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南北之间(下)
徐树铮行动汛速。离开蒙城后。马不停蹄赶走凤阳。因顺利一复得太急,这一路之上不断有人掉队。队伍里的马匹也跑死了一半,等他出现在凤阳城下的时候,这支二百多人的骑兵部队就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而且个个jīng疲力尽,满面风尘。
到了凤阳,徐树铮没敢耽搁。命部下打起“豫皖陕郑四省督军使”的锦旗,大摇大摆的进了凤阳城。那守城门的毅军军官一见对方来头甚大,也是不敢怠慢,这一层层的禀报上去,将徐树铮的名刺一直递到了毅军总统官姜桂题手里。
这徐树铮的名刺递进中军行辕的时候,姜桂题正在中军大帐里跟几个幕僚亲信说话,接到名刺,姜桂题微微一愣,愕然说道:“这个徐树铮何许人也?这“四省督军使。便是他?。
那递名刺的戈什哈头目回禀道:“军门,那个徐树铮看上去不过二十几岁模样,说话的时候不像个军人。倒像个秀才,别是什么人假扮的督军使?要不要派人拿下,先拷问拷问?”
“若是旁人假扮的,那这人胆子也忒大了点。让他一人进来,我跟他说几句。”
姜桂题沉吟片玄,将名刺放在身边的桌上,使了个眼sè,那几名幕僚便站起身,隐身于屏风之后,只留下几个贴身戈什哈护卫左右,刀出鞘。枪上肩,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不多时,徐树铮跟着戈什哈头目走进中军大帐,冲着姜桂题拱了拱手,先客气了几句。
“在下徐树铮,见过姜大帅。听闻姜帅治军有方,今rì一见,果然是井井有条,上下尊隼有别,在各省军队之中,也算是难得的强军了。”
“光景,光景。既知我毅军上下尊卑有别,你为何如此顶撞本帅?”
姜柱题虽然很满意对方的奉承。不过这嘴里的话可不客气,一上来就给了徐树铮一个下马威。
徐树铮微微一愣,不知对方为什么说自己顶撞他,至于那“光景先,景”是什么意思,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正琢磨着姜桂题的话时,却听一名戈什哈呵斥了一声。
“见了大帅,你不跪下行大礼,这可不就是顶撞大帅么?光景,光景。我们毅军上下规矩森严,将待兵如子,兵侍将如父,哪有见了大帅不磕头的道理?”
听了戈什啥的话,徐树铮虽然面无表情,可是这心中却极为恼火。
“我敬你是安徽都督,这才说些好话你倒是登鼻子上脸了!你这毅军是什么玩意,别人不清楚,可我却清楚的很!虽说披着新军的皮,可这骨子里却还是那满清防营的老一套把戏,别人说北洋军是“淮军余孽”可要我来说,你这毅军才是真正的“准军余孽,!军队之中磕头迎送,还真把自己当成是别人的干老子了!什么玩意!”
这心里的想法在嘴里绕了一圈之后,徐树铮还是把这些话咽了回去。他也知道,现在的安徽,这姜桂题还是土皇帝,虽说安徽南部还有些北洋部队,可那点人确实不足以让姜桂题俯首称臣,现在,对这姜老锅还是应以拉拢为上。
所以,略微迟疑了一下,徐树铮还走向姜桂题打了个千,虽然没有磕头,不过这个千到是打得像模像样。那姜桂题的脸sè也就稍微好看了些。
不过或许还是因为没有磕头的缘故,这姜老锅终究没有吩咐手下摆座。徐树铮只能站着回话。
“光景,光景。你当真是“四省督军使,?”姜桂题言归正传。
“如假包换的四省督军使
徐树铮眼都不抬的说道,现在他也回过味了,感情这“光景光景”就是这位姜老锅的口头禅,难怪那同样口音的戈什哈也学得像模像样。
“这“四省督军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啊?”
