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秦陵大墓
考古不像盗墓,它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用来历史研究。所以同样一座墓,盗墓者进去可能只需要两三天,考古人员却需要两三个月。因为他们要尽可能的保持一切物体的完整性,把破坏程度做到最小,方便以后的考察研究。
从入口处进去,周围墙壁凹凸不平,由于秦墓入口处在地下几十米的地方,所以考古队只好挖出了一条类似矿井的通道,斜着向下延伸,周围挂着矿灯。矿道内地面非常平坦,上边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应该是早晨坍塌的时候造成的。我们一行人跟在李博士后边,不像是考古,倒像是去开矿……
走了大约二百多米,一扇黄铜色的大门出现在我们面前,铁门呈半开启状态,只闪开了一个小缝隙,不过这个小缝隙也足够搬出一个冰箱的了。走到门前,李博士停下脚步回头叮嘱我们:“你们只管用眼睛去看,用相机去拍,切记不要碰触任何东西,最好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得太远,有事随时问我。”
我点了点头:“放心吧,这些细节我们还是懂的,您尽管工作,我们绝对不会给您平添麻烦的。”李博士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检查了一下服装和人数,打亮手电走了进去。
冷琦跟在李博士身后,我则跟在她身后。黄铜大门后边是一条半大的墓道,地面青砖墙壁绿瓦,让人看了就能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丽。四周依然灯火通明,两侧挂着一盏盏明亮的矿灯,几乎没有盲点。
我边走边环顾四周,一眼就看到了原本隐藏在墓道顶端的连弩机关。这种机关在汉朝时期开始流行,最开始用于军事战争,各国将军都会凭借有利地形布置这种机关以重创敌军。如果遇上绝好的地形,通常一二十人能消灭一两千人甚至更多!后来也是因为这种连弩几乎不需要人为控制就能自我攻击,所以才被历代君王以及将军应用在陵墓之中。
我用相机瞄准机关把焦距拉进,才看清楚原来这种机关是将两排弩枪用一根线相互连接起来,线的末端连在黄铜门上。这样一旦有不知情的人用暴力推开铜门,那么弩箭就会慢慢上膛。等来人走到墓道正中心的位置时左右两排连弩便开始万箭齐发由两边逼向中间,让人插翅也难以逃脱。
李博士看我颇感兴趣,便停下脚步抬手指着为我讲解:“这种东西咱们现代人叫连弩,但在古代其实叫做连机,是取连续攻击的谐音。两排弩枪一前一后,后边是箭仓。一旦机关启动,每当上排的弩箭射出时就会顺势给下排弩枪上膛,下排弩箭射出再给上排弩枪上膛,后边的箭仓则会自动补给。以此类推,无休无止,精妙绝伦啊。”
我听了连连点头:“既然开门就会触发,那博士是如何将这机关破解的?”李博士指了指门后,那里有一根已经被切断了的细线:“如果铜门大开,门板会将细线拉伸。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触发机关,所以只要及时将细线切掉,这诸多连弩和后边装有万箭的箭仓就都成了摆设。”
我忍不住又拍了几张照片,在心里感叹,原来倒斗的有倒斗的手艺,考古也有考古的门道,李博士跟光头一样都不是一般俗人。
穿过墓道来到一个墓厅,这个布局我非常眼熟,虽然没见过但肯定曾经在脑海里想过。墓厅非常大而且比较空旷,或许是原本就没有东西,也可能被考古队的人全都搬到了考古楼二层。放眼望去,除了一些已经有些氧化腐烂的小型陪葬棺木外没有任何观看价值,就连那些陪葬者的尸体都已经被全部搬走,徒留一口**的空棺躺在原地。
李博士指着墓厅尽头的一处台阶介绍道:“那里原本有口紫红色棺材和许多陪葬品,现在都已经被送进楼内研究,前几天会展的大部分文物都是曾经摆放在这个墓厅之内的。”说着他带领我们左拐走进了一个十分窄小的墙门。
墙门顾名思义就装在墙上的小门,说白了就是暗门,把门上的图案跟墙上做的相互吻合,这样远远看去根本不会发现墙上还会暗藏一条通道。这扇墙门微微平开,里边依稀透出一些光亮。若是我来挖掘这座秦墓,估计走到墓厅这里也就算完结了,根本不会想到在侧边的暗门里还会隐藏着更大的空间。
暗道又矮又小,并且高低不平,有些地方甚至要蹲着才能通过。我不禁有些担心冷琦的右脚,不停嘱咐她小心慢走,同时在后边伸手扶住她的身体,尽量减小对右脚的压力。刘斌跟在我后边眼睛瞪的比我还圆,不停的轻声念叨:“领导小心……领导慢点……”
暗道有大约二十多米长,钻出暗道我们面前马上豁然开朗,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地下时代广场。虽然四周同样挂满了矿灯,不过放眼望去竟一眼看不到尽头,只有白蒙蒙一片。我们此时站在一处较高的台阶之上,往下十几米的地方是一大片平底,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密密麻麻竟全是形态各异的兵马人俑!
