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生祠
魏四当然不会祭拜自己, 因为他还活着, 泥塑金身的菩萨都过不了河, 难以自保, 更何况是泥塑的魏忠贤,
拜假人还不如拜真人呢, 所谓的靠人不如靠己, 指的是活着的自己, 可不是一尊塑像,
魏四不愿再多呆, 转身便去, 这是一种怪异的感觉, 就像自己已经死去一样,
刚迈出门, 迎面过來几口唾沫, 吐在他身上,
“你们这是, ”魏四望着眼前五人,
“哦, 沒想到还会有人进去, ”说话者二十余岁, 短衫系带, 似是做苦力的,
“是啊, 这位兄台, 你怎会进去祭拜一个阉人, ”那位青袍象是掌柜的中年人鄙视地问他,
“你说什么, ”尤三妹在后怒道,
年龄略大, 也最瘦弱的那位黑袍人愤愤地道:“难道不是吗, 魏忠贤不是阉人吗, ”
他们一定从未进去过, 否则怎么未认出自己呢, 魏四忙抱拳道歉:“我们初到杭州, 不知此为何处, 便好奇走入, 并无他意, ”
“哦, 记住了, 这是那位魏阉的生祠, ”那位掌柜说着便又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
“记住了, 记住了, ”魏四拦着心生怒气已伸手欲拿软鞭的尤三妹道,
五人又对着生祠一通乱骂, 这才离开,
“他们在骂你, 你为何拦着我, ”尤三妹怒不可遏,
魏四微笑道:“他们骂的是里面那位, 又不是我, 走, 去前面, ”
又去关壮缪祠拜了后, 行在西湖边观赏着美景, 进了家名为“总相宜”的饭庄,
“这名字好怪, ”尤三妹道,
看吧, 叫你小时候好好学习不听, 这个答案太简单了吧, 魏四笑道:“取自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
“客官好学问, 吃点什么, ”掌柜过來先夸一句再问,
既然來到杭州自是吃特色菜, 魏四点道:“叔嫂传珍, 宋嫂鱼羹, 叫花童子鸡, 干炸响铃, 东坡肉, 鸡火莼菜汤, 再來几样糕点:藕粉、绿豆糕、糯米丸子, ”
掌柜瞪大眼睛, “客官, 您就要这些, ”
还嫌少, 魏四笑问:“少了, ”
“不少, 不少, ”掌柜忙去,
“客人不多嘛, ”栗香道,
魏四这才注意到除了他们四个, 那边也就两桌, 点的也都是家常小菜,
正这时, 进來六人, 五人便是在生祠前遇到的那几人, 只是多了位相貌俊朗, 剑眉戟目的官员,
“周大人您请, ”掌柜应是认识这人,
那位周大人爽朗笑道:“徐掌柜, 这五人乃我好友, 从苏州來这看望我, 快些准备些酒菜, ”
“好嘞, 周大人先坐, ”掌柜将他几人引到魏四那桌旁,
那几人认出魏四, 魏四含笑抱拳,
周大人掏出一两银子给掌柜, “就按这些上吧, ”
“不收, 不收, 我怎能收周大人的银子呢, ”徐掌柜慌忙推辞,
“若你不收, 那我只好另选别家了, ”周大人道,
徐掌柜只好收下, “那好吧, 周大人快坐, ”
也许是魏四的菜肴都是特色菜, 做工比较精细, 费工夫, 所以倒是他们那桌的菜先上, 都是花生米、牛肉、小炒肉, 炖豆腐之类的家常小菜,
“掌柜的, 为何我们先点的, 却是他们先上, ”尤三妹一拍桌子, 喊道,
由于她和栗香是男装, 所以那边的周大人站起來道:“仁兄莫急, 很快就会上來, ”
“周大人莫要理睬他们, ”那位汉子道,
那位年长者跟着道:“哼, 周大人有所不知, 他们几个方才进了魏公祠, ”
听到这, 周大人顿时脸色大变, “各位不知那魏阉是何人吗, ”
