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诺亚代价
就在各方决战都相继分出胜负之时,唯有韩家之外那片以命运为名的战场仍处于摇摆不定之中。
先前,当七夜拿出龙形红玉封锁周围的符文之力时,韩暮的铜雕灵隐犬亦未能幸免,但他凭借七年中所修炼的剑技而力挽狂澜,将七夜逼到了悬崖边缘。
但是,这样的胜势并未能锁定战局,当七夜被逼到绝境时,他不顾一切地开启了观测禁绝,最终导致自己的意识被远古基因吞噬,观测禁绝也开始处于一种永久开启的状态。
当韩暮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击破这个最强领域时,他赫然回想起了七年前的事,当神陨纪元刚开启之时,极北的黑暗王者御驾亲征,让毁灭之镰席卷了整个赤县神州,红雾千里。
可是,那场浩劫的最终结局却是以狂狼之芬里尔命陨华夏而告终,虽然传言说他是自戕身亡,但根据各方消息判断,E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找到了某种打败狂狼之芬里尔的方法,并曾成功击碎对方的观测禁绝领域!
现在,在各种攻击都无效的情况下,想要击败被远古基因操控的七夜,办法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重新演绎一遍七年前所发生的事,用击败狂狼之芬里尔的方法来击败七夜!
而这个方法只有E博士才知道,韩暮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也就只有去询问他了。
不过,E博士显然并不想买韩暮的帐,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崩坏的冷笑,阴森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就算你凭借那个手段打败了七夜,我最终也难逃一死,必然会被你们处决,帮助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怎么?你怕了?现在想用这个为要挟来和我谈条件?”韩暮并没有丝毫妥协,强硬地说道,“你说的没错,你此生作恶多端,甚至连一死都无法偿还罪孽,只要我还活着,终有一日会将你处决!你难逃一死!但是,如果你能告诉我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我就能打败七夜,让这个世界免于水深火热,你也算稍微积德,在地狱里少受几日烈火灼烧。”
E博士听后凄惨地一笑,低沉地说道:“既然都是要死,我宁愿死在自己所创造的‘神’的手上,再说了,能拉整个世界给我垫背,我干嘛还要害怕下地狱?”
韩暮没有再说话,他本来也就没有指望E博士这种人性泯灭的恶徒会好心帮他,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人身上,不如自己去想办法。
“不过,就算告诉你也无妨。”就在韩暮刚转过身时,E博士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不知为何,这一次,他的言语中除了冷意,还夹杂着一丝阴谋的味道,“七年前那个破解观测禁绝的武器叫做‘诺亚方舟’,是一台可以凝聚人类意识,用来冲破观测禁绝领域的武器,而且现在仍存放于京首的武器库中,随时可以启动。”
韩暮虎躯一震,眼中燃起了浓浓的希望之火,他刚想追问武器库的位置,余光突然扫到了E博士脸上的阴冷诡笑,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他眯了眯眼睛,低沉地问道:“你在笑什么?有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吗?”
“也没有什么好笑的,你放心,我绝对没有耍诈,诺亚方舟巨炮绝对拥有击破观测禁绝领域的能力,它现在也确实躺在京首的兵器库中,只不过,发射巨炮的代价你不一定能承受得起。”E博士笑得异常阴险,就像在伊甸园迷惑亚当与夏娃的毒蛇。
“代价?”韩暮突然呼吸一窒,赫然想起了七年前在北欧看到的报道,上面说华夏以牺牲了一亿民众为代价,击溃了狂狼之芬里尔,难道这就是E博士说的代价?
虽说那一亿人的死被推卸到了提尔身上,但是韩暮很清楚,提尔是绝对干不出这种事的,能毫不留情地用无辜民众的性命来换取胜利的人,只有E博士!
韩暮皱紧了眉头,试探性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要牺牲人命才能发射诺亚方舟巨炮?”
“没错,诺亚方舟巨炮是通过投放超强磁场来引导人脑电磁波,同时引导意识的武器,这个过程会直接摧毁被投放者的身体机能,七年前,我正是通过引导了一亿人的意识才击破了狂狼之芬里尔的观测禁绝。”E博士阴险地注视着韩暮,语气中透露着九幽地狱的寒冷,“虽然七夜只继承了狂狼之芬里尔百分之一不到的能力,但是如果想要用诺亚方舟巨炮击碎观测禁绝领域,至少也需要牺牲近百万人的生命。怎么样,韩暮,要试试吗?用一百万人的生命换取这个世界的数十亿生灵不受摧残,这么简单的算术题你应该会做吧。”
这一刻,韩暮心中洋溢起了极度的不甘,E博士会这么简单地将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告诉自己,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认定自己不敢发射诺亚方舟巨炮!虽然这道算术题很简单,一边是一百万人的性命,一边是数十亿生灵的性命,如果要做选择的话,应该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韩暮无法做出选择,哪怕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就摆在他面前,而且在大势所趋之下无可厚非,但是,他绝对无法像E博士那样,为了胜利便对无辜的民众伸出杀手,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哪怕拯救了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韩暮转过了身,虽然他一直在心中安慰自己,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除了启动诺亚方舟巨炮,一定有其它方法可以击破观测禁绝领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韩暮额上的冷汗也越来越多,因为他实在想不出其它可以对抗观测禁绝的策略,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七夜在这个过程中仍在不停攻击,激烈的交战数次打断了韩暮的思路,让他寻思未果。
而此时,E博士脸上的凄惨笑意也越来越浓,大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死也要拉上整个世界陪葬的模样,眸中的崩溃凶光也是愈发闪耀…
…
本书来自
先前,当七夜拿出龙形红玉封锁周围的符文之力时,韩暮的铜雕灵隐犬亦未能幸免,但他凭借七年中所修炼的剑技而力挽狂澜,将七夜逼到了悬崖边缘。
但是,这样的胜势并未能锁定战局,当七夜被逼到绝境时,他不顾一切地开启了观测禁绝,最终导致自己的意识被远古基因吞噬,观测禁绝也开始处于一种永久开启的状态。
当韩暮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击破这个最强领域时,他赫然回想起了七年前的事,当神陨纪元刚开启之时,极北的黑暗王者御驾亲征,让毁灭之镰席卷了整个赤县神州,红雾千里。
可是,那场浩劫的最终结局却是以狂狼之芬里尔命陨华夏而告终,虽然传言说他是自戕身亡,但根据各方消息判断,E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找到了某种打败狂狼之芬里尔的方法,并曾成功击碎对方的观测禁绝领域!
