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 大乱前夕(三)
第245大乱前夕(三)
前提过,汉世根基在下不在上。若说宦官、外戚掌控央司隶七郡周遭,则遍布天下的士大夫,深深影响着其他百数郡县。外戚强如梁冀,宦官好比王甫、曹节、赵忠、张让之辈,对于边围州郡的控制力度,都是极其有限。
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多是雒阳城内各位公侯大臣。随着雒阳传起皇甫嵩、董卓不合流言,无数豪杰士大夫各怀心思,亦将消息传至本郡。一时之间,关东诸郡县,人心浮动,渐有讨伐董卓的声音。不过因为类如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等,皆是董卓任辟,有他们为董卓屏障雒阳,道也没有几人敢随意发兵起事。
当此时,汉帝国十三州一司隶,最受人瞩目的,无疑是袁术、袁绍两兄弟。
昔日,张让、赵忠诈计诛杀何进,袁绍、袁术死地反击,遂建大功。孰料袁氏一族即将收获时,董卓却横插一脚,利用兵势威迫,将属于袁氏的功绩,尽数剥夺。
若说起兵讨伐董卓,最合情合理的,也只有袁绍、袁术两人。这一节,左右摇摆之人晓得,董卓晓得,董卓任命的各太守、州牧刺史亦晓得。
却说,董卓入雒后,一直奢望,袁氏一族能像昔日大儒马融一般,成为他可以倚重势力,屡屡示好。奈何袁隗外虽屈服,内心却着实不愿将自家全部绑在董卓身上。
袁绍逃离雒阳后,董卓为安抚袁隗,特意加封袁术后将军称号。汉世重武功,凡是名将名臣,无不以身挂将军称号为荣耀。似袁术这年岁、资历,按照汉世常规,原本尚不足加封将军称号。可惜,袁氏根本不接受董卓的一番好意,袁术听从袁隗建议,一如袁绍那般,抽身逃离雒阳避难。因为害怕董卓责令汝南郡追捕,袁术不敢回汝南老家,只能将就停留在南阳郡。
至今日关东诸郡骚动,作为被重点关注对象的袁术,很快被南阳太守张咨率军围困。这南阳太守张咨,乃是由董卓所举荐,故此时站在董卓这边。
南阳袁术被张咨遣兵监视,身在渤海郡的袁绍也不例外。
渤海郡,地处幽州、青州之间,东临渤海,西接河间国,为冀州辖制。
冀州牧韩馥为预防袁绍起兵,勒令帐下诸从事,以及河间、清河两地郡国兵,将渤海郡团团围住。不仅如此,韩馥又书信一封,递给青州刺史焦和,请焦和发兵协助自己防范袁绍起兵。至于幽州牧刘虞,因为刘虞是宗室元老,名望高绝,且手有无数精兵悍将,为避免再起兵事,韩馥不敢主动招惹。
纵然山东人心混乱,但是此刻董卓还是稳稳占据上风。袁术、袁绍被董卓控制,还能有谁敢首举反旗?谁又有足够声望号召群雄?
不过就在这时,有一人忽出奇招,将董卓打个措手不及,优势尽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东郡太守桥瑁,故太尉桥玄族。
兖州,东郡,濮阳城。
东郡太守桥瑁与帐下东郡郡丞悄悄商议:“诸州郡长官,皆恨董卓行事,唯因兵出无名,故不得已起兵诛除逆贼。然董逆在雒阳一日,大汉将苦一日,若非等董卓做出人神共愤之事,再聚义起兵,却是为迟已晚,徒令汉世更加颓败。”
“今吾欲诈作书,吸引豪杰聚义,共赴雒阳,诛杀董贼,还我大汉正朔。你以为如何?”
