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工欲善其事
第204章:工欲善其事
上任之初,杨钊铁腕整顿国监。郑邦远作为倒霉蛋,成了杨钊杀鸡儆猴的那只可怜的鸡仔。对此,郑氏只能隐忍,老男人的态度决定着一切,再加上杨钊身后站着的人,任何一个士族要招惹杨钊之前都得仔细想想。
含元殿上,宋璟,张说,就连一向谨小慎微的牛仙客都站出来给杨钊保驾护航。
国监祭酒,这样一个重要位置,老男人都能力排众议,将杨钊扶上去,谁还敢唧唧歪歪?而且还有传言,说是杨钊和王维是忘年交。五个内阁大臣,竟然有四个都力挺杨钊,除了跟杨钊没有交集的一个之外,全部到齐。
于是长安城最为炙手可热的一颗官场新星,就这样以无可阻挡的趋势冉冉升起。郑氏虽然是第一士族,关系盘根错节,但还搬不倒皇帝连同阁部像是老母鸡护窝一样保护的杨钊。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男人对杨钊的宠信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改变的了。就连那个号称依靠枕头风而无敌于天下的武惠妃都不行。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她还没有办法,让顶着结党罪名的李林甫再从新回到阁部。
整顿了国监以后,杨钊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革,而且是别出心裁的改革。国监下辖一共七学,分门别类来去培养不同阶层的学。区分这些学最大的标准就是出身,四门学专门培养低级官员的弟,算学一般是培养一些百姓阶层的弟。
总国、太学、广、四门、律、书、算,七学。书学更是累年找不到学生,惹得皇帝今年砍掉,明年再从新建立等等,麻烦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钊在上奏了老男人之后,大刀阔斧,首先将算学和书学砍掉。作为一种课程加入了其他学科。然后加开天地理和道学三科。老男人自封为道教教主,杨钊经过深思熟虑,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改头换面,装成到家炼丹的知识推广开来。成为了国监下辖的又一新兴学科。老男人对于杨钊将道学单立一科的举动,赞赏有加。
尽管对于杨钊曾经写出了西游这样一个宣扬佛家的事情,很不感冒,但是随后三道大旱,杨钊一架水车活人无数,老男人便很开明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因此跟一个八岁的娃娃计较。如今杨钊从新走回正道,认识到道家的重要性,老男人又如何不喜?天地理的事情,杨钊直接找到了在家里一直研究热气球的梁令瓒来主持。
至于道学,杨钊只能先教炼丹。并且很给面的送了一封信给躲在王屋山的司马承祯,希望这老家伙回来主持国监道学一派。说起来也巧,司马承祯以前就是老男人亲封的秘书少监,只可惜司马承祯不是个学究,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愣是闲的难受,然后便不知道因为什么跑去了王屋山。
本来对于道学主持,杨钊最为心仪的人是宫廷御用道士师夜光,可惜老男人根本离不开那个障眼法耍的呱呱叫的老家伙,因此杨钊只得退而求其次。尽管他对于司马承祯能不能来,根本就不报什么希望。
随着手头上的事情都理清楚了脉络之后,杨钊便将所有的繁琐事务,一拱手的交给了天天在他面前自称学生的杨玚身上,杨玚为人正直,是个谦谦君,结合者历史上对于杨玚其人的评价,杨钊跟放心的将国监的大权下放到了他的手上。
无事一身轻的杨钊,时不时去下面客串一下博士或者助教等等,小日过的那叫一个滋润。但是这样滋润的日没有过上几天。杨钊便烧起了他作为国监祭酒的第二把火。
那就是借助国监祭酒的名义,真正掌握住大唐朝的舆论。唐朝,或者说任何一个朝代,人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名声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时也可以毁了一个人。被赶出朝堂,只能在太学里面当一个博士的孔德昌就是一个例,他的下场说到底就是皇帝的不喜,和张说的一句话。
进入了官场,杨钊便如同逆水行舟,在朝廷这样一个汹涌澎湃且暗流众多的大河,只有前进一个方向。退路在他状元的那一刻便已经被堵死。本来杨钊认为只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能将自己掌握的后世科技知识给传播出去,就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但是走入官场以后,他才知道,原来前世作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公务员,他是多么的幸福。
只有将舆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才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何获得老男人的信任,成为执掌权柄的人却是一个问题。是个人都知道他杨钊现在的位,不是因为他的功劳,而是因为皇帝的宠信。但宠信归宠信,年富力强的老男人又如何会将事关天下舆情的位,再度给予他杨钊呢?
