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在没有更好办法对付骑兵之前,至于智慧那边,只好派人前去传信,暂时对匈奴取守势,在险要地区修筑堡垒,同时,用烽火传递信息。
当然,如果按照秦始皇办法,修建长城自然效果更好,但是我不是秦始皇,我不想让龙族的疆域限于长城以内,而一条长城,会让一个民族不思进取。
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修建难以攻克的坚强堡垒,这样,即使匈奴骑兵越过空隙,袭击我们的后方,但是,他们的归路也很容易被我们切断,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地深入,这样就够了,毕竟。现在我们的后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当然,另外一个事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铁路的建设,现在龙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大半个国,再要靠普通船只与水牛运输人力与物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轮船与火车需要尽早问世。
所以,我立刻下令,调动所有技术力量,集研制火车与轮船。
好在在此以前,轧钢机已经研制成功,而且已经成功的轧制出了铁轨,并在矿山应用,至少,跑矿车是没有问题的,下一步只是要将其用于铺设铁路。
当然,现阶段铺设铁路主要还是在北方,一方面,北方面积广大,如果用铁路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工程浩大,铁路造价高,而且有船可替代,铁路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而北方多平原。比较干旱,地基质量高,河网少,建造铁路价格低廉,第三个自然是资源了,凭龙族目前每年几万吨钢上百万吨生铁的产量,想要一下将铁轨铺到全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北方目前还没有完全占领,占领后要巩固也需要时间,而龙族的军队太少,难以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有了铁路,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早日消化这么大一块饼。
修铁路,又需要人,需要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汗。
好在简单的勘探测量已经教了,选了几十个学习成绩高的学员。开始去勘探第一条铁路的路址——从马鞍山对岸到蚌埠新城。
蚌埠新城是我们在北方的重要支撑点与补给点,开春之后,就已经送上一批人过去,同时,阿根他们从北方俘获来的不少部族与奴隶也有不少安置在蚌埠,而马鞍山作为重要的钢铁基地与工农业生产基地,水产转运基地,也有大量的物质要送往北方,所以,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十分必要。
另外一个,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视野开阔,便于勘探与修建铁路,离马鞍山近也使得技术支持更加方便。
--------------------------------
当然,修建铁路,哪怕是简易铁路,也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不过幸好,现在龙族人口膨胀,不可能全部培训为产业工人,尤其是奴隶,正好用来干苦工,还容易监督,节省人手。
好在原始社会,不用担心拆迁征地什么的,只要用石灰标示出轮廓,就可以开工了,石渣枕木都可以就地取材,只有铁轨道钉才要从马鞍山运过来。这个铁路工程的整体管理,我大胆启用了新人,刚刚初毕业的三个年轻人,为首的叫阡陌。
阡陌的数学物理都相当出色,基本上,我会的他已经懂了一半,足够应付铁路建设的难题了,没办法,我也不能总是大包大揽一个人干,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出点问题走点弯路也没关系。
另外两人,一个学的是基建,一个是桥梁,也算专业对口。
值得一提的是桥梁,现在龙族也已经造了一些桥梁,从早期的竹木桥发展到石拱桥。
建设铁路,免不了要跨越江河,经常要建桥。
建桥的话,最好是钢筋水泥或者铁桥,尤其是预制梁,使得造桥变成极为简单的事情,而且预制梁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放到古代,就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没有大型起重机,怎么将这些大家伙运到河上去?
不得不说,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在我的家乡,就有巨大的条石结构的桥梁横卧在河流之上,其一块条石的重量就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吨!至今人们无法了解,这么大的石头,又没有起重机,是如何安放到桥梁上去的。
然而,现代的铁路与高速铁路桥。那上面的梁巨大无比,重量可达百吨!
