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弦月如钩,给这个萧瑟狭窄的小园笼罩上一层轻纱般澄澈轻寒的月辉。
园一角植有一丛苍翠欲滴的水竹,竹青青,上面布满了如洗的月华,随着修长竹枝被夜风拂动后的每一次婆娑起舞,竹上的月光便散碎成千万条斑驳的银蛇,而后又随着夜风汇合成一片光之流泉。
夜风徐来,拂动竹林发出瑟瑟如诗的清音;月华如水,在万千片青青竹上或分或合的演化出无穷变数的朦胧幻象。
竹后是一间透出淡黄暖光的书阁。
竹下是一个身形颀长的清朗少年。
少年肩头闲披着的那袭布衣已经洗的泛白,恰与素辉的月光相得益彰,他的手握有一管翠竹制成的洞箫,此时正绵长静远的奏出清越的曲调。
萧主苍茫,但这管洞箫却在少年的手流出了本应是长笛才有的清越之音,音随意转,渺渺萧音呈现出的是一副曾无数次在少年梦出现的幻境世界。
朝饮王母池,暮见五云开。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嫦娥龙虎衣,飘飖戏垓。
举手弄清浅,织女伴霞来。
………………
天宫世界,璀璨飘渺,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少年想象的天仙界随着清越的萧音流逸而出,自有一股褪尽人间烟火的出尘,恰与小园不远处联排青楼隐约传来的靡靡急管繁弦之声隔空并起。
一个是飘渺仙界,一个是红尘欲林,二者可谓是格格不入,但少年却不曾受到青楼柔媚管弦的侵扰,只将全部的心思都沉入了手的长萧,沉入了那个令他已经魂牵梦绕的太久的想象世界。
良久良久之后,闲骑逍遥四不像,默坐檀香龙车,遍身霞绕彩云飞,后随丹凤舞仙衣的天仙界终于散去,少年手的萧音亦已袅袅做结。
收了洞箫在竹下默然静立片刻后,少年将目光投向了浩淼的天空。
弦月如钩,繁星满天,玉带似的银河如同无数颗散落在天幕上的珍珠,散发着明净而深邃的幽光,手轻抚着洞箫的少年仰头看着星月,看着清丽如洗的银河,眼油然生发出无限的好奇与痴迷。
这天幕之上是否真有辉煌瑰丽的重仙界,这如钩的新月上是否真有终年冰雪的广寒宫,广寒宫真有风华绝代的仙在低低吟唱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还有那个徒劳的砍着桂花树的吴刚,一年一年复一年不停捣着药的玉兔……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又过了许久之后,少年终于收束起纷飞的思绪披着一袭月辉回转书阁。
小小的书阁简陋而清静,晕黄灯盏下的长几上堆满的全都是书,书几左侧的《论语》、《尚书》等十三经书卷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翻阅过了。而与之相对的书几右侧,《淮南》、《山海经》等书却是纤尘不染,这些书卷的许多地方还因为翻动的太多而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破损。
书几正放着的是一本装帧非常粗疏的书卷,只看书页上那三个字法颇不遒正的八分楷,就知道这名为《培元诀》的书卷定是手抄本无疑。
少年放好洞箫在书几前坐下,神情复杂的看了看这本书卷后伸手将之翻开,《培元诀》里顿时出现了一些用笔粗陋的画像,这些画像都是一个个不同姿势的小人儿,小人身体内外还有一些代表着“灵气”进出运行的细线,配合着这些画像的是旁边一些用词古怪的口诀。
少年将《培元诀》前面的小半部分内容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确定其与早已刻进心里的那些记忆完全重合无误后,起身到了室一角放置的草蒲团上盘膝趺坐,依法施为。
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时辰之后少年睁开眼睛从蒲团上站起,满脸的沮丧。
又是这样!
