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筹钱
午饭后,李广志和高大力两人在客厅里盘腿对坐,看着中间矮桌上的几叠钞票发愁。
这些钱,是他俩翻箱倒柜了一上午,从家里的各个角落里找出来的。
李广志仔细的把钱数了两遍,除掉零头,一共是37万日元。这就是他两忙活了一年的所有积蓄。
他和高大力两人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能挣60万円,札幌的生活费又不高,结果一年下来只剩下这么点,实在是叫李广志郁闷得蛋疼。
“广志哥,这些钱够咱们在东京花不?东京那地儿生活费可不低。”高大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
李广志瞪了这二货一眼,有心想骂他几句发泄一下,却又开不了口。
“自己”的记忆告诉他,一直以来,两人挣到的钱都是归李广志保管的,而绝大多数花钱的提议,也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在这一点上,高大力实在是没什么责任。
“钱不够就想办法再弄点!我记得电器街的老尤好像还欠了咱20万的,大力,你下午去找他,想办法把这钱给拿回来。”
李广志沉吟了一会儿又道:“你拿钱的时候顺便问下老尤,咱们屋子里这一堆电器原本都是从他那儿拿的,问他10万块往回收干不干。”
老尤是一个做黑市的二手贩子,在札幌电器街上混了不少年头。他的主要业务是回收些二手电器发往中国,偶尔也会做些收赃销赃的生意。
如果可能的话,跟老尤这种人精儿打交道的事李广志是不太想让高大力这个二愣子去办的。但出于谨慎起见,他觉得自己最好还是避免跟之前的熟人打交道,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混混了。
高大力出门后,李广志开始收拾那堆属于“自己”的衣服。
他没想到原来的“自己”会是个如此骚包的货色,居然比女人还爱打扮。看着那满满两衣柜的各类“时髦”衣物,李广志终于明白钱都被花到哪里去了。
他一边口里喃喃的骂着,一边在那堆衣物中翻找。他打算从里头挑出一些不那么花哨的留下,其他的都送到二手店去换钱。对于现在缺钱的他来说,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整理了一会儿,客厅的电话响了。他走过去接起来,是高大力气愤的声音。
“广志哥,老尤那老混蛋不肯还钱,说要拖到下个月再说!”
李广志听到这个消息倒也没觉得太大意外。在他的预期里,老尤这个铁公鸡会不会还钱,本身就是五五开的事。他让高大力带话说愿意10万块卖掉家里价值30万的电器,就是想引起老尤的贪心,让他觉得自己能占到便宜,还钱兴许就能爽快点。
他思忖了一下,决定还是自己出面去和老尤谈谈。毕竟那20万的欠款如果能拿回来,对他和高大力在东京的生活还是大有帮补的。
他对电话那头的高大力说道:“大力你就在那儿等我,我马上就到。”
挂了电话,他拿起钥匙换鞋出门,朝两个街区外的电器街走去。路过街口的面包店时,他顺手买了两个火腿面包边走边吃。
午饭吃过才不到两小时就饿到要吃东西,这让李广志感觉有些迷惑。这个身体似乎在精神突然变得格外健旺的同时,对食物的消耗和需求也大大的增加了。这究竟是人体的自然反应,还是某种因穿越而产生的变异?李广志暂时还不清楚。
电器街离他住的地方算不上很远,他一路走一路思考着对策,没多久便看到等在街口的高大力。
老尤的店在电器街的街尾,是一栋略显破旧的二层小楼。李广志拉着高大力走到店门口时,店里的推拉门是关着的,门口还站着两个矮壮的混混。
高大力在一旁嘀咕道:“老尤这老混蛋喜欢坑华人的名声都烂大街了,中国人里头没人愿意帮他,现在只能从韩国人那里拉人来撑场面了。”
李广志闻言心里微笑:看这个情形,老尤对自己和高大力还是有所忌惮的,否则也不会特意喊两韩国混混过来撑架势了。
他对高大力说了句“在外头等我”,便径直朝店内走去。两韩国混混慑于他的身高,又见他是孤身一人,竟然也没敢拦他,就让他这么施施然的走进了店里。
矮小、精瘦,干瘪的像个核桃的老尤架着一副老花镜,坐在柜台后面正往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看到李广志就这么平静的走了进来,眼角不由闪过一丝紧张和诧异。
但他很快就站起身来,热情到夸张的哈哈笑着迎向李广志。
“哟,广志兄弟来了!撒西布里(好久不见),撒西布里啊!”
