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韦泽(二)
1852年的广西是个穷地方,在这穷困的广西,大瑶山更是一片荒山野岭。前后左右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木与灌木,脚下则是能没住小腿的的草丛,韦泽的队伍就在这根本没有道路可以寻的荒山野岭中穿行着。
走在最前面的韦泽自然要承担起开路的角色。一棵树上的树枝不高不低的横着阻挡在韦泽面前,韦泽既不绕开,也不去拨开树枝。他挥动手中充作砍山刀的单刀,拇指粗细的坚韧枝条是迎刃而断。砍断了树枝,韦泽暂时停下步伐,在努力把气息喘匀的同时,韦泽向着视线无法穿透的山坡上的密林看了片刻,心中念叨着“望山跑死马啊!”。
从永安城出发到现在已经五天了,昨天的遭遇战中歼灭了十几名清军,这场胜仗激发的欢喜并没有维持太久。这次出发前每个人背后都背了一个打成四方形的行军背包,携带了干粮与自己的装备。打了胜仗之后,又把缴获字清军的装备携带在身上,更增加了大家的体力消耗。每个人胸口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拿着长枪的战士都把长枪当了拐杖用,那些扛着沉重火枪的战士甚至已经有些步伐僵硬,视线呆滞。体力消耗过大的,走起路来已经是摇摇欲坠的模样。连续数天在这看不到人烟的山上行军,一直跟在韦泽身后的太平军兄弟们早就累的精疲力竭。韦泽就这么片刻的停顿,后面的队伍就自动停了下来。
“哈……哈……,四叔,我们要……要不要歇歇?”见韦泽停顿下来,跟在韦泽背后的韦昌荣问道。因为太过于疲惫,韦昌荣的脸都有些发白。问完这句话之后,韦昌荣已经没力气继续说不下去,只拄着枪杆弯腰喘气。
韦泽完全能够理解韦昌荣想休息的建议,带着小队就在这根本没有道路可寻的山里穿行,他早就记不清一路上到底砍断了多少阻碍道路的树枝,斩断了多少半人多高的荒草与是灌木。即便是体力充沛的韦泽此时也满身是汗,双脚胀痛、然而广西冬天的山林行军的问题可不止是“望山跑死马”,与北方冬季的干冷不同,广西的冬天是湿冷。空气中的湿气穿过衣服的缝隙直达肌肤,只是稍微这么站了片刻,韦泽就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抬头继续向着密不透风的树林前方看了片刻,韦泽转过身喊道,“兄弟们,咱们上次也是在林子里面歇过,结果一歇就走不动了。后来继续往前走才知道,再往前不过十几丈就能走出去林子去。林子里阴气这么重,歇久了有伤身体。前几次就有兄弟感冒发热,既然咱们吃过这亏,何必再像以前那样在林子里面休息?现在继续走!”