按照现在龙族的科学水平与施工水平,预应力的水泥梁还难以采用,所以,我们只能从最最基本的拱桥,石拱桥与水泥拱桥做起。
石拱桥,无论是原理,还是结构,都是十分简单的,我国古代的大型桥梁,大多数都是石拱桥,尤其是现存于世的,基本上都是石拱桥,只有少数小桥,才用条石铺建平桥,石拱桥建造简单,坚固耐用,使得其成为岁月大浪淘沙的幸运儿,比如赵州桥,比如我到过的福州江上的那座几十孔的石拱桥(名字忘了)。
因为石拱可以无限连续,所以,理论上,石拱桥也可以跨越足够宽的江河。
当然,石拱桥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单孔跨度不大(当然,改用水泥预制梁跨度大很多,但是依然不能与其它桥梁相比),主要是跨度越大,拱越高,这个有不小麻烦,尤其是容易被洪水冲毁,不过在目前阶段,石拱桥是最好的选择。
--------------------------------
建造石拱桥并不复杂,而且成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近乎于零,我也就放心让底下人去干了,我自己,则重点放在了车辆与蒸汽机制作上。
蒸汽机的精密度要求比内燃机小多了。所以,很快就试制成功,试运行的结果,比内燃机效率高很多,又经过数次改进,终于可以装到船上实用了,所以,我们的蒸汽机最早的运用不是抽水什么的,而是船只运输。
当然,蒸汽机用于船上并没有多大必要,由于此时的蒸汽机体积庞大,尤其是锅炉,由于燃烧效率不高而做得很庞大,需要不断改进,不过,只要做出来了,并知道方向,这个还不是太困难。
机车就比较复杂了。
简单的制造一辆机车,能够推动或者拉动车厢前进并不太复杂,但是,要将速度提上去,那就完全不同了,在低速运转时十分出色的轮毂,一旦高速运行,便屡屡出故障,活塞连杆等零部件也是一样,磨损率很高,还有刹车制动系统等。
当然,要全部等研制完毕再上马不现实,要那样,火车也许永远不会问世,所以,在我的命令下,第一辆原始机车制作出来了。
这辆机车十分简陋,就是一个架,上面一台锅炉联通蒸汽机,蒸汽机活塞推动曲杆带动车轮前进,下面没有铁轨,上面没有刹车。
试车地点放在制造地点马鞍山城,试车那天马鞍山可以说人山人海,除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以外,其余凡是走得出的龙族人都来观看这辆被天神族长称作火车的东西,据说,那玩意儿将来可以达到十条水牛的速度。
油脂浸过的木材为引,煤炭在人力鼓风机的吹动下渐渐变红,锅炉已经燃着,一台锅炉三个人照料,两个人轮流鼓风,一个人添煤。
随着锅炉内水温的渐渐上升直至沸腾,随着嘶嘶声响起,蒸汽开始喷发出来,但是力量不够,还不足以带动曲杆推动车轮前进,围观的族人们已经是亢奋异常,惊呼声不断,终于,随着蒸汽的喷发,连杆稍稍动了一下,族人们再度惊呼:“动了,动了!”
大家定睛看去,又没了反应。
刚刚“唉”了一声,却听蒸汽声再度嘶嘶响起,连杆缓缓转动起来,带动飞轮,完成了第一个圆周运动。
四周的族人骚动起来,后面的人拼命往前挤,前面的人极力顶住,但是力量太大,包围圈顿时缩小!
我见势不妙,连忙命令战士站出来,划出了一个禁区,任何人不得进入,这才再次试验。
随着曲杆的转动,“嘶碴嘶碴”声音的响起,车轮缓缓滚动起来,我的心随着观众的惊叹欢呼声而激奋起来,跟着车辆缓缓在路上走,无数族人在战士拦出的禁区之外,也跟着车辆往前走,一边大呼小叫,极为亢奋。
机车的速度随着蒸汽的连续做功而快了起来,族人们的情绪也不断达到新的高峰,车轮滚滚,承载着龙族人的未来!
