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草原特种兵

第六十七章 一个弩兵

    sat aug 09 00:57:51 cst 2014

    成吉思汗7年(1212年)蒙历猴儿年五月初五日夜 大兴府丁村

    夜幕降临,丁村蒙古黑军阵地上,弩兵李郭三正在为他心爱的战车做最后的保养。他知道敌军就在20里以外,广阳镇附近,5万大军,气势汹汹,可是他即不害怕,也不紧张。

    李郭三17岁,霸州文安人氏。几个月以前,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孤儿,连名字都是千夫长史天赙给起的。他的村庄,就在文安洼旁边,村里大部分是文安张家的佃客,但是他李家却有几亩薄田。张家是文安大族,老太爷做过户部员外郎,现在的家主正是河北东路都转运使张浩,官运亨通,很有进尚书省之望。

    尽管李郭三生在水源丰沛,土地肥沃的所在,但是生活还是异常艰难。他两个哥哥都没有活下来,活下来的除了他,还有一弟二妹。近几年,年年水灾,家里渐渐入不敷出。母亲生病,不得已向文安张家借了行钱看病,老母期期艾艾熬了两年,还是病死了,却欠下了巨额子钱。张家是何等人家,他们小民哪里惹的起,只能典当了田产还债,举家沦为张家佃户。

    滹沱河年年发水,朝廷的两税、物力钱和户调却是一文不能少,张家的地租更是占去了一半收成。前年卖了大妹,交了朝廷课税,去年又卖了小妹,交了张家的地租。

    今年春天,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了,被生活折磨的苦不堪言的老父正在琢磨是卖他还是卖10岁小弟的时候,信安溃堤,大水彻底淹没了村庄。洪水汹涌而来,老父踢倒门板把他推了上去,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就和小弟一起被大水冲走了。

    洪水退去,村里一片狼藉,家家戴孝,李郭三也成了孤儿。村里实在是没有粮食了,今年的收成也泡汤了,乡亲们只能啃树皮野菜过活。眼看着要饿死人了,信安的埽兵们拉着大车来了,车上拉的都是粮食和盐啊!

    这些埽兵挨家挨户的分粮食,说是蒙古大汗的赈济。村里只有给朝廷和主家交粮食,岂有反过来给他们粮食的道理,可是总不能眼睁睁的饿死。村里人呼啦啦跪了一地,这蒙古人不是吃人的恶魔,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埽兵们救济完了就开始征兵,李郭三反正是孤儿,就找到埽兵头目,要当兵吃粮。埽兵头目是个大胡子汉子,拍了拍他肩膀,只说了一句:“小子,跟我走吧。”

    李郭三和村里3、40个青壮跟着这些人一直向北,沿途到处是信安来的埽兵在救济百姓,对蒙古人,他从心里感恩,他们都是好人啊。走了2天来到信安,兵营就在信安城东,拒马河边上,进兵营就开饭,金黄的粟米饭管饱,还有青菜。吃完饭就发衣裳被服,整套的皮甲皮胄,他拿着牛皮战靴哭了,这是他有生以来头一次穿鞋!

    尽管他的脚长期不穿鞋,宽大肥厚,穿上战靴磨的生疼,但是他咬牙忍耐,甚至睡觉都舍不得脱。军队生活虽然苦,长官各个凶巴巴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出错,他几乎天天挨打。但是这里能吃饱饭啊,一天三顿干饭,5天还有一顿肉,就是财主人家也不过如此啊。从有记忆开始,他最老的朋友就是饥饿,他没有一天不饿。但是在这里,他终于要和这个老朋友告别了,他简直是太幸福了,他不知道天下还有比军队更好的地方,他从心里把军队当成了他的家!

    半个月之后,从永清来人到信安来挑兵,专门挑17、8岁的伶俐强壮少年。半个月的饱饭和训练,李郭三的脸色红润起来,胳膊粗壮起来。永清带队的千夫长叫史天赙,一眼就挑上了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乡下人没有大名,就叫李三。史天赙说道:“没有名字可不行,我给你起个名吧。”

    贵人赐名,这可是大事啊,他赶紧跪下。史天赙千夫长说道:“你将来会成为我们辎重营的车兵,我们的战车就像城郭一样坚固,你就叫李郭三吧。”他大礼谢恩,从此他有大号了,就叫李郭三。

    史天赙在信安挑选了几百个少年兵,一直带到永清韩侯乡的兵营。他才知道,他是被选来做史家黑军的辎重营战车弩兵。

    在史家军的编制中,每个千人队都有一个辎重营,一个工兵营,是千夫长直属部队。这个辎重营可不仅仅是运输辎重,这些车辆都是两匹马拉的重型车辆,一旦需要,就可以变成步兵战车突击敌阵。每个辎重营还有20辆元戎弩车,为整个千人队提供远距离火力支援。为减轻弩车重量,弩车兵除驭手车长以外,都是17、8岁的少年,消瘦又聪明。

