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成成君子

第二百三十九章 官渡轶事一二三二

    曹营中军大帐,  一屋子的人听到小兵的报告,  纷纷皱起了眉头,

    锦帆大营遭到袁军偷袭,  整个水寨被焚烧一空,  恰巧的是那天甘宁领军全营出水寨练兵去了,

    直到深夜才回來,  还未靠近,  在二十里外的上游就能看见浓烟滚滚的锦帆大营,  是此,  甘宁派了两个精锐小队,  悄悄前往探查,  这才发现竟然是袁军攻打水寨,

    整个水寨守军只有五百人,  不过片刻就被攻下,  不敢冒险暴露自己,  甘宁的大军后撤,  躲进锦帆大营上游百里开外的训练营地,

    这处地方是甘宁最近才发现的,  近日刚好又在这里练兵,  粮草倒是还能供应大军吃上半个月,

    只是锦帆大营被袁军所占领,  倒是对官渡有些制约,  本來锦帆大营所立之处就是为了呼应官渡港口的,  如今被袁军所占,  曹军必然束手束脚,

    小兵是甘宁派出的探查小队其中一队,  整个小队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毕竟需要穿过袁军整条河流的布防,  一队回去向甘宁复命,  另一队就來官渡向曹操禀报,

    “好在人都在,  营寨丢了就丢了吧,  还能够再建,  ”

    曹操摸了摸下巴的胡须,  不在意的说道,

    虽然锦帆大营丢了,  曹操心疼,  但甘宁把兵马都带出去了,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水寨还可以再建立,  水兵就沒有那么好招集了,

    北方大部分人都是旱鸭子,  当初甘宁组建水军在中原两大州,  数百万甚至近千万的人口中才选出这么点儿,  足以见得很难有一个达到标准的,

    这水兵自然不必步兵,  比骑兵的要求更加苛刻,  首先这个不晕船就卡住了一大批人,

    “主公,  话虽如此,  但是袁军如何得知我锦帆大营的所在,  相信在座的将军都沒有几个知道锦帆大营存在的,  ”

    这时候,  程昱脸色不善的走了出來,  这话说得够直白了,  就差沒有说曹军里面有奸细,  锦帆大营的位子就是被人给泄露出去的,

    锦帆大营属于机密中的机密,  当初由梁诚提出,  建议甘宁担任,  曹操和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几人一起商定出來的,

    结果,  甘宁的确有本事,  短短数月以來,  水军练得有模有样的,  若不是袁绍大军來得太急,  光是甘宁的水军就够袁绍喝上一壶了,

    黄河里面的沙石居多,  沉淀到河底,  因此水色较黄,  得名原因就在于此,  比起长江更为让人摸不着性子,  一旦锦帆大营水军成型,  袁军想过黄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如今竟然被袁军一锅端了,  不是有内奸说什么程昱都不会相信,  更别提疑心特别重的曹黑子了,  多想是一定的,

    可是,  这种话不能由曹操來说,  他只能从旁试探,  而今日恰巧程昱在此,  所以黑脸自然有程昱來唱,

    听到程昱的话,  曹操不动声色的眯起眼睛,  打量着下方众人的神色,  锦帆大营的存在除了濒临黄河的陈留郡守将夏侯惇,  东郡守将曹仁知道以外,

    就连泰山郡守将夏侯渊都不知道,

    闻言,  除了夏侯惇,  其余众人皆是一脸疑惑,  不过,  程昱话中有话,  只要不是傻子都听出來了,  ,  曹营出奸细了,

    这个奸细既然能够接触高等级的机密文件,  那么必然在曹营的地位不低,

    这种事,  曹操不说话,  沒有人敢开腔,  听到锦帆大营出事的第一刻,  曹操脑中便闪过荀彧的身影,  不过,  随后他又在心底里否定了,

    荀彧忠于汉室不假,  但绝对不会帮助袁绍的,  袁绍是什么人,  还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后代,  从他出兵中原的那一刻起,  袁绍就已经是逆贼,  反贼了,

    只不过,  袁绍兵强马壮,  天下人心里知道却不会说出來,

    因为,  在世人看來,  袁绍十之**都能登上大宝,  谁得天下跟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曹操的脑子里将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过滤的一遍,  不是荀彧那会是谁呢,  ,

    这一面纠结的时候,  外面忽然响起一阵喧哗的声音,

    顿时,  夏侯惇的脸色一沉,  这里可都是他训练出來的士兵,  若是不懂规矩,  在曹操面前丢了的可是他夏侯惇的脸面,

    “大兄,  我出去看看,  ”

    见曹操点头,  夏侯惇扶了扶腰间跨着的长刀,  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夏侯惇怒气冲冲的冲了出來,  见到外面一团乱糟糟的,  竟然都沒有看到他已经出來了,  虎目一瞪,  大喝道,

    “你们都在干什么,  ,  啊,  ,  ”

    突然的惊雷炸响,  把帐外推推嚷嚷的一团人吓了一大跳,

    这时候,  两个个子很高的小兵快步上前,  单膝跪地,  抱拳喊了一句,

    “叔父,  ”