魏四忙站起道:“我几人初來杭州, 并不知情, 只是见那祠庙宏伟, 才好奇而入, 并非真心去祭拜, ”
听完魏四解释, 周大人脸色好转许多, “潘大人为讨好魏阉, 竟造生祠, 真是丢尽读书人的脸, ”
“沒错, 那魏阉专权横行, 与乳母勾搭, **后宫, 如此可恨, 为他造生祠, 贻笑大方, ”一直未开口的那两位怒道,
你做的好事, 尤三妹瞪了魏四一眼,
“还有呢, ”那位掌柜模样的道, “杀王安公公, 杀熊大人, 若让我遇到他, 拼了这条命也要杀他为国除奸, 为民除害, ”
魏四尴尬一笑坐下,
那边开始大骂魏忠贤的恶行, 骂道愤怒处, 又拍桌子又摔酒杯,
菜终于上來, 所有人看尽是名菜, 不由瞠目结舌, 说实话, 魏四点的那些可不是寻常人能吃得起, 能吃得到的, 若是其中一两样也就罢了, 可魏四竟要了这许多品种,
“不想仁兄是有來历的人, ”那边的周大人向魏四拱手道,
魏四忙道:“哪里, 哪里, 家父行商多年, 离去时留下一些基业, 恰來到杭州, 若不品尝这些美食实在可惜, ”
原來是纨绔子弟, 败家子, 魏四立刻招來众人的鄙视,
久娃可不管这么多, 已大口吃起,
菜肴的美味传到鼻中, 魏四笑道:“快吃吧, 凉了就不好吃了, ”
尤三妹问道:“我刚听你点了道‘叔嫂传珍’, 哪个是, ”
“就是这西湖醋鱼, ”魏四已经尝起, 肉质鲜嫩, 酸甜可口, 还略带蟹味, 确实是美味,
三妹又问:“为何叫那名呢, ”
“从前有位嫂嫂给读书的小叔子烧鱼, 由于盐已用完, 便加糖加醋烧制, 故有此名, ”魏四解释道,
面对如此美食, 食欲大增, 魏四几人吃得好是痛快,
“饱了, ”尤三妹、栗香都到,
久娃却似吃多少都不饱似的, 边狼吞虎咽打扫“战场”, 边道:“魏四哥, 我还沒饱, ”
尤三妹踢他一下, “乱喊什么, ”
“哦, 公子, 我还沒饱, ”久娃想起离京前魏四的吩咐, 忙改口,
然而他那句“魏四哥”已传到那六人耳中, 那掌柜模样的讥笑道:“怪不得进那祠堂, 原來与那魏阉是同宗, 一家人哪, ”
“哈哈, ”另几人跟着哄笑,
魏四笑着站起走过去, 向每个人拱手行礼后, 道:“君, 舟也;民, 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诸位一定知道这话是何人所说吧, ”
那位周大人“哈哈”笑道:“这个三岁小娃也知晓, 乃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代名臣魏征之言, ”
魏四点点头, “在他去世时, 唐太宗感慨道‘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魏征去世, 我失去一面镜子, ’, 诸位, 魏征也与我同宗, 是一家人, ”
“这……”六人这才明白魏四是來反驳他们的,
还是那位周大人豁达爽快, 站起行礼道:“我等一时戏言, 并无侮辱之意, 还请魏兄弟莫要怪罪, ”
“是啊, 是啊, 这天下姓魏的人多了, 唯有魏忠贤祸国殃民, 残害忠良, 我等心直口快, 并无冒犯之意, ”那五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道歉,
我祸国殃民, 我残害忠良, 魏四心中不解, 但面上仍带笑容, “看來各位都是性情中人, 并无关系, 在下魏进忠, 家中排行老四, 喊我魏四即可, ”天下人只知魏忠贤, 并不知其小名魏四, 所以他并不遮掩,
