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隋朝之英雄无双

第四章 李世民出场

    我是攻坚的箭头

    如一页扁舟在风浪驰俜

    有我的兄弟

    有我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有突然闯入的历史人物

    共同创造这新的传奇

    先锋营全速前进,如同一艘快速向前的驱逐舰般在风浪狂飚,除了平时的食宿之外都在赶路,这不由引起了副先锋烈火侯红拂女,随营参谋徐绩和一干将领的疑虑:如此行军,是不是太快了?要是太过疲惫会不会使战斗力得到削减?

    秦叔宝笑道:“你们不必惊慌,我们的士气,我们先天的作战能力,都决定了我们先锋营的锐不可当!现在离目的地雁门关还有多远?”

    见到主将如此固执,众人不好再劝,参谋官徐绩答道:“还有三百里了。我已经命令斥候和前方十位总兵联络,想来马上就会有消息了。”

    正说到这里,一骑快马从远方尘土大起,秦叔宝喝道:“来了!”

    来的果然是探事的斥候,他一个骨碌从马上跃下跪倒行礼:“启禀先锋将,前方我大隋十位领军总兵已经扎成营盘,目前尚无举兵。听闻先锋将来到,已经紧急汇集出三十里迎候将军。”“扎成营盘?”浓黑的眉头顿时在秦叔宝的脸上纠结:“我大隋十位领军总兵竟然不对岌岌可危的雁门关进行增援,而是在安全的地方扎成了营盘,这是为什么?”

    众将面面相觑,其实这道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幽燕郡本就是听调不听宣的**王国,开皇天历来是心大忌,即使出兵又怎知道天威难测,于是素性静观其变,等待大军到来。而且十位总兵来自不同地方,级别相等,又如何服众?

    这种道理秦叔宝如何不知,怎奈幽燕郡即使是在罗艺手,也远比在外族手要好得多,要是一旦有失,原的最重要的门户必将被打开,突厥人将行动如飞的在原的领地烧杀劫掠无所不为,这样对原百姓无疑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灭顶之灾!

    想想和突厥同在一个草原的元代蒙古,竟然有将世界成为一个牧场的雄心,竟然将遥远强大的欧洲打得元气大伤,前车之鉴使秦叔宝忧心忡忡。何况在秦叔宝的心,还有一个生死兄弟罗士信,以罗士信之少年,却在前线为国家为民族浴血沙场,自己怎能不心有愧!

    秦叔宝的先锋营到达,果然引起了十大总兵的集体迎接,虽然都是在太殿下杨广帐下为将,先锋大将则是全军三十万之翘楚,而且这位先锋大将以狂飙似的速度成为当朝常胜侯镇边侯史无前例,前程可期。所以这些人即使有老将心不服者,也只能一同前来迎接。

    “各位总兵大将不必多礼,我们同为太帐下,没有尊卑之分,况秦某年轻,怎敢劳动众位大将前来迎候?”秦叔宝强压住心的怒火不卑不亢的说了场面话,也不等众人谦逊将话题一转,道:“本将听说雁门关已经被困将近一月之久,不知诸位大将到达了多少时日?”

    由于这些总兵分据各处,离边关有远有近,有的到达时日已久,有的也只是快了数日。秦叔宝心冷笑,分明是萎缩不前道什么敌军势大,当即开言道:“本将得大元帅令可以任何决断,如今军情紧急,本将欲先解雁门关之围,诸位看以为任何?”

    听到这年轻气盛的话,众总兵都显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虽然雁门关前围困的突厥人马也不过五万之众,和自己这一方相等,但从作战的能力来看,对方是自幼长于马上,以围猎为生,天生悍勇,岂是寻常隋军可以相比,顿时一个个闭口不言。见了如此神色,秦叔宝也不和他们废话,拱手道:“既然我们见解不同,秦某也无意勉强,还请诸位为秦某掠阵,由先锋营先打这第一阵。”

    秦叔宝说完走出大帐,正要传令先锋营全军开拔,忽然从座闪出一名将领,大喊一声:“先锋将果然名不虚传,末将也愿帅太原本部五千人前往!”

    秦叔宝回过头来,见此人的年纪竟然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风姿俊朗,长眉虎目,一身盔甲罩在其上更显得其英风傲骨,暗想此人必定不凡。于是笑道:“不知将军何人?”

    那少年朗声道:“末将乃是太原唐国公之,领从忳卫将军太原总兵李世民便是。”声音朗朗,大帐清晰可闻,众总兵不由暗骂道:一般的少年狂妄,如何能胜凶狠悍勇的突厥人马?都是暗自摇头。

    秦叔宝点头道:“此去凶险异常,你无须为了一时之勇付出惨烈的代价,须知战场无眼!”

    李世民洪声到:“末将以为常胜侯并非血气之勇,而李世民也不是一时之气!”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秦叔宝也不想再劝,带领先锋营重将和李世民来到帐外,忽然若有所思:“你刚才说你叫李世民?”

    “正是!太原唐国公之,领从忳卫将军太原总兵李世民便是!”李世民又重新说了一遍,却发现自己倾慕的常胜侯先锋大将的目光有些呆滞: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

    即使对国历史再陌生,只要是国人,只要这胸膛里流动的是华夏民族的血液,就不会忘记这个名传千古的名字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世民的出现,使国成为万国瞩目的心,因为李世民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历史上最为意气风发的年代。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都足以骄傲的写进国历史,最令人骄傲的是高昌国因为唐军的迅猛国王被活活吓死,而永载史册。这都是因为一个人——李世民!

    而这个千古一帝现在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他虽然现在只是一个领着五千太原兵马的小将,但从他毅然随自己以寡敌众的勇气来看,此人果然非同寻常!

    “先锋大将,常胜侯?”李世民将心目的偶像竟然走神了,忙将两根手指在秦叔宝面前晃来晃去,众将也出现了不以为然之色。好在秦叔宝及时醒觉,没有再出丑:“哦,嗯嗯,李世民啊,你这次的人马实力如何?”

    李世民有点显摆的道:“不瞒先锋将,我这次带出来的都是太原精锐,为家父和我亲自训练的人马,也许和先锋营悍卒不能相提并论,但战力方面可以说是各路总兵的首屈一指!”

    “呵呵呵,你倒不谦虚,但我喜欢!”秦叔宝笑道:“李兄既然有如此自信再好也不过,目前突厥人马如何?”

    “士气已经从高涨往下落,突厥人马在他们七大将之一伏虎大王泽泽多 的率领下已经围攻雁门关有数月之久,但久攻不下,已经不如以前勇猛。世民曾经向各路总兵进言,应对突厥进行打击,但世民缺乏支持只能望而兴叹。要不是雁门关守将罗士信智勇双全,恐怕雁门关已经失守多日了!”李世民痛心疾首的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