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我的理念
贾元的表现可以说是咄咄逼人,他甚至带着某种悲壮的气势,当然,他们自然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一代导演糟糕的经历几乎可以和沈正辉父辈相提并论了,好不容易学成了出来愕然地发现整个国家的电影体制完全改变了,找不到拍电影的工作,即使能拍电影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拍电影。他们和已经依靠国家的力量拍片从而在国际上成名的第五代导演不同,必须从一个新起点自己开始,艰难地拉投资、拍片、跑发行。从一条夹缝中艰难地挣扎寻求自己的道路。
这一代导演几乎都是这样艰难地白手起步,完全依靠自己拉资金,找关系,做计划,拍电影,然后还不得不扫尾电影拍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发行工作。因为很多时候大陆不能上映,于是这一代和第五代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国际化的,而是相反,他们本身已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的电影一开始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世界上必然有着对于别国世界感兴趣好奇的观众,对于异国他乡的故事的兴趣远远胜过了身边的日常,于是所谓的艺术的电影并非没有市场。物质生活越是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越高,于是最商业化最主流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被追求更高精神生活的人抵制,一些非主流的东西会获得固定的人群的追捧。市场细分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做小众的东西也能够赚钱。因为非主流的东西的投资收益的方式和主流的东西是不同的。
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能够管理到非主流小众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吗?严格来说,他们是可以的。他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让非主流的东西不能公开上映。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在市场化加上全球化的时代里,政府部门的管理力量只能体现在他被法律授予的方面和层面上。就好像民国时期躲在租界里面的进步作家一样,甚至第六代导演的境况还要更好一些。他们和当局以及主流电影圈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03年不就解禁了吗?相对而言,中国的艺术家都必须挟洋自重。毕竟泱泱大国、处处领先的天朝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在这样一个频繁交流。思想动荡的时代里,顺之者不一定昌。但是逆之者一定亡。
电影局在国内电影产业逐渐萎缩,产片量不高,票房也不行的内需不旺的现实情况下,在wto之后。国外大片步步紧逼的外部威胁形势下,一方面,和第六代导演缓和关系,拉拢人才,另外一方面,又把沈正辉扯出来做拉大旗作虎皮。今天的会议实际上很有意思,叫做中国电影的发展探讨会,电影局的主要想法无非是借用沈正辉这个票房奇迹好好压一压国内年轻导演的心气。别以为官老爷们在形势的逼迫下对你们让了步,你们从此就可以不服管教了。你们看看这位大牛,票房不知道是你们的几百倍几千倍,人家是怎么想的。你们不要拍出来电影不能上映就认为是我们电影局管你们管得太死了。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你们too-s-na?ve的思想不要太严重。
在场的不说全部的人,至少不少人是明白电影局的想法的。譬如张导演、冯导演和陈导演,在场就一言不发。他们是得益者,自觉不需要站出来和loser吵架。虽然他们和他们这一代的同行里有些人中间也有对电影局的腹诽,但是总体而言。他们是体制的受益者。即使从前不是,现在也已经是了。
他们都清楚这次会谈的目的。如果是讲电影发展和商业化的话,张导演也有资格发言。但是张导演一开始就向领导表示了自己是过来旁听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张导演的《英雄》是一部**型运作成功的电影。它的成功的基础是建立在张导演多年的名气的积累上的,甚至可以说这样说,建立在官方对于张导演不懈的支持和张导演本身国际化的名望身上。不然三千万美元的投资,谁会有这个胆量拿出来?杰特李、张影后、梁影帝、陈影帝这些个大腕,谁能够把他们聚在一起?能够用同样方法模仿张导演的路子的导演都在现场——冯导演、陈导演,他们现在都在这样做了。那么那些年轻导演们,用根本不出名的实力小演员,用几万块就当做片酬打发掉的演员的导演们,凭什么来走同样的路呢?
所以实际上,同样看出来这一点的第六代导演们,在来会场之前就已经憋着一口气了,这场会议,根本就是富人对穷人的嘲讽,不仅如此,富人还假惺惺地做出姿态,对穷人说什么:“你只要努力,有一天也和我一样,你要改变穷的观念。”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对于电影的观念、思想和主题,对于电影表现的看法等等都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讲,他们都不是受商业电影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先天从基因上就是艺术片导演,这实际上是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局限。但是这种话说出来就是地图炮,沈正辉所要讲的当然不是直指这个核心说你们都学废了,想要拍商业片就好好改造思想吧!他只能从侧面来讲商业片的发展,从正面讲商业片的注意事项。这就成了典型的老生常谈,根本不能激发在场的导演们的兴趣。
所以一开始,没有等到沈正辉照本宣科还是宣读他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和分析市场的需求。贾元导演就首先站起来为自己心中的忿恨开了第一枪。
贾元的问题很不好回答,稍不注意就变成了体亏屁思的结论。导演们抱怨体制限制了他们,但是实际上全部放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胡搞的话。也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就可以对抗好莱坞大片了。电影局找沈正辉来上课,就是给这帮家伙提提醒——从艺术的迷梦中醒过来吧!我们不是电影工作者,但是我们见过太多了。
沈正辉抿了抿嘴,看着贾元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来,“沈导演,”他说道,“你对我提的问题怎么看?”
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人已经鼓起掌来,急得主持人急忙叫道。“大家注意秩序。”
“中国社会目前的矛盾,至少在电影产业上是群众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这样说,大家反对吗?”沈正辉说道。
他的这番话倒是引起了一阵低沉的笑声。不过倒是没有人站起来反对。
贾元皱了皱眉,“生产力本来就低,还不让人种地,这不就是饿死人了吗?”