“这是袁大总统新设的一个官职。专管此次南下军事作战,虽无调兵遣将之权,然则却有协调各部、监督进军之责。”
“光景,光景。如此说来。这不就是前明时候的“监军。么?当年前明昏君派太监到前线监军,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构陷忠良,贪墨军资,好好一个明朝就叫这帮监军玩儿得国不像国、军不像军,结果叫大清拣了便宜,入了关,若非如此,这天下又怎会轮到旗人去坐?”
听了姜桂题的话,徐树铮心中更怒。压抑住心头的火气,冷冷说道:“姜帅误会袁大总统的意思了,徐某来凤阳,并不是来监姜帅的军。只是充当军事联络,这“督军使。听上去好听,可是实际也就是一个高级军事参谋的角sè,徐某绝不敢过问姜帅指挥。”
“哦?原来如此。那好,来人啊,请徐参谋下去用餐歇息,等明rì再请他过来说话。”姜桂题一听。顿时眉开眼笑,点着头叫来戈什哈。吩咐备下酒宴,为徐树铮等人接风洗尘。
徐树铮见姜桂题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这心头的怒气到底是有些收不住,质问道:“敢问姜帅,昨rì听说你正将西边的马队撤回凤阳,此事有些奇怪,难道姜帅不打算奉命西进攻击南方叛军了么?”
姜桂题倒是没有生气,捋着短须说道:“本帅行军事宜实乃军中机密。现在不便告之与徐参谋。
既然徐参谋一路奔波,咱们毅军也不能怠慢了贵客。来人啊,找几个能喝酒的军官,再找几个清绾人。陪着徐参谋乐呵乐呵。”
完,将手一挥,几个戈什哈不由分说,上来就将徐树铮架了下去。
等徐树铮走后,那几个躲在屏风后的幕僚们走到姜桂题身边,其中一人说道:“军门,这个徐树铮辛辛苦苦跑过来,军门为何不向他先亮亮底?前几天过来的那个共和军信使可是许了一堆好处,现在袁世凯也派人过来,若没交代过好处的话,又凭什么叫咱们毅军给北洋卖命?”
另一个幕僚也说道:“是啊,现在南北对峙,已经打起来了,偏偏看上去两边旗鼓相当,军门夹在南北之间,哪一边得军门之助,哪一边的赢面就更大,如此一来,军门正可趁此良机捞足好处。”
姜狂题微笑不语,接过一名侍婢端上来的清茶品了几口,这才慢吞吞的将他的主意说了出来。
“光景,光景。诸位啊,这买东西还货比二家呢。若是卖东西的面对面站着,想把东西舆那就得看看谁的价钱公道,现在一个北洋,一个联合阵线,都想向老夫卖他们的东西,偏偏老夫不急着买。老夫想让他们见个面,叫他们明白。他们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老夫到底会买谁的东西,就看谁的价钱公道了。这个徐参谋不是去吃接风宴了么?那好啊,把那位共和军的信使也请过去,叫他们在宴会上见个面,说说话,如此,还怕他们给不出公道的价钱么?”
这个主意看上去不错,当下人人谀词如涌,虽也有人觉得不妥,但姜老帅积威之下,又有谁敢搅了众人雅兴?
