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艰难时刻
一周之后,张野终于完成了采购任务,田夏礼在将张野的采购清单发回美国之后的第三天,终于得到了回复,可以出售,然后又将出售的底价告诉田夏礼。
接下来便是一通砍价,最终,双方在底价附近达成了协议,并且在田夏礼的要求下,张野与田夏礼又签订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
即未来五年之内,张野所需要购买的机器设备,以及军火等装备必须要从美国那里购买,而美国也需要以低价卖给张野,当然了,这个低价是指成本费用,加上少量的利润以及运费,虽然还是要比自己生产的贵许多,但跟其他国家比起来还是便宜的多。
美国急于打开国际市场,特别是远东市场,眼下正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当然了,美国人也不傻,他们自然之道把这些东西卖给张野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美国人也算的很清楚,便宜是肯定的,但那只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已。毕竟机器这玩意儿,卖给你了就等于断了其他方面的生意。
张野也不可能卖了机器之后还买装备,买那么多干嘛?
当然了,美国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制造设备,已达到锻炼工人熟练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改进一些工艺,对机器做出升级。
就这样,在上海呆了一周,商议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后,张野这才乘坐着一艘英国轮船前往青岛,当然了,这时候张野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坐船,张野用的是日本人的身份坐的船,否则的话保不准那些英国人会把他抓起来送给清廷。
毕竟这种事情是有过前例的,张野也不敢大意。
终于,辗转几天之后,张野终于回到了临沂,大老远的看去,与自己走的时候的样子差不多,唯一有点区别的便是城门已经打开,有三三两两的百姓进入或者走出。
进入临沂城后,张野再次担忧了起来。
这城里的情况虽然与自己走的时候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街道上的人还是很少,有不小一部分人在之前荣禄逃跑的时候,跟着清军一块跑了。
而留下来的只有一万不到,后来张野去上海的时候交代给杨军威和李三才,统计城内剩余的人数,给他们每人发一张通行证,要想出城和入城必须要凭借通行证才行。
而在这期间,外人是不准入城的,主要是怕清军潜入城内攻占城池。至于那些想参军的,城内城外分别设有募兵点,直接去报名即可。
街道上三三两两的小商贩,生意很是惨淡,而蔬菜类生意倒是红火的很,因为做生意的跑了一大部分,加上现在外面的货很难进来,每天只有那么一点,所以总是一出摊便被人哄抢一空。
十一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的饭碗也没了许多营养食品。
“情况怎么样了?”
回到沂州府,此时已更名为临沂城防司令部,见到坐在大堂内大眼瞪小眼的杨军威和李三才二人,张野心中一沉,急忙问道。
“哎,不行啊,老大,这都快一个月了,才招了一百来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城内百姓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抵触,根据城门那边的统计,城里目前已经少了几百人了都。”
杨军威哭丧着脸说道。
打仗他不怕,但现在要他管理城池那就不行了。
他们所实施的政策在这里似乎并不受欢迎,虽然军队没有扰民,但他们顶着反贼的身份,这让很多百姓都不敢与他们有过多的接触,生怕日后被清廷秋后算账。
毕竟之前太平天国的事情可是清清楚楚的摆在他们面前的,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大意,而一些胆小的,或者怕事的,更是在拿到出入证之后,以出城探亲为由一去不返,杨军威他们也只能干瞪眼,总不能派兵跟着人家吧?
最让他郁闷的还是募兵,每月四两白花花的银子,要是搁在以前那可是人人抢着来的,现在倒好,募兵点设立一个月了,到现在也才招了一百来人,刚凑齐一个队。
听完杨军威的汇报之后,张野也觉得很是头大,遇见这种情况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显然张野也没有遇见过,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且张野只知道一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复汉军的威望不足。
百姓生怕日后朝廷来算账,他们顶不住朝廷的进攻,最终城破,而他们若是跟复汉军交往过多的话,难免会被朝廷一同问罪,所以现在即便他们还生活在临沂,也不敢跟复汉军有过多的接触。
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发生天灾,复汉军及时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减少百姓的损失,让他们知道复汉军的好。
当然了,这个办法张野是不想看到的,天灾,毕竟是要死人的,这样张野虽然达到目的了,但他也不想让百姓受太多的苦。
第二个方法,可以完美的解决目前的现状,那就是再打一仗,最好是清军来攻,他们能够死守城池,并且给清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如此的话,百姓们看了之后才会对复汉军有信心。
只要能够守住城池,那百姓还有什么好担忧的?渐渐的就会有一个,两个,一百,一千个百姓前来投奔。
但打仗这种事情可不是张野能够左右的,现阶段攻下了临沂城,张野已无主动出击的兵力了,所以只能守城,等待清军来攻。
而募兵的事情又是迫在眉睫,必须要尽快进行的,毕竟早一天招到兵,就能早一天完成新兵训练,他们自保的能力才会更大一些。
“这样,先回山里把军衔运回来,我们先进行改制,然后宣布新的军饷方案。另外我们不是有山东籍士兵吗,找那些距离较近的士兵,把之前的军饷给他们,让他们带着军饷回家看一看,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整个村子都迁徙到沂蒙山里。”
现阶段既然走投无路了,那就只能从士兵们身上下功夫了。
当时招兵的时候选的都是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一个村子里适合的人有不少,但愿意当兵的却不多,最主要的还是怕欠饷。
现在让这些士兵带着军饷回家去,即便不能把整个村子都迁徙过来,也能让他们的家人给复汉军做宣传,起码让人知道,复汉军是不欠军饷的,而且还是足额发放,又是全国最高的军饷,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士兵现在回家可是很危险的,万一他们不愿意迁徙,岂不是暴漏了他们家人的信息?而且他们要是宣传我们的话,估计清军很快就会找上门的,不妥!不妥!”