走后宫路线,杨钊玩不转。走阁部支持自己的大臣的路,杨钊也没有去想,那些个老家伙个个都是一心为国,臭硬得要死。不说还好,一说,保不准他们就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卡壳的杨钊根本就不知道,如果他能捣鼓出一个类似于后世官方新闻组织,老男人一定会二话不说就把他给推到那个位上,因为这种超越时代认知的东西,没有他杨钊,谁又能驾轻就熟。玩得转?
思来想去,问题最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大唐朝的印刷能力是否能满足于这样一种情况。雕版那玩意等到雕完,再印刷好,黄花菜都凉了半年,谁还有兴趣看他出的东西?
于是庞氏书坊一行,便提上了杨钊的日程。
这一日,凉风和煦,杨钊无聊之下,便带着雨桐前往位于城南的庞氏书坊而去。上一次杨钊家产,被杨斌联合郑拓霸占的时候,庞氏虽然有出力,但做的却十分不到位。雨桐为了照顾张氏而当尽了能够典当的东西,最为主要的就是没有银钱,庞氏书坊没有在艰难的情况下暗施以援手,杨钊心里一直有些不痛快。只不过因为事情太多,才一拖再拖,不然的话,杨钊早就拿刘昌平和庞氏二人开刀,让他们明白,想当墙头草,也的有本事才成。
如今有了办刊物想法的杨钊,正好趁着这样的机会好好敲打一下庞氏。省的以后他们拖后腿。
马车在宽阔的道路上缓缓而行。雨桐坐在杨钊的对面,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外替杨钊独当一面,虽然雨桐性情柔弱坚韧,却也不由得紧张。
“少爷,您让雨桐一人去庞氏书坊管账,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难道雨桐你没有信心替少爷做好这件事?”
望着雨桐绞着衣角的双手,杨钊淡淡的道:“我家雨桐可是个才女,管账一事,虽然有些大材小用。但少爷我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只能委屈我家雨桐了。”
说着杨钊脑袋前伸道:“雨桐。你且附耳过来……”
良久之后,雨桐才皱着秀气的脑门,望着杨钊道:“少爷,这么做厚道吗?”
“不厚道。”杨钊回答的很肯定:“但是却不得不这么做。这么多年来,少爷我一直吃着干股,庞氏的心已经开始慌了。少爷我要是没有当官,什么事儿都没有。可是一入官场,身不由己啊……”
“少爷的意思是将庞氏书坊,以及昌平楼都掌握自己手里,即便是不行,也决不能让他们成为别人攻击少爷的借口吗?”
“没有错,就知道我家雨桐最聪明。庞氏的活字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丢不得了……”
“少爷的意思,雨桐明白了。”神态温婉,似乎还是那个当年的那个小丫头一般,但杨钊知道,经历了那么多,雨桐已经长大了。
“少爷是想敲打敲打庞氏,让他们明白当初少爷能让他们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书商,也能让他们什么都成为不了。少爷,雨桐这么说对吗?”