于是,共和军派到凤阳的密使胡模也被邀请到了凤阳一间豪华酒楼。与袁世凯派到凤阳的全权代表徐树铮坐到了一张酒桌上,在陪酒的军官、幕客们的引见下,两人相谈甚欢。当然,至于他们心里转着什么主意,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就在共和军的密使与袁世凯的全权代表把酒言欢的同一时发,在安徽邻省江苏,一个高级军官也正在做着艰难的抉择,他必须在南北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稍微走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个高级军官就是汤乡铭,民国zhèng fǔ海军部代理总长,江防舰队
令。
自从奉命进驻浦口以来,汤乡铭就一直在浦口坐镇,本来打得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是随着一位老仆人的到来,他的心境立刻变得激荡起来。
那位老仆人是汤家的老管家。汤化龙、汤乡铭兄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同时也是忠心耿耿,汤氏兄弟可以信不过别人,但是对于这个老仆却是很信任的,所以。汤乡铭也毫不怀疑由管家带来的这封汤化龙的信的真实xìng。
何况,这封信确实是汤化龙的亲笔信,汤氏兄弟朝夕相处了那么多年,在同一盏灯下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这对方的笔迹倒也是认得的。
在信上,汤化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来说去,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幕说汤乡铭归顺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武装反袁。
阅过信后,汤乡铭迅速将那封信烧成了灰烬,然后就背着手,在“通济”号军舰的前甲板上来回的踱着步。
“通济”号并不是一艘真正的战舰。它只是一艘练船,是海军用来练水兵、军官的,所以它在使用蒸汽机的同时也保留了全套风帆索具。在所有的舰只中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它确实是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最后一艘大型钢壳军舰,建成于甲午战争之后,到了现在已服役十多今年头。虽说不上老态龙钟,但确实已有些跟不上军事革命的脚步了。
不过这样一艘旧船仍是现在中国海军的主力之一,由于“海探”号巡洋舰仍旧扣在共和军手里,汤乡铭现在能够指挥的大型军舰确实就这么几艘,现在因为南北战争的爆发。所有能够派进长江的江防舰队军舰基本上都来了。
军舰的甲板和桅杆上仍在进行水兵cāo练,口令声此起彼伏,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汤乡铭的思路,他仍在思考汤化龙的建议。
是投奔联合阵线,还是继续荐北洋效力?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汤乡铭确实很难下定决心。
对于汤化龙的心思,汤乡铭倒是能够猜出几分,那位湖南都督现在一心想做实权都督,而且还想在联合阵线里发挥更大作用,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里,如此一来,他肯定会选择站在联合阵线一边,虽然他的这斤小“湖南都督”的位子确实是袁世凯给他的。
人,总是现实的,汤化龙也不例外。现在他在湖南,那是联合阵线势力最强的省份之一,经过前不久的湘鄂之战,湖南的君宪势力几乎被扫荡殆尽,那里成了共和军的势力范围。在那里做都督,不想听命于赵北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汤化龙明白。汤乡铭也同样体谅得。
当初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的时候,汤化龙也曾感激涕淋,江苏都督可是肥缺,人人眼红汤化龙的际遇。可是没等汤都督把椅子坐热,就被改任为了湖南都督,如此一来。也难怪汤化龙对袁世凯有意见了,选择联合阵线一方,未必不是汤都督“礼尚往来”的反击。
但更是赌博,这一次,汤化龙将赌注全押在了联合阵线一边,而且。他还想进一步加大赌注,将汤乡铭也拉到赌桌上,兄弟齐心,进行一次政治大赌博。
但是对于汤乡铭来说,这个赌注似乎有些太大了,在他看来,倒不如兄弟俩一人押一边,无论那一方获胜,汤氏一族都可从中取利,至严也能保证不赚不亏。
不过联合阵线许下的好处也是很让人动心的,汤化龙可以就任江苏都督,汤乡铭可以就任民国海军部正式的总长,而不必担心北洋坐稳江山后将他一脚踢开。
这个决心不好下啊,汤乡铭只能在前甲板上跳踊。
没等汤乡铭拿定主意,一名副官匆匆奔了过来,呈上一张电报。
“禀司令,浦口电报局转发的电报。刘副司令已率领巡洋舰队离开大沽,护送一支运输船队南下。此次巡洋舰队南下,“海筹海容海折。三大舰全体出动。为防万一,海军部命我江防舰队派舰在崇明接应。”
“知道了,你拍回电,告诉海军部,我舰队急需媒炭、蔬菜,望速拨款项,以便就近购买。”
汤乡铭看了看电报,面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然后走到船舷边,望着那滚滚长江,心中叹息着。
电报上的那位“刘副司令”就是袁世凯的亲信刘冠雄,袁世凯本来是打算任命他做海军部代理总长的,但是最终却任命了汤乡铭,虽然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权宜之计,但刘冠雄仍是忿忿不已。
所以,此次刘冠雄亲率巡洋舰队主力南下,只怕不是护送运输船队那么简单。
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对于汤乡铭这种夹在南北之间的墙头草,袁世凯也不放心啊,就像他不放心姜桂题、赵倜那样。
到了凤阳,徐树铮没敢耽搁。命部下打起“豫皖陕郑四省督军使”的锦旗,大摇大摆的进了凤阳城。那守城门的毅军军官一见对方来头甚大,也是不敢怠慢,这一层层的禀报上去,将徐树铮的名刺一直递到了毅军总统官姜桂题手里。
这徐树铮的名刺递进中军行辕的时候,姜桂题正在中军大帐里跟几个幕僚亲信说话,接到名刺,姜桂题微微一愣,愕然说道:“这个徐树铮何许人也?这“四省督军使。便是他?。
那递名刺的戈什哈头目回禀道:“军门,那个徐树铮看上去不过二十几岁模样,说话的时候不像个军人。倒像个秀才,别是什么人假扮的督军使?要不要派人拿下,先拷问拷问?”