杨军威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他早就想过了,但后面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所以也就暂时没有去做。
“这个简单,愿意来的,就随着他们一起回来,若是不愿意,我们就做出一副抢劫的样子,让清军误以为我们是去抢劫,这样清政府非但不会怪罪,反而还要安抚。”
张野摇了摇头,这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清廷正是火烧眉毛的时候,若是他们做出一副抢劫的假象,清廷必然不敢迁怒于百姓,否则将会有更多的百姓站在张野这边。
清廷虽然昏庸,但却不是傻子,即便他们处处提防着汉人,但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做的太过火。张野抢劫的事情又不是没干过,虽然村子里穷,没什么可抢的,但他们有粮食,部队可以假装抢粮,而那些跟着走的人,可以说是强行带走的。
“对啊!这个方法好,反正那些地主家里一个个都富得流油,我们就去抢地主的,既能募兵,还能抢钱抢粮。”
李三才猛然一拍大腿,顿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恩,就这么干,派一个营出去,从远到近,可别一路上打着出去。”
张野点了点头,他忽然意识到,这年代耕地大多数都在地主手里,百姓们手里基本没什么地。
所以这个抢劫根本就不用伪装,可以真刀真枪的干,而且还能得到一笔财富,何乐而不为?不得不承认,张野之前的思维一直都还在后世,总以为土地在百姓手里,抢粮的话就等于是抢百姓的。
若不是李三才提醒的话,张野估计还未必会反应过来,其实这种事情他遇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毕竟在后世生活了二十来年,在那里早已没了地主,所以也就习惯了。
紧接着,李三才和杨军威直接从部队里挑选出了家里距离临沂最近的士兵,然后组成了一个营,携带着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直接出城。
当然,出城是在夜晚,毕竟白天的话有点太招人耳目了,如果赶得巧的话,乘坐马车急行军一夜,第二天早上的话差不多就到地方了,然后便可以直接开抢,顺带着抢人。
然后在一路返回,最多要不了五天的时间便能返回临沂。</dd>
接下来便是一通砍价,最终,双方在底价附近达成了协议,并且在田夏礼的要求下,张野与田夏礼又签订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
即未来五年之内,张野所需要购买的机器设备,以及军火等装备必须要从美国那里购买,而美国也需要以低价卖给张野,当然了,这个低价是指成本费用,加上少量的利润以及运费,虽然还是要比自己生产的贵许多,但跟其他国家比起来还是便宜的多。
美国急于打开国际市场,特别是远东市场,眼下正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当然了,美国人也不傻,他们自然之道把这些东西卖给张野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美国人也算的很清楚,便宜是肯定的,但那只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已。毕竟机器这玩意儿,卖给你了就等于断了其他方面的生意。
张野也不可能卖了机器之后还买装备,买那么多干嘛?
当然了,美国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制造设备,已达到锻炼工人熟练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改进一些工艺,对机器做出升级。
就这样,在上海呆了一周,商议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后,张野这才乘坐着一艘英国轮船前往青岛,当然了,这时候张野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坐船,张野用的是日本人的身份坐的船,否则的话保不准那些英国人会把他抓起来送给清廷。
毕竟这种事情是有过前例的,张野也不敢大意。
终于,辗转几天之后,张野终于回到了临沂,大老远的看去,与自己走的时候的样子差不多,唯一有点区别的便是城门已经打开,有三三两两的百姓进入或者走出。
进入临沂城后,张野再次担忧了起来。
这城里的情况虽然与自己走的时候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街道上的人还是很少,有不小一部分人在之前荣禄逃跑的时候,跟着清军一块跑了。
而留下来的只有一万不到,后来张野去上海的时候交代给杨军威和李三才,统计城内剩余的人数,给他们每人发一张通行证,要想出城和入城必须要凭借通行证才行。
而在这期间,外人是不准入城的,主要是怕清军潜入城内攻占城池。至于那些想参军的,城内城外分别设有募兵点,直接去报名即可。
街道上三三两两的小商贩,生意很是惨淡,而蔬菜类生意倒是红火的很,因为做生意的跑了一大部分,加上现在外面的货很难进来,每天只有那么一点,所以总是一出摊便被人哄抢一空。
十一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的饭碗也没了许多营养食品。
“情况怎么样了?”