“对,雨桐,你就按照少爷教你的方式查账,敲打就由少爷来完成,你的任务就是在管账的同时,提醒庞氏,他要面对的是一个三品大员,而不是八年前永乐县的一个小娃娃……”
怎么拿捏庞氏,杨钊心底自然有一番计划,当初庞氏的恩情,杨钊在八年之内早已经还完了。只是可惜,刘昌平和庞氏在生意越做越大之后,每年看着杨钊不言不动就能取走大量的利润,早已经眼热不已。只不过杨钊在的时候,他们不敢有什么动作。
杨斌的做法,虽然为刘昌平和庞氏所不耻,两人也暗出了不少力。但杨钊“死”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心思也活泛开了。对于同杨斌合作,还能够搭上郑氏,多多少少有些半推半就的意思。
商人本就追求利润,杨钊并不觉得庞氏和刘昌平亏欠自己什么,只是他们太不会选择时机而已。事情走到这一步,杨钊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把这些多面培养的财力来源给牢牢的控制在手。王庆已经早早的回关内道找刘昌平去了。而庞氏则必须要杨钊亲自解决。
一方面能解决一个潜在的麻烦,一方面又能给办期刊打下基础,杨钊自然乐得去干。让雨桐入主庞氏书坊,不过是杨钊的第一步罢了……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
上任之初,杨钊铁腕整顿国监。郑邦远作为倒霉蛋,成了杨钊杀鸡儆猴的那只可怜的鸡仔。对此,郑氏只能隐忍,老男人的态度决定着一切,再加上杨钊身后站着的人,任何一个士族要招惹杨钊之前都得仔细想想。
含元殿上,宋璟,张说,就连一向谨小慎微的牛仙客都站出来给杨钊保驾护航。
国监祭酒,这样一个重要位置,老男人都能力排众议,将杨钊扶上去,谁还敢唧唧歪歪?而且还有传言,说是杨钊和王维是忘年交。五个内阁大臣,竟然有四个都力挺杨钊,除了跟杨钊没有交集的一个之外,全部到齐。
于是长安城最为炙手可热的一颗官场新星,就这样以无可阻挡的趋势冉冉升起。郑氏虽然是第一士族,关系盘根错节,但还搬不倒皇帝连同阁部像是老母鸡护窝一样保护的杨钊。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男人对杨钊的宠信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改变的了。就连那个号称依靠枕头风而无敌于天下的武惠妃都不行。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她还没有办法,让顶着结党罪名的李林甫再从新回到阁部。
整顿了国监以后,杨钊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革,而且是别出心裁的改革。国监下辖一共七学,分门别类来去培养不同阶层的学。区分这些学最大的标准就是出身,四门学专门培养低级官员的弟,算学一般是培养一些百姓阶层的弟。
总国、太学、广、四门、律、书、算,七学。书学更是累年找不到学生,惹得皇帝今年砍掉,明年再从新建立等等,麻烦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钊在上奏了老男人之后,大刀阔斧,首先将算学和书学砍掉。作为一种课程加入了其他学科。然后加开天地理和道学三科。老男人自封为道教教主,杨钊经过深思熟虑,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改头换面,装成到家炼丹的知识推广开来。成为了国监下辖的又一新兴学科。老男人对于杨钊将道学单立一科的举动,赞赏有加。
尽管对于杨钊曾经写出了西游这样一个宣扬佛家的事情,很不感冒,但是随后三道大旱,杨钊一架水车活人无数,老男人便很开明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因此跟一个八岁的娃娃计较。如今杨钊从新走回正道,认识到道家的重要性,老男人又如何不喜?天地理的事情,杨钊直接找到了在家里一直研究热气球的梁令瓒来主持。
至于道学,杨钊只能先教炼丹。并且很给面的送了一封信给躲在王屋山的司马承祯,希望这老家伙回来主持国监道学一派。说起来也巧,司马承祯以前就是老男人亲封的秘书少监,只可惜司马承祯不是个学究,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愣是闲的难受,然后便不知道因为什么跑去了王屋山。
本来对于道学主持,杨钊最为心仪的人是宫廷御用道士师夜光,可惜老男人根本离不开那个障眼法耍的呱呱叫的老家伙,因此杨钊只得退而求其次。尽管他对于司马承祯能不能来,根本就不报什么希望。
随着手头上的事情都理清楚了脉络之后,杨钊便将所有的繁琐事务,一拱手的交给了天天在他面前自称学生的杨玚身上,杨玚为人正直,是个谦谦君,结合者历史上对于杨玚其人的评价,杨钊跟放心的将国监的大权下放到了他的手上。
无事一身轻的杨钊,时不时去下面客串一下博士或者助教等等,小日过的那叫一个滋润。但是这样滋润的日没有过上几天。杨钊便烧起了他作为国监祭酒的第二把火。
那就是借助国监祭酒的名义,真正掌握住大唐朝的舆论。唐朝,或者说任何一个朝代,人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名声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时也可以毁了一个人。被赶出朝堂,只能在太学里面当一个博士的孔德昌就是一个例,他的下场说到底就是皇帝的不喜,和张说的一句话。
进入了官场,杨钊便如同逆水行舟,在朝廷这样一个汹涌澎湃且暗流众多的大河,只有前进一个方向。退路在他状元的那一刻便已经被堵死。本来杨钊认为只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能将自己掌握的后世科技知识给传播出去,就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但是走入官场以后,他才知道,原来前世作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公务员,他是多么的幸福。
只有将舆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才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何获得老男人的信任,成为执掌权柄的人却是一个问题。是个人都知道他杨钊现在的位,不是因为他的功劳,而是因为皇帝的宠信。但宠信归宠信,年富力强的老男人又如何会将事关天下舆情的位,再度给予他杨钊呢?