“这个生产力不是简单的粗放扩大生产的概念,”沈正辉冷静地说道,“中国电影的票房这些年的数据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么大的市场,结果被几部电影称王称霸,当然。一些具体的原因我们就不分析了,我说几点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要点。”
“这和我的问题有关系吗?”贾元问道。
“贾导演,你听我说完。”沈正辉平心静气地说道。“说道商业电影的话,就要说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好莱坞和香港电影是有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的,他们在商业电影、艺术片等等各种类型电影上经过了若干年的积累,达到了一个我不说是好的平衡的方式,最起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产业体系了。但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和这两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的电影的发展不是渐进式的,而是一个断层一个断层的跃进式的发展的。在很多情况下,电影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所以伴随着国家整体的变化,电影产业的主题也是变化的。”
看了看周围人的窃窃私语,沈正辉继续说道,“这一点,从题材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很多东西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是业内人士,都很清楚我们国家的电影史。我举几个具体的粒子,《少林寺》当初放映的时候万人空巷,但是现在如果按照当时《少林寺》的水准继续拍摄武打片,那就要仆街了,但是你们看看作为主演的杰特李的发展,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商业片的演进就可以看做是电影发展的一个例子。再比如小马周、杰克成、周星星这些人,把他们拍摄的电影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中寻找电影发展的规律,就可以看出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发展,题材、主题等等的发展就是商业电影演进的自身动力。”
看了看有些已经陷入了思考的人,沈正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对于艺术片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从商业片的例子我觉得,即使是艺术片也应该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反应和体现,表现在电影上,就是电影的主题和故事,然后艺术片的主题和故事又要接受社会意识的审视和考验,那么说到底,艺术片也是要有市场的,至少它是需要承认的。不然的话,除非艺术家本身已经被承认了,他本身就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你这是什么理论?”贾元问道。
“我觉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沈正辉摊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
“那么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贾元追问道。
“我听说去年电影局已经和大家谈过了,对于不少人的导演资格和作品已经解禁了。”沈正辉看向参会的电影局局长。
对方点了点头,“是的。”
“这就算是一个好的基础,”沈正辉继续说道,“既然现实的状况已经好了不少,那么大家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证明一下自己。”
贾元嗤笑了一声,“你根本就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楼桦拉了拉贾元。“好了。”意思是让贾元见好就收。贾元推开了楼桦的手,“我这些个问题不是为我自己问的,”他很是坦荡的样子。“我熬了这么些年,也算是有点小名气了,自己凑点钱拉拉投资也能够拍些‘所谓艺术’的电影。”他看着沈正辉,“所谓艺术”这个词说得有些讽刺的味道,“但是我不能让我的同代人和我的后背,继续遭受我这样的苦难。”
“呃,老贾。说得有点过了。”一旁的王帅说道,“苦难也是一种磨练。”
贾元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他一下子坐下来,“太他妈的磨练了。”
大哥你的路算是顺利的了。沈正辉咳嗽了一声,在电影局领导和前辈们颇为尴尬的注视下回应道,“我不好对艺术片作出评价。因为很有可能,不,不是很有可能,因为基于我的身份就是偏见。”他摊开了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我们的体制把所有的导演都培养成艺术片导演也是不对的,譬如说我们科班不能培养出冯导演一样的人才这就是很大的损失。”冯导演被看得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不过抬起头来的时候依然是面无表情。
“所以我很难回答贾导演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就我个人来讲。先把艺术片导演这个话题放开,我觉得中国目前需要培养出一批技术性的导演和配套的产业,才是最急的任务。因为从好莱坞的电影就可以直接看出来这个趋势。就商业电影而言,最吸引人的东西最终还是场面和特效,因此,无论是从我们电影的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电影市场不被冲击的角度而言,这都是最迫切的。”
沈正辉扫了一眼贾元,他还低着头。似乎情绪还很激动,还不住地摇头。似乎对于沈正辉避重就轻地逃开了自己的问题非常不满。
“不好意思,因为今天的题目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鉴于我本人的身份,我所谈的话题也偏向商业电影方面。”沈正辉解释道,“你们可以认为我对于‘艺术’的电影有偏见,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只能谈谈我个人偏颇的观点,这倒不是故意针对谁,或者说我看不起什么类型的电影,因为来之前电影局的领导就已经和我说这是一场开放的交流会,所以我也尽量坦诚一点,虽然非常不了解、不熟悉艺术电影,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上一些。如果有得罪,希望大家看在我年轻的份上,不要怪罪。”
沈正辉主动提到自己的年龄,这才让在场的人都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别扭的一点。他是75年生人,97年毕业,98年正式进入电影圈,拍摄了《不良高中残酷史》,这时候他刚刚二十三岁。贾元导演比沈正辉大五岁,他在电影圈起步也同样比沈正辉早上五年,早在93年,他就已经开始拍摄自己第一部片子《小山回家》了,说起来,他实际上是这一代导演里面路子走得最顺的一个,今年刚刚满三十四岁的他已经是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了。
从商业和艺术两个角度上讲,在场的除了张导演这些前辈之外,有资格和沈正辉对话的就属他了,他也当仁不让地首先发声,结果被沈正辉打了一拳太极,硬是把这个话题绕开了。如果继续就这个话题纠缠不清的话,反而显得心胸狭窄了,于是贾导演坐直了身子,冷眼看着沈正辉,准备好好听听他准备怎么说。