李博士和考古队员因为早已看过不下百遍,所以并不感到稀奇,我和冷琦却被这壮观之景深深震慑。呆呆的看着面前数不清的人俑,犹如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一样,从气势上就胜过了敌方。李博士见到我们震惊的表情到是一脸自豪,微微一笑:“这些人俑是西安俑坑的十二倍,并且保存状态完好,栩栩如生,非常有研究价值!”
我一边点头一边拿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键,闪光灯噼里啪啦亮个不停。后边还能听到一个实习生在刘斌耳边窃窃私语:“你不说这两个都是领导么,怎么跟记者似的就知道拍照?”刘斌轻哼一声:“你懂个屁,人家拍照那是要带回中央写资料的,国家级领导都这样,不然博士也不可能介绍的这么详细……”
停留了片刻,李博士带领我们继续往前走,他并没有沿着台阶下去,而是平行着往侧边走。二十多分钟过去,在围着这个‘地下时代广场’饶了小半圈后,另一个暗道出现在我们身后,李博士招呼我们跟他一起爬进去。这两条暗道从里到外一模一样,如若不是空间太大,我真能有一种回到原地的错觉。
爬出墓道我们进入了一个一百多平米的空间内,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干净平整,而是碎石嶙峋,土层也更加深厚,看样子塌方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周围的矿灯稀稀落落,有不少都已经摔在地上熄灭,在废墟侧边,一个两米多高的大洞赫然显露。
李博士指了指头顶,我抬头望去,发现在上方二十多米的高度竟然有个横向的开口,同样有灯光透过来。刘斌跟在我后边解释道:“上边是一条通往刚才墓厅的通道,距离墓门很近,为了安全起见,所以博士带咱们绕了个远,通常我们都是用绳索直接吊下来的。”
我点了点头,指着不远的洞口对李博士说道:“博士,这个就是坍塌出来的通道?”李博士举着手电边走边道:“不是通道,而是墓室。这是一面近一米厚的土墙,被坍塌的石块砸透,后边是另一间隐藏墓室。虽然还没有安装矿灯,不过早晨我和老油已经检查过了,里边并没有什么机关陷阱,否则也不会让你进来观看了。”
说话间,我们已经随李博士走进了墓室,几个人都打开了手电,倒也把四周照的一片明亮。没有了矿灯挂在头顶,又让我有了一种跟随光头倒斗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我们一起探索龙凤鸳鸯墓的时光。当初感觉是煎熬,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九死一生,但三个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倒也十分开心。
这个墓室并不是很大,东西却十分杂乱,各种各样的瓶碗盆碟散落在四周,简直跟旧物市场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随便的一样文物,没准就可以买下整个旧物市场的东西……
不过物品虽然杂乱,但其中有一条较为干净的小道,很明显是人为清理出来的。李博士带领我们走过那片区域到达一处平台停了下来:“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墓室‘开拓’出来,现在是下午三点,咱们争取九点之前弄完,大家开始干活吧!”
