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汉东皇传

第257 小插曲(三)

    第257小插曲(三)

    “天时,地利,人和,刘杲无一。师叔怎会令小侄投靠他?”

    筮客倚靠凭栏上,眼望远处舟船上的周瑜、孙策,向少年解释道:“凡成大事者,必观其未来而不可执着于眼前。就譬如亭外山茶花,眼前虽是好花,可数月之后便要凋残入泥,融入凡尘。”

    “秦失其鹿,首义者为陈胜吴广,而得其利者却为项籍、高祖皇帝;王莽篡逆,募兵四方者为齐武王刘演,而登帝位者为世祖皇帝,自此上溯夏商周三代,无不如此。盖首义之人,心力全耗在如何打破格局,从而不能创基天下。”

    “今日形势虽在袁绍、刘岱、孙坚三人,然我可以断言,未来能争霸天下,或登天重位,或成春秋首霸者,必无此三人。”

    “之所以看重刘杲,却是因为其目光明略,心藏有天下大势。自广平城外,刘杲应卦变之象后,我便一直关注他。广宗、西山、西羌、邯郸、并州,他所为一切,我皆了然于胸。贤侄,你若有空,可将刘杲所作所为,按照时间演变,参照朝堂纷争,连势成一条线,便可知他之将来筹划,绝不简单。此,心怀凌云之志呐!”

    “尤为难得的是,刘杲虽心怀大志,却坚韧异于常人,绝不求一时得失。”

    “出战西羌,刘杲首阵见败。当此时,刘杲若是黯然退下,必定因为此次战败,从此位止于校尉部曲。便是如此境况下,刘杲为未来计划,竟敢不顾万千人生死,冒险转战湟,深入敌后。由此可见刘杲之坚韧、勇武、破釜沉舟。”

    “张温伐西羌,七将出征,皆大败而归,仅董卓能保军不失,至于大胜者,则唯有刘杲。当此时刘杲虽面临种种危机,但只要处置妥当,未便不能杀出重围,成为先帝亲信。便在这种情况下,刘杲却毅然辞官归隐,弃封侯赏而不顾,随后设学邯郸,以处士之躯,惊诧天下。”

    “刘杲设学邯郸,一篇《大学》立下大儒根基。然而,其却以‘我之所学,尽在此’为藉口,塞经典之门,专讲格物杂道。天下儒生惜汉世将少一孟轲、荀况之才,然我却知道,刘杲此举意义深远。”

    “如始皇帝、高祖皇帝、世祖皇帝,虽饱学无数兵法经典,涉及八门道,然他们自身却不曾以才学传世,所为何也?盖因帝王之心,当囊括宇宙兆民,胸揽山川河脉,脚踏八荒**,手擎日月星河,不能局限于一处。所谓兵法、纵横、商贾、儒法等,皆为帝王手利器,不能偏重一门,而轻视其他。”

    “前朝,元皇帝上诉宣皇帝,以为国家局势纷乱,人心狡诈,国家应以德治国,宣教人心。宣皇帝立时驳斥,言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处之,岂可纯用德教儒术,偏失其他?”

    “刘杲著《大学》而不宣讲名教,便是深明帝王之道,知平衡利器之术,不能独昌儒学,而蒙蔽其他。刘杲设学邯郸,《格物》《数术》《天下》《方术》《经济》,只手弄天下,心灵明不失。盖知何为国家根基、帝王之本,何为手利器,方能不为俗世言论迷惑!”

    “自大汉衰世以后,各地龙气纷起。益州分野、沛国、江左、冀北、辽东、并州、陇右各有蛟龙蠢动,欲逐大汉赤龙之躯。”

    “刘杲设学邯郸时,我曾潜入邯郸城,欲察刘杲祖坟、家宅。奈何当时术士襄楷,亦客居邯郸,周日游走赵王祖庙,权衡机要,令我不敢露头。”

    “而后,刘杲入并州,襄楷逝世,我才得以入赵王祖庙。数月之后,终于断定刘杲亦身怀龙气,日后诸侯纷争,必有此人位置。”

    “刘杲之父刘宁坟上,有一株三尺高幼苗,暗含峥嵘,根脉之侧,幼龙气息盘旋,不曾外泄分毫。为实验这龙气气数,我遂折断这株幼苗,以此观龙气变数。三尺幼被折断后,龙气瞬间潜入地下,却不曾消散分毫,由此可见刘杲势力根基浑圆。”

    “另,我才折断三尺幼苗,便传来刘杲困阻北邙阪,不得入雒消息。可见这刘宁坟上龙气,的确与刘杲连成一体。龙气遇折苗之害,刘杲亦立时被蒙蔽心灵诚,事事不顺,以致竟不能入雒。”

    道人突然打断筮客讲述:“老鬼,你果然还是四处惹祸,残害百姓。你若不折三尺幼苗,刘杲不定能成功入雒,携势催长龙气,进而稳固雒阳。你这轻轻一折,却是折损刘杲不少气运。”

    筮客冷哼一声:“气运、人心。人心为主,气运为辅。自古便是,人先有势,才能养龙气以助己。若是全寄托在龙气气数演变上,不过一军阀小侯尔。我便是不折幼苗,刘杲能顺利入雒,也无助于天下时局。龙气成长自有定数,岂能随意催生?”

    “今日我折三尺幼苗,是为刘杲好。龙气外显,乃是诱导贤才来聚;但是一旦为外人发现龙气根基,设计驱散龙气,却能直接折损此人大半气数。今刘杲所居并州,本来便有蛟龙气息,能助刘杲招募贤才,是以不必祖坟龙气外显;假龙外显以涨势,真龙藏地以固本,这本来就是帝王争霸绝妙权术。世祖皇帝,不就是借助齐演王蛟龙气息,成功瞒过天下奇士么?”

    道人闭眼皱眉,掐指计算一番,道:“并州龙气勃起时,我也观测过。那条蛟龙出于并州,集于汾水,细如发丝,根基孱弱,阴寒煞气,不似正统,恐有羌胡血脉。凡是精通堪舆斩龙之人,必能分出其差别,不会联系到刘杲。”

    筮客道:“你莫忘了。真龙不但能吞蛟龙,亦能借体分生。你如今再去并州望望气,那薄如发丝龙气,已经逐渐脱离阴寒煞气,归于正统,类似于益州分野龙气。”

    筮客、道人就龙气问题互相辩解许久。

    大约一个时辰后,一旁的儒生,无聊打个哈欠,向少年说道:“贤侄,你到底欲如何取决?这些龙气外道之术,我已经听数十年,实在是厌烦的要命。”

    儒生此话出口,筮客、道人也停住争辩,等待少年答复。

    少年躬身道:“诸位师叔。我一生所学,无益于争霸天下,纵然前去并州,也不为刘杲所喜。若刘杲有凌云之志,能够顺利登位天,革改天下,我再出山,观其行事不迟。”

    “唯有孝武皇帝才能令我折降,忠心行事。自苦读百万书卷,一心唯求孝武皇帝明主。若是刘杲能有孝武皇帝之一分灵性,我必当自荐其门,不辜负叔父希望。”

    筮客愣了一下,继而道:“也罢!早去有早去好,晚去有晚去妙。能让你有这般心思,也不枉我周游天下七年。”

    筮客说完,似乎了结一桩心事般,将目光重新转向湖北岸。

    那里,孙策、周瑜正在靠船上岸。

    筮客忽然心思一动,向儒生说道:“你适才不是说,与周异有点交往?烦劳寻一张名帖,令我入舒县周氏,会会这两位少年。”

    读好书,敬请关注()

    ..COM首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