“就我个人的看法,导演有可能处在两个分歧的极端,一种是导演包办一切,让整部片子都充满了他的想法和影子,另外一种是导演完全沦为了执行者,就中国而言,制片人掌管一切的制度还不太成熟,我们连导演都不够,更不要说懂行的制片人了。不过这在香港方面倒是有例子,譬如说徐克,再譬如说王京。”沈正辉扫视了一下全场,大家都没有不耐烦,都有些津津有味地听着,似乎在等他后面说的东西。
“中国的导演还是偏向第一种的,导演的权责很大,必须为整部片子负责,但是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一个的力量有时候控制不住越来越巨大的电影投资项目。于是带有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虽然不说会绝迹,但是在主流市场上只能说会越来越少,这样越发地显得那些有着鲜明的风格的导演的可贵了。”
沈正辉咽了一口口水。终于按照自己的思路一直说下去,“但是现在的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想要完全掌握电影的进程的导演会发现时代变化的太快以至于自己跟不上了,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风格,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能举个例子吗?”楼导演阴阳怪气地问道,“我可感觉不到这种趋势。”
“实际上例子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家没有意识到。”沈正辉说道,“譬如说张导演拍摄《英雄》的时候。他本人不会去设计武打动作的细节,他只会和动作指导说我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效果,让动作指导去设计动作。场面的宏大,更多的特技拍摄和特技制作。都不是导演一个人能够玩得转的,他必须成为这样一个角色,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楼导演嘴角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你说的是剧组内部的分工,和导演的控制力没有关系。”
“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剧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就是整个电影产业发展壮大和专业化的趋势。”沈正辉说道,“既然如此,我再举几个例子,《哈利波特》、《上海堡垒》、《悟空传》。”
“有什么共同点吗?”有人问道。
“这几部作品都是商业上成功的作品。注意到它们都是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已经以其他形式获得了足够多的影响力,然后当电影真正拍摄成功的时候,因为其他艺术形式而关注电影的观众就成为了电影最直接的消费者。”
“热门小说、动画什么改编成电影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楼导演代替贾导演开始抬杠。“日本的热门动画片不是每年都出电影版吗?这也是电影题材的一个方面而已。”
“我认为这是电影题材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沈正辉回答道,“它就涉及到了我前面讲的一个问题,电影发展的动力有时候就是受社会意识的推动,电影自身的发展就是受社会影响的,社会文化流行就是电影的题材来源。其实这非常好理解的,就好像现场大家的电影对于社会的记录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一个侧面。电影题材就是社会本身的一个反应,这种变化来得太快太猛烈,有时候某些东西被你们敏锐地抓住了。”
他看了看坐在会议桌上的领导们,领导们都露出官样的微笑,“未来的电影题材主流的方向肯定是偏向娱乐的,这和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精神需求有关系。当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些层面上,艺术片也就有了细分的市场,所以说在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会让各种类型的片子都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就主流来看,毋庸置疑,商业片的市场最大,商业片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社会大众的趣味,这是商业片成败的关键。我觉得就影片投资来说,未来的商业片电影投资显然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很容易能够猜出来,看看《英雄》的成本就看出来了,随着社会发展,除非遭受金融危机,不然的话电影明星的身价指挥涨不会跌,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于是电影的投资也就越来越倾向于稳妥的内容和类型。”
“偏向于受欢迎的小说、漫画这些题材的改编吗?”有人问道。
“不局限于,”沈正辉说道,他又看了看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第六代导演群,“实际上这就显示出艺术片的意义来了,从某个角度上讲,艺术片算是商业片的先驱,起到了某种为商业片探路的作用。所以各大电影奖项的设立,鼓励创新和鼓励新人,培养演技,这都是为了整个产业更好的发展。”
有人眨眼,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问题就在于如何把握好这个衔接,实际上艺术片和商业片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任何一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都不是健康的。现在让人担心的就是艺术片和商业片对立得太厉害,这样实际上对于谁都不是好事情。艺术片越发地曲高和寡。商业片沉浸于套路的重复,到最后各自都走上了歧路。”
“所以看事情要全面地看,”一位副局长认真地点了点头。“沈导演的看法很深刻啊!”
沈正辉强忍住自己的羞愧,继续说道,“我也很希望有拍艺术片的导演能够拍拍商业片,同时也希望拍商业片的导演能够尝试一下艺术片,关键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住了,眼界开阔,打破类型片的藩篱。这样对于将来的导演就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完成这样的转换,就好像我前面说的。导演要把握住重点,要能够寻找好的助手,分工协作,这样的话。又需要我们的电影产业足够链足够粗,足够大,有足够的人手,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对撞,交流产生化学反应。如果仅仅几个人执着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固步自封的话,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沈正辉颇感畅快地说道,“譬如好莱坞,他们的市场足够大,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不断有新的公司因为一部好片而崛起,也有老牌公司因为一部巨片失败而倒下,关键就在于活力和创新。”
已经有官员带头鼓起掌来。
沈正辉连忙摇手。“但是要做成这个样子,还是需要政府的扶植。”
“有方向了,政府也才知道该如何扶植。”这是一个电影公司的大佬说道,“说到底还是要多给年轻导演机会。”
话题转换成这样,一些本来想要来挑刺的家伙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沈导演!”最终还是贾元站了起来,“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的语气到时变得柔和得多了,“你当导演是从日本起步的吧?”
“是的。”沈正辉点了点头。
“第一部电影投资是多少?”