几个考古队员虽然年轻,但手脚十分利索,李博士话音刚落,他们就分工明确开始工作。有的去在四周悬挂矿灯,有的则带上手套小心翼翼清理地上的古董。李博士看了看我和冷琦:“这个平台还算干净,你们就暂时在这休息吧,等一会打开矿灯再拍照参观,有事随时叫我。”说完也带上手套和其他考古人员一起清理文物。
我举着手电照了照左右,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半米多高的四方箱子,正好可以拿来给冷琦当板凳用。箱子很重,大约有二百多斤,不知道里边装着什么。不过碍于李博士的嘱咐所以我不方便打开细看,只能吹掉上边的灰尘让冷琦坐下。
一沉尘烟过后,箱子上的尘土被我彻底清理掉,箱盖上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符号。我并没有在意,吆喝冷琦赶紧坐下,谁知到冷琦在看到那个符号后忽然脸色大变,竟无意识的连连后退,握着手电的右手也开始微微颤抖……
从入口处进去,周围墙壁凹凸不平,由于秦墓入口处在地下几十米的地方,所以考古队只好挖出了一条类似矿井的通道,斜着向下延伸,周围挂着矿灯。矿道内地面非常平坦,上边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应该是早晨坍塌的时候造成的。我们一行人跟在李博士后边,不像是考古,倒像是去开矿……
走了大约二百多米,一扇黄铜色的大门出现在我们面前,铁门呈半开启状态,只闪开了一个小缝隙,不过这个小缝隙也足够搬出一个冰箱的了。走到门前,李博士停下脚步回头叮嘱我们:“你们只管用眼睛去看,用相机去拍,切记不要碰触任何东西,最好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得太远,有事随时问我。”
我点了点头:“放心吧,这些细节我们还是懂的,您尽管工作,我们绝对不会给您平添麻烦的。”李博士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检查了一下服装和人数,打亮手电走了进去。
冷琦跟在李博士身后,我则跟在她身后。黄铜大门后边是一条半大的墓道,地面青砖墙壁绿瓦,让人看了就能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丽。四周依然灯火通明,两侧挂着一盏盏明亮的矿灯,几乎没有盲点。
我边走边环顾四周,一眼就看到了原本隐藏在墓道顶端的连弩机关。这种机关在汉朝时期开始流行,最开始用于军事战争,各国将军都会凭借有利地形布置这种机关以重创敌军。如果遇上绝好的地形,通常一二十人能消灭一两千人甚至更多!后来也是因为这种连弩几乎不需要人为控制就能自我攻击,所以才被历代君王以及将军应用在陵墓之中。
我用相机瞄准机关把焦距拉进,才看清楚原来这种机关是将两排弩枪用一根线相互连接起来,线的末端连在黄铜门上。这样一旦有不知情的人用暴力推开铜门,那么弩箭就会慢慢上膛。等来人走到墓道正中心的位置时左右两排连弩便开始万箭齐发由两边逼向中间,让人插翅也难以逃脱。
李博士看我颇感兴趣,便停下脚步抬手指着为我讲解:“这种东西咱们现代人叫连弩,但在古代其实叫做连机,是取连续攻击的谐音。两排弩枪一前一后,后边是箭仓。一旦机关启动,每当上排的弩箭射出时就会顺势给下排弩枪上膛,下排弩箭射出再给上排弩枪上膛,后边的箭仓则会自动补给。以此类推,无休无止,精妙绝伦啊。”
我听了连连点头:“既然开门就会触发,那博士是如何将这机关破解的?”李博士指了指门后,那里有一根已经被切断了的细线:“如果铜门大开,门板会将细线拉伸。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触发机关,所以只要及时将细线切掉,这诸多连弩和后边装有万箭的箭仓就都成了摆设。”
我忍不住又拍了几张照片,在心里感叹,原来倒斗的有倒斗的手艺,考古也有考古的门道,李博士跟光头一样都不是一般俗人。
穿过墓道来到一个墓厅,这个布局我非常眼熟,虽然没见过但肯定曾经在脑海里想过。墓厅非常大而且比较空旷,或许是原本就没有东西,也可能被考古队的人全都搬到了考古楼二层。放眼望去,除了一些已经有些氧化腐烂的小型陪葬棺木外没有任何观看价值,就连那些陪葬者的尸体都已经被全部搬走,徒留一口**的空棺躺在原地。
李博士指着墓厅尽头的一处台阶介绍道:“那里原本有口紫红色棺材和许多陪葬品,现在都已经被送进楼内研究,前几天会展的大部分文物都是曾经摆放在这个墓厅之内的。”说着他带领我们左拐走进了一个十分窄小的墙门。
墙门顾名思义就装在墙上的小门,说白了就是暗门,把门上的图案跟墙上做的相互吻合,这样远远看去根本不会发现墙上还会暗藏一条通道。这扇墙门微微平开,里边依稀透出一些光亮。若是我来挖掘这座秦墓,估计走到墓厅这里也就算完结了,根本不会想到在侧边的暗门里还会隐藏着更大的空间。
暗道又矮又小,并且高低不平,有些地方甚至要蹲着才能通过。我不禁有些担心冷琦的右脚,不停嘱咐她小心慢走,同时在后边伸手扶住她的身体,尽量减小对右脚的压力。刘斌跟在我后边眼睛瞪的比我还圆,不停的轻声念叨:“领导小心……领导慢点……”
暗道有大约二十多米长,钻出暗道我们面前马上豁然开朗,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地下时代广场。虽然四周同样挂满了矿灯,不过放眼望去竟一眼看不到尽头,只有白蒙蒙一片。我们此时站在一处较高的台阶之上,往下十几米的地方是一大片平底,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密密麻麻竟全是形态各异的兵马人俑!