韦泽的嗓音清亮,这么一番客家话喊出来中气十足。喊完话,他就继续迈步前进。见韦泽如此坚持,韦昌荣也不再多话,继续跟着韦泽向前走去。后面的兄弟们中的确有人因为在林子里面歇久了被冻感冒的,听到韦泽这么说,他们迈动沉重的步伐开始继续行军。有人带头行动,整个队伍随即继续前行。又走了好一阵,众人发现自己终于穿过了那片林子,到了一片平缓的山坡空地上。有空地就意味着能休息,强撑到现在的兄弟立刻瘫软般坐在地上。
第一个到达这片空地上的自然是韦泽,他到这里后并没坐下,而是站在山坡上四处观望。见周围没有人迹,队伍也都穿出树林,韦泽喊道:“张应宸,韦昌荣。带领你们的部下生火做饭。”说完,韦泽挥起砍山刀斩起身边的树枝。
张应宸与韦昌荣都是伍长,手下各有四个兵。他们见指挥官已经不顾疲劳亲自动手,生活又明显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两个带着自己的部署强忍劳累一起干起来。连个五人队加上韦泽,十一个人忙活不久,两堆篝火就燃烧起来。广西湿冷的天气的确难熬,火头一起,连几乎瘫在地上的兄弟也动弹起来。众人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向火堆边聚集。等大家都围拢在两堆篝火旁边,韦泽才与战士们一样,坐在了四方形行军背包上。
半个月前,清军的彻底军事经济封锁把太平军逼到了绝境,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命令不少小部队外出,试图找到与外界联络的道路。半个月来,韦泽数次带队出动。这次出动是走的最远的一次,部队已经连续行军五天。
火堆散发的热力驱走了战士们身上的寒意,有些战士看着恢复了生气,有些忍不住打起盹来。一位战士正在试图转换一下坐姿,结果他身体抽搐了一下,猛然发出一声呻吟,就捂着腿倒在地上。战士抱住腿,嘴里发出诶呀唉呀的痛苦声音,因为剧痛还忍不住猛力吸气。没有人惊讶,这些天每个人都有过好几次如此的经历,那位战士抽筋了。
旁边的战士上去按照韦泽教授的办法,把那位战士的腿拉直,把绷直的脚往后掰过来,以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
“抽筋是因为太久没吃盐!这次咱们绕到清妖背后,一定要弄到盐!不然的话,再走几天,大家谁都顶不住。”韦泽大声说道。近五个月来,满清的对永安城的围攻并未奏效。倒是三个多月的全面物资封锁给永安城带来了极大打击。永安城内火药与食盐极度匮乏。
火药的匮乏让依靠火器的清军逐渐开始扭转他们相对于太平军的战斗力劣势,食盐的匮乏则直接开始削弱太平军的战斗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抽筋,头痛,这都是缺乏食盐的结果。若是这么继续下去,清军迟早能对太平军占据全面的力优势。
抽筋的战士毕竟是年轻人,剧痛之下他也忍不住眼泪汪汪,片刻之后就在战友的帮助下缓过劲来。
“热饭!”韦泽喊道。从昨天消灭的清军身上缴获了少量火药,与少量的食盐。韦泽本想省着点用盐,现在看是不行了。他把命令负责后勤的林阿生把食盐拿出来给大家分了,清军携带的食盐不多,分到每个兄弟手中也就不大的一点。立刻有兄弟把几颗盐粒放进嘴里,尽管咸的皱眉砸吧嘴,那种法子内心的舒适感却根本掩盖不住。
坐在韦泽身边的伍长张应宸和其他战士一样把自己的饭拿出来。那是一个破成两半的小竹筒,用长草重新捆成没破开前的完整模样。一个竹筒就是一顿饭,好计算,也好携带。大家纷纷把自己的竹筒放到了火堆旁边,用火加热竹筒。坐在火堆边揉了一阵自己的小腿,张应宸说道,“韦司马,清军到处扎寨,从北边绕过去太难了。咱们这了个走法,再向北很可能就到了瑶人的地盘上了。咱们还不如先回永安。回到永安之后咱们不走北边,而是往东走。这北边的小路上都有清军,东边的小路多,应该会少遇到清军才是。”
没有回答张应宸的发言,韦泽从行军包里抽出了一个牛皮包,这是在一整块牛皮的两边打上一些孔,把牛皮从中折过来,用藤筋把孔穿起来做成的“皮包”。韦泽从中拿出一个账本。打开之后,账本的空白页中有些用炭笔画出地形草图,因为是多次描画的,笔迹粗细不一。看了一阵地图,韦泽指着一个方向问张应宸,“那里是东南么?”
张应宸身为伍长,还承担着辨别方向的任务。他随便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山头,答道:“那里是正东。”
“很好,咱们就向东南方向去。”韦泽向张应宸说道。说完,韦泽转头看向韦昌荣,“昌荣,到了管道上,你跟着我冲锋!”