“如果你问的是我导演的骗子的话。第一部是《风林高中》,预算是五亿日元。”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让在场的人吸了一口凉气,五亿日元,那是亿为单位,哪怕是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三千多万左右,更何况那是99年前后,叁仟万人民币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资了。
贾元带着某种艳羡的语气,“在场的人,”他扫了一圈,“除了寥寥几位大师之外,大概根本达不到你的这种水准,当然,大师在起步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优厚的前提准备。”
“是的,”沈正辉承认道,“但是我可以讲一讲我的起步,诚然,我一开始起步就资金雄厚,因为我家本身是做外贸的,做电影确实不缺钱,而且就日本来说,也不缺乏融资的渠道,我想这一点贾导演你也了解。”
贾导演哼了一声,他也是受北野武工作室资助起家的,自然也知道。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投资了好几部动画片,都有哪几部呢?分别是gonzo的《re-take》,《东京堡垒》和《浦海堡垒》,这几部动画片最后都出了电影版的,所以大家应该比较清楚。”
不,现场有不少不看动画片的老同志,大家很不清楚,纷纷张口询问。于是沈正辉不得不将这几部动画片tv版盈利和电影版的票房告诉他们一一介绍之后,听到票房之后,所有人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然后我自己当演员,这算是我最认真地参演一次电影了,《北高中学残酷史》,这部电影也是我投资的,导演是清水崇导演,他就是《咒怨》的导演,被称作是日本的恐怖片大师,当时我们找到他当导演的时候,他只参与制作过几部电视剧,自己凑钱拍了《咒怨》的电视版,还找不到发行的公司。”沈正辉说道,“这部电影最后拿到了20亿的票房,当然,我不是在这里吹嘘说我眼光有多厉害,我稍微解释一下,《北高中学残酷史》和之前所说的那些动画片实际上都是已经有原著的,它们在某个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圈子里面流行着,被我发现,然后用作电影的题材。”
沈正辉咽了一口口水,为自己脸皮厚的无耻在心中鼓掌,“所以我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要我自己看的话。我也不过是和时代共生的普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沈正辉继续大言不惭地说道,“实际上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刚从校园里面走出来的年轻人,脑子里面的奇思妙想实际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他们缺乏把这些奇思妙想实现的物质条件,这对于我来说,也许我幸运了一些。要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沈正辉对着自己的父亲鞠了一躬,沈兴国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
“所以……”
“所以刚才王董事长说得很好啊。一定要多给年轻的导演机会,”沈正辉借着贾元的话就说下去,“实际上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在校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越是年轻人,他们对于时代的感觉就越敏锐。”他举手说道,“局长,我有个建议,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拍摄自己的毕业作品应该大力支持才对。”
局长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这点应该纳入考虑。”
“我本人非常愿意为此出力,”他看了一下四周,“既然我们在平京电影学院,那么。好吧,等会后我们再谈这个问题。”
坐在一旁的第六代导演有些尴尬,他们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电影的奖项居高临下地对沈正辉说什么。但是在眼下这个会议上,大家并不是无脑的中二少年,也知道会议的主题肯定不是如何在西方各大电影节上刷奖,而且听沈正辉从头到尾的发言,他对于刷奖似乎完全没有兴趣,所讲的内容都只局限在商业片。这就让能够针对的话题题目变得难以找寻起了,第六代导演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了。
当然。沈正辉对于第六代导演集体也没有什么好感,如果是他们出道的作品因为受到了西方电影界的认可有光环加成的话,那么这批导演日后的作品大多乏善可陈。特别是他们其中的几个,远远地落后与时代了,还沉浸在自己的中二病中,一再地重复着自己觉得深沉的主题,结果反而被时代衬托得浅薄。但是不能否认,站在当下的这个时间点上,这还是一批才华横溢,有着自己追求和足够的行动能力的导演们,面临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窘境,政府不得不和他们和解,将振兴电影市场的期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另一方面,大概也算是意识形态上的一个松解。但是,体制的力量是巨大的,最终现实还是证明,能够拯救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还是内地非科班出身的导演群和香港导演。
这一场交流会最后真的变成了交流会,第五代的几位重头导演和其他的制片的大佬们开始愉快地和沈正辉交流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的心得了。作为亚洲第一商业导演的名头还是太响亮,在好莱坞太远的现实下,许多人对日本市场非常感兴趣。但是日本电影市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例子,在真人题材电影上,他们已经彻底走偏了路,积重难返了。即使拿到了日本真人电影票房第一的沈正辉也公开和在场的人这样讲道,单就培养演员这一条,日本就已经没有希望了。日本演员不得不在没完没了的偶像剧里磨练自己的演技,然后把路彻底走偏。沈正辉能够举的例子甚至是来中国学习的青沼智昭。
另外一个值得一体的就是,日本电影的题材严重偏向动漫化,在沈正辉嘴里,这成了他成功地原因,也是日本电影沉沦的原因。如果在商业大片上,中国不走出自己的道路,最后不免也像日本一样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
三大导演想的是自己的电影在日本的营销,因此对待沈正辉也特别客气,冯导演特别恭维了沈正辉,说他应该多培养电影圈的分工的提法非常对他的胃口,他提起电影圈的专业人士的缺乏就是一肚子的苦水。张导和陈导也表示了表面上的客气,三个人谈好了就迅速地离开,然后是其他商业大佬,专家教授上来交流。电影局的领导对于这个效果感到特别满意,准备就这个会谈出一个纪要,抓几个能够出政绩的项目作为工作。沈正辉刚刚和学院的院长初步谈了谈赞助学校学生拍片的计划,那边贾元毫不客气地走过来拍了拍沈正辉的肩膀。
“沈导演!”他挺客气地叫道,他身后跟着他的好些个哥们。
“什么事情吗?”沈正辉问道。
“我们想和你再私下里交流一下。”贾元说道,“你有时间吗?”
“对不起,”沈正辉露出为难的表情,“今天是真的没空了。”一旁的校长插上来说道,“贾元,你们也不要走,晚上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贾元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那么简单和你说一下。”几个人围了上来,先谈影片发行的事情,春日自然不会向外推生意,他们也不能只发行商业片,这种文艺片能顾坐起来也算是建立了一个健康的循环,于是沈正辉点头答应原则上可以合作,具体的情况到时候再谈,还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眼见生意谈妥了,贾元马上又换了一副脸,“你觉得你拍的商业片有灵魂吗?”
如果不看这家伙的表情,沈正辉绝对以为这家伙是邪教传教的,“你什么意思,能够说得清楚一点吗?”
“你觉得你拍的片子意义何在呢?”贾元问道,他对于刚才的争论还是不死心,“他们现实吗?”
“观众们喜欢就足够了。”沈正辉回答道。
“那么你喜欢吗?”贾元继续追问道。
“我当然喜欢,不,我应该不是喜欢的问题,我希望我的片子能够表达一种趣味,别人能够领会这一点,我就很高兴。”沈正辉回答道,他拍了拍贾元的肩膀,“大家体会是不同的,我有时候不太适应那种狠狠地刺激我的灵魂的电影,这完全是趣味问题。”
“按照你的说法,日后偏向趣味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贾元有些较真地问道,“是不是说以后我们就无路可走了?”
“我可没有这么说,至少我没有说喜欢艺术电影的会越来越少。”沈正辉回答道,“而且我只说的是我个人的揣测,不一定是对的。”沈正辉摊开手说道。
“你看不起电影节的奖?”贾元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沈正辉露出费解的表情,“怎么能说看不起呢?”他有些无奈,“我只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被电影节所青睐,不过我投资的几个动画片拿了不错的奖,这一点我倒是很高兴来着。”
“艺术电影为商业电影前驱吗?”贾元问道。
“是互助!”沈正辉强调道,“这就好像两条腿走路一样,偏重那一条腿,最后路都走不好。”
这家伙自尊心意外地强和敏感。沈正辉在心里面说道。(未完待续)
...
