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滁州夜谈,天下之心!
赵普听了赵匡胤欲取天下之心后,脸上的表情顿时僵硬了。双眼死死地盯着赵匡胤,这是真心之言?还是试探之言?
赵匡胤是大周后起之秀,深得柴荣的欣赏,能力也是乱世之中的佼佼者。就算赵匡胤有取天下之心,赵普不会奇怪,但是这个时候赵匡胤表露心迹却让赵普心有余悸。
在外人面前赵普与赵匡胤似乎很熟悉,以兄弟相称。但是熟知赵匡胤之人都知道这是赵匡胤拉拢人心之举,习近者兄弟相称,以示友好。这是赵匡胤最大的本事,以江湖习气拉拢文武俊才,义社十兄弟就是赵匡胤的第一大手笔。
“大哥,弟欲取天下,无奈官家圣明,此言只是风花雪月。”赵匡胤首先打破了僵局,用风花雪月四字试图掩盖言语的过失。
赵匡胤说完此言,双眼也紧紧地盯着赵普。此时,自己心中并无底数,如果赵普将此事告知柴荣,自己也会有麻烦,虽然圣眷在顾,但是赵普也是在柴荣心中有评价之人。
“为何自己如此信任此人?”赵匡胤心中一惊,眼皮稍稍跳动了一下。赵普只与自己有数面之缘,虽然相见恨晚,但是为何自己会将此志言明,真是不可思议。
“赵贤弟诚心待普,普岂会辜负贤弟?贤弟若有取天下之心,兄自当效力。弟欲行汉祖之志,兄愿为萧何之驱。”赵普从赵匡胤带来的消息已经确定了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地位,赏而难用。自己还不如投效赵匡胤,说不定日后还能当名从龙之臣!
“兄长能如此待匡胤,匡胤日后必不负兄长!”赵匡胤上前紧紧握住了赵普的双手。此番“叛逆”之言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赵匡胤与赵普都不会出卖对方,反而已经成为了一对生死与共的密友。
“贤弟所言不假,如今官家圣明,你我只能戏言而已。”赵普也以戏言带过了二人此次的对话,如今已经达成了共识,此等言论还是不要再谈论,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大哥所言甚是,此番让大哥前来,匡胤实则有事请教,差点误了大事。”赵匡胤自然顺着赵普所言,不再谈及大逆不道之言,自己寻赵普前来,确实是有大事要商议。
“贤弟请讲,兄能力所及,一定为贤弟出谋。”赵普与赵匡胤席地而坐,开始谈论正事了。
“大哥可知陛下让弟整顿禁军之命?”
“此事为兄当然知晓,现在贤弟可以禁军之中的红人,所有人都想与贤弟打好关系,以求谋个好去处。”赵普微微一笑,如今的赵匡胤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手中握有整顿禁军的权力,军中大小官员都想谋求一个好去处,自然会巴结赵匡胤。
“大哥嘲笑了,此乃一块烫手的山芋,弟还不知如何处理,现有一些拙见请大哥赐教。”赵匡胤从怀中拿出一份草稿,这是自己整顿禁军的想法,让赵普参详一二。
柴荣让赵匡胤来整顿禁军,是个机会,但是赵匡胤武将出生,处理政治问题还不成熟,多次询问幕僚,对于自己的整军之策都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赵匡胤只能来咨询赵普了。
赵匡胤的整顿之策有三个重点:第一,精壮之士入禁军,强化殿前司的实力,弱化侍卫司的实力。第二,提拔大量的心腹进入殿前司的中下级军官。第三,将禁军之中的中高级将领进行轮换。
赵普看着赵匡胤的草拟之文,双眉渐渐紧缩,皱成了两轮新月。
“大哥,是否此文有不妥之处?”见到赵普的表情变化,赵匡胤心中一瞪,难道此文有错漏之处?
