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姗姗来迟的那个她
第二天,刘娜醒来后,发现于望诚在她身旁,有些不自然,于望诚不知道她是觉得失态,还是失落。
吃完早饭,于望诚的姨妈从县城打来电话,邀请姐姐和于望诚去吃午饭,顺便说看看他的女朋友。
于望诚苦笑了下,一定是母亲多嘴,把刘娜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她。他也没有解释,便应了下来。
姨妈倒是很热情,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于望诚和刘娜经历昨夜发生的事情,总觉得彼此很不自在,所以,自然缺乏姨妈所想要的氛围。
午饭吃完后,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于望诚把刘娜送到县城汽车站。他到底没有过丰富的情史,所以情商很低,最后送别时都没有尽到地主之宜,为刘娜买好票。
即将进入客车那刻,于望诚微笑着挥了挥手,看着刘娜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他怎么没有想到,qq的启用,会让他将一个女孩伤得那么深,以致从此决别,终生未见。
两个月后,刘娜发给了于望诚一张婚纱照,告诉他,她在上海认识了一个银行职员,也是海城人,和于望诚是老乡,因为她对于望诚,对海城永远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即便不能嫁给于望诚,也要嫁给海城人,所以认识不到两个月就闪婚了,无论选择正确与否,愿意用终生幸福作赌注。
于望诚给予了由衷祝福。
唉,爱我的人如此痴情,我爱的人却偏偏没有出现。于望诚长叹道。
此后的一周,加他为好友的系统消息开始减少,即使有,于望诚看到非海城本地的异性,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娜的出现,让他不愿再与任何一个外地女孩子发生任何关系,以免伤了对方,又折磨了自己。
七月的一天上午,正在上网的于望诚看到系统消息的图标在电脑右下角不停闪烁,他平静地打开对方的个人资料,资料显示对方是个异性且是海城本地人,比于望诚小三岁,“职业”一栏显示是教育工作者,于望诚同意了对方的好友请求。
其实,他对网恋已不抱多大希望,因为经历的失望太多。
可令于望诚诧异的是,接受对方为好友后,等了半天,对方竟然不说一句话。按照常理,成为好友后,主动添加的人都会打声招呼,可这个人竟然一直保持沉默。
于望诚感到很好奇,便决定主动出击,问道,“小姐,加了我怎么一直不说话?”
“怎么,我喜欢,你管得着吗?”对方竟然这样回答道。
于望诚觉得这个女孩有点个性,便带着一半认真,一半调侃的语气说道,“你要知道,和你聊天的可是一位帅哥和才子。”
“帅哥和才子见得多了,现在都审美疲劳了。”女孩答道。
“好,有个性,我喜欢。”于望诚说完,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开始正经地聊了起来。
但由于第一次,大家还相互怀有戒备心理,所以很多情况都没能详细了解,于望诚只知道对方姓何,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从对方发来的照片上看,虽然不算什么美女,但蛮有艺术气质,令于望诚颇有好感。
从这一天开始,与何老师的聊天成为于望诚工作闲暇之余的课程。
经过一周的深入了解,于望诚终于知道了何老师的基本情况。她现年二十五岁,毕业于刘娜家乡的师范大学音乐系,两年前通过招聘考试,进入海城市城南小学教音乐,老家原在海城下辖的一个县——宝昌,为了照顾她,父母也于两年前来到海城,现在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老小区里,但日子过得很艰难。她父亲下岗多年,一直没有收入;母亲由于身体不好,提前办了病退手续,每月八百元退休金,光吃药就花去一半;她本人每月也仅有一千六百元收入,家里每月还要缴纳六百元的房租,以及伙食,水电等费用,所剩无己,几乎勉强维持生活。
老实说,于望城得知这些情况后,却感到很高兴,一方面,他虽然第一学历不高甚至上学时有厌学情绪,但对老师这个职业却怀着特殊的感情,总觉得他们学为世范,行为人师,而且也确实遇到过几位真诚关心,无私帮助过学生和自己的好老师,所以,找个老师做伴侣也一直是他优先的选择;另一方面,何老师不是城里人,所以应该没有城里姑娘的势利和娇气,而且她除了工作还算可以外,没有其他优势,应该对自己不会提过高要求,换句话说,自己追她,不算高攀,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于望诚其实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她要找的对象不一定要漂亮,但第一前提是一定要有心动的感觉,只要具备这个条件,其他如职业、文化、家境、性格等因素并不过于看重,这必然导致了他日后在劫难逃的命运。
相识二周后,和许许多多网恋的男女一样,他们见面了。
其实,第一次见面于望城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源于突然的心血来潮。