-------------------------------
看着机车在地上越走越快,我的心也十分兴奋,不管怎么样,这原始的火车终于动起来了,接下来,只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并加装其它各种辅助系统了。
族人潮水般的跟着冒着白烟(没有汽笛)滚滚前进的火车,欢呼声响彻云霄。
然而,我想起了什么,冷汗就下来了。
连忙冲上前去,对着锅炉工们大喝道:“快,快跳车!”
“什么?族长你说什么?”巨大的声响,工人们根本听不见,我只得拼命用手比划。
手势就更加难以让人理解了,尤其是这个不符合常理的命令,不过最后工人们还是弄明白了,因为在越来越快的火车上他们看到了远处的城墙。
工人们跳车的同时,我指挥者战士们向着机车尾部追去,几个跑得快的战士拿起木材拦在机车前进的路上,想要阻止机车的前进,可惜的是,那些木材被机车无情的碾碎了,速度的降低几乎无法察觉,一会儿就又恢复过来,继续高速向城墙冲去!
机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估计时速最少达到了每小时八十里(四十迈),以至于我与战士们拼命地追赶,还是离机车有三米多的距离,当然,就是追上,估计也没法让火车停下来,本身锅炉里面煤不会一下烧完,虽然没了鼓风机,煤的燃烧速度变慢,但是,锅炉的蒸汽还是源源不断进入左右气缸,况且,就算锅炉没气了,火车本身也还有极大地惯性冲力,这下完了,眼看城墙迎面向我扑来,我连忙大喊一声:“卧倒!”
就在这时,高速前进的犹如慢镜头一般撞上了厚厚的城墙!
机身破裂了,上面的锅炉与蒸汽机被抛了起来,在空解体……
“轰”的一声,嗤嗤的白烟,钢铁砖块木头以及烧红的煤炭四下横飞,锅炉爆炸了!
各种残骸雨点般的“噼噼啪啪”在我身前身后落下,一个来不及卧倒的龙族战士被暗红的煤块击,烫得哇哇直叫。
那些先前还在欢呼的族人在机车撞上城墙之前就已经张大了嘴发不出声音了,此时更是目瞪口呆,好一会才轰然上前救人。
还好,也是运气吧,尽管这么多人离机车不过几米远,但是,大多数残骸还是随着惯性打到了城墙上,除了那个被烫伤的龙族战士,其余人毫发无伤!
虽然我们试制的第一辆火车报废了,但是,它开始的成功运行开创了一个龙族明的新时代!滚滚的车轮将带领龙族明势不可挡的不断向前!
-------------------------
两个月后,在冬天到来之前,龙族的主要高层全部汇聚在马鞍山市政大厅,汇报总结各部一年来的成就。
阿根与大个强率领的部队,穿过密林,越过沼泽,横渡了黑龙江,踏上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大地,将龙族的大旗插在了西伯利亚心脏,宣告这块土地,永远的属于国。
他们回程,随行归顺的部族以及以一百零八族为代表的敌对部族的奴隶,超过了二十万人!