“官家尚疑心厚重张永德,岂会不疑心跋扈李重进?贤弟弱侍卫司,强殿前司已经深得陛下之心,此文大体无碍,只需稍作修改而已。”赵普微微一笑,示意赵匡胤不用紧张,这篇表文还是大大可取的。
张永德是郭威女婿,忠厚老实尚被怀疑,李重进是郭威外甥,飞扬跋扈岂不是柴荣重点防范之人。赵匡胤抓住了这一点,表文就不会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了。
“请大哥赐教!”赵匡胤听了赵普的话,点了点头,想让赵普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贤弟,听闻慕容延钊将军乃是贤弟的发小?贤弟与其交情甚厚?”赵普放下表文,用红笔在草稿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红笔下笔之处:慕容延钊留原职。
“阿钊实乃匡胤之发小,匡胤留其官职实乃避嫌!”赵匡胤的一句阿钊让赵普了解到了此人与赵匡胤的关系匪浅。不然不会以此市井的称呼来唤一名大周的禁军军官。
“贤弟错了,古人有云:举贤不避亲,忠君者理应举贤明,岂能因有故而忘贤明?此乃保个人之名节,非大忠者。贤弟既然以真诚待张永德,何不能以真诚待慕容延钊?此乃贤弟一疏漏!”赵普用红笔在慕容延钊的名字旁写了一个大大的升字!
“大哥所言甚是,此乃匡胤之疏忽,若非大哥提醒,险些犯了大错。”赵匡胤捏了一把汗,幸好赵普提醒自己,不然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形象恐怕就会毁了。
赵普说得很对,自己只注意到了避嫌这个问题,却没有考虑深一层的问题。如果将这一份表文递上去,在柴荣心中赵匡胤一定会落一个表里不一,虚伪的印象。你真诚对待张永德,却不能真诚对待慕容延钊,却以避嫌让人才不得晋升,赵匡胤先前在柴荣面前的良好形象就会全部毁了。
“请大哥再赐教,此文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贤弟,虽然官家授予你整顿禁军之权力,岂可任意为之?肱骨之臣岂是贤弟可以调换?贤弟需知君臣有别,君为君,臣为臣。切勿自以为是,越权而行。”赵普用红笔画了几个人的名字,这几个人都是跟随郭威打天下之人,是禁军之中的老臣了。
“幸亏大哥提醒,不然匡胤犯错了。”赵匡胤听了赵普的分析,冷汗直飚,赵普指出的这项可是有杀头嫌疑的罪名,代帝而行!
赵匡胤此时完全清醒了,赵普说得不错,柴荣虽然给你权力,但是不代表你能使用权力,禁军高级将领的调换岂是赵匡胤这个殿前都虞候可以做的事情,那是柴荣的工作。赵匡胤最多只能给建议,而不能代帝王而决。
“贤弟,此文尚需润色,为兄会为你指点一二。”
随后赵普又指出了赵匡胤此文中的一些缺点。例如不能一次性将名单上之人全部替换,要有谋略讲办法,逐渐将名单上的换到赵匡胤心中所想的位置之上。
其次,赵匡胤不能单单将与自己交好的人都调入殿前司,李重进的人也要有机会,其他各大节度使的心腹也要有机会。总而言之,自己的人,中立派与反对派都要有一席之地,蛋糕要一起分,才能显出赵匡胤的大公无私。
“大哥所言甚是,今夜你我二人就将此事敲定。”赵匡胤对于赵普的政治能力已经是佩服不已,若不是赵普指点,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表问有如此多纰漏之处。自己府上的那些幕僚都比不上赵普一人,赵普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好!”赵普提起毛笔与赵匡胤商议起来,讨论到有矛盾之处,二人还争得面红耳赤,不过最后基本都是赵普获胜,以赵普的意见作为最后的定稿之言。