...b
b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
这一代导演几乎都是这样艰难地白手起步,完全依靠自己拉资金,找关系,做计划,拍电影,然后还不得不扫尾电影拍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发行工作。因为很多时候大陆不能上映,于是这一代和第五代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国际化的,而是相反,他们本身已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的电影一开始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世界上必然有着对于别国世界感兴趣好奇的观众,对于异国他乡的故事的兴趣远远胜过了身边的日常,于是所谓的艺术的电影并非没有市场。物质生活越是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越高,于是最商业化最主流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被追求更高精神生活的人抵制,一些非主流的东西会获得固定的人群的追捧。市场细分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做小众的东西也能够赚钱。因为非主流的东西的投资收益的方式和主流的东西是不同的。
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能够管理到非主流小众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吗?严格来说,他们是可以的。他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让非主流的东西不能公开上映。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在市场化加上全球化的时代里,政府部门的管理力量只能体现在他被法律授予的方面和层面上。就好像民国时期躲在租界里面的进步作家一样,甚至第六代导演的境况还要更好一些。他们和当局以及主流电影圈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03年不就解禁了吗?相对而言,中国的艺术家都必须挟洋自重。毕竟泱泱大国、处处领先的天朝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在这样一个频繁交流。思想动荡的时代里,顺之者不一定昌。但是逆之者一定亡。
电影局在国内电影产业逐渐萎缩,产片量不高,票房也不行的内需不旺的现实情况下,在wto之后。国外大片步步紧逼的外部威胁形势下,一方面,和第六代导演缓和关系,拉拢人才,另外一方面,又把沈正辉扯出来做拉大旗作虎皮。今天的会议实际上很有意思,叫做中国电影的发展探讨会,电影局的主要想法无非是借用沈正辉这个票房奇迹好好压一压国内年轻导演的心气。别以为官老爷们在形势的逼迫下对你们让了步,你们从此就可以不服管教了。你们看看这位大牛,票房不知道是你们的几百倍几千倍,人家是怎么想的。你们不要拍出来电影不能上映就认为是我们电影局管你们管得太死了。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你们too-s-na?ve的思想不要太严重。
在场的不说全部的人,至少不少人是明白电影局的想法的。譬如张导演、冯导演和陈导演,在场就一言不发。他们是得益者,自觉不需要站出来和loser吵架。虽然他们和他们这一代的同行里有些人中间也有对电影局的腹诽,但是总体而言。他们是体制的受益者。即使从前不是,现在也已经是了。
他们都清楚这次会谈的目的。如果是讲电影发展和商业化的话,张导演也有资格发言。但是张导演一开始就向领导表示了自己是过来旁听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张导演的《英雄》是一部**型运作成功的电影。它的成功的基础是建立在张导演多年的名气的积累上的,甚至可以说这样说,建立在官方对于张导演不懈的支持和张导演本身国际化的名望身上。不然三千万美元的投资,谁会有这个胆量拿出来?杰特李、张影后、梁影帝、陈影帝这些个大腕,谁能够把他们聚在一起?能够用同样方法模仿张导演的路子的导演都在现场——冯导演、陈导演,他们现在都在这样做了。那么那些年轻导演们,用根本不出名的实力小演员,用几万块就当做片酬打发掉的演员的导演们,凭什么来走同样的路呢?
所以实际上,同样看出来这一点的第六代导演们,在来会场之前就已经憋着一口气了,这场会议,根本就是富人对穷人的嘲讽,不仅如此,富人还假惺惺地做出姿态,对穷人说什么:“你只要努力,有一天也和我一样,你要改变穷的观念。”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对于电影的观念、思想和主题,对于电影表现的看法等等都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讲,他们都不是受商业电影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先天从基因上就是艺术片导演,这实际上是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局限。但是这种话说出来就是地图炮,沈正辉所要讲的当然不是直指这个核心说你们都学废了,想要拍商业片就好好改造思想吧!他只能从侧面来讲商业片的发展,从正面讲商业片的注意事项。这就成了典型的老生常谈,根本不能激发在场的导演们的兴趣。
所以一开始,没有等到沈正辉照本宣科还是宣读他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和分析市场的需求。贾元导演就首先站起来为自己心中的忿恨开了第一枪。
贾元的问题很不好回答,稍不注意就变成了体亏屁思的结论。导演们抱怨体制限制了他们,但是实际上全部放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胡搞的话。也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就可以对抗好莱坞大片了。电影局找沈正辉来上课,就是给这帮家伙提提醒——从艺术的迷梦中醒过来吧!我们不是电影工作者,但是我们见过太多了。
沈正辉抿了抿嘴,看着贾元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来,“沈导演,”他说道,“你对我提的问题怎么看?”
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人已经鼓起掌来,急得主持人急忙叫道。“大家注意秩序。”
“中国社会目前的矛盾,至少在电影产业上是群众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这样说,大家反对吗?”沈正辉说道。
他的这番话倒是引起了一阵低沉的笑声。不过倒是没有人站起来反对。
贾元皱了皱眉,“生产力本来就低,还不让人种地,这不就是饿死人了吗?”