李博士和考古队员因为早已看过不下百遍,所以并不感到稀奇,我和冷琦却被这壮观之景深深震慑。呆呆的看着面前数不清的人俑,犹如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一样,从气势上就胜过了敌方。李博士见到我们震惊的表情到是一脸自豪,微微一笑:“这些人俑是西安俑坑的十二倍,并且保存状态完好,栩栩如生,非常有研究价值!”
我一边点头一边拿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键,闪光灯噼里啪啦亮个不停。后边还能听到一个实习生在刘斌耳边窃窃私语:“你不说这两个都是领导么,怎么跟记者似的就知道拍照?”刘斌轻哼一声:“你懂个屁,人家拍照那是要带回中央写资料的,国家级领导都这样,不然博士也不可能介绍的这么详细……”
停留了片刻,李博士带领我们继续往前走,他并没有沿着台阶下去,而是平行着往侧边走。二十多分钟过去,在围着这个‘地下时代广场’饶了小半圈后,另一个暗道出现在我们身后,李博士招呼我们跟他一起爬进去。这两条暗道从里到外一模一样,如若不是空间太大,我真能有一种回到原地的错觉。
爬出墓道我们进入了一个一百多平米的空间内,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干净平整,而是碎石嶙峋,土层也更加深厚,看样子塌方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周围的矿灯稀稀落落,有不少都已经摔在地上熄灭,在废墟侧边,一个两米多高的大洞赫然显露。
李博士指了指头顶,我抬头望去,发现在上方二十多米的高度竟然有个横向的开口,同样有灯光透过来。刘斌跟在我后边解释道:“上边是一条通往刚才墓厅的通道,距离墓门很近,为了安全起见,所以博士带咱们绕了个远,通常我们都是用绳索直接吊下来的。”
我点了点头,指着不远的洞口对李博士说道:“博士,这个就是坍塌出来的通道?”李博士举着手电边走边道:“不是通道,而是墓室。这是一面近一米厚的土墙,被坍塌的石块砸透,后边是另一间隐藏墓室。虽然还没有安装矿灯,不过早晨我和老油已经检查过了,里边并没有什么机关陷阱,否则也不会让你进来观看了。”
说话间,我们已经随李博士走进了墓室,几个人都打开了手电,倒也把四周照的一片明亮。没有了矿灯挂在头顶,又让我有了一种跟随光头倒斗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我们一起探索龙凤鸳鸯墓的时光。当初感觉是煎熬,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九死一生,但三个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倒也十分开心。
这个墓室并不是很大,东西却十分杂乱,各种各样的瓶碗盆碟散落在四周,简直跟旧物市场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随便的一样文物,没准就可以买下整个旧物市场的东西……
不过物品虽然杂乱,但其中有一条较为干净的小道,很明显是人为清理出来的。李博士带领我们走过那片区域到达一处平台停了下来:“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墓室‘开拓’出来,现在是下午三点,咱们争取九点之前弄完,大家开始干活吧!”
几个考古队员虽然年轻,但手脚十分利索,李博士话音刚落,他们就分工明确开始工作。有的去在四周悬挂矿灯,有的则带上手套小心翼翼清理地上的古董。李博士看了看我和冷琦:“这个平台还算干净,你们就暂时在这休息吧,等一会打开矿灯再拍照参观,有事随时叫我。”说完也带上手套和其他考古人员一起清理文物。
我举着手电照了照左右,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半米多高的四方箱子,正好可以拿来给冷琦当板凳用。箱子很重,大约有二百多斤,不知道里边装着什么。不过碍于李博士的嘱咐所以我不方便打开细看,只能吹掉上边的灰尘让冷琦坐下。
一沉尘烟过后,箱子上的尘土被我彻底清理掉,箱盖上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符号。我并没有在意,吆喝冷琦赶紧坐下,谁知到冷琦在看到那个符号后忽然脸色大变,竟无意识的连连后退,握着手电的右手也开始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