东郡郡丞道:“策是好策。但是一旦为外人知晓底细,却是授人把柄,徒令豪杰丧气。”
桥瑁淡笑道:“无妨。董卓狡诈,行事诡谲,纵然说我做假,又有几人相信?况且,类如袁公{袁隗}原为少帝太傅,然而却不得不亲手废弃少帝,其若无董卓逼迫,有谁信之?且袁绍、袁术,本为袁氏这一代英才,如今却仓惶逃出雒阳,避董卓如毒蛇。稍明朝政之人,也该知袁公艰难!”
郡丞点点头:“不错。朝廷三公行事,皆如董卓傀儡。若是太守言三公被逼迫,纵然是郡县小吏,也会以为本是如此。不过,若是举旗讨伐董贼,当奉何人为首?”
桥瑁沉思许久,有些犹豫:“我心属意之人,为袁术、袁绍两兄弟,幽州牧刘公{刘虞}、并州牧刘杲,左将军皇甫义真{皇甫嵩}五人之一。”
“最合适人选自然是刘公。不过,刘公乃是宗室元老,平素守规守距,永不犯雷池半部。昔日甘陵王身披陷贼之议,几乎赴安平王后尘,然却因为刘公教导,甘陵王遂能安然无事。刘公若在雒阳,必也能守卫宫门,保得幼天相安无事。但是,若是想将他推让风浪尖头,却是千难万难。可惜,若是刘公肯举事,吾等复有何忧?”
“其次则是皇甫义真。皇甫义真镇戍长安,麾下精锐兵卒十余万,不乏三河骑士、羽林骑等忠心天兵将。若是皇甫义真举事,自关西一路出击,必能势如破竹,击溃董卓。可惜,关西路远,又隔雒阳、并州,难以交通,信息不便,不易连势。况且皇甫义真,性情类似于刘公,恐不敢逾矩行事。”
“再次,则是并州牧刘杲。刘杲虽年少,然心思成熟,颇知进退之道。刘杲又善于兵阵,屡屡以弱胜强,令人思慕当年霍骠骑{霍去病}。闻听刘杲自任并州牧后,不拘一格,辟用贤良,远地用兵,内地劝民,粮草富裕,兵甲兴盛。”
“若刘杲聚义,自河东全力出击,配合我关东数郡,定能累战破雒阳,驱除董卓。然而,刘杲这人,为大事能抛妻妻,心性坚韧,非常人能比。妻尚且不爱,何爱他人?”
“若是奉他为首,以刘杲手段,必能在破击董卓时,收拢兵权,登位重职。如今汉世衰弱,刘杲此人不但类如潜龙猛虎,更是出于刘氏之家,若是一旦他怀有异心,篡位夺权,那时他之为祸,远远大于董卓。刘杲这人,不是迫不得已,不敢随意召唤。”
“袁术,此人性格任侠,善于武夫,轻视名臣。且南阳属于四战之地,又有南阳太守张咨防范,难以举大事。”
“最后。袁绍,此人性格沉稳,又能折节下士,行施仁义,接好儒林。且冀州牧韩馥,曾求学于袁氏,算是袁家门生故旧。若是我等言袁隗受董卓逼迫,韩馥迫于师恩,必不敢再囚禁袁绍。而袁绍身为袁隗侄,从他口说出,朝廷三公尽为董卓以刀剑胁迫话语,自然更为可信。”
“故,我广发传檄后,若是刘公不愿举旗,皇甫义真又无消息,当奉袁绍为首。”
郡丞赞许道:“太守思虑甚翔,大小变数皆在掌握之,此计必能建功。”
桥瑁与郡丞商议妥当后,立刻传檄四方豪杰。
传檄,桥瑁以袁隗、黄琬、荀爽、杨赐口味,言董卓如何如何蛮横;如何如何以刀剑强迫他们签发征免、废弃书。临檄书结尾,桥瑁又诈以朝廷三公为名,请汉帝国各郡县忠义贤臣、豪杰猛士,速速发兵雒阳,营救天、三公。
就这样,后世声名赫赫的关东诸侯讨董,渐渐粉墨登场。。
读好书,敬请关注()
..COM首发