“这个生产力不是简单的粗放扩大生产的概念,”沈正辉冷静地说道,“中国电影的票房这些年的数据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么大的市场,结果被几部电影称王称霸,当然。一些具体的原因我们就不分析了,我说几点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要点。”
“这和我的问题有关系吗?”贾元问道。
“贾导演,你听我说完。”沈正辉平心静气地说道。“说道商业电影的话,就要说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好莱坞和香港电影是有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的,他们在商业电影、艺术片等等各种类型电影上经过了若干年的积累,达到了一个我不说是好的平衡的方式,最起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产业体系了。但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和这两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的电影的发展不是渐进式的,而是一个断层一个断层的跃进式的发展的。在很多情况下,电影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所以伴随着国家整体的变化,电影产业的主题也是变化的。”
看了看周围人的窃窃私语,沈正辉继续说道,“这一点,从题材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很多东西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是业内人士,都很清楚我们国家的电影史。我举几个具体的粒子,《少林寺》当初放映的时候万人空巷,但是现在如果按照当时《少林寺》的水准继续拍摄武打片,那就要仆街了,但是你们看看作为主演的杰特李的发展,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商业片的演进就可以看做是电影发展的一个例子。再比如小马周、杰克成、周星星这些人,把他们拍摄的电影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中寻找电影发展的规律,就可以看出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发展,题材、主题等等的发展就是商业电影演进的自身动力。”
看了看有些已经陷入了思考的人,沈正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对于艺术片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从商业片的例子我觉得,即使是艺术片也应该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反应和体现,表现在电影上,就是电影的主题和故事,然后艺术片的主题和故事又要接受社会意识的审视和考验,那么说到底,艺术片也是要有市场的,至少它是需要承认的。不然的话,除非艺术家本身已经被承认了,他本身就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你这是什么理论?”贾元问道。
“我觉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沈正辉摊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
“那么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贾元追问道。
“我听说去年电影局已经和大家谈过了,对于不少人的导演资格和作品已经解禁了。”沈正辉看向参会的电影局局长。
对方点了点头,“是的。”
“这就算是一个好的基础,”沈正辉继续说道,“既然现实的状况已经好了不少,那么大家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证明一下自己。”
贾元嗤笑了一声,“你根本就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楼桦拉了拉贾元。“好了。”意思是让贾元见好就收。贾元推开了楼桦的手,“我这些个问题不是为我自己问的,”他很是坦荡的样子。“我熬了这么些年,也算是有点小名气了,自己凑点钱拉拉投资也能够拍些‘所谓艺术’的电影。”他看着沈正辉,“所谓艺术”这个词说得有些讽刺的味道,“但是我不能让我的同代人和我的后背,继续遭受我这样的苦难。”
“呃,老贾。说得有点过了。”一旁的王帅说道,“苦难也是一种磨练。”
贾元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他一下子坐下来,“太他妈的磨练了。”
大哥你的路算是顺利的了。沈正辉咳嗽了一声,在电影局领导和前辈们颇为尴尬的注视下回应道,“我不好对艺术片作出评价。因为很有可能,不,不是很有可能,因为基于我的身份就是偏见。”他摊开了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我们的体制把所有的导演都培养成艺术片导演也是不对的,譬如说我们科班不能培养出冯导演一样的人才这就是很大的损失。”冯导演被看得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不过抬起头来的时候依然是面无表情。
“所以我很难回答贾导演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就我个人来讲。先把艺术片导演这个话题放开,我觉得中国目前需要培养出一批技术性的导演和配套的产业,才是最急的任务。因为从好莱坞的电影就可以直接看出来这个趋势。就商业电影而言,最吸引人的东西最终还是场面和特效,因此,无论是从我们电影的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电影市场不被冲击的角度而言,这都是最迫切的。”
沈正辉扫了一眼贾元,他还低着头。似乎情绪还很激动,还不住地摇头。似乎对于沈正辉避重就轻地逃开了自己的问题非常不满。
“不好意思,因为今天的题目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鉴于我本人的身份,我所谈的话题也偏向商业电影方面。”沈正辉解释道,“你们可以认为我对于‘艺术’的电影有偏见,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只能谈谈我个人偏颇的观点,这倒不是故意针对谁,或者说我看不起什么类型的电影,因为来之前电影局的领导就已经和我说这是一场开放的交流会,所以我也尽量坦诚一点,虽然非常不了解、不熟悉艺术电影,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上一些。如果有得罪,希望大家看在我年轻的份上,不要怪罪。”
沈正辉主动提到自己的年龄,这才让在场的人都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别扭的一点。他是75年生人,97年毕业,98年正式进入电影圈,拍摄了《不良高中残酷史》,这时候他刚刚二十三岁。贾元导演比沈正辉大五岁,他在电影圈起步也同样比沈正辉早上五年,早在93年,他就已经开始拍摄自己第一部片子《小山回家》了,说起来,他实际上是这一代导演里面路子走得最顺的一个,今年刚刚满三十四岁的他已经是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了。
从商业和艺术两个角度上讲,在场的除了张导演这些前辈之外,有资格和沈正辉对话的就属他了,他也当仁不让地首先发声,结果被沈正辉打了一拳太极,硬是把这个话题绕开了。如果继续就这个话题纠缠不清的话,反而显得心胸狭窄了,于是贾导演坐直了身子,冷眼看着沈正辉,准备好好听听他准备怎么说。
“就我个人的看法,导演有可能处在两个分歧的极端,一种是导演包办一切,让整部片子都充满了他的想法和影子,另外一种是导演完全沦为了执行者,就中国而言,制片人掌管一切的制度还不太成熟,我们连导演都不够,更不要说懂行的制片人了。不过这在香港方面倒是有例子,譬如说徐克,再譬如说王京。”沈正辉扫视了一下全场,大家都没有不耐烦,都有些津津有味地听着,似乎在等他后面说的东西。
“中国的导演还是偏向第一种的,导演的权责很大,必须为整部片子负责,但是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一个的力量有时候控制不住越来越巨大的电影投资项目。于是带有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虽然不说会绝迹,但是在主流市场上只能说会越来越少,这样越发地显得那些有着鲜明的风格的导演的可贵了。”