“放心吧!定然能把清妖杀得落花流水!”韦昌荣自信满满的答道。
张应宸是永安本地人,是太平军攻克永安之后才加入太平军的。清军围困永安城之后,太平军多次与清军交战,即便太平军没有战败,却也没有能够打破清军的包围。
分配到韦泽手下之后,这半个月来数次出动探路。清军封锁了永安城北的所有道路。每股清军多则上百,少则也有五六十人,他们据险而守,都配备了大量火枪。韦泽这支26人的队伍遇到清军的据点后都是绕着走。只有昨天遇到兵力少于部队的清军,这才动手杀敌。
昨天的战斗打的轻松,那是因为太平军实施了伏击,人数还是对方的两倍之多。这等胜仗即便谈不上胜之不武,也没有让张应宸觉得有何稀奇的。数日来艰苦的行军让张应宸的神经都快麻木了,与**上的疲惫与心理上的消耗相比,一场小胜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鼓舞。
张应宸并不觉得自己的质疑有什么过份之处。经过前几次的探路之后,韦泽这次干脆专门走连道路都没有的地方。一路上披荆斩棘,穿山越谷,花费了无数的力气之后貌似还是在山里头转悠。张应宸自己就是永安人,韦泽走的道路是他这个本地人都不会去走的地方。转来转去,张应宸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自己走到了哪里。若是韦泽真心觉得能够战胜清军,那又何必要这么一个走法。摆明了韦泽还是打不过那帮清军么。
见提到了官道,不仅韦泽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在行军中同样意气消沉的太平军“老战士”们也是信心十足的态度。张应宸对此格外的不解,为何韦泽他们这些“老太平军”就有了如此的信心呢?
正在张应宸心中疑惑的时候,却见韦泽喊道:“吃饭!吃饭!”
得到命令之后,战士们纷纷拿过自己的竹筒。解开竹筒外缠绕的草,竹筒里面是已经焖熟的米饭,米饭中还混合了不少其他豆子。兄弟们纷纷把手中的盐粒洒在米饭上,除此之外,既没有菜,更没有酱料。这样的饭已经是太平军最近一个月的常态。
竹筒已经在火边放了一阵,里面冰凉的米饭再次变得热乎乎的,饥饿的战士们埋下头开始吃起了这顿只有咸味的豆子米饭军用口粮。
走在最前面的韦泽自然要承担起开路的角色。一棵树上的树枝不高不低的横着阻挡在韦泽面前,韦泽既不绕开,也不去拨开树枝。他挥动手中充作砍山刀的单刀,拇指粗细的坚韧枝条是迎刃而断。砍断了树枝,韦泽暂时停下步伐,在努力把气息喘匀的同时,韦泽向着视线无法穿透的山坡上的密林看了片刻,心中念叨着“望山跑死马啊!”。
从永安城出发到现在已经五天了,昨天的遭遇战中歼灭了十几名清军,这场胜仗激发的欢喜并没有维持太久。这次出发前每个人背后都背了一个打成四方形的行军背包,携带了干粮与自己的装备。打了胜仗之后,又把缴获字清军的装备携带在身上,更增加了大家的体力消耗。每个人胸口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拿着长枪的战士都把长枪当了拐杖用,那些扛着沉重火枪的战士甚至已经有些步伐僵硬,视线呆滞。体力消耗过大的,走起路来已经是摇摇欲坠的模样。连续数天在这看不到人烟的山上行军,一直跟在韦泽身后的太平军兄弟们早就累的精疲力竭。韦泽就这么片刻的停顿,后面的队伍就自动停了下来。
“哈……哈……,四叔,我们要……要不要歇歇?”见韦泽停顿下来,跟在韦泽背后的韦昌荣问道。因为太过于疲惫,韦昌荣的脸都有些发白。问完这句话之后,韦昌荣已经没力气继续说不下去,只拄着枪杆弯腰喘气。
韦泽完全能够理解韦昌荣想休息的建议,带着小队就在这根本没有道路可寻的山里穿行,他早就记不清一路上到底砍断了多少阻碍道路的树枝,斩断了多少半人多高的荒草与是灌木。即便是体力充沛的韦泽此时也满身是汗,双脚胀痛、然而广西冬天的山林行军的问题可不止是“望山跑死马”,与北方冬季的干冷不同,广西的冬天是湿冷。空气中的湿气穿过衣服的缝隙直达肌肤,只是稍微这么站了片刻,韦泽就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抬头继续向着密不透风的树林前方看了片刻,韦泽转过身喊道,“兄弟们,咱们上次也是在林子里面歇过,结果一歇就走不动了。后来继续往前走才知道,再往前不过十几丈就能走出去林子去。林子里阴气这么重,歇久了有伤身体。前几次就有兄弟感冒发热,既然咱们吃过这亏,何必再像以前那样在林子里面休息?现在继续走!”