“哈哈, 这位你不知道吗, ”那位掌柜模样的中年人介绍那位周大人, “这位便是嫉恶如仇的杭州司理周顺昌, ”
“周大人, 失礼失礼, ”魏四惊呼, 他的惊因为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五人墓碑记》, 那这五人莫非就是为救周顺昌而发动民变的那五位,
他们不知魏四在想什么, 已开始继续介绍,
“在下五人是苏州人, 与周大人交好, 相约前來探望, 在下杨念如, 做点茶叶小生意, ”那位掌柜模样的人介绍道, “这位年长者乃是苏州有名的裁缝颜佩韦, 这位是轿夫周文远, 另两位是苏州的船家马杰和沈杨, ”
魏四一一行礼,
“要不魏兄弟便过來小坐会, ”周顺昌邀请,
见他们都是豪情爽气之人, 魏四笑应:“好, ”便拉过凳子坐他们一桌,
几人敞开胸怀聊起, 不时大骂这个“魏公祠”的无耻, 听得魏四暗暗怒骂那位浙江巡抚的下贱, 令自己跟着背了黑锅,
“方才杨大哥说周大人到杭州第一天便做了件大快人心之事, 不知是何事, ”魏四有意言起其他,
“哈哈, ”几人大笑,
周顺昌慌忙摆手, “什么大快人心, 是我一时入戏犯了糊涂, ”
原來到任当天, 同僚设宴接风, 席间有艺人演出, 演的是岳飞故事《精忠记》, 当演到秦桧和他老婆夜间密谋杀害岳飞时, 入戏太深的周顺昌竟大叫声:“你们两个贼人, ”冲上台去便打那两位演员,
“哈哈, 周大人果然是嫉恶如仇的真汉子啊, ”魏四大笑道,
周顺昌只顾摆手, “不足道, 不足道, 若是能见到魏阉, 手刃此贼, 才可称得上真汉子, ”
“若真有这日, 我等愿随周大人同往, ”颜佩韦五人道,
为什么我会这么招人恨呢, 我做错什么了吗,
好吧, 我就在你们面前呢, 成全你们吧, 魏四站起, “何须等那日, 今日便可, ”
拜假人还不如拜真人呢, 所谓的靠人不如靠己, 指的是活着的自己, 可不是一尊塑像,
魏四不愿再多呆, 转身便去, 这是一种怪异的感觉, 就像自己已经死去一样,
刚迈出门, 迎面过來几口唾沫, 吐在他身上,
“你们这是, ”魏四望着眼前五人,
“哦, 沒想到还会有人进去, ”说话者二十余岁, 短衫系带, 似是做苦力的,
“是啊, 这位兄台, 你怎会进去祭拜一个阉人, ”那位青袍象是掌柜的中年人鄙视地问他,
“你说什么, ”尤三妹在后怒道,
年龄略大, 也最瘦弱的那位黑袍人愤愤地道:“难道不是吗, 魏忠贤不是阉人吗, ”
他们一定从未进去过, 否则怎么未认出自己呢, 魏四忙抱拳道歉:“我们初到杭州, 不知此为何处, 便好奇走入, 并无他意, ”
“哦, 记住了, 这是那位魏阉的生祠, ”那位掌柜说着便又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
“记住了, 记住了, ”魏四拦着心生怒气已伸手欲拿软鞭的尤三妹道,
五人又对着生祠一通乱骂, 这才离开,
“他们在骂你, 你为何拦着我, ”尤三妹怒不可遏,
魏四微笑道:“他们骂的是里面那位, 又不是我, 走, 去前面, ”
又去关壮缪祠拜了后, 行在西湖边观赏着美景, 进了家名为“总相宜”的饭庄,
“这名字好怪, ”尤三妹道,
看吧, 叫你小时候好好学习不听, 这个答案太简单了吧, 魏四笑道:“取自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
“客官好学问, 吃点什么, ”掌柜过來先夸一句再问,