不过,东北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真正是地广人稀,带回的俘虏不过万人,大多还是华北平原的土著居民。
将那一万北方人以及一千龙族战士放在今天的鸭绿江一带并筑城,准备来年进军朝鲜半岛,其余人全部回撤,在山海关以及今天河北境内筑城名曰北平,作为今后进攻朝鲜半岛与蒙古、西伯利亚的后方基地。
北平冬天气候还是比较寒冷,所以,阿根只留下了三万人,其余人一半安排到蚌埠城,另一半回到了马鞍山。
木牛那一路,在打到广西北部,贵州西北部的时候,因为当地部族比较彪悍,而木牛所部伤亡比较大,人数又相对较少,所以也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不过云南贵州本身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发展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本来就不是重点,所以也没有在意,不过木牛回归时,还是带回了两万余人口,不包括以前送回的人口。
最顺利的还是山魈,这家伙虽然最初只带了一千山地部队,但是,通过蛊惑百越族人加入,最后军队滚雪球一般发展到八千人,这是因为百越族比较分散,征讨不易,但是加入山魈部队的百越族将领自告奋勇愿意带着所部人马分头征讨自己同胞,当然,大部分还是说服他们归顺,只有极少数顽固分才抵抗,所以山魈部队很快发展壮大,只是福建广东除了珠江三角洲外,大部是山地,所以,山魈也没有过多迁徙百越族人,而是让越族派一部分人掺沙,控制了这些部族。
有了百越族打头,山魈进军很快,最后通过广西南部进入越南地区,到达了红河三角洲,这时,算算时间应该也是龙历月了,战士们也思家了,这才带着战俘班师回朝,山魈这一次,征服了百越族的部族至少在三百个以上,只有几十个部族逃往更南方,遥远的南半岛去了。
山魈带回的人数,超过自己军队的百倍,这还不算,从福建到广东广西越南境内上百个聚居点的十数万人口,以及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一座三万人口的城市。
山魈给了我莫大的惊喜。
相比这几路,智慧与风行就比较郁闷了,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进军比较顺利,席卷了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但是,却在内蒙古地区迎头撞上了匈奴骑兵,被迫筑城据关而守,面对着匈奴人的不断骚扰,苦不堪言。
不过这也好,智慧这家伙,有野心,吃点苦头也好,免得过于嚣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智慧与风行的大军比较被动,几个月不但没能前进,反而被匈奴骑兵牵制住,不过也做了几件事,一个是在山西甘肃一带,建起了一道由十几个堡垒连成的防御线,阻挡了匈奴骑兵的深入,另一个,也通过各种办法搞到了一批马匹,一部分是捕获的野马,另一部分是与匈奴骑兵交战的战利品,总数大约在几十匹左右。
这些马匹,用于繁殖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智慧将其组成了一个骑兵队,这个骑兵队,有五十匹快马,另有三十头水牛,后者担任支援任务。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
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在没有更好办法对付骑兵之前,至于智慧那边,只好派人前去传信,暂时对匈奴取守势,在险要地区修筑堡垒,同时,用烽火传递信息。
当然,如果按照秦始皇办法,修建长城自然效果更好,但是我不是秦始皇,我不想让龙族的疆域限于长城以内,而一条长城,会让一个民族不思进取。
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修建难以攻克的坚强堡垒,这样,即使匈奴骑兵越过空隙,袭击我们的后方,但是,他们的归路也很容易被我们切断,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地深入,这样就够了,毕竟。现在我们的后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当然,另外一个事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铁路的建设,现在龙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大半个国,再要靠普通船只与水牛运输人力与物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轮船与火车需要尽早问世。
所以,我立刻下令,调动所有技术力量,集研制火车与轮船。
好在在此以前,轧钢机已经研制成功,而且已经成功的轧制出了铁轨,并在矿山应用,至少,跑矿车是没有问题的,下一步只是要将其用于铺设铁路。
当然,现阶段铺设铁路主要还是在北方,一方面,北方面积广大,如果用铁路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工程浩大,铁路造价高,而且有船可替代,铁路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而北方多平原。比较干旱,地基质量高,河网少,建造铁路价格低廉,第三个自然是资源了,凭龙族目前每年几万吨钢上百万吨生铁的产量,想要一下将铁轨铺到全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北方目前还没有完全占领,占领后要巩固也需要时间,而龙族的军队太少,难以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有了铁路,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早日消化这么大一块饼。