“若是旁人假扮的,那这人胆子也忒大了点。让他一人进来,我跟他说几句。”
姜桂题沉吟片玄,将名刺放在身边的桌上,使了个眼sè,那几名幕僚便站起身,隐身于屏风之后,只留下几个贴身戈什哈护卫左右,刀出鞘。枪上肩,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不多时,徐树铮跟着戈什哈头目走进中军大帐,冲着姜桂题拱了拱手,先客气了几句。
“在下徐树铮,见过姜大帅。听闻姜帅治军有方,今rì一见,果然是井井有条,上下尊隼有别,在各省军队之中,也算是难得的强军了。”
“光景,光景。既知我毅军上下尊卑有别,你为何如此顶撞本帅?”
姜柱题虽然很满意对方的奉承。不过这嘴里的话可不客气,一上来就给了徐树铮一个下马威。
徐树铮微微一愣,不知对方为什么说自己顶撞他,至于那“光景先,景”是什么意思,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正琢磨着姜桂题的话时,却听一名戈什哈呵斥了一声。
“见了大帅,你不跪下行大礼,这可不就是顶撞大帅么?光景,光景。我们毅军上下规矩森严,将待兵如子,兵侍将如父,哪有见了大帅不磕头的道理?”
听了戈什啥的话,徐树铮虽然面无表情,可是这心中却极为恼火。
“我敬你是安徽都督,这才说些好话你倒是登鼻子上脸了!你这毅军是什么玩意,别人不清楚,可我却清楚的很!虽说披着新军的皮,可这骨子里却还是那满清防营的老一套把戏,别人说北洋军是“淮军余孽”可要我来说,你这毅军才是真正的“准军余孽,!军队之中磕头迎送,还真把自己当成是别人的干老子了!什么玩意!”
这心里的想法在嘴里绕了一圈之后,徐树铮还是把这些话咽了回去。他也知道,现在的安徽,这姜桂题还是土皇帝,虽说安徽南部还有些北洋部队,可那点人确实不足以让姜桂题俯首称臣,现在,对这姜老锅还是应以拉拢为上。
所以,略微迟疑了一下,徐树铮还走向姜桂题打了个千,虽然没有磕头,不过这个千到是打得像模像样。那姜桂题的脸sè也就稍微好看了些。
不过或许还是因为没有磕头的缘故,这姜老锅终究没有吩咐手下摆座。徐树铮只能站着回话。
“光景,光景。你当真是“四省督军使,?”姜桂题言归正传。
“如假包换的四省督军使
徐树铮眼都不抬的说道,现在他也回过味了,感情这“光景光景”就是这位姜老锅的口头禅,难怪那同样口音的戈什哈也学得像模像样。
“这“四省督军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啊?”
“这是袁大总统新设的一个官职。专管此次南下军事作战,虽无调兵遣将之权,然则却有协调各部、监督进军之责。”
“光景,光景。如此说来。这不就是前明时候的“监军。么?当年前明昏君派太监到前线监军,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构陷忠良,贪墨军资,好好一个明朝就叫这帮监军玩儿得国不像国、军不像军,结果叫大清拣了便宜,入了关,若非如此,这天下又怎会轮到旗人去坐?”