前提过,汉世根基在下不在上。若说宦官、外戚掌控央司隶七郡周遭,则遍布天下的士大夫,深深影响着其他百数郡县。外戚强如梁冀,宦官好比王甫、曹节、赵忠、张让之辈,对于边围州郡的控制力度,都是极其有限。
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多是雒阳城内各位公侯大臣。随着雒阳传起皇甫嵩、董卓不合流言,无数豪杰士大夫各怀心思,亦将消息传至本郡。一时之间,关东诸郡县,人心浮动,渐有讨伐董卓的声音。不过因为类如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等,皆是董卓任辟,有他们为董卓屏障雒阳,道也没有几人敢随意发兵起事。
当此时,汉帝国十三州一司隶,最受人瞩目的,无疑是袁术、袁绍两兄弟。
昔日,张让、赵忠诈计诛杀何进,袁绍、袁术死地反击,遂建大功。孰料袁氏一族即将收获时,董卓却横插一脚,利用兵势威迫,将属于袁氏的功绩,尽数剥夺。
若说起兵讨伐董卓,最合情合理的,也只有袁绍、袁术两人。这一节,左右摇摆之人晓得,董卓晓得,董卓任命的各太守、州牧刺史亦晓得。
却说,董卓入雒后,一直奢望,袁氏一族能像昔日大儒马融一般,成为他可以倚重势力,屡屡示好。奈何袁隗外虽屈服,内心却着实不愿将自家全部绑在董卓身上。
袁绍逃离雒阳后,董卓为安抚袁隗,特意加封袁术后将军称号。汉世重武功,凡是名将名臣,无不以身挂将军称号为荣耀。似袁术这年岁、资历,按照汉世常规,原本尚不足加封将军称号。可惜,袁氏根本不接受董卓的一番好意,袁术听从袁隗建议,一如袁绍那般,抽身逃离雒阳避难。因为害怕董卓责令汝南郡追捕,袁术不敢回汝南老家,只能将就停留在南阳郡。
至今日关东诸郡骚动,作为被重点关注对象的袁术,很快被南阳太守张咨率军围困。这南阳太守张咨,乃是由董卓所举荐,故此时站在董卓这边。
南阳袁术被张咨遣兵监视,身在渤海郡的袁绍也不例外。
渤海郡,地处幽州、青州之间,东临渤海,西接河间国,为冀州辖制。
冀州牧韩馥为预防袁绍起兵,勒令帐下诸从事,以及河间、清河两地郡国兵,将渤海郡团团围住。不仅如此,韩馥又书信一封,递给青州刺史焦和,请焦和发兵协助自己防范袁绍起兵。至于幽州牧刘虞,因为刘虞是宗室元老,名望高绝,且手有无数精兵悍将,为避免再起兵事,韩馥不敢主动招惹。
纵然山东人心混乱,但是此刻董卓还是稳稳占据上风。袁术、袁绍被董卓控制,还能有谁敢首举反旗?谁又有足够声望号召群雄?
不过就在这时,有一人忽出奇招,将董卓打个措手不及,优势尽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东郡太守桥瑁,故太尉桥玄族。
兖州,东郡,濮阳城。
东郡太守桥瑁与帐下东郡郡丞悄悄商议:“诸州郡长官,皆恨董卓行事,唯因兵出无名,故不得已起兵诛除逆贼。然董逆在雒阳一日,大汉将苦一日,若非等董卓做出人神共愤之事,再聚义起兵,却是为迟已晚,徒令汉世更加颓败。”
“今吾欲诈作书,吸引豪杰聚义,共赴雒阳,诛杀董贼,还我大汉正朔。你以为如何?”