李广志抬起手在他面前挥了挥,截住了他那蹩脚的日语寒暄,冷漠的开口道:
“老尤,你这儿也没外人,咱就不跟你废话了。”
前世李广志很少接触这类三教九流的灰色人物,在这类人面前该如何说话才能压住对方,他原本是有些拿捏不准的。不过,看到老尤一脸假笑的上前寒暄套近乎的模样,他立刻回忆起自己在单位负责招标时,那些上门拉关系的个体老板。
于是,他便摆出当时拒绝那些小老板时的架势,冷漠中带点居高临下的蔑视和不耐烦。
还别说,这个架势配合他高大魁梧的身材,还真把老尤给唬住了。
李广志把头低下凑到老尤的面前,盯着他有些慌乱的眼神,慢条斯理的说道:
“老尤,我跟你把话挑明了说吧。我呢,和大力在外头接了个买卖,可本钱不凑手,所以就找你要债来了。还不还钱,你现在给我个准话儿。”
说完没等老尤回答,李广志就转身走到屋角的沙发前坐下,然后冲老尤招了招手。
老尤犹豫了一霎,还是起身跟了过去,坐在了李广志的对面。
李广志给自己点了颗烟,抽了一口继续道:“你要是不打算还呢,我凑不齐本钱,就只好把这买卖的路子交给虎哥了。虎哥吃肉我喝汤,也算不错。而且,我相信虎哥肯定支持我带人半夜上你们家要债去。”
听到这话,老尤的脸颊忍不住略微抽动了一下。李广志看了他一眼,缓和下神色略带微笑的说道:
“老尤你要是今儿把钱还了,我和大力肯定记你的好儿。我这回接的这买卖可是个长期的,只要头回能挣到钱,再走下回的时候说不准还得找老尤你帮衬帮衬了。”
“你们走的是什么货?又是怎么个帮衬法?”老尤不愧是混老了的生意人,一开口就直指核心。
“废旧电器。借你的店面和人手收货,我们付钱。”
“就你和大力?你们俩想倒废旧电器?”老尤轻蔑的冷笑,一脸我看穿你把戏的表情。
他本身在二手电器这个行当里混了好多年了,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里头的门道都清楚。他才不相信这两个愣小子能干成这样的买卖。
“老尤,莫欺少年穷啊...”这话一出口李广志便忍不住要笑。他感觉自己要出戏,赶紧往回绷住了。
“五个集装箱,直发广东贵屿,船名和港口就不说了。老尤你觉得怎么样?靠谱不?”
李广志仰靠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一副得意又卖弄的神情。
老尤听到贵屿这个地名,不由得心头一震,对于李广志之前的话顿时便信了七八成。他做二手电器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自己做的其实只是这个行当里的边角生意。这里头真正挣钱的大头,是电子垃圾。
从八零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对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回收有着十分严格的监管。居民家中的废旧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是不能随意丢弃在一般垃圾场的,必须送到专门的回收处理场去。
1998年的时候,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家电回收法令》,规定每丢弃一台废旧电视机或洗衣机、空调、电冰箱,其所有人要分别支付2700日元、2400日元、3500日元、4600日元的拆解回收费用。违反法律规定的要受重罚。
这些在日本要花钱才能送出去的废旧电器,被集装箱装着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由于可以从中拆解出大量的工业原料,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就成了每吨可以卖到几百上千美元的宝贝。
这是一条没有任何法律风险,而且两头都流淌着现金的财路。所以,从八零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帮派势力便和松下,东芝等大型家电企业合作垄断了这条财路。
他们最开始是通过海运将这些电子垃圾运往香港。到了九零年代初的时候,由于中国大陆有更加低廉的人力成本,这些电子垃圾的集散地便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而广东贵屿,就是形成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拆解集散中心。
现在这个时间,正是贵屿刚起步的时候,其名声只有真正的行内人才会清楚。就连老尤自己,也只是从国内的下家那儿听到点风声而已。