听了姜桂题的话,徐树铮心中更怒。压抑住心头的火气,冷冷说道:“姜帅误会袁大总统的意思了,徐某来凤阳,并不是来监姜帅的军。只是充当军事联络,这“督军使。听上去好听,可是实际也就是一个高级军事参谋的角sè,徐某绝不敢过问姜帅指挥。”
“哦?原来如此。那好,来人啊,请徐参谋下去用餐歇息,等明rì再请他过来说话。”姜桂题一听。顿时眉开眼笑,点着头叫来戈什哈。吩咐备下酒宴,为徐树铮等人接风洗尘。
徐树铮见姜桂题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这心头的怒气到底是有些收不住,质问道:“敢问姜帅,昨rì听说你正将西边的马队撤回凤阳,此事有些奇怪,难道姜帅不打算奉命西进攻击南方叛军了么?”
姜桂题倒是没有生气,捋着短须说道:“本帅行军事宜实乃军中机密。现在不便告之与徐参谋。
既然徐参谋一路奔波,咱们毅军也不能怠慢了贵客。来人啊,找几个能喝酒的军官,再找几个清绾人。陪着徐参谋乐呵乐呵。”
完,将手一挥,几个戈什哈不由分说,上来就将徐树铮架了下去。
等徐树铮走后,那几个躲在屏风后的幕僚们走到姜桂题身边,其中一人说道:“军门,这个徐树铮辛辛苦苦跑过来,军门为何不向他先亮亮底?前几天过来的那个共和军信使可是许了一堆好处,现在袁世凯也派人过来,若没交代过好处的话,又凭什么叫咱们毅军给北洋卖命?”
另一个幕僚也说道:“是啊,现在南北对峙,已经打起来了,偏偏看上去两边旗鼓相当,军门夹在南北之间,哪一边得军门之助,哪一边的赢面就更大,如此一来,军门正可趁此良机捞足好处。”
姜狂题微笑不语,接过一名侍婢端上来的清茶品了几口,这才慢吞吞的将他的主意说了出来。
“光景,光景。诸位啊,这买东西还货比二家呢。若是卖东西的面对面站着,想把东西舆那就得看看谁的价钱公道,现在一个北洋,一个联合阵线,都想向老夫卖他们的东西,偏偏老夫不急着买。老夫想让他们见个面,叫他们明白。他们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老夫到底会买谁的东西,就看谁的价钱公道了。这个徐参谋不是去吃接风宴了么?那好啊,把那位共和军的信使也请过去,叫他们在宴会上见个面,说说话,如此,还怕他们给不出公道的价钱么?”
这个主意看上去不错,当下人人谀词如涌,虽也有人觉得不妥,但姜老帅积威之下,又有谁敢搅了众人雅兴?