修铁路,又需要人,需要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汗。
好在简单的勘探测量已经教了,选了几十个学习成绩高的学员。开始去勘探第一条铁路的路址——从马鞍山对岸到蚌埠新城。
蚌埠新城是我们在北方的重要支撑点与补给点,开春之后,就已经送上一批人过去,同时,阿根他们从北方俘获来的不少部族与奴隶也有不少安置在蚌埠,而马鞍山作为重要的钢铁基地与工农业生产基地,水产转运基地,也有大量的物质要送往北方,所以,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十分必要。
另外一个,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视野开阔,便于勘探与修建铁路,离马鞍山近也使得技术支持更加方便。
--------------------------------
当然,修建铁路,哪怕是简易铁路,也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不过幸好,现在龙族人口膨胀,不可能全部培训为产业工人,尤其是奴隶,正好用来干苦工,还容易监督,节省人手。
好在原始社会,不用担心拆迁征地什么的,只要用石灰标示出轮廓,就可以开工了,石渣枕木都可以就地取材,只有铁轨道钉才要从马鞍山运过来。这个铁路工程的整体管理,我大胆启用了新人,刚刚初毕业的三个年轻人,为首的叫阡陌。
阡陌的数学物理都相当出色,基本上,我会的他已经懂了一半,足够应付铁路建设的难题了,没办法,我也不能总是大包大揽一个人干,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出点问题走点弯路也没关系。
另外两人,一个学的是基建,一个是桥梁,也算专业对口。
值得一提的是桥梁,现在龙族也已经造了一些桥梁,从早期的竹木桥发展到石拱桥。
建设铁路,免不了要跨越江河,经常要建桥。
建桥的话,最好是钢筋水泥或者铁桥,尤其是预制梁,使得造桥变成极为简单的事情,而且预制梁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放到古代,就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没有大型起重机,怎么将这些大家伙运到河上去?
不得不说,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在我的家乡,就有巨大的条石结构的桥梁横卧在河流之上,其一块条石的重量就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吨!至今人们无法了解,这么大的石头,又没有起重机,是如何安放到桥梁上去的。
然而,现代的铁路与高速铁路桥。那上面的梁巨大无比,重量可达百吨!
按照现在龙族的科学水平与施工水平,预应力的水泥梁还难以采用,所以,我们只能从最最基本的拱桥,石拱桥与水泥拱桥做起。
石拱桥,无论是原理,还是结构,都是十分简单的,我国古代的大型桥梁,大多数都是石拱桥,尤其是现存于世的,基本上都是石拱桥,只有少数小桥,才用条石铺建平桥,石拱桥建造简单,坚固耐用,使得其成为岁月大浪淘沙的幸运儿,比如赵州桥,比如我到过的福州江上的那座几十孔的石拱桥(名字忘了)。
因为石拱可以无限连续,所以,理论上,石拱桥也可以跨越足够宽的江河。
当然,石拱桥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单孔跨度不大(当然,改用水泥预制梁跨度大很多,但是依然不能与其它桥梁相比),主要是跨度越大,拱越高,这个有不小麻烦,尤其是容易被洪水冲毁,不过在目前阶段,石拱桥是最好的选择。
--------------------------------
建造石拱桥并不复杂,而且成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近乎于零,我也就放心让底下人去干了,我自己,则重点放在了车辆与蒸汽机制作上。
蒸汽机的精密度要求比内燃机小多了。所以,很快就试制成功,试运行的结果,比内燃机效率高很多,又经过数次改进,终于可以装到船上实用了,所以,我们的蒸汽机最早的运用不是抽水什么的,而是船只运输。
当然,蒸汽机用于船上并没有多大必要,由于此时的蒸汽机体积庞大,尤其是锅炉,由于燃烧效率不高而做得很庞大,需要不断改进,不过,只要做出来了,并知道方向,这个还不是太困难。
机车就比较复杂了。
简单的制造一辆机车,能够推动或者拉动车厢前进并不太复杂,但是,要将速度提上去,那就完全不同了,在低速运转时十分出色的轮毂,一旦高速运行,便屡屡出故障,活塞连杆等零部件也是一样,磨损率很高,还有刹车制动系统等。
当然,要全部等研制完毕再上马不现实,要那样,火车也许永远不会问世,所以,在我的命令下,第一辆原始机车制作出来了。
这辆机车十分简陋,就是一个架,上面一台锅炉联通蒸汽机,蒸汽机活塞推动曲杆带动车轮前进,下面没有铁轨,上面没有刹车。
试车地点放在制造地点马鞍山城,试车那天马鞍山可以说人山人海,除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以外,其余凡是走得出的龙族人都来观看这辆被天神族长称作火车的东西,据说,那玩意儿将来可以达到十条水牛的速度。
油脂浸过的木材为引,煤炭在人力鼓风机的吹动下渐渐变红,锅炉已经燃着,一台锅炉三个人照料,两个人轮流鼓风,一个人添煤。
随着锅炉内水温的渐渐上升直至沸腾,随着嘶嘶声响起,蒸汽开始喷发出来,但是力量不够,还不足以带动曲杆推动车轮前进,围观的族人们已经是亢奋异常,惊呼声不断,终于,随着蒸汽的喷发,连杆稍稍动了一下,族人们再度惊呼:“动了,动了!”
