘者,诵经也可问道,无缘着,灌顶也不知。
在朗诵中,他似乎回到千里前,讲经台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
那老人身长九尺,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头上有三条皱纹。
张继先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老子,无论是道观里面,还是上辈子在梦里,都见过这位圣人。
他变为伊喜,静静的聆听这位老人的讲述。
他感觉自己似懂非懂,好像明白这道是什么,有不明白这什么。
在老子讲述完五千字,张继先还沉醉在道众。
没有任何人发现,在讲经台的东边,一道似龙的紫气在向讲经台飞来。
紫气停留在讲经台上空,等待什么。
张继先醒来的时候,刚好颂完最后一句,那紫气也消失了。
“诸位,回去吧。”
张继先看着道人走完后,对着讲经台九叩首。
他没有想到自己在这楼观会收获这么多,虽然不知道,但是已经能隐约窥伺到一点道的痕迹。
“好无聊呀。”
小翠可怜的望着张继先,道士们好歹也常读道德经,她一只狐狸,对这繁杂的经文,一点兴趣都没有。
“此中妙趣,难于君说。”
张继先摸摸她的头,他不强求这只狐狸要明白这经文的意思。
道法自然,她作为一只狐狸,不需要经文引导,便可以明白什么叫自然。
张继先仰头望天,望着渺渺星空。心想千年前,伊喜也是这样仰望的。
不过伊喜比他幸运,看见紫气东来,得老君亲自讲解大道。
ps:关于前面有一个问题要修证,宋徽宗称呼林灵素为聪明神仙,今天查阅。诸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