走后宫路线,杨钊玩不转。走阁部支持自己的大臣的路,杨钊也没有去想,那些个老家伙个个都是一心为国,臭硬得要死。不说还好,一说,保不准他们就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卡壳的杨钊根本就不知道,如果他能捣鼓出一个类似于后世官方新闻组织,老男人一定会二话不说就把他给推到那个位上,因为这种超越时代认知的东西,没有他杨钊,谁又能驾轻就熟。玩得转?
思来想去,问题最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大唐朝的印刷能力是否能满足于这样一种情况。雕版那玩意等到雕完,再印刷好,黄花菜都凉了半年,谁还有兴趣看他出的东西?
于是庞氏书坊一行,便提上了杨钊的日程。
这一日,凉风和煦,杨钊无聊之下,便带着雨桐前往位于城南的庞氏书坊而去。上一次杨钊家产,被杨斌联合郑拓霸占的时候,庞氏虽然有出力,但做的却十分不到位。雨桐为了照顾张氏而当尽了能够典当的东西,最为主要的就是没有银钱,庞氏书坊没有在艰难的情况下暗施以援手,杨钊心里一直有些不痛快。只不过因为事情太多,才一拖再拖,不然的话,杨钊早就拿刘昌平和庞氏二人开刀,让他们明白,想当墙头草,也的有本事才成。
如今有了办刊物想法的杨钊,正好趁着这样的机会好好敲打一下庞氏。省的以后他们拖后腿。
马车在宽阔的道路上缓缓而行。雨桐坐在杨钊的对面,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外替杨钊独当一面,虽然雨桐性情柔弱坚韧,却也不由得紧张。
“少爷,您让雨桐一人去庞氏书坊管账,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难道雨桐你没有信心替少爷做好这件事?”
望着雨桐绞着衣角的双手,杨钊淡淡的道:“我家雨桐可是个才女,管账一事,虽然有些大材小用。但少爷我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只能委屈我家雨桐了。”
说着杨钊脑袋前伸道:“雨桐。你且附耳过来……”
良久之后,雨桐才皱着秀气的脑门,望着杨钊道:“少爷,这么做厚道吗?”
“不厚道。”杨钊回答的很肯定:“但是却不得不这么做。这么多年来,少爷我一直吃着干股,庞氏的心已经开始慌了。少爷我要是没有当官,什么事儿都没有。可是一入官场,身不由己啊……”
“少爷的意思是将庞氏书坊,以及昌平楼都掌握自己手里,即便是不行,也决不能让他们成为别人攻击少爷的借口吗?”
“没有错,就知道我家雨桐最聪明。庞氏的活字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丢不得了……”
“少爷的意思,雨桐明白了。”神态温婉,似乎还是那个当年的那个小丫头一般,但杨钊知道,经历了那么多,雨桐已经长大了。
“少爷是想敲打敲打庞氏,让他们明白当初少爷能让他们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书商,也能让他们什么都成为不了。少爷,雨桐这么说对吗?”
“对,雨桐,你就按照少爷教你的方式查账,敲打就由少爷来完成,你的任务就是在管账的同时,提醒庞氏,他要面对的是一个三品大员,而不是八年前永乐县的一个小娃娃……”
怎么拿捏庞氏,杨钊心底自然有一番计划,当初庞氏的恩情,杨钊在八年之内早已经还完了。只是可惜,刘昌平和庞氏在生意越做越大之后,每年看着杨钊不言不动就能取走大量的利润,早已经眼热不已。只不过杨钊在的时候,他们不敢有什么动作。
杨斌的做法,虽然为刘昌平和庞氏所不耻,两人也暗出了不少力。但杨钊“死”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心思也活泛开了。对于同杨斌合作,还能够搭上郑氏,多多少少有些半推半就的意思。
商人本就追求利润,杨钊并不觉得庞氏和刘昌平亏欠自己什么,只是他们太不会选择时机而已。事情走到这一步,杨钊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把这些多面培养的财力来源给牢牢的控制在手。王庆已经早早的回关内道找刘昌平去了。而庞氏则必须要杨钊亲自解决。
一方面能解决一个潜在的麻烦,一方面又能给办期刊打下基础,杨钊自然乐得去干。让雨桐入主庞氏书坊,不过是杨钊的第一步罢了……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