沈正辉咽了一口口水。终于按照自己的思路一直说下去,“但是现在的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想要完全掌握电影的进程的导演会发现时代变化的太快以至于自己跟不上了,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风格,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能举个例子吗?”楼导演阴阳怪气地问道,“我可感觉不到这种趋势。”
“实际上例子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家没有意识到。”沈正辉说道,“譬如说张导演拍摄《英雄》的时候。他本人不会去设计武打动作的细节,他只会和动作指导说我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效果,让动作指导去设计动作。场面的宏大,更多的特技拍摄和特技制作。都不是导演一个人能够玩得转的,他必须成为这样一个角色,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楼导演嘴角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你说的是剧组内部的分工,和导演的控制力没有关系。”
“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剧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就是整个电影产业发展壮大和专业化的趋势。”沈正辉说道,“既然如此,我再举几个例子,《哈利波特》、《上海堡垒》、《悟空传》。”
“有什么共同点吗?”有人问道。
“这几部作品都是商业上成功的作品。注意到它们都是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已经以其他形式获得了足够多的影响力,然后当电影真正拍摄成功的时候,因为其他艺术形式而关注电影的观众就成为了电影最直接的消费者。”
“热门小说、动画什么改编成电影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楼导演代替贾导演开始抬杠。“日本的热门动画片不是每年都出电影版吗?这也是电影题材的一个方面而已。”
“我认为这是电影题材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沈正辉回答道,“它就涉及到了我前面讲的一个问题,电影发展的动力有时候就是受社会意识的推动,电影自身的发展就是受社会影响的,社会文化流行就是电影的题材来源。其实这非常好理解的,就好像现场大家的电影对于社会的记录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一个侧面。电影题材就是社会本身的一个反应,这种变化来得太快太猛烈,有时候某些东西被你们敏锐地抓住了。”
他看了看坐在会议桌上的领导们,领导们都露出官样的微笑,“未来的电影题材主流的方向肯定是偏向娱乐的,这和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精神需求有关系。当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些层面上,艺术片也就有了细分的市场,所以说在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会让各种类型的片子都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就主流来看,毋庸置疑,商业片的市场最大,商业片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社会大众的趣味,这是商业片成败的关键。我觉得就影片投资来说,未来的商业片电影投资显然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很容易能够猜出来,看看《英雄》的成本就看出来了,随着社会发展,除非遭受金融危机,不然的话电影明星的身价指挥涨不会跌,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于是电影的投资也就越来越倾向于稳妥的内容和类型。”
“偏向于受欢迎的小说、漫画这些题材的改编吗?”有人问道。
“不局限于,”沈正辉说道,他又看了看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第六代导演群,“实际上这就显示出艺术片的意义来了,从某个角度上讲,艺术片算是商业片的先驱,起到了某种为商业片探路的作用。所以各大电影奖项的设立,鼓励创新和鼓励新人,培养演技,这都是为了整个产业更好的发展。”
有人眨眼,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问题就在于如何把握好这个衔接,实际上艺术片和商业片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任何一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都不是健康的。现在让人担心的就是艺术片和商业片对立得太厉害,这样实际上对于谁都不是好事情。艺术片越发地曲高和寡。商业片沉浸于套路的重复,到最后各自都走上了歧路。”
“所以看事情要全面地看,”一位副局长认真地点了点头。“沈导演的看法很深刻啊!”
沈正辉强忍住自己的羞愧,继续说道,“我也很希望有拍艺术片的导演能够拍拍商业片,同时也希望拍商业片的导演能够尝试一下艺术片,关键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住了,眼界开阔,打破类型片的藩篱。这样对于将来的导演就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完成这样的转换,就好像我前面说的。导演要把握住重点,要能够寻找好的助手,分工协作,这样的话。又需要我们的电影产业足够链足够粗,足够大,有足够的人手,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对撞,交流产生化学反应。如果仅仅几个人执着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固步自封的话,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沈正辉颇感畅快地说道,“譬如好莱坞,他们的市场足够大,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不断有新的公司因为一部好片而崛起,也有老牌公司因为一部巨片失败而倒下,关键就在于活力和创新。”
已经有官员带头鼓起掌来。
沈正辉连忙摇手。“但是要做成这个样子,还是需要政府的扶植。”
“有方向了,政府也才知道该如何扶植。”这是一个电影公司的大佬说道,“说到底还是要多给年轻导演机会。”
话题转换成这样,一些本来想要来挑刺的家伙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沈导演!”最终还是贾元站了起来,“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的语气到时变得柔和得多了,“你当导演是从日本起步的吧?”
“是的。”沈正辉点了点头。
“第一部电影投资是多少?”
“如果你问的是我导演的骗子的话。第一部是《风林高中》,预算是五亿日元。”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让在场的人吸了一口凉气,五亿日元,那是亿为单位,哪怕是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三千多万左右,更何况那是99年前后,叁仟万人民币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资了。
贾元带着某种艳羡的语气,“在场的人,”他扫了一圈,“除了寥寥几位大师之外,大概根本达不到你的这种水准,当然,大师在起步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优厚的前提准备。”
“是的,”沈正辉承认道,“但是我可以讲一讲我的起步,诚然,我一开始起步就资金雄厚,因为我家本身是做外贸的,做电影确实不缺钱,而且就日本来说,也不缺乏融资的渠道,我想这一点贾导演你也了解。”
贾导演哼了一声,他也是受北野武工作室资助起家的,自然也知道。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投资了好几部动画片,都有哪几部呢?分别是gonzo的《re-take》,《东京堡垒》和《浦海堡垒》,这几部动画片最后都出了电影版的,所以大家应该比较清楚。”