三年前相依为命的祖母病重时,十二岁的段缺第一次走进那间常年被祖母深锁的杂物房寻东西,翻找物事的过程很偶然的发现了藏在墙角最深处的一个铁箱,进而又在箱里找到了书案上的《山海经》及《培元诀》等书。
尽管外面的铁箱早已锈迹斑斑残旧的厉害,箱里面的这些书却因为油布的层层包裹而受损甚少。这口小铁箱里装着的书尽属“不语”之列,其间记载的全是求仙访道、海外仙山以及凡人修仙后朝游苍梧暮宿北海的神通之说。
段缺自幼父母双亡,记事起就跟着老祖母相依为命,祖母严厉,打小给他讲的故事里就没有一般老人们哄孩时惯常喜欢的神仙鬼怪之说,尽是些“程门立雪”、“凿壁借光”之类的儒家劝学故事。七岁上开始发蒙读书,找的也是左近最为严厉方正的先生,及至十二岁上以童生第一的成绩考进县学后日日接触的就更是《论语》、《孟》等圣人之教。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段缺实在就跟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
这一箱不语的怪力乱神之作对白纸段缺的冲击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
翻开山海经,再读淮南,这些书的每一段记载都在反复不断的冲击着段缺的心脑,他从没想到在自己惯熟的生活之余竟然还有那样一个世界——一个十万里大荒连绵不尽,怪兽凶兽层出不穷;十洲仙山或隐或现,龙凤仙草遍地琼瑶的世界,在这个有着四季不谢之花、八时长青之草的世界里仙人们来时驾云,去时驭电,动辄便是数百上千年的寿元。
宿命的遭遇,当刚进县学不多久的段缺伸手打开那个被祖母深藏的小铁箱时,一个他从不曾想象过的辉煌壮阔,雄奇险怪的世界就此轰然洞开。
这些书描绘的世界让段缺目眩神迷的同时,也将他天性的好奇彻彻底底释放了出来,而这种被压抑十多年的天性一旦释放出来之后,就连段缺自己也难以控制收束了。
越是不让看他就越是想看,越是不让想脑里反倒想的越厉害,随后的日里段缺就像丢了魂一样,心所思,脑所念的却都是跟十丈红尘不搭界的神仙世界。
《论语》没心思再读了,县学里的教谕们上课讲的内容也没心思再听了,布置下的课业也是能躲就躲能混就混,当他将那些描绘另一个世界的书都读完之后,段缺就将所有的精力与心思都放在了最后那本装帧粗糙的《培元诀》上。
此前他早就从其它那些书知道神仙是可以修炼的,但修炼却是需要法门的,而据《培元诀》简洁到仅有寥寥数语的序言记载,这种诀法就正是灵修法门,若有大愿力及大毅力者能将诀法修炼至第十重的大圆满境界时,即可突破灵修层级而得窥丹修门径。
段缺手头的东西太少,所以也就根本不明白《培元诀》序言所说的灵修还有丹修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像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再好奇也没用,遂也就将好奇压在了心底,埋头钻研起《培元诀》来,至少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修仙法门。
最初的修炼过程挺顺利,尽管诀法开宗明义就讲到了修炼此法需得身怀灵根,而人体内的灵根系天生天养,在普罗众生之极其罕见,可谓万无一,但段缺却没费多少时日就感受到了《培元诀》所说的由天地精气荟萃而成的“灵力”。
“灵力”无形无色,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当段缺循着《培元诀》所授的法门呼吸导引时,不仅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身周的灵力波动,更成功的将之导引到了体内,并成功的借助这些灵力开始洗伐五行脏器。
由脏器到筋骨肉身,段缺仅仅只花了半载光阴就完成了《培元诀》第一重的修炼,这样的速度进程使得他信心大增,迫不及待的开始修炼起第二重诀法。
然而冲过第一重的小洗伐后,段缺的修炼速度却明显的慢了下来,最初他以为是自己用功不够的缘故,遂也就愈发勤力。
但即便是将每天呼吸导引的时间翻倍之后速度依然难有提升,尽管段缺一直在努力的寻找其的原因,却因为对修炼之事了解的太少而难以找出根由,对此他也实在没什么办法,修炼《培元诀》的事情他根本不敢露出一丝风声,否则此事若是让一直缠mian病榻的祖母知道,其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即便是他放开胆去请教也不知该请教谁,县学里的先生?向他们这些终日埋头在儒家经典里的人请教这个,简直是自取其辱。但除了他们之外,还能找谁呢?在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就连识字的人都不多。