现在,在各种攻击都无效的情况下,想要击败被远古基因操控的七夜,办法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重新演绎一遍七年前所发生的事,用击败狂狼之芬里尔的方法来击败七夜!
而这个方法只有E博士才知道,韩暮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也就只有去询问他了。
不过,E博士显然并不想买韩暮的帐,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崩坏的冷笑,阴森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就算你凭借那个手段打败了七夜,我最终也难逃一死,必然会被你们处决,帮助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怎么?你怕了?现在想用这个为要挟来和我谈条件?”韩暮并没有丝毫妥协,强硬地说道,“你说的没错,你此生作恶多端,甚至连一死都无法偿还罪孽,只要我还活着,终有一日会将你处决!你难逃一死!但是,如果你能告诉我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我就能打败七夜,让这个世界免于水深火热,你也算稍微积德,在地狱里少受几日烈火灼烧。”
E博士听后凄惨地一笑,低沉地说道:“既然都是要死,我宁愿死在自己所创造的‘神’的手上,再说了,能拉整个世界给我垫背,我干嘛还要害怕下地狱?”
韩暮没有再说话,他本来也就没有指望E博士这种人性泯灭的恶徒会好心帮他,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人身上,不如自己去想办法。
“不过,就算告诉你也无妨。”就在韩暮刚转过身时,E博士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不知为何,这一次,他的言语中除了冷意,还夹杂着一丝阴谋的味道,“七年前那个破解观测禁绝的武器叫做‘诺亚方舟’,是一台可以凝聚人类意识,用来冲破观测禁绝领域的武器,而且现在仍存放于京首的武器库中,随时可以启动。”
韩暮虎躯一震,眼中燃起了浓浓的希望之火,他刚想追问武器库的位置,余光突然扫到了E博士脸上的阴冷诡笑,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他眯了眯眼睛,低沉地问道:“你在笑什么?有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吗?”
“也没有什么好笑的,你放心,我绝对没有耍诈,诺亚方舟巨炮绝对拥有击破观测禁绝领域的能力,它现在也确实躺在京首的兵器库中,只不过,发射巨炮的代价你不一定能承受得起。”E博士笑得异常阴险,就像在伊甸园迷惑亚当与夏娃的毒蛇。
“代价?”韩暮突然呼吸一窒,赫然想起了七年前在北欧看到的报道,上面说华夏以牺牲了一亿民众为代价,击溃了狂狼之芬里尔,难道这就是E博士说的代价?
虽说那一亿人的死被推卸到了提尔身上,但是韩暮很清楚,提尔是绝对干不出这种事的,能毫不留情地用无辜民众的性命来换取胜利的人,只有E博士!
韩暮皱紧了眉头,试探性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要牺牲人命才能发射诺亚方舟巨炮?”
“没错,诺亚方舟巨炮是通过投放超强磁场来引导人脑电磁波,同时引导意识的武器,这个过程会直接摧毁被投放者的身体机能,七年前,我正是通过引导了一亿人的意识才击破了狂狼之芬里尔的观测禁绝。”E博士阴险地注视着韩暮,语气中透露着九幽地狱的寒冷,“虽然七夜只继承了狂狼之芬里尔百分之一不到的能力,但是如果想要用诺亚方舟巨炮击碎观测禁绝领域,至少也需要牺牲近百万人的生命。怎么样,韩暮,要试试吗?用一百万人的生命换取这个世界的数十亿生灵不受摧残,这么简单的算术题你应该会做吧。”
这一刻,韩暮心中洋溢起了极度的不甘,E博士会这么简单地将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告诉自己,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认定自己不敢发射诺亚方舟巨炮!虽然这道算术题很简单,一边是一百万人的性命,一边是数十亿生灵的性命,如果要做选择的话,应该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韩暮无法做出选择,哪怕击破观测禁绝的方法就摆在他面前,而且在大势所趋之下无可厚非,但是,他绝对无法像E博士那样,为了胜利便对无辜的民众伸出杀手,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哪怕拯救了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韩暮转过了身,虽然他一直在心中安慰自己,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除了启动诺亚方舟巨炮,一定有其它方法可以击破观测禁绝领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韩暮额上的冷汗也越来越多,因为他实在想不出其它可以对抗观测禁绝的策略,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七夜在这个过程中仍在不停攻击,激烈的交战数次打断了韩暮的思路,让他寻思未果。
而此时,E博士脸上的凄惨笑意也越来越浓,大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死也要拉上整个世界陪葬的模样,眸中的崩溃凶光也是愈发闪耀…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