不,现场有不少不看动画片的老同志,大家很不清楚,纷纷张口询问。于是沈正辉不得不将这几部动画片tv版盈利和电影版的票房告诉他们一一介绍之后,听到票房之后,所有人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然后我自己当演员,这算是我最认真地参演一次电影了,《北高中学残酷史》,这部电影也是我投资的,导演是清水崇导演,他就是《咒怨》的导演,被称作是日本的恐怖片大师,当时我们找到他当导演的时候,他只参与制作过几部电视剧,自己凑钱拍了《咒怨》的电视版,还找不到发行的公司。”沈正辉说道,“这部电影最后拿到了20亿的票房,当然,我不是在这里吹嘘说我眼光有多厉害,我稍微解释一下,《北高中学残酷史》和之前所说的那些动画片实际上都是已经有原著的,它们在某个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圈子里面流行着,被我发现,然后用作电影的题材。”
沈正辉咽了一口口水,为自己脸皮厚的无耻在心中鼓掌,“所以我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要我自己看的话。我也不过是和时代共生的普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沈正辉继续大言不惭地说道,“实际上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刚从校园里面走出来的年轻人,脑子里面的奇思妙想实际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他们缺乏把这些奇思妙想实现的物质条件,这对于我来说,也许我幸运了一些。要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沈正辉对着自己的父亲鞠了一躬,沈兴国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
“所以……”
“所以刚才王董事长说得很好啊。一定要多给年轻的导演机会,”沈正辉借着贾元的话就说下去,“实际上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在校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越是年轻人,他们对于时代的感觉就越敏锐。”他举手说道,“局长,我有个建议,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拍摄自己的毕业作品应该大力支持才对。”
局长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这点应该纳入考虑。”
“我本人非常愿意为此出力,”他看了一下四周,“既然我们在平京电影学院,那么。好吧,等会后我们再谈这个问题。”
坐在一旁的第六代导演有些尴尬,他们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电影的奖项居高临下地对沈正辉说什么。但是在眼下这个会议上,大家并不是无脑的中二少年,也知道会议的主题肯定不是如何在西方各大电影节上刷奖,而且听沈正辉从头到尾的发言,他对于刷奖似乎完全没有兴趣,所讲的内容都只局限在商业片。这就让能够针对的话题题目变得难以找寻起了,第六代导演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了。
当然。沈正辉对于第六代导演集体也没有什么好感,如果是他们出道的作品因为受到了西方电影界的认可有光环加成的话,那么这批导演日后的作品大多乏善可陈。特别是他们其中的几个,远远地落后与时代了,还沉浸在自己的中二病中,一再地重复着自己觉得深沉的主题,结果反而被时代衬托得浅薄。但是不能否认,站在当下的这个时间点上,这还是一批才华横溢,有着自己追求和足够的行动能力的导演们,面临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窘境,政府不得不和他们和解,将振兴电影市场的期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另一方面,大概也算是意识形态上的一个松解。但是,体制的力量是巨大的,最终现实还是证明,能够拯救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还是内地非科班出身的导演群和香港导演。
这一场交流会最后真的变成了交流会,第五代的几位重头导演和其他的制片的大佬们开始愉快地和沈正辉交流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的心得了。作为亚洲第一商业导演的名头还是太响亮,在好莱坞太远的现实下,许多人对日本市场非常感兴趣。但是日本电影市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例子,在真人题材电影上,他们已经彻底走偏了路,积重难返了。即使拿到了日本真人电影票房第一的沈正辉也公开和在场的人这样讲道,单就培养演员这一条,日本就已经没有希望了。日本演员不得不在没完没了的偶像剧里磨练自己的演技,然后把路彻底走偏。沈正辉能够举的例子甚至是来中国学习的青沼智昭。
另外一个值得一体的就是,日本电影的题材严重偏向动漫化,在沈正辉嘴里,这成了他成功地原因,也是日本电影沉沦的原因。如果在商业大片上,中国不走出自己的道路,最后不免也像日本一样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
三大导演想的是自己的电影在日本的营销,因此对待沈正辉也特别客气,冯导演特别恭维了沈正辉,说他应该多培养电影圈的分工的提法非常对他的胃口,他提起电影圈的专业人士的缺乏就是一肚子的苦水。张导和陈导也表示了表面上的客气,三个人谈好了就迅速地离开,然后是其他商业大佬,专家教授上来交流。电影局的领导对于这个效果感到特别满意,准备就这个会谈出一个纪要,抓几个能够出政绩的项目作为工作。沈正辉刚刚和学院的院长初步谈了谈赞助学校学生拍片的计划,那边贾元毫不客气地走过来拍了拍沈正辉的肩膀。
“沈导演!”他挺客气地叫道,他身后跟着他的好些个哥们。
“什么事情吗?”沈正辉问道。
“我们想和你再私下里交流一下。”贾元说道,“你有时间吗?”
“对不起,”沈正辉露出为难的表情,“今天是真的没空了。”一旁的校长插上来说道,“贾元,你们也不要走,晚上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贾元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那么简单和你说一下。”几个人围了上来,先谈影片发行的事情,春日自然不会向外推生意,他们也不能只发行商业片,这种文艺片能顾坐起来也算是建立了一个健康的循环,于是沈正辉点头答应原则上可以合作,具体的情况到时候再谈,还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眼见生意谈妥了,贾元马上又换了一副脸,“你觉得你拍的商业片有灵魂吗?”
如果不看这家伙的表情,沈正辉绝对以为这家伙是邪教传教的,“你什么意思,能够说得清楚一点吗?”
“你觉得你拍的片子意义何在呢?”贾元问道,他对于刚才的争论还是不死心,“他们现实吗?”
“观众们喜欢就足够了。”沈正辉回答道。
“那么你喜欢吗?”贾元继续追问道。
“我当然喜欢,不,我应该不是喜欢的问题,我希望我的片子能够表达一种趣味,别人能够领会这一点,我就很高兴。”沈正辉回答道,他拍了拍贾元的肩膀,“大家体会是不同的,我有时候不太适应那种狠狠地刺激我的灵魂的电影,这完全是趣味问题。”
“按照你的说法,日后偏向趣味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贾元有些较真地问道,“是不是说以后我们就无路可走了?”
“我可没有这么说,至少我没有说喜欢艺术电影的会越来越少。”沈正辉回答道,“而且我只说的是我个人的揣测,不一定是对的。”沈正辉摊开手说道。
“你看不起电影节的奖?”贾元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沈正辉露出费解的表情,“怎么能说看不起呢?”他有些无奈,“我只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被电影节所青睐,不过我投资的几个动画片拿了不错的奖,这一点我倒是很高兴来着。”
“艺术电影为商业电影前驱吗?”贾元问道。
“是互助!”沈正辉强调道,“这就好像两条腿走路一样,偏重那一条腿,最后路都走不好。”
这家伙自尊心意外地强和敏感。沈正辉在心里面说道。(未完待续)
...
...b
b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