所以在老尤看来,李广志这俩外行小子如果不是真正摸到了门路的话,是不可能知道贵屿这个地名的,更不可能知道贵屿和废旧电器之间的关系。
想到这条门路里蕴藏的财富,一向老谋深算的老尤也禁不住内心火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七星,谄笑着凑过身子帮李广志点上,道:“广志兄弟,老哥我方才说错话了,你别跟我这个老糊涂一般见识。你那钱,我马上就拿给你!”</dd>
这些钱,是他俩翻箱倒柜了一上午,从家里的各个角落里找出来的。
李广志仔细的把钱数了两遍,除掉零头,一共是37万日元。这就是他两忙活了一年的所有积蓄。
他和高大力两人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能挣60万円,札幌的生活费又不高,结果一年下来只剩下这么点,实在是叫李广志郁闷得蛋疼。
“广志哥,这些钱够咱们在东京花不?东京那地儿生活费可不低。”高大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
李广志瞪了这二货一眼,有心想骂他几句发泄一下,却又开不了口。
“自己”的记忆告诉他,一直以来,两人挣到的钱都是归李广志保管的,而绝大多数花钱的提议,也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在这一点上,高大力实在是没什么责任。
“钱不够就想办法再弄点!我记得电器街的老尤好像还欠了咱20万的,大力,你下午去找他,想办法把这钱给拿回来。”
李广志沉吟了一会儿又道:“你拿钱的时候顺便问下老尤,咱们屋子里这一堆电器原本都是从他那儿拿的,问他10万块往回收干不干。”
老尤是一个做黑市的二手贩子,在札幌电器街上混了不少年头。他的主要业务是回收些二手电器发往中国,偶尔也会做些收赃销赃的生意。
如果可能的话,跟老尤这种人精儿打交道的事李广志是不太想让高大力这个二愣子去办的。但出于谨慎起见,他觉得自己最好还是避免跟之前的熟人打交道,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混混了。
高大力出门后,李广志开始收拾那堆属于“自己”的衣服。
他没想到原来的“自己”会是个如此骚包的货色,居然比女人还爱打扮。看着那满满两衣柜的各类“时髦”衣物,李广志终于明白钱都被花到哪里去了。
他一边口里喃喃的骂着,一边在那堆衣物中翻找。他打算从里头挑出一些不那么花哨的留下,其他的都送到二手店去换钱。对于现在缺钱的他来说,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整理了一会儿,客厅的电话响了。他走过去接起来,是高大力气愤的声音。
“广志哥,老尤那老混蛋不肯还钱,说要拖到下个月再说!”
李广志听到这个消息倒也没觉得太大意外。在他的预期里,老尤这个铁公鸡会不会还钱,本身就是五五开的事。他让高大力带话说愿意10万块卖掉家里价值30万的电器,就是想引起老尤的贪心,让他觉得自己能占到便宜,还钱兴许就能爽快点。
他思忖了一下,决定还是自己出面去和老尤谈谈。毕竟那20万的欠款如果能拿回来,对他和高大力在东京的生活还是大有帮补的。
他对电话那头的高大力说道:“大力你就在那儿等我,我马上就到。”
挂了电话,他拿起钥匙换鞋出门,朝两个街区外的电器街走去。路过街口的面包店时,他顺手买了两个火腿面包边走边吃。
午饭吃过才不到两小时就饿到要吃东西,这让李广志感觉有些迷惑。这个身体似乎在精神突然变得格外健旺的同时,对食物的消耗和需求也大大的增加了。这究竟是人体的自然反应,还是某种因穿越而产生的变异?李广志暂时还不清楚。
电器街离他住的地方算不上很远,他一路走一路思考着对策,没多久便看到等在街口的高大力。
老尤的店在电器街的街尾,是一栋略显破旧的二层小楼。李广志拉着高大力走到店门口时,店里的推拉门是关着的,门口还站着两个矮壮的混混。
高大力在一旁嘀咕道:“老尤这老混蛋喜欢坑华人的名声都烂大街了,中国人里头没人愿意帮他,现在只能从韩国人那里拉人来撑场面了。”
李广志闻言心里微笑:看这个情形,老尤对自己和高大力还是有所忌惮的,否则也不会特意喊两韩国混混过来撑架势了。
他对高大力说了句“在外头等我”,便径直朝店内走去。两韩国混混慑于他的身高,又见他是孤身一人,竟然也没敢拦他,就让他这么施施然的走进了店里。
矮小、精瘦,干瘪的像个核桃的老尤架着一副老花镜,坐在柜台后面正往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看到李广志就这么平静的走了进来,眼角不由闪过一丝紧张和诧异。
但他很快就站起身来,热情到夸张的哈哈笑着迎向李广志。
“哟,广志兄弟来了!撒西布里(好久不见),撒西布里啊!”