吃完早饭,于望诚的姨妈从县城打来电话,邀请姐姐和于望诚去吃午饭,顺便说看看他的女朋友。
于望诚苦笑了下,一定是母亲多嘴,把刘娜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她。他也没有解释,便应了下来。
姨妈倒是很热情,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于望诚和刘娜经历昨夜发生的事情,总觉得彼此很不自在,所以,自然缺乏姨妈所想要的氛围。
午饭吃完后,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于望诚把刘娜送到县城汽车站。他到底没有过丰富的情史,所以情商很低,最后送别时都没有尽到地主之宜,为刘娜买好票。
即将进入客车那刻,于望诚微笑着挥了挥手,看着刘娜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他怎么没有想到,qq的启用,会让他将一个女孩伤得那么深,以致从此决别,终生未见。
两个月后,刘娜发给了于望诚一张婚纱照,告诉他,她在上海认识了一个银行职员,也是海城人,和于望诚是老乡,因为她对于望诚,对海城永远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即便不能嫁给于望诚,也要嫁给海城人,所以认识不到两个月就闪婚了,无论选择正确与否,愿意用终生幸福作赌注。
于望诚给予了由衷祝福。
唉,爱我的人如此痴情,我爱的人却偏偏没有出现。于望诚长叹道。
此后的一周,加他为好友的系统消息开始减少,即使有,于望诚看到非海城本地的异性,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娜的出现,让他不愿再与任何一个外地女孩子发生任何关系,以免伤了对方,又折磨了自己。
七月的一天上午,正在上网的于望诚看到系统消息的图标在电脑右下角不停闪烁,他平静地打开对方的个人资料,资料显示对方是个异性且是海城本地人,比于望诚小三岁,“职业”一栏显示是教育工作者,于望诚同意了对方的好友请求。
其实,他对网恋已不抱多大希望,因为经历的失望太多。
可令于望诚诧异的是,接受对方为好友后,等了半天,对方竟然不说一句话。按照常理,成为好友后,主动添加的人都会打声招呼,可这个人竟然一直保持沉默。
于望诚感到很好奇,便决定主动出击,问道,“小姐,加了我怎么一直不说话?”
“怎么,我喜欢,你管得着吗?”对方竟然这样回答道。
于望诚觉得这个女孩有点个性,便带着一半认真,一半调侃的语气说道,“你要知道,和你聊天的可是一位帅哥和才子。”
“帅哥和才子见得多了,现在都审美疲劳了。”女孩答道。
“好,有个性,我喜欢。”于望诚说完,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开始正经地聊了起来。
但由于第一次,大家还相互怀有戒备心理,所以很多情况都没能详细了解,于望诚只知道对方姓何,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从对方发来的照片上看,虽然不算什么美女,但蛮有艺术气质,令于望诚颇有好感。
从这一天开始,与何老师的聊天成为于望诚工作闲暇之余的课程。
经过一周的深入了解,于望诚终于知道了何老师的基本情况。她现年二十五岁,毕业于刘娜家乡的师范大学音乐系,两年前通过招聘考试,进入海城市城南小学教音乐,老家原在海城下辖的一个县——宝昌,为了照顾她,父母也于两年前来到海城,现在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老小区里,但日子过得很艰难。她父亲下岗多年,一直没有收入;母亲由于身体不好,提前办了病退手续,每月八百元退休金,光吃药就花去一半;她本人每月也仅有一千六百元收入,家里每月还要缴纳六百元的房租,以及伙食,水电等费用,所剩无己,几乎勉强维持生活。
老实说,于望城得知这些情况后,却感到很高兴,一方面,他虽然第一学历不高甚至上学时有厌学情绪,但对老师这个职业却怀着特殊的感情,总觉得他们学为世范,行为人师,而且也确实遇到过几位真诚关心,无私帮助过学生和自己的好老师,所以,找个老师做伴侣也一直是他优先的选择;另一方面,何老师不是城里人,所以应该没有城里姑娘的势利和娇气,而且她除了工作还算可以外,没有其他优势,应该对自己不会提过高要求,换句话说,自己追她,不算高攀,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于望诚其实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她要找的对象不一定要漂亮,但第一前提是一定要有心动的感觉,只要具备这个条件,其他如职业、文化、家境、性格等因素并不过于看重,这必然导致了他日后在劫难逃的命运。
相识二周后,和许许多多网恋的男女一样,他们见面了。
其实,第一次见面于望城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源于突然的心血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