既然來到杭州自是吃特色菜, 魏四点道:“叔嫂传珍, 宋嫂鱼羹, 叫花童子鸡, 干炸响铃, 东坡肉, 鸡火莼菜汤, 再來几样糕点:藕粉、绿豆糕、糯米丸子, ”
掌柜瞪大眼睛, “客官, 您就要这些, ”
还嫌少, 魏四笑问:“少了, ”
“不少, 不少, ”掌柜忙去,
“客人不多嘛, ”栗香道,
魏四这才注意到除了他们四个, 那边也就两桌, 点的也都是家常小菜,
正这时, 进來六人, 五人便是在生祠前遇到的那几人, 只是多了位相貌俊朗, 剑眉戟目的官员,
“周大人您请, ”掌柜应是认识这人,
那位周大人爽朗笑道:“徐掌柜, 这五人乃我好友, 从苏州來这看望我, 快些准备些酒菜, ”
“好嘞, 周大人先坐, ”掌柜将他几人引到魏四那桌旁,
那几人认出魏四, 魏四含笑抱拳,
周大人掏出一两银子给掌柜, “就按这些上吧, ”
“不收, 不收, 我怎能收周大人的银子呢, ”徐掌柜慌忙推辞,
“若你不收, 那我只好另选别家了, ”周大人道,
徐掌柜只好收下, “那好吧, 周大人快坐, ”
也许是魏四的菜肴都是特色菜, 做工比较精细, 费工夫, 所以倒是他们那桌的菜先上, 都是花生米、牛肉、小炒肉, 炖豆腐之类的家常小菜,
“掌柜的, 为何我们先点的, 却是他们先上, ”尤三妹一拍桌子, 喊道,
由于她和栗香是男装, 所以那边的周大人站起來道:“仁兄莫急, 很快就会上來, ”
“周大人莫要理睬他们, ”那位汉子道,
那位年长者跟着道:“哼, 周大人有所不知, 他们几个方才进了魏公祠, ”
听到这, 周大人顿时脸色大变, “各位不知那魏阉是何人吗, ”
魏四忙站起道:“我几人初來杭州, 并不知情, 只是见那祠庙宏伟, 才好奇而入, 并非真心去祭拜, ”
听完魏四解释, 周大人脸色好转许多, “潘大人为讨好魏阉, 竟造生祠, 真是丢尽读书人的脸, ”
“沒错, 那魏阉专权横行, 与乳母勾搭, **后宫, 如此可恨, 为他造生祠, 贻笑大方, ”一直未开口的那两位怒道,
你做的好事, 尤三妹瞪了魏四一眼,
“还有呢, ”那位掌柜模样的道, “杀王安公公, 杀熊大人, 若让我遇到他, 拼了这条命也要杀他为国除奸, 为民除害, ”
魏四尴尬一笑坐下,
那边开始大骂魏忠贤的恶行, 骂道愤怒处, 又拍桌子又摔酒杯,
菜终于上來, 所有人看尽是名菜, 不由瞠目结舌, 说实话, 魏四点的那些可不是寻常人能吃得起, 能吃得到的, 若是其中一两样也就罢了, 可魏四竟要了这许多品种,
“不想仁兄是有來历的人, ”那边的周大人向魏四拱手道,
魏四忙道:“哪里, 哪里, 家父行商多年, 离去时留下一些基业, 恰來到杭州, 若不品尝这些美食实在可惜, ”
原來是纨绔子弟, 败家子, 魏四立刻招來众人的鄙视,
久娃可不管这么多, 已大口吃起,
菜肴的美味传到鼻中, 魏四笑道:“快吃吧, 凉了就不好吃了, ”
尤三妹问道:“我刚听你点了道‘叔嫂传珍’, 哪个是, ”
“就是这西湖醋鱼, ”魏四已经尝起, 肉质鲜嫩, 酸甜可口, 还略带蟹味, 确实是美味,
三妹又问:“为何叫那名呢, ”
“从前有位嫂嫂给读书的小叔子烧鱼, 由于盐已用完, 便加糖加醋烧制, 故有此名, ”魏四解释道,
面对如此美食, 食欲大增, 魏四几人吃得好是痛快,
“饱了, ”尤三妹、栗香都到,
久娃却似吃多少都不饱似的, 边狼吞虎咽打扫“战场”, 边道:“魏四哥, 我还沒饱, ”
尤三妹踢他一下, “乱喊什么, ”
“哦, 公子, 我还沒饱, ”久娃想起离京前魏四的吩咐, 忙改口,
