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铁锁横江
第二百六十九章铁锁横江
张昭和顾雍各抒己见,争论了半天也没争论出个所以然来。缺乏了一个强而有威信的人作为裁判,这样的争论永远也得不出结果。可惜,一言九鼎能做裁判的孙权已经起不来了,而且可能是永远也起不来。
本来,像周瑜这样的强势大都督也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勉强也能做这个裁判。可惜周瑜之后东吴再没有大都督。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没了这个官职,而是在人们心目中,除了周瑜,谁也没有资格做东吴的大都督。
陆逊本来是够资格的,可惜被毁人不倦的刘厚将他彻底打落凡尘,毁得不能再毁了。更何况,他并不在场。陆逊现在在夏口水军大营中正焦头烂额的,前线水军大败,逃回来的船只、人马不足一成,他要安顿这些溃兵,还要想办法防范关公乘胜追击杀到水军大营,现在的他根本无法回去参与那些朝堂争论。
随着四支兵马被派出去抵挡南、中、北三个方向的蜀军,陆逊手头上的兵力已经枯竭,刚逃回来的残兵败将是暂时无法用的,而夏口水军大营只剩下五千士卒。虽然这五千人是东吴水军精锐中的精锐,个个都是可以以一当五的好汉,但是人数实在太少了,这么点人还不够人家填牙缝的。
如果还是以前那种旧式部队之间的对抗,陆逊还没那么绝望,自己手上有着这五千精锐,再配合自己的奇谋妙策,即使敌军有多于己几倍的兵力,也未尝不可以一搏。
可是偏偏对手是攻击力远超这个时代新式军队,很多东西完全超出陆逊的想象,这样的部队,自己要有几倍于对方的兵力才敢与之交手,现在反过来,敌人兵力是己方的几倍,这仗还怎么打?
陆逊冥思苦想了一天一夜,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想到的办法就是“铁锁横江”,即用铁链横在江面上,拦住上游过来的船只。这一计策在原历史上是在三国后期,确切地说是蜀国灭亡后,东吴将领吴彦发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的。
既然吴彦能想到这种方法,绝顶聪明的陆逊怎么可能想不到,以前没想到不过是那时候不需要而已。以前东吴水军一直处于进攻的态势,哪里需要想这种防御方法。现在情况窘迫,不得已之下,陆逊提前将这一策略想了出来。
陆逊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策略,也是受了拉渔网防水雷的做法启发。他心想,既然用简单廉价的渔网就能阻挡蜀军水雷的袭击,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阻挡他们的船只顺流而下呢?
他一开始想到的是用绳索,用一条坚韧的绳索横贯在大江上,就可以勒住下来的船只。后来转念一想,现在的舰船都是巨无霸,什么样的绳索才能勒得住这样的巨无霸而不会断掉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还要经得起破坏,蜀军要是发现船只受阻,一定会派人下来查探原因。
当他们发现是绳索作怪时,必然就会想办法砍断这条绳索。如此一来,自己的计策不是功亏一篑了?要有条很坚硬的东西,既可以拦得住巨型战舰,又不会让蜀军那么容易破坏掉才行。
想啊想,在陆逊冥思苦想之下,最后终于给他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铸造一条巨型铁链横贯在大江上,只要铁链足够粗,蜀军想砍断也是千难万难。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电动工具,也没有机械动力,全部工作都靠人力,人力再大也是有限度的。
当然,一些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类也不是说没办法,办法就是靠水磨工夫。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慢慢锯,慢慢凿再粗再大的铁链总是被弄断的一天。这一点陆逊也明白,他并不指望这条铁索能永远将蜀国水军锁在上游,他只需他能阻挡蜀军一段时间,好让他想出其他应对的办法。
于是,陆逊征集所有水军铁匠,又派出军队搜罗附近几座城池的铁匠和铁器,还让铁匠们融化了仓库中的一些兵器,然后日夜开工打造一条超级粗大的铁索。夏口是几十万东吴水军的营寨,这里的兵器堆积如山,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保障了陆逊有足够的金属来打造这条超级铁索。
陆逊想出这一计划,充分证明他已经乱了方寸,思虑已经不再缜密了。他这个方法的确可以短时间内阻挡蜀军舰船的通过,但是他没有想到,铸造一条横贯长江的铁链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是多么大的一项工程,是需要耗费多少时日的工程。
这项工程刚实施了两天,陆逊就后悔了,如果关公在打败了东吴前线水军后,马不停蹄立刻就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达这里了,铁索是肯定不够时间完工的,那么自己那么辛苦征集那么多铁匠,熔化那么多兵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进行的这个项目,岂不是都是在做无用功?