这样的困境,段缺第二重《培元诀》的修炼足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等到进入第三重之后,进度更是降慢到近乎停滞的地步,这都过去近一年的时间了,段缺的感觉却是跟刚进入第三重时没什么区别,要照着这个速度下去的话,别说一年半,就是五年十年也别想突破第三重。
园一角植有一丛苍翠欲滴的水竹,竹青青,上面布满了如洗的月华,随着修长竹枝被夜风拂动后的每一次婆娑起舞,竹上的月光便散碎成千万条斑驳的银蛇,而后又随着夜风汇合成一片光之流泉。
夜风徐来,拂动竹林发出瑟瑟如诗的清音;月华如水,在万千片青青竹上或分或合的演化出无穷变数的朦胧幻象。
竹后是一间透出淡黄暖光的书阁。
竹下是一个身形颀长的清朗少年。
少年肩头闲披着的那袭布衣已经洗的泛白,恰与素辉的月光相得益彰,他的手握有一管翠竹制成的洞箫,此时正绵长静远的奏出清越的曲调。
萧主苍茫,但这管洞箫却在少年的手流出了本应是长笛才有的清越之音,音随意转,渺渺萧音呈现出的是一副曾无数次在少年梦出现的幻境世界。
朝饮王母池,暮见五云开。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嫦娥龙虎衣,飘飖戏垓。
举手弄清浅,织女伴霞来。
………………
天宫世界,璀璨飘渺,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少年想象的天仙界随着清越的萧音流逸而出,自有一股褪尽人间烟火的出尘,恰与小园不远处联排青楼隐约传来的靡靡急管繁弦之声隔空并起。
一个是飘渺仙界,一个是红尘欲林,二者可谓是格格不入,但少年却不曾受到青楼柔媚管弦的侵扰,只将全部的心思都沉入了手的长萧,沉入了那个令他已经魂牵梦绕的太久的想象世界。
良久良久之后,闲骑逍遥四不像,默坐檀香龙车,遍身霞绕彩云飞,后随丹凤舞仙衣的天仙界终于散去,少年手的萧音亦已袅袅做结。
收了洞箫在竹下默然静立片刻后,少年将目光投向了浩淼的天空。
弦月如钩,繁星满天,玉带似的银河如同无数颗散落在天幕上的珍珠,散发着明净而深邃的幽光,手轻抚着洞箫的少年仰头看着星月,看着清丽如洗的银河,眼油然生发出无限的好奇与痴迷。
这天幕之上是否真有辉煌瑰丽的重仙界,这如钩的新月上是否真有终年冰雪的广寒宫,广寒宫真有风华绝代的仙在低低吟唱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还有那个徒劳的砍着桂花树的吴刚,一年一年复一年不停捣着药的玉兔……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又过了许久之后,少年终于收束起纷飞的思绪披着一袭月辉回转书阁。
小小的书阁简陋而清静,晕黄灯盏下的长几上堆满的全都是书,书几左侧的《论语》、《尚书》等十三经书卷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翻阅过了。而与之相对的书几右侧,《淮南》、《山海经》等书却是纤尘不染,这些书卷的许多地方还因为翻动的太多而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破损。
书几正放着的是一本装帧非常粗疏的书卷,只看书页上那三个字法颇不遒正的八分楷,就知道这名为《培元诀》的书卷定是手抄本无疑。
少年放好洞箫在书几前坐下,神情复杂的看了看这本书卷后伸手将之翻开,《培元诀》里顿时出现了一些用笔粗陋的画像,这些画像都是一个个不同姿势的小人儿,小人身体内外还有一些代表着“灵气”进出运行的细线,配合着这些画像的是旁边一些用词古怪的口诀。
少年将《培元诀》前面的小半部分内容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确定其与早已刻进心里的那些记忆完全重合无误后,起身到了室一角放置的草蒲团上盘膝趺坐,依法施为。
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时辰之后少年睁开眼睛从蒲团上站起,满脸的沮丧。
又是这样!
