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珑铃殇

第二十七章

    “这几日皇后可又去过罗越殿?”昆尚宫里,李贤人和秦妃正坐在一起,一个小太监从外面跑进来行了个礼。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秦妃让他起来,随后便问。

    “回娘娘的话,没有,皇后这几日一直在安康宫呢。”那太监一脸高兴的样子,他自然知道主子想要什么回答。

    “知道了,你们都退下。”秦妃微微一笑支使走了几个下人。

    李贤人在这几个人走了之后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后她对秦妃行了个礼,说:“还是娘娘圣明,不过用了点小小的计谋,就要了那贱人的孩子,还挑拨了皇后皇上的关系。不仅如此,想着日后那贱人和皇后也处不好了吧。”丧子之痛岂是小痛,无论此事事实如何李贤人的孩子终归是皇后害死的,她心里肯定心存芥蒂了吧。

    “本宫早就看不顺眼了,”秦妃嘴角一直勾着一抹笑,似蛇蝎美人,“她莫珑铃仗着年纪小就如此放肆,即便她是皇后也不行。”

    “话就是这么说的,只是娘娘,这小皇后着实是个有城府的人。定是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皇上日日去我那里作诗,便主动献殷勤找皇上,还抄诗本,若不是她的模样,嫔妾只怕她比我都大呢。”李贤人一想起此事就心里不快,脸色也难看了许多。

    秦妃挥了挥手:“此事都已过去,从今以后皇上定不会再让她进罗越殿伴君左右了。倒是你啊,前段时间皇上日日去你那里,可有喜脉了?”

    李贤人迟疑了一下,说:“娘娘不提醒,嫔妾倒把这个给忘了。过两天就是朱均和给嫔妾把脉的时间,娘娘……可否多等两日?”这后宫之中每个妃嫔都有固定的把脉时间,李贤人想等到那时也是有原因的,她身体没有不适,若是叫了太医来看怕是希望落空。何况只有两天了,再等等也是等得起的。

    秦妃点了点头:“好,本宫没少为你这肚子出力,你自己心里且琢磨着。只是你可别忘了,倘若真有了孩子,是要过继给本宫的。否则,你在这后宫便不要继续待下去了。”

    李贤人赶忙点了点头,她对孩子什么的没有太大感觉,只要能让她安稳地在后宫待下去,能得皇上的宠便好。

    安康宫的书房里。

    “母后,珂公主,你看我画的好吗?”莫珑铃正坐在太后身边,刚刚画了一副珂公主的画像,便告诉她让她来看。只是她不再是以前那般总是兴高采烈的样子,看上去整个人平静了许多。

    珂公主一直坐在那里被她画,身体都有些僵硬了,此时听说她画完了赶忙站起来活动了下筋骨,随后来到她身边一起看画。

    “铃儿画的可真好,比珂儿本身还要漂亮许多呢。”太后赞许地点点头。

    “母后讨厌,这明明就是儿臣的模样!”珂公主撒娇地说。

    莫珑铃微微一笑,便低下头看着话不再说话,而是出起神来。

    安宁嬷嬷和紫兰注意到了,太后和珂公主也注意到了。四人皆不做声地叹了口气,太后自然知道,莫珑铃心里一直为之前的事难过着。她这么小的年纪,又听紫兰说她在莫国还从未经历过死别。让她刚进宫这么会就面对这种事,真是难为她了。

    珂公主则知道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她还是在一边小小的羡慕嫉妒着董贤人,一边又自责着自己害了董贤人的孩子,一边又觉得董贤人这么难过了她还嫉妒她的作法很不对。

    “珂儿和铃儿,陪哀家去后花园走走吧,虽说秋叶已落尽,但有时看看这萧条之景也是好事。”太后站了起来,向莫珑玲伸出了手,莫珑玲愣了一下,怔怔地把手放进了太后的手里站了起来。

    三人和跟随的下人们一路走到了后花园,此时百花凋零,枯木独立,秋风瑟瑟让人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太后使了个眼色让珂公主离开,她要单独和莫珑铃待一会。

    “铃儿?”太后叫了她一声。

    “嗯?”她回过神来,应了一声。

    “你看着这景象,心里有何感想?”太后一边说一边轻抚着她的手,那如若白葱的小手此刻比她的手还要凉。她不由有些心疼起来。

    莫珑铃看着眼前的一切,不远处就是之前她跟着骆齐霜走过的那条小路,那时她多开心啊。那时也是秋尽,但是有斜阳,有金叶,有他。如今斜阳已末,金叶已走,他也不在她身边。此情此景让莫珑铃的心忽然一阵一阵地翻滚着难受起来,那时谢厨师也还没有死。

    不知不觉中她红了眼眶,忽然用很轻很轻的声音开口了:“枯树寿已尽,玲珑又奈何。”说罢,她轻轻叹了口气。已尽的恐怕不只是树,而是一条人命,一条腹中胎儿的命,还有她在罗越殿快乐的时光。

    太后无奈地笑了一下,慢慢开口了:“铃儿,你只见树木已枯,却不知新芽正在土里暗长着呢。万物皆有轮回,枯木尚可逢春,这世上的事无不是如此。你只见谢厨子没了命,却不见他的孩子健康地成长着。铃儿,母后不希望后宫的污浊之气染了你的心,母后希望你能回到从前那个快乐开朗的孩子。人这一生不仅仅有相逢,还有别离。有一天母后也会离开你,你在莫国的父王母后亦会离开你。你可想过,若这世上你拥有的一切都离开了你,你会怎样?”

    莫珑铃的眼神随着她的话变得惊慌起来,她一下抱住太后,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儿臣不想母后离开儿臣,母后一定不要离开儿臣!”

    “好孩子,你且听哀家说完,”太后欣慰地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哀家这一生经历了许多次生死,本以为看穿了世事,却在先皇去世后陷入了痛苦。整整三年,哀家整日卧于病榻之上,却又不能随先帝而去。因为哀家还有皇上,哀家放心不下他。后来渐渐的哀家想明白了一些,人哪,总是想着那些已故的人,却忘了在身边的人。大概也是时间长了些吧,哀家越想越通。其实你不去钻那个牛角尖,便会轻松许多。已去的人就让他去,好好珍惜还在这世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