韦泽的嗓音清亮,这么一番客家话喊出来中气十足。喊完话,他就继续迈步前进。见韦泽如此坚持,韦昌荣也不再多话,继续跟着韦泽向前走去。后面的兄弟们中的确有人因为在林子里面歇久了被冻感冒的,听到韦泽这么说,他们迈动沉重的步伐开始继续行军。有人带头行动,整个队伍随即继续前行。又走了好一阵,众人发现自己终于穿过了那片林子,到了一片平缓的山坡空地上。有空地就意味着能休息,强撑到现在的兄弟立刻瘫软般坐在地上。
第一个到达这片空地上的自然是韦泽,他到这里后并没坐下,而是站在山坡上四处观望。见周围没有人迹,队伍也都穿出树林,韦泽喊道:“张应宸,韦昌荣。带领你们的部下生火做饭。”说完,韦泽挥起砍山刀斩起身边的树枝。
张应宸与韦昌荣都是伍长,手下各有四个兵。他们见指挥官已经不顾疲劳亲自动手,生活又明显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两个带着自己的部署强忍劳累一起干起来。连个五人队加上韦泽,十一个人忙活不久,两堆篝火就燃烧起来。广西湿冷的天气的确难熬,火头一起,连几乎瘫在地上的兄弟也动弹起来。众人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向火堆边聚集。等大家都围拢在两堆篝火旁边,韦泽才与战士们一样,坐在了四方形行军背包上。
半个月前,清军的彻底军事经济封锁把太平军逼到了绝境,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命令不少小部队外出,试图找到与外界联络的道路。半个月来,韦泽数次带队出动。这次出动是走的最远的一次,部队已经连续行军五天。
火堆散发的热力驱走了战士们身上的寒意,有些战士看着恢复了生气,有些忍不住打起盹来。一位战士正在试图转换一下坐姿,结果他身体抽搐了一下,猛然发出一声呻吟,就捂着腿倒在地上。战士抱住腿,嘴里发出诶呀唉呀的痛苦声音,因为剧痛还忍不住猛力吸气。没有人惊讶,这些天每个人都有过好几次如此的经历,那位战士抽筋了。
旁边的战士上去按照韦泽教授的办法,把那位战士的腿拉直,把绷直的脚往后掰过来,以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
“抽筋是因为太久没吃盐!这次咱们绕到清妖背后,一定要弄到盐!不然的话,再走几天,大家谁都顶不住。”韦泽大声说道。近五个月来,满清的对永安城的围攻并未奏效。倒是三个多月的全面物资封锁给永安城带来了极大打击。永安城内火药与食盐极度匮乏。
火药的匮乏让依靠火器的清军逐渐开始扭转他们相对于太平军的战斗力劣势,食盐的匮乏则直接开始削弱太平军的战斗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抽筋,头痛,这都是缺乏食盐的结果。若是这么继续下去,清军迟早能对太平军占据全面的力优势。
抽筋的战士毕竟是年轻人,剧痛之下他也忍不住眼泪汪汪,片刻之后就在战友的帮助下缓过劲来。
“热饭!”韦泽喊道。从昨天消灭的清军身上缴获了少量火药,与少量的食盐。韦泽本想省着点用盐,现在看是不行了。他把命令负责后勤的林阿生把食盐拿出来给大家分了,清军携带的食盐不多,分到每个兄弟手中也就不大的一点。立刻有兄弟把几颗盐粒放进嘴里,尽管咸的皱眉砸吧嘴,那种法子内心的舒适感却根本掩盖不住。