陆逊没想到自己竟然昏了头,想出这样的一招昏招。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过碍于面子,陆逊又不好意思叫停这个项目。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又过去了三天,依然没有等来蜀国水军,陆逊这才算松了口气。
陆逊一边督造这条大铁索,一边让溃兵们休整,以期他们能尽快恢复状态,同时他发出军令,将在南、中、北三个方向拦截入侵蜀军的三路大军,召一部分回来,全力加固长江防线。他让这三路人马只留下足够牵制蜀军的兵力,多余的兵力马上返回夏口。
其他方向都没有长江重要,因为长江黄金水道可以顺流而下,一直到达建业,如果这里失守,蜀军很快就能毫无阻碍地到达东吴的首都,这也意味着东吴灭国在即。他不是没想过这三路人马被抽走了部分兵力后,还能否抵挡得住蜀军,只是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
谁让现在东吴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呢。这个时候只能是弃卒保车了。只能抛弃一些无关重要的领土,重点保住战略位置。事实上在陆逊脑海里,正计划着如何全面收缩军队,缩小防守范围。当然,这也意味着,将要主动放弃大~片的领土。
(本章完)
张昭和顾雍各抒己见,争论了半天也没争论出个所以然来。缺乏了一个强而有威信的人作为裁判,这样的争论永远也得不出结果。可惜,一言九鼎能做裁判的孙权已经起不来了,而且可能是永远也起不来。
本来,像周瑜这样的强势大都督也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勉强也能做这个裁判。可惜周瑜之后东吴再没有大都督。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没了这个官职,而是在人们心目中,除了周瑜,谁也没有资格做东吴的大都督。
陆逊本来是够资格的,可惜被毁人不倦的刘厚将他彻底打落凡尘,毁得不能再毁了。更何况,他并不在场。陆逊现在在夏口水军大营中正焦头烂额的,前线水军大败,逃回来的船只、人马不足一成,他要安顿这些溃兵,还要想办法防范关公乘胜追击杀到水军大营,现在的他根本无法回去参与那些朝堂争论。
随着四支兵马被派出去抵挡南、中、北三个方向的蜀军,陆逊手头上的兵力已经枯竭,刚逃回来的残兵败将是暂时无法用的,而夏口水军大营只剩下五千士卒。虽然这五千人是东吴水军精锐中的精锐,个个都是可以以一当五的好汉,但是人数实在太少了,这么点人还不够人家填牙缝的。
如果还是以前那种旧式部队之间的对抗,陆逊还没那么绝望,自己手上有着这五千精锐,再配合自己的奇谋妙策,即使敌军有多于己几倍的兵力,也未尝不可以一搏。
可是偏偏对手是攻击力远超这个时代新式军队,很多东西完全超出陆逊的想象,这样的部队,自己要有几倍于对方的兵力才敢与之交手,现在反过来,敌人兵力是己方的几倍,这仗还怎么打?
陆逊冥思苦想了一天一夜,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想到的办法就是“铁锁横江”,即用铁链横在江面上,拦住上游过来的船只。这一计策在原历史上是在三国后期,确切地说是蜀国灭亡后,东吴将领吴彦发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的。
既然吴彦能想到这种方法,绝顶聪明的陆逊怎么可能想不到,以前没想到不过是那时候不需要而已。以前东吴水军一直处于进攻的态势,哪里需要想这种防御方法。现在情况窘迫,不得已之下,陆逊提前将这一策略想了出来。
陆逊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策略,也是受了拉渔网防水雷的做法启发。他心想,既然用简单廉价的渔网就能阻挡蜀军水雷的袭击,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阻挡他们的船只顺流而下呢?
他一开始想到的是用绳索,用一条坚韧的绳索横贯在大江上,就可以勒住下来的船只。后来转念一想,现在的舰船都是巨无霸,什么样的绳索才能勒得住这样的巨无霸而不会断掉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还要经得起破坏,蜀军要是发现船只受阻,一定会派人下来查探原因。
当他们发现是绳索作怪时,必然就会想办法砍断这条绳索。如此一来,自己的计策不是功亏一篑了?要有条很坚硬的东西,既可以拦得住巨型战舰,又不会让蜀军那么容易破坏掉才行。
想啊想,在陆逊冥思苦想之下,最后终于给他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铸造一条巨型铁链横贯在大江上,只要铁链足够粗,蜀军想砍断也是千难万难。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电动工具,也没有机械动力,全部工作都靠人力,人力再大也是有限度的。
当然,一些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类也不是说没办法,办法就是靠水磨工夫。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慢慢锯,慢慢凿再粗再大的铁链总是被弄断的一天。这一点陆逊也明白,他并不指望这条铁索能永远将蜀国水军锁在上游,他只需他能阻挡蜀军一段时间,好让他想出其他应对的办法。
于是,陆逊征集所有水军铁匠,又派出军队搜罗附近几座城池的铁匠和铁器,还让铁匠们融化了仓库中的一些兵器,然后日夜开工打造一条超级粗大的铁索。夏口是几十万东吴水军的营寨,这里的兵器堆积如山,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保障了陆逊有足够的金属来打造这条超级铁索。
陆逊想出这一计划,充分证明他已经乱了方寸,思虑已经不再缜密了。他这个方法的确可以短时间内阻挡蜀军舰船的通过,但是他没有想到,铸造一条横贯长江的铁链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是多么大的一项工程,是需要耗费多少时日的工程。
这项工程刚实施了两天,陆逊就后悔了,如果关公在打败了东吴前线水军后,马不停蹄立刻就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达这里了,铁索是肯定不够时间完工的,那么自己那么辛苦征集那么多铁匠,熔化那么多兵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进行的这个项目,岂不是都是在做无用功?
陆逊没想到自己竟然昏了头,想出这样的一招昏招。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过碍于面子,陆逊又不好意思叫停这个项目。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又过去了三天,依然没有等来蜀国水军,陆逊这才算松了口气。
陆逊一边督造这条大铁索,一边让溃兵们休整,以期他们能尽快恢复状态,同时他发出军令,将在南、中、北三个方向拦截入侵蜀军的三路大军,召一部分回来,全力加固长江防线。他让这三路人马只留下足够牵制蜀军的兵力,多余的兵力马上返回夏口。
其他方向都没有长江重要,因为长江黄金水道可以顺流而下,一直到达建业,如果这里失守,蜀军很快就能毫无阻碍地到达东吴的首都,这也意味着东吴灭国在即。他不是没想过这三路人马被抽走了部分兵力后,还能否抵挡得住蜀军,只是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
谁让现在东吴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呢。这个时候只能是弃卒保车了。只能抛弃一些无关重要的领土,重点保住战略位置。事实上在陆逊脑海里,正计划着如何全面收缩军队,缩小防守范围。当然,这也意味着,将要主动放弃大~片的领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