三年前相依为命的祖母病重时,十二岁的段缺第一次走进那间常年被祖母深锁的杂物房寻东西,翻找物事的过程很偶然的发现了藏在墙角最深处的一个铁箱,进而又在箱里找到了书案上的《山海经》及《培元诀》等书。
尽管外面的铁箱早已锈迹斑斑残旧的厉害,箱里面的这些书却因为油布的层层包裹而受损甚少。这口小铁箱里装着的书尽属“不语”之列,其间记载的全是求仙访道、海外仙山以及凡人修仙后朝游苍梧暮宿北海的神通之说。
段缺自幼父母双亡,记事起就跟着老祖母相依为命,祖母严厉,打小给他讲的故事里就没有一般老人们哄孩时惯常喜欢的神仙鬼怪之说,尽是些“程门立雪”、“凿壁借光”之类的儒家劝学故事。七岁上开始发蒙读书,找的也是左近最为严厉方正的先生,及至十二岁上以童生第一的成绩考进县学后日日接触的就更是《论语》、《孟》等圣人之教。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段缺实在就跟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
这一箱不语的怪力乱神之作对白纸段缺的冲击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
翻开山海经,再读淮南,这些书的每一段记载都在反复不断的冲击着段缺的心脑,他从没想到在自己惯熟的生活之余竟然还有那样一个世界——一个十万里大荒连绵不尽,怪兽凶兽层出不穷;十洲仙山或隐或现,龙凤仙草遍地琼瑶的世界,在这个有着四季不谢之花、八时长青之草的世界里仙人们来时驾云,去时驭电,动辄便是数百上千年的寿元。
宿命的遭遇,当刚进县学不多久的段缺伸手打开那个被祖母深藏的小铁箱时,一个他从不曾想象过的辉煌壮阔,雄奇险怪的世界就此轰然洞开。
这些书描绘的世界让段缺目眩神迷的同时,也将他天性的好奇彻彻底底释放了出来,而这种被压抑十多年的天性一旦释放出来之后,就连段缺自己也难以控制收束了。
越是不让看他就越是想看,越是不让想脑里反倒想的越厉害,随后的日里段缺就像丢了魂一样,心所思,脑所念的却都是跟十丈红尘不搭界的神仙世界。
《论语》没心思再读了,县学里的教谕们上课讲的内容也没心思再听了,布置下的课业也是能躲就躲能混就混,当他将那些描绘另一个世界的书都读完之后,段缺就将所有的精力与心思都放在了最后那本装帧粗糙的《培元诀》上。
此前他早就从其它那些书知道神仙是可以修炼的,但修炼却是需要法门的,而据《培元诀》简洁到仅有寥寥数语的序言记载,这种诀法就正是灵修法门,若有大愿力及大毅力者能将诀法修炼至第十重的大圆满境界时,即可突破灵修层级而得窥丹修门径。
段缺手头的东西太少,所以也就根本不明白《培元诀》序言所说的灵修还有丹修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像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再好奇也没用,遂也就将好奇压在了心底,埋头钻研起《培元诀》来,至少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修仙法门。
最初的修炼过程挺顺利,尽管诀法开宗明义就讲到了修炼此法需得身怀灵根,而人体内的灵根系天生天养,在普罗众生之极其罕见,可谓万无一,但段缺却没费多少时日就感受到了《培元诀》所说的由天地精气荟萃而成的“灵力”。
“灵力”无形无色,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当段缺循着《培元诀》所授的法门呼吸导引时,不仅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身周的灵力波动,更成功的将之导引到了体内,并成功的借助这些灵力开始洗伐五行脏器。
由脏器到筋骨肉身,段缺仅仅只花了半载光阴就完成了《培元诀》第一重的修炼,这样的速度进程使得他信心大增,迫不及待的开始修炼起第二重诀法。
然而冲过第一重的小洗伐后,段缺的修炼速度却明显的慢了下来,最初他以为是自己用功不够的缘故,遂也就愈发勤力。
但即便是将每天呼吸导引的时间翻倍之后速度依然难有提升,尽管段缺一直在努力的寻找其的原因,却因为对修炼之事了解的太少而难以找出根由,对此他也实在没什么办法,修炼《培元诀》的事情他根本不敢露出一丝风声,否则此事若是让一直缠mian病榻的祖母知道,其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即便是他放开胆去请教也不知该请教谁,县学里的先生?向他们这些终日埋头在儒家经典里的人请教这个,简直是自取其辱。但除了他们之外,还能找谁呢?在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就连识字的人都不多。
这样的困境,段缺第二重《培元诀》的修炼足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等到进入第三重之后,进度更是降慢到近乎停滞的地步,这都过去近一年的时间了,段缺的感觉却是跟刚进入第三重时没什么区别,要照着这个速度下去的话,别说一年半,就是五年十年也别想突破第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