坐在韦泽身边的伍长张应宸和其他战士一样把自己的饭拿出来。那是一个破成两半的小竹筒,用长草重新捆成没破开前的完整模样。一个竹筒就是一顿饭,好计算,也好携带。大家纷纷把自己的竹筒放到了火堆旁边,用火加热竹筒。坐在火堆边揉了一阵自己的小腿,张应宸说道,“韦司马,清军到处扎寨,从北边绕过去太难了。咱们这了个走法,再向北很可能就到了瑶人的地盘上了。咱们还不如先回永安。回到永安之后咱们不走北边,而是往东走。这北边的小路上都有清军,东边的小路多,应该会少遇到清军才是。”
没有回答张应宸的发言,韦泽从行军包里抽出了一个牛皮包,这是在一整块牛皮的两边打上一些孔,把牛皮从中折过来,用藤筋把孔穿起来做成的“皮包”。韦泽从中拿出一个账本。打开之后,账本的空白页中有些用炭笔画出地形草图,因为是多次描画的,笔迹粗细不一。看了一阵地图,韦泽指着一个方向问张应宸,“那里是东南么?”
张应宸身为伍长,还承担着辨别方向的任务。他随便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山头,答道:“那里是正东。”
“很好,咱们就向东南方向去。”韦泽向张应宸说道。说完,韦泽转头看向韦昌荣,“昌荣,到了管道上,你跟着我冲锋!”
“放心吧!定然能把清妖杀得落花流水!”韦昌荣自信满满的答道。
张应宸是永安本地人,是太平军攻克永安之后才加入太平军的。清军围困永安城之后,太平军多次与清军交战,即便太平军没有战败,却也没有能够打破清军的包围。
分配到韦泽手下之后,这半个月来数次出动探路。清军封锁了永安城北的所有道路。每股清军多则上百,少则也有五六十人,他们据险而守,都配备了大量火枪。韦泽这支26人的队伍遇到清军的据点后都是绕着走。只有昨天遇到兵力少于部队的清军,这才动手杀敌。
昨天的战斗打的轻松,那是因为太平军实施了伏击,人数还是对方的两倍之多。这等胜仗即便谈不上胜之不武,也没有让张应宸觉得有何稀奇的。数日来艰苦的行军让张应宸的神经都快麻木了,与**上的疲惫与心理上的消耗相比,一场小胜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鼓舞。
张应宸并不觉得自己的质疑有什么过份之处。经过前几次的探路之后,韦泽这次干脆专门走连道路都没有的地方。一路上披荆斩棘,穿山越谷,花费了无数的力气之后貌似还是在山里头转悠。张应宸自己就是永安人,韦泽走的道路是他这个本地人都不会去走的地方。转来转去,张应宸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自己走到了哪里。若是韦泽真心觉得能够战胜清军,那又何必要这么一个走法。摆明了韦泽还是打不过那帮清军么。
见提到了官道,不仅韦泽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在行军中同样意气消沉的太平军“老战士”们也是信心十足的态度。张应宸对此格外的不解,为何韦泽他们这些“老太平军”就有了如此的信心呢?
正在张应宸心中疑惑的时候,却见韦泽喊道:“吃饭!吃饭!”
得到命令之后,战士们纷纷拿过自己的竹筒。解开竹筒外缠绕的草,竹筒里面是已经焖熟的米饭,米饭中还混合了不少其他豆子。兄弟们纷纷把手中的盐粒洒在米饭上,除此之外,既没有菜,更没有酱料。这样的饭已经是太平军最近一个月的常态。
竹筒已经在火边放了一阵,里面冰凉的米饭再次变得热乎乎的,饥饿的战士们埋下头开始吃起了这顿只有咸味的豆子米饭军用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