大家定睛看去,又没了反应。
刚刚“唉”了一声,却听蒸汽声再度嘶嘶响起,连杆缓缓转动起来,带动飞轮,完成了第一个圆周运动。
四周的族人骚动起来,后面的人拼命往前挤,前面的人极力顶住,但是力量太大,包围圈顿时缩小!
我见势不妙,连忙命令战士站出来,划出了一个禁区,任何人不得进入,这才再次试验。
随着曲杆的转动,“嘶碴嘶碴”声音的响起,车轮缓缓滚动起来,我的心随着观众的惊叹欢呼声而激奋起来,跟着车辆缓缓在路上走,无数族人在战士拦出的禁区之外,也跟着车辆往前走,一边大呼小叫,极为亢奋。
机车的速度随着蒸汽的连续做功而快了起来,族人们的情绪也不断达到新的高峰,车轮滚滚,承载着龙族人的未来!
-------------------------------
看着机车在地上越走越快,我的心也十分兴奋,不管怎么样,这原始的火车终于动起来了,接下来,只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并加装其它各种辅助系统了。
族人潮水般的跟着冒着白烟(没有汽笛)滚滚前进的火车,欢呼声响彻云霄。
然而,我想起了什么,冷汗就下来了。
连忙冲上前去,对着锅炉工们大喝道:“快,快跳车!”
“什么?族长你说什么?”巨大的声响,工人们根本听不见,我只得拼命用手比划。
手势就更加难以让人理解了,尤其是这个不符合常理的命令,不过最后工人们还是弄明白了,因为在越来越快的火车上他们看到了远处的城墙。
工人们跳车的同时,我指挥者战士们向着机车尾部追去,几个跑得快的战士拿起木材拦在机车前进的路上,想要阻止机车的前进,可惜的是,那些木材被机车无情的碾碎了,速度的降低几乎无法察觉,一会儿就又恢复过来,继续高速向城墙冲去!
机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估计时速最少达到了每小时八十里(四十迈),以至于我与战士们拼命地追赶,还是离机车有三米多的距离,当然,就是追上,估计也没法让火车停下来,本身锅炉里面煤不会一下烧完,虽然没了鼓风机,煤的燃烧速度变慢,但是,锅炉的蒸汽还是源源不断进入左右气缸,况且,就算锅炉没气了,火车本身也还有极大地惯性冲力,这下完了,眼看城墙迎面向我扑来,我连忙大喊一声:“卧倒!”
就在这时,高速前进的犹如慢镜头一般撞上了厚厚的城墙!
机身破裂了,上面的锅炉与蒸汽机被抛了起来,在空解体……
“轰”的一声,嗤嗤的白烟,钢铁砖块木头以及烧红的煤炭四下横飞,锅炉爆炸了!