东郡郡丞道:“策是好策。但是一旦为外人知晓底细,却是授人把柄,徒令豪杰丧气。”
桥瑁淡笑道:“无妨。董卓狡诈,行事诡谲,纵然说我做假,又有几人相信?况且,类如袁公{袁隗}原为少帝太傅,然而却不得不亲手废弃少帝,其若无董卓逼迫,有谁信之?且袁绍、袁术,本为袁氏这一代英才,如今却仓惶逃出雒阳,避董卓如毒蛇。稍明朝政之人,也该知袁公艰难!”
郡丞点点头:“不错。朝廷三公行事,皆如董卓傀儡。若是太守言三公被逼迫,纵然是郡县小吏,也会以为本是如此。不过,若是举旗讨伐董贼,当奉何人为首?”
桥瑁沉思许久,有些犹豫:“我心属意之人,为袁术、袁绍两兄弟,幽州牧刘公{刘虞}、并州牧刘杲,左将军皇甫义真{皇甫嵩}五人之一。”
“最合适人选自然是刘公。不过,刘公乃是宗室元老,平素守规守距,永不犯雷池半部。昔日甘陵王身披陷贼之议,几乎赴安平王后尘,然却因为刘公教导,甘陵王遂能安然无事。刘公若在雒阳,必也能守卫宫门,保得幼天相安无事。但是,若是想将他推让风浪尖头,却是千难万难。可惜,若是刘公肯举事,吾等复有何忧?”
“其次则是皇甫义真。皇甫义真镇戍长安,麾下精锐兵卒十余万,不乏三河骑士、羽林骑等忠心天兵将。若是皇甫义真举事,自关西一路出击,必能势如破竹,击溃董卓。可惜,关西路远,又隔雒阳、并州,难以交通,信息不便,不易连势。况且皇甫义真,性情类似于刘公,恐不敢逾矩行事。”
“再次,则是并州牧刘杲。刘杲虽年少,然心思成熟,颇知进退之道。刘杲又善于兵阵,屡屡以弱胜强,令人思慕当年霍骠骑{霍去病}。闻听刘杲自任并州牧后,不拘一格,辟用贤良,远地用兵,内地劝民,粮草富裕,兵甲兴盛。”
“若刘杲聚义,自河东全力出击,配合我关东数郡,定能累战破雒阳,驱除董卓。然而,刘杲这人,为大事能抛妻妻,心性坚韧,非常人能比。妻尚且不爱,何爱他人?”
“若是奉他为首,以刘杲手段,必能在破击董卓时,收拢兵权,登位重职。如今汉世衰弱,刘杲此人不但类如潜龙猛虎,更是出于刘氏之家,若是一旦他怀有异心,篡位夺权,那时他之为祸,远远大于董卓。刘杲这人,不是迫不得已,不敢随意召唤。”
“袁术,此人性格任侠,善于武夫,轻视名臣。且南阳属于四战之地,又有南阳太守张咨防范,难以举大事。”
“最后。袁绍,此人性格沉稳,又能折节下士,行施仁义,接好儒林。且冀州牧韩馥,曾求学于袁氏,算是袁家门生故旧。若是我等言袁隗受董卓逼迫,韩馥迫于师恩,必不敢再囚禁袁绍。而袁绍身为袁隗侄,从他口说出,朝廷三公尽为董卓以刀剑胁迫话语,自然更为可信。”
“故,我广发传檄后,若是刘公不愿举旗,皇甫义真又无消息,当奉袁绍为首。”
郡丞赞许道:“太守思虑甚翔,大小变数皆在掌握之,此计必能建功。”
桥瑁与郡丞商议妥当后,立刻传檄四方豪杰。
传檄,桥瑁以袁隗、黄琬、荀爽、杨赐口味,言董卓如何如何蛮横;如何如何以刀剑强迫他们签发征免、废弃书。临檄书结尾,桥瑁又诈以朝廷三公为名,请汉帝国各郡县忠义贤臣、豪杰猛士,速速发兵雒阳,营救天、三公。
就这样,后世声名赫赫的关东诸侯讨董,渐渐粉墨登场。。
读好书,敬请关注()
..COM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