于是,共和军派到凤阳的密使胡模也被邀请到了凤阳一间豪华酒楼。与袁世凯派到凤阳的全权代表徐树铮坐到了一张酒桌上,在陪酒的军官、幕客们的引见下,两人相谈甚欢。当然,至于他们心里转着什么主意,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就在共和军的密使与袁世凯的全权代表把酒言欢的同一时发,在安徽邻省江苏,一个高级军官也正在做着艰难的抉择,他必须在南北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稍微走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个高级军官就是汤乡铭,民国zhèng fǔ海军部代理总长,江防舰队
令。
自从奉命进驻浦口以来,汤乡铭就一直在浦口坐镇,本来打得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是随着一位老仆人的到来,他的心境立刻变得激荡起来。
那位老仆人是汤家的老管家。汤化龙、汤乡铭兄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同时也是忠心耿耿,汤氏兄弟可以信不过别人,但是对于这个老仆却是很信任的,所以。汤乡铭也毫不怀疑由管家带来的这封汤化龙的信的真实xìng。
何况,这封信确实是汤化龙的亲笔信,汤氏兄弟朝夕相处了那么多年,在同一盏灯下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这对方的笔迹倒也是认得的。
在信上,汤化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来说去,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幕说汤乡铭归顺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武装反袁。
阅过信后,汤乡铭迅速将那封信烧成了灰烬,然后就背着手,在“通济”号军舰的前甲板上来回的踱着步。
“通济”号并不是一艘真正的战舰。它只是一艘练船,是海军用来练水兵、军官的,所以它在使用蒸汽机的同时也保留了全套风帆索具。在所有的舰只中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它确实是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最后一艘大型钢壳军舰,建成于甲午战争之后,到了现在已服役十多今年头。虽说不上老态龙钟,但确实已有些跟不上军事革命的脚步了。
不过这样一艘旧船仍是现在中国海军的主力之一,由于“海探”号巡洋舰仍旧扣在共和军手里,汤乡铭现在能够指挥的大型军舰确实就这么几艘,现在因为南北战争的爆发。所有能够派进长江的江防舰队军舰基本上都来了。
军舰的甲板和桅杆上仍在进行水兵cāo练,口令声此起彼伏,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汤乡铭的思路,他仍在思考汤化龙的建议。
是投奔联合阵线,还是继续荐北洋效力?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汤乡铭确实很难下定决心。
对于汤化龙的心思,汤乡铭倒是能够猜出几分,那位湖南都督现在一心想做实权都督,而且还想在联合阵线里发挥更大作用,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里,如此一来,他肯定会选择站在联合阵线一边,虽然他的这斤小“湖南都督”的位子确实是袁世凯给他的。
人,总是现实的,汤化龙也不例外。现在他在湖南,那是联合阵线势力最强的省份之一,经过前不久的湘鄂之战,湖南的君宪势力几乎被扫荡殆尽,那里成了共和军的势力范围。在那里做都督,不想听命于赵北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汤化龙明白。汤乡铭也同样体谅得。
当初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的时候,汤化龙也曾感激涕淋,江苏都督可是肥缺,人人眼红汤化龙的际遇。可是没等汤都督把椅子坐热,就被改任为了湖南都督,如此一来。也难怪汤化龙对袁世凯有意见了,选择联合阵线一方,未必不是汤都督“礼尚往来”的反击。
但更是赌博,这一次,汤化龙将赌注全押在了联合阵线一边,而且。他还想进一步加大赌注,将汤乡铭也拉到赌桌上,兄弟齐心,进行一次政治大赌博。
但是对于汤乡铭来说,这个赌注似乎有些太大了,在他看来,倒不如兄弟俩一人押一边,无论那一方获胜,汤氏一族都可从中取利,至严也能保证不赚不亏。
不过联合阵线许下的好处也是很让人动心的,汤化龙可以就任江苏都督,汤乡铭可以就任民国海军部正式的总长,而不必担心北洋坐稳江山后将他一脚踢开。
这个决心不好下啊,汤乡铭只能在前甲板上跳踊。
没等汤乡铭拿定主意,一名副官匆匆奔了过来,呈上一张电报。
“禀司令,浦口电报局转发的电报。刘副司令已率领巡洋舰队离开大沽,护送一支运输船队南下。此次巡洋舰队南下,“海筹海容海折。三大舰全体出动。为防万一,海军部命我江防舰队派舰在崇明接应。”
“知道了,你拍回电,告诉海军部,我舰队急需媒炭、蔬菜,望速拨款项,以便就近购买。”
汤乡铭看了看电报,面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然后走到船舷边,望着那滚滚长江,心中叹息着。
电报上的那位“刘副司令”就是袁世凯的亲信刘冠雄,袁世凯本来是打算任命他做海军部代理总长的,但是最终却任命了汤乡铭,虽然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权宜之计,但刘冠雄仍是忿忿不已。
所以,此次刘冠雄亲率巡洋舰队主力南下,只怕不是护送运输船队那么简单。
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对于汤乡铭这种夹在南北之间的墙头草,袁世凯也不放心啊,就像他不放心姜桂题、赵倜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