    咋一听这声音,  夏侯惇一时间竟然沒有反应过來,

    两个穿着士兵衣服的小兵慢慢抬起头來,  那略显稚嫩的脸庞让夏侯惇差点儿直接晕了过去,  这不是曹彰和曹真两个臭小子嘛,

    曹彰字子文,  曹操三子,  因为好战,  武勇,  易于常人,  胡须为黄色,  固被曹操欣赏,  赞为黄须儿,  不过,  现在曹彰的胡子还沒有长出來,

    曹真子丹,  曹操的养子,  有人觉得因为曹操非常喜欢曹真的母亲,  所以对曹真疼爱有加,  视为亲自,  有人觉得曹操顾念曹真幼年丧父,  多有照拂,

    梁诚、郭嘉这类人呢自然是前者;荀攸、程昱这类人呢自然是后者,

    以曹彰、曹真的年龄來讲,  十四岁左右的样子,  说参军也不为过,  可他们毕竟是大家族的子弟,  阵中杀敌对他们來说还早了点,

    因此,  夏侯惇看到这两个小子出现在这里,  还穿着小兵的衣服,  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來他们是偷偷跟过來的,

    “你们两个为什么会在这里,  ”

    夏侯惇扶了扶额头,  只觉得眼前犯晕,  若是他自己的儿子,  早就一巴掌扇过去,  然后让他给捆回许都了,

    只是,  这两人都是曹操的儿子,  夏侯惇虽然是他们的叔父,  可也不能说动手就动手的,  君臣毕竟是君臣,

    “叔父,  是不是先让我们起來了再说,  ”

    曹真比较活泼,  笑嘻嘻的说道,  曹彰比较爽朗,  听到曹真的话,  两只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夏侯惇一动不动,

    夏侯惇眼角一抽,  也懒得追问这两个家伙为什么会在这里吵架了,  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示意他们赶紧滚起來,

    “算了,  我让人送你们回去,  ”

    看着两个臭小子的小身板穿着不合适的盔甲,  松垮垮的样子,  夏侯惇一阵的皱眉,  烦躁的说道,

    见到夏侯惇來真的,  说罢便有几名士兵走过來,  想要将曹彰、曹真二人给压回许都去,

    两人瞬间变脸,  这可怎么行,  好不容易才偷偷跟着曹操的部队走到这里來,  脚丫子都磨出水泡了,  哪里能够这么轻易的就回去了,

    曹真两只眼睛滴溜溜的一转,  笑眯眯的上前,  一副狗腿样儿,  道,

    “叔父,  我们兄弟两个跟着父亲大人一路走來,  脚都麻了,  不如让我们先休息休息吧,  ”

    曹彰一听急了,  曹真的意思不就是说休息完了就回去了嘛,  那怎么可以,  他正准备张嘴的时候,  曹真趁着夏侯惇不注意,  忽然转头眨了眨眼睛,

    曹彰一愣,  随即闭上了嘴巴,  低头装作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夏侯惇看了看两个小子那双磨破了草鞋,  上面隐隐还沾上了血迹,  心中有些不忍,  曹氏大族,  家里的公子就算是过得再差也沒有穿草鞋的时候,

    正待张口之际,  曹真忽然跪在地上,  抱住夏侯惇的大腿,  高呼道,

    “谢谢叔父大人,  ”

    曹彰一愣,  也连忙跪了下來,  虽然慢了半拍,  但还是跟上了曹真的节奏,

    夏侯惇捏了捏发胀的眼睛,  这时,  大帐的门帘被掀起來,  于禁快步走來,  抱拳道,

    “将军,  主公问你怎么这么久还不进去,  ”

    说话间,  于禁突然瞥到曹家两个小子,  一愣,  立即行礼道,

    “见过两位公子,  ”

    作为曹营重要的将领,  参加曹操的宴会自然不少,  对于曹操的几个儿子,  于禁还是都认识的,

    虽然许久不见,  模样也有了变化,  但还是认得出來,

    “叔父,  可不能让父亲知道我们在这里哟,  ”

    不顾夏侯惇黑沉的脸色,  曹真说罢,  给曹彰使了一个眼色,  便在小兵的引导下,  往大军后方走去,

    于禁看了一眼走远的曹氏兄弟,  张了张嘴,  想要问些什么,  可话到嘴边却沒有说出來,  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少时,  夏侯惇和于禁走进大帐,

    “元让,  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

    曹操脸色好转,  似乎想到了克制锦帆大营的计策,

    夏侯惇并沒有立即回答,  而是犹豫要不要告诉曹操,  他的三子和养子偷偷跑到官渡來了,

    “元让,  ”

    等了一会儿,  夏侯惇沒有回答,  曹操奇怪的又问了一遍,

    “额...沒什么事情,  几个不懂事的新兵而已,  ”

    夏侯惇顿了顿,  这话也不是假话,  曹真和曹彰的确是两个‘不懂事的新兵’嘛,

    接下來,  就看曹真和曹彰自求多福了,  想要上阵打仗,  少不了会被曹操看见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