各种残骸雨点般的“噼噼啪啪”在我身前身后落下,一个来不及卧倒的龙族战士被暗红的煤块击,烫得哇哇直叫。
那些先前还在欢呼的族人在机车撞上城墙之前就已经张大了嘴发不出声音了,此时更是目瞪口呆,好一会才轰然上前救人。
还好,也是运气吧,尽管这么多人离机车不过几米远,但是,大多数残骸还是随着惯性打到了城墙上,除了那个被烫伤的龙族战士,其余人毫发无伤!
虽然我们试制的第一辆火车报废了,但是,它开始的成功运行开创了一个龙族明的新时代!滚滚的车轮将带领龙族明势不可挡的不断向前!
-------------------------
两个月后,在冬天到来之前,龙族的主要高层全部汇聚在马鞍山市政大厅,汇报总结各部一年来的成就。
阿根与大个强率领的部队,穿过密林,越过沼泽,横渡了黑龙江,踏上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大地,将龙族的大旗插在了西伯利亚心脏,宣告这块土地,永远的属于国。
他们回程,随行归顺的部族以及以一百零八族为代表的敌对部族的奴隶,超过了二十万人!
不过,东北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真正是地广人稀,带回的俘虏不过万人,大多还是华北平原的土著居民。
将那一万北方人以及一千龙族战士放在今天的鸭绿江一带并筑城,准备来年进军朝鲜半岛,其余人全部回撤,在山海关以及今天河北境内筑城名曰北平,作为今后进攻朝鲜半岛与蒙古、西伯利亚的后方基地。
北平冬天气候还是比较寒冷,所以,阿根只留下了三万人,其余人一半安排到蚌埠城,另一半回到了马鞍山。
木牛那一路,在打到广西北部,贵州西北部的时候,因为当地部族比较彪悍,而木牛所部伤亡比较大,人数又相对较少,所以也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不过云南贵州本身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发展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本来就不是重点,所以也没有在意,不过木牛回归时,还是带回了两万余人口,不包括以前送回的人口。
最顺利的还是山魈,这家伙虽然最初只带了一千山地部队,但是,通过蛊惑百越族人加入,最后军队滚雪球一般发展到八千人,这是因为百越族比较分散,征讨不易,但是加入山魈部队的百越族将领自告奋勇愿意带着所部人马分头征讨自己同胞,当然,大部分还是说服他们归顺,只有极少数顽固分才抵抗,所以山魈部队很快发展壮大,只是福建广东除了珠江三角洲外,大部是山地,所以,山魈也没有过多迁徙百越族人,而是让越族派一部分人掺沙,控制了这些部族。
有了百越族打头,山魈进军很快,最后通过广西南部进入越南地区,到达了红河三角洲,这时,算算时间应该也是龙历月了,战士们也思家了,这才带着战俘班师回朝,山魈这一次,征服了百越族的部族至少在三百个以上,只有几十个部族逃往更南方,遥远的南半岛去了。
山魈带回的人数,超过自己军队的百倍,这还不算,从福建到广东广西越南境内上百个聚居点的十数万人口,以及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一座三万人口的城市。
山魈给了我莫大的惊喜。
相比这几路,智慧与风行就比较郁闷了,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进军比较顺利,席卷了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但是,却在内蒙古地区迎头撞上了匈奴骑兵,被迫筑城据关而守,面对着匈奴人的不断骚扰,苦不堪言。
不过这也好,智慧这家伙,有野心,吃点苦头也好,免得过于嚣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智慧与风行的大军比较被动,几个月不但没能前进,反而被匈奴骑兵牵制住,不过也做了几件事,一个是在山西甘肃一带,建起了一道由十几个堡垒连成的防御线,阻挡了匈奴骑兵的深入,另一个,也通过各种办法搞到了一批马匹,一部分是捕获的野马,另一部分是与匈奴骑兵交战的战利品,总数大约在几十匹左右。
这些马匹,用于繁殖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智慧将其组成了一个骑兵队,这个骑兵队,有五十匹快马,另有三十头水牛,后者担任支援任务。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