李广志抬起手在他面前挥了挥,截住了他那蹩脚的日语寒暄,冷漠的开口道:
“老尤,你这儿也没外人,咱就不跟你废话了。”
前世李广志很少接触这类三教九流的灰色人物,在这类人面前该如何说话才能压住对方,他原本是有些拿捏不准的。不过,看到老尤一脸假笑的上前寒暄套近乎的模样,他立刻回忆起自己在单位负责招标时,那些上门拉关系的个体老板。
于是,他便摆出当时拒绝那些小老板时的架势,冷漠中带点居高临下的蔑视和不耐烦。
还别说,这个架势配合他高大魁梧的身材,还真把老尤给唬住了。
李广志把头低下凑到老尤的面前,盯着他有些慌乱的眼神,慢条斯理的说道:
“老尤,我跟你把话挑明了说吧。我呢,和大力在外头接了个买卖,可本钱不凑手,所以就找你要债来了。还不还钱,你现在给我个准话儿。”
说完没等老尤回答,李广志就转身走到屋角的沙发前坐下,然后冲老尤招了招手。
老尤犹豫了一霎,还是起身跟了过去,坐在了李广志的对面。
李广志给自己点了颗烟,抽了一口继续道:“你要是不打算还呢,我凑不齐本钱,就只好把这买卖的路子交给虎哥了。虎哥吃肉我喝汤,也算不错。而且,我相信虎哥肯定支持我带人半夜上你们家要债去。”
听到这话,老尤的脸颊忍不住略微抽动了一下。李广志看了他一眼,缓和下神色略带微笑的说道:
“老尤你要是今儿把钱还了,我和大力肯定记你的好儿。我这回接的这买卖可是个长期的,只要头回能挣到钱,再走下回的时候说不准还得找老尤你帮衬帮衬了。”
“你们走的是什么货?又是怎么个帮衬法?”老尤不愧是混老了的生意人,一开口就直指核心。
“废旧电器。借你的店面和人手收货,我们付钱。”
“就你和大力?你们俩想倒废旧电器?”老尤轻蔑的冷笑,一脸我看穿你把戏的表情。
他本身在二手电器这个行当里混了好多年了,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里头的门道都清楚。他才不相信这两个愣小子能干成这样的买卖。
“老尤,莫欺少年穷啊...”这话一出口李广志便忍不住要笑。他感觉自己要出戏,赶紧往回绷住了。
“五个集装箱,直发广东贵屿,船名和港口就不说了。老尤你觉得怎么样?靠谱不?”
李广志仰靠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一副得意又卖弄的神情。
老尤听到贵屿这个地名,不由得心头一震,对于李广志之前的话顿时便信了七八成。他做二手电器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自己做的其实只是这个行当里的边角生意。这里头真正挣钱的大头,是电子垃圾。
从八零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对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回收有着十分严格的监管。居民家中的废旧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是不能随意丢弃在一般垃圾场的,必须送到专门的回收处理场去。
1998年的时候,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家电回收法令》,规定每丢弃一台废旧电视机或洗衣机、空调、电冰箱,其所有人要分别支付2700日元、2400日元、3500日元、4600日元的拆解回收费用。违反法律规定的要受重罚。
这些在日本要花钱才能送出去的废旧电器,被集装箱装着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由于可以从中拆解出大量的工业原料,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就成了每吨可以卖到几百上千美元的宝贝。
这是一条没有任何法律风险,而且两头都流淌着现金的财路。所以,从八零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帮派势力便和松下,东芝等大型家电企业合作垄断了这条财路。
他们最开始是通过海运将这些电子垃圾运往香港。到了九零年代初的时候,由于中国大陆有更加低廉的人力成本,这些电子垃圾的集散地便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而广东贵屿,就是形成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拆解集散中心。
现在这个时间,正是贵屿刚起步的时候,其名声只有真正的行内人才会清楚。就连老尤自己,也只是从国内的下家那儿听到点风声而已。
所以在老尤看来,李广志这俩外行小子如果不是真正摸到了门路的话,是不可能知道贵屿这个地名的,更不可能知道贵屿和废旧电器之间的关系。
想到这条门路里蕴藏的财富,一向老谋深算的老尤也禁不住内心火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七星,谄笑着凑过身子帮李广志点上,道:“广志兄弟,老哥我方才说错话了,你别跟我这个老糊涂一般见识。你那钱,我马上就拿给你!”</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