    第二天,一个满脸黄胡子的回鹘大叔来给这些未来的车兵们讲解车辆。弩车和辎重车辆并无不同,只是车上有一部巨型连环元戎弩。这是巴根台根据诸葛连弩为史家军设计的远程武器,目的是为了持续的压制敌快速部队。

    诸葛弩之所以能够连续单发射击,是因为弩上有个箭夹,一次射击完毕之后,箭夹里下一支弩箭通过重力自动漏到箭槽里,从而节省了上弩箭的时间,射速比一般的弩快了近一倍。但是问题是,为了保证弩箭准确落在箭槽里,箭夹是固定在弩弦上的,这样每次射击弩弦都要带着一个大箭夹,动能损失巨大。所以,诸葛弩虽然射击速度快,但是代价是损失了射程和威力。这样是对付不了金国的重甲骑兵的。

    巴根台对连弩最大的改造,是把箭夹改到了下面,可以通过卡榫卡在箭槽下部。箭夹类似现代枪械的弹夹,在底部有个弹簧钢片,这样当一支弩箭射出之后,下一支箭通过弹簧弹力自动顶到箭槽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弩弦带着一个笨重的箭夹射击,节省下来的动能,都集中到了弩箭之上,其初速提高了数倍,威力和射程当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看起来简单,但是在没有弹簧钢片的情况下,古代是不可能采用下部箭夹供箭的。而石盘口特种兵训练基地,已经熟练掌握了弹簧钢技术,对于阿塔,这根本不是问题。

    为了对付不同目标,弩车配两种箭夹。轻箭夹12只装,箭长1尺2寸,弩弦拉力120公斤,用于攻击轻甲或无甲目标,射速一分钟可打完一个箭夹,射程250步。重箭箭夹8只装,箭长1尺8寸,弩弦拉力210公斤,用于攻击重甲目标,射速也是一分钟一个箭夹,射程180步。每车轻箭夹备10个箭夹,重箭夹备8个箭夹。

    副射手通过一个长5尺的扳杆上弦。扳杆底部连着一个轴箱,轴箱里其实是一个滑轮组。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可以在1秒内轻松上弦,只要扳杆用力下压就可以了。

    弩械下有轴,可以轻松上下左右旋动弩臂。左右射角280°,上下射角正负8°。弩臂上有望山,可以瞄准射击。车上还有刀盾和长矛,作为近战武器,一般不用。

    每弩车配骡马两匹,配员3人。车长兼任驭手,负责全车指挥。射手一人,负责射击目标。副射手一人,负责扳杆上弦,和上、退箭夹。

    李郭三的车长是个沉默的瘦长汉子,名字叫贺菁,祖父就是永清清乐社员。副射手也是个清瘦的小伙儿,叫王长福。李郭三,就是整车主射手。

    阿塔大叔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给他们讲解战车功能,拆开了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如何维护保养他们的车辆。一个身材魁梧的蒙古大汗,则手把手的教给他们如何瞄准射击,如何伺弄骡马,单车战术,与其他战车的协同战术。

    他,就是蒙古贵人那日松。这个魁梧的汉子不像其他粗暴的史家军军官,他长相凶恶,为人却温和又耐心,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解技术和战术。慢慢的,他们不怕这个贵人了,每当看到他,李郭三就感到亲切,就像见到一个大兄一样。就是这些蒙古人,救了他,救了千千万万的人。还把他带到了军队,给他吃饱穿暖,教给他本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给了他做人的尊严,给了他一个家。

    战车,就是他的家,战友,就是他的亲人。

    他太爱他的车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机巧的东西。他就象个孩子爱玩具一样,除了睡觉吃饭,他一刻也不愿离开他的战车。按着阿塔大叔传授的方法,他和贺菁、王长福一起,把车辆保养的时刻都在最佳状态,把他们的马养的膘肥体壮。

    他不停的擦拭车辆,他不能忍受他的车有一点点损伤,一点点污迹。如果不是长官严令,他恨不得把铺盖搬到车上睡觉。

    在这个团队里,他还找到了他一辈子没有过的东西:友谊。很快他就和副射手王长福成了好朋友,两个年轻人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贺菁车长虽然沉默而粗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把他俩揍的鼻青脸肿。但是每到部队吃肉的那天,他总是把自己的一份肉分给2个小兄弟。

    在对抗训练中,在演习中,他们的车组从不服人。他们配合越来越熟练,仿佛成了车的一部分,他们成了整个千人队最优秀的车组之一。史天赙千夫长对他们总是夸赞有加,说自己没有挑错人,每当这个时候,李郭三就感到无比的骄傲。

    让人尊重,真好啊。

    可是几天前,辎重营百夫长告诉他们,金人的官府派大军来了,要来攻打永清和霸州,这是李郭三不能接受的。官府已经夺走了他的粮食田地,他的亲人,他的一切,他好容易在史家军又有了一个家,这些可恶的人又来了。谁要夺走他现在的幸福生活,谁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他就和谁拼命!

    他要用他的战车,把仇人碾个稀巴烂!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