二人一直商议,从午时到了傍晚又到了子夜,二人一直待在忠义堂内。忠义堂的牌匾又渐渐地亮了起来。
赵匡胤与赵普二人渐渐确定了上表柴荣的文书内容,自从二人以大周禁军为根基,开始了一场天下之争!</dd>
赵匡胤是大周后起之秀,深得柴荣的欣赏,能力也是乱世之中的佼佼者。就算赵匡胤有取天下之心,赵普不会奇怪,但是这个时候赵匡胤表露心迹却让赵普心有余悸。
在外人面前赵普与赵匡胤似乎很熟悉,以兄弟相称。但是熟知赵匡胤之人都知道这是赵匡胤拉拢人心之举,习近者兄弟相称,以示友好。这是赵匡胤最大的本事,以江湖习气拉拢文武俊才,义社十兄弟就是赵匡胤的第一大手笔。
“大哥,弟欲取天下,无奈官家圣明,此言只是风花雪月。”赵匡胤首先打破了僵局,用风花雪月四字试图掩盖言语的过失。
赵匡胤说完此言,双眼也紧紧地盯着赵普。此时,自己心中并无底数,如果赵普将此事告知柴荣,自己也会有麻烦,虽然圣眷在顾,但是赵普也是在柴荣心中有评价之人。
“为何自己如此信任此人?”赵匡胤心中一惊,眼皮稍稍跳动了一下。赵普只与自己有数面之缘,虽然相见恨晚,但是为何自己会将此志言明,真是不可思议。
“赵贤弟诚心待普,普岂会辜负贤弟?贤弟若有取天下之心,兄自当效力。弟欲行汉祖之志,兄愿为萧何之驱。”赵普从赵匡胤带来的消息已经确定了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地位,赏而难用。自己还不如投效赵匡胤,说不定日后还能当名从龙之臣!
“兄长能如此待匡胤,匡胤日后必不负兄长!”赵匡胤上前紧紧握住了赵普的双手。此番“叛逆”之言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赵匡胤与赵普都不会出卖对方,反而已经成为了一对生死与共的密友。
“贤弟所言不假,如今官家圣明,你我只能戏言而已。”赵普也以戏言带过了二人此次的对话,如今已经达成了共识,此等言论还是不要再谈论,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大哥所言甚是,此番让大哥前来,匡胤实则有事请教,差点误了大事。”赵匡胤自然顺着赵普所言,不再谈及大逆不道之言,自己寻赵普前来,确实是有大事要商议。
“贤弟请讲,兄能力所及,一定为贤弟出谋。”赵普与赵匡胤席地而坐,开始谈论正事了。
“大哥可知陛下让弟整顿禁军之命?”
“此事为兄当然知晓,现在贤弟可以禁军之中的红人,所有人都想与贤弟打好关系,以求谋个好去处。”赵普微微一笑,如今的赵匡胤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手中握有整顿禁军的权力,军中大小官员都想谋求一个好去处,自然会巴结赵匡胤。
“大哥嘲笑了,此乃一块烫手的山芋,弟还不知如何处理,现有一些拙见请大哥赐教。”赵匡胤从怀中拿出一份草稿,这是自己整顿禁军的想法,让赵普参详一二。
柴荣让赵匡胤来整顿禁军,是个机会,但是赵匡胤武将出生,处理政治问题还不成熟,多次询问幕僚,对于自己的整军之策都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赵匡胤只能来咨询赵普了。
赵匡胤的整顿之策有三个重点:第一,精壮之士入禁军,强化殿前司的实力,弱化侍卫司的实力。第二,提拔大量的心腹进入殿前司的中下级军官。第三,将禁军之中的中高级将领进行轮换。
赵普看着赵匡胤的草拟之文,双眉渐渐紧缩,皱成了两轮新月。
“大哥,是否此文有不妥之处?”见到赵普的表情变化,赵匡胤心中一瞪,难道此文有错漏之处?