然而他那句“魏四哥”已传到那六人耳中, 那掌柜模样的讥笑道:“怪不得进那祠堂, 原來与那魏阉是同宗, 一家人哪, ”
“哈哈, ”另几人跟着哄笑,
魏四笑着站起走过去, 向每个人拱手行礼后, 道:“君, 舟也;民, 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诸位一定知道这话是何人所说吧, ”
那位周大人“哈哈”笑道:“这个三岁小娃也知晓, 乃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代名臣魏征之言, ”
魏四点点头, “在他去世时, 唐太宗感慨道‘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魏征去世, 我失去一面镜子, ’, 诸位, 魏征也与我同宗, 是一家人, ”
“这……”六人这才明白魏四是來反驳他们的,
还是那位周大人豁达爽快, 站起行礼道:“我等一时戏言, 并无侮辱之意, 还请魏兄弟莫要怪罪, ”
“是啊, 是啊, 这天下姓魏的人多了, 唯有魏忠贤祸国殃民, 残害忠良, 我等心直口快, 并无冒犯之意, ”那五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道歉,
我祸国殃民, 我残害忠良, 魏四心中不解, 但面上仍带笑容, “看來各位都是性情中人, 并无关系, 在下魏进忠, 家中排行老四, 喊我魏四即可, ”天下人只知魏忠贤, 并不知其小名魏四, 所以他并不遮掩,
“哈哈, 这位你不知道吗, ”那位掌柜模样的中年人介绍那位周大人, “这位便是嫉恶如仇的杭州司理周顺昌, ”
“周大人, 失礼失礼, ”魏四惊呼, 他的惊因为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五人墓碑记》, 那这五人莫非就是为救周顺昌而发动民变的那五位,
他们不知魏四在想什么, 已开始继续介绍,
“在下五人是苏州人, 与周大人交好, 相约前來探望, 在下杨念如, 做点茶叶小生意, ”那位掌柜模样的人介绍道, “这位年长者乃是苏州有名的裁缝颜佩韦, 这位是轿夫周文远, 另两位是苏州的船家马杰和沈杨, ”
魏四一一行礼,
“要不魏兄弟便过來小坐会, ”周顺昌邀请,
见他们都是豪情爽气之人, 魏四笑应:“好, ”便拉过凳子坐他们一桌,
几人敞开胸怀聊起, 不时大骂这个“魏公祠”的无耻, 听得魏四暗暗怒骂那位浙江巡抚的下贱, 令自己跟着背了黑锅,
“方才杨大哥说周大人到杭州第一天便做了件大快人心之事, 不知是何事, ”魏四有意言起其他,
“哈哈, ”几人大笑,
周顺昌慌忙摆手, “什么大快人心, 是我一时入戏犯了糊涂, ”
原來到任当天, 同僚设宴接风, 席间有艺人演出, 演的是岳飞故事《精忠记》, 当演到秦桧和他老婆夜间密谋杀害岳飞时, 入戏太深的周顺昌竟大叫声:“你们两个贼人, ”冲上台去便打那两位演员,
“哈哈, 周大人果然是嫉恶如仇的真汉子啊, ”魏四大笑道,
周顺昌只顾摆手, “不足道, 不足道, 若是能见到魏阉, 手刃此贼, 才可称得上真汉子, ”
“若真有这日, 我等愿随周大人同往, ”颜佩韦五人道,
为什么我会这么招人恨呢, 我做错什么了吗,
好吧, 我就在你们面前呢, 成全你们吧, 魏四站起, “何须等那日, 今日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