“官家尚疑心厚重张永德,岂会不疑心跋扈李重进?贤弟弱侍卫司,强殿前司已经深得陛下之心,此文大体无碍,只需稍作修改而已。”赵普微微一笑,示意赵匡胤不用紧张,这篇表文还是大大可取的。
张永德是郭威女婿,忠厚老实尚被怀疑,李重进是郭威外甥,飞扬跋扈岂不是柴荣重点防范之人。赵匡胤抓住了这一点,表文就不会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了。
“请大哥赐教!”赵匡胤听了赵普的话,点了点头,想让赵普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贤弟,听闻慕容延钊将军乃是贤弟的发小?贤弟与其交情甚厚?”赵普放下表文,用红笔在草稿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红笔下笔之处:慕容延钊留原职。
“阿钊实乃匡胤之发小,匡胤留其官职实乃避嫌!”赵匡胤的一句阿钊让赵普了解到了此人与赵匡胤的关系匪浅。不然不会以此市井的称呼来唤一名大周的禁军军官。
“贤弟错了,古人有云:举贤不避亲,忠君者理应举贤明,岂能因有故而忘贤明?此乃保个人之名节,非大忠者。贤弟既然以真诚待张永德,何不能以真诚待慕容延钊?此乃贤弟一疏漏!”赵普用红笔在慕容延钊的名字旁写了一个大大的升字!
“大哥所言甚是,此乃匡胤之疏忽,若非大哥提醒,险些犯了大错。”赵匡胤捏了一把汗,幸好赵普提醒自己,不然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形象恐怕就会毁了。
赵普说得很对,自己只注意到了避嫌这个问题,却没有考虑深一层的问题。如果将这一份表文递上去,在柴荣心中赵匡胤一定会落一个表里不一,虚伪的印象。你真诚对待张永德,却不能真诚对待慕容延钊,却以避嫌让人才不得晋升,赵匡胤先前在柴荣面前的良好形象就会全部毁了。
“请大哥再赐教,此文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贤弟,虽然官家授予你整顿禁军之权力,岂可任意为之?肱骨之臣岂是贤弟可以调换?贤弟需知君臣有别,君为君,臣为臣。切勿自以为是,越权而行。”赵普用红笔画了几个人的名字,这几个人都是跟随郭威打天下之人,是禁军之中的老臣了。
“幸亏大哥提醒,不然匡胤犯错了。”赵匡胤听了赵普的分析,冷汗直飚,赵普指出的这项可是有杀头嫌疑的罪名,代帝而行!
赵匡胤此时完全清醒了,赵普说得不错,柴荣虽然给你权力,但是不代表你能使用权力,禁军高级将领的调换岂是赵匡胤这个殿前都虞候可以做的事情,那是柴荣的工作。赵匡胤最多只能给建议,而不能代帝王而决。
“贤弟,此文尚需润色,为兄会为你指点一二。”
随后赵普又指出了赵匡胤此文中的一些缺点。例如不能一次性将名单上之人全部替换,要有谋略讲办法,逐渐将名单上的换到赵匡胤心中所想的位置之上。
其次,赵匡胤不能单单将与自己交好的人都调入殿前司,李重进的人也要有机会,其他各大节度使的心腹也要有机会。总而言之,自己的人,中立派与反对派都要有一席之地,蛋糕要一起分,才能显出赵匡胤的大公无私。
“大哥所言甚是,今夜你我二人就将此事敲定。”赵匡胤对于赵普的政治能力已经是佩服不已,若不是赵普指点,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表问有如此多纰漏之处。自己府上的那些幕僚都比不上赵普一人,赵普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好!”赵普提起毛笔与赵匡胤商议起来,讨论到有矛盾之处,二人还争得面红耳赤,不过最后基本都是赵普获胜,以赵普的意见作为最后的定稿之言。
二人一直商议,从午时到了傍晚又到了子夜,二人一直待在忠义堂内。忠义堂的牌匾又渐渐地亮了起来。
赵匡胤与赵普二人渐渐确定了上表柴荣的文书内容,自从二人以大周禁军为根基,开始了一场天下之争!</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