回到沂州府,此时已更名为临沂城防司令部,见到坐在大堂内大眼瞪小眼的杨军威和李三才二人,张野心中一沉,急忙问道。
“哎,不行啊,老大,这都快一个月了,才招了一百来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城内百姓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抵触,根据城门那边的统计,城里目前已经少了几百人了都。”
杨军威哭丧着脸说道。
打仗他不怕,但现在要他管理城池那就不行了。
他们所实施的政策在这里似乎并不受欢迎,虽然军队没有扰民,但他们顶着反贼的身份,这让很多百姓都不敢与他们有过多的接触,生怕日后被清廷秋后算账。
毕竟之前太平天国的事情可是清清楚楚的摆在他们面前的,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大意,而一些胆小的,或者怕事的,更是在拿到出入证之后,以出城探亲为由一去不返,杨军威他们也只能干瞪眼,总不能派兵跟着人家吧?
最让他郁闷的还是募兵,每月四两白花花的银子,要是搁在以前那可是人人抢着来的,现在倒好,募兵点设立一个月了,到现在也才招了一百来人,刚凑齐一个队。
听完杨军威的汇报之后,张野也觉得很是头大,遇见这种情况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显然张野也没有遇见过,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且张野只知道一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复汉军的威望不足。
百姓生怕日后朝廷来算账,他们顶不住朝廷的进攻,最终城破,而他们若是跟复汉军交往过多的话,难免会被朝廷一同问罪,所以现在即便他们还生活在临沂,也不敢跟复汉军有过多的接触。
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发生天灾,复汉军及时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减少百姓的损失,让他们知道复汉军的好。
当然了,这个办法张野是不想看到的,天灾,毕竟是要死人的,这样张野虽然达到目的了,但他也不想让百姓受太多的苦。
第二个方法,可以完美的解决目前的现状,那就是再打一仗,最好是清军来攻,他们能够死守城池,并且给清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如此的话,百姓们看了之后才会对复汉军有信心。
只要能够守住城池,那百姓还有什么好担忧的?渐渐的就会有一个,两个,一百,一千个百姓前来投奔。
但打仗这种事情可不是张野能够左右的,现阶段攻下了临沂城,张野已无主动出击的兵力了,所以只能守城,等待清军来攻。
而募兵的事情又是迫在眉睫,必须要尽快进行的,毕竟早一天招到兵,就能早一天完成新兵训练,他们自保的能力才会更大一些。
“这样,先回山里把军衔运回来,我们先进行改制,然后宣布新的军饷方案。另外我们不是有山东籍士兵吗,找那些距离较近的士兵,把之前的军饷给他们,让他们带着军饷回家看一看,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整个村子都迁徙到沂蒙山里。”
现阶段既然走投无路了,那就只能从士兵们身上下功夫了。
当时招兵的时候选的都是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一个村子里适合的人有不少,但愿意当兵的却不多,最主要的还是怕欠饷。
现在让这些士兵带着军饷回家去,即便不能把整个村子都迁徙过来,也能让他们的家人给复汉军做宣传,起码让人知道,复汉军是不欠军饷的,而且还是足额发放,又是全国最高的军饷,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士兵现在回家可是很危险的,万一他们不愿意迁徙,岂不是暴漏了他们家人的信息?而且他们要是宣传我们的话,估计清军很快就会找上门的,不妥!不妥!”
杨军威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他早就想过了,但后面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所以也就暂时没有去做。
“这个简单,愿意来的,就随着他们一起回来,若是不愿意,我们就做出一副抢劫的样子,让清军误以为我们是去抢劫,这样清政府非但不会怪罪,反而还要安抚。”
张野摇了摇头,这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清廷正是火烧眉毛的时候,若是他们做出一副抢劫的假象,清廷必然不敢迁怒于百姓,否则将会有更多的百姓站在张野这边。
清廷虽然昏庸,但却不是傻子,即便他们处处提防着汉人,但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做的太过火。张野抢劫的事情又不是没干过,虽然村子里穷,没什么可抢的,但他们有粮食,部队可以假装抢粮,而那些跟着走的人,可以说是强行带走的。
“对啊!这个方法好,反正那些地主家里一个个都富得流油,我们就去抢地主的,既能募兵,还能抢钱抢粮。”
李三才猛然一拍大腿,顿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恩,就这么干,派一个营出去,从远到近,可别一路上打着出去。”
张野点了点头,他忽然意识到,这年代耕地大多数都在地主手里,百姓们手里基本没什么地。
所以这个抢劫根本就不用伪装,可以真刀真枪的干,而且还能得到一笔财富,何乐而不为?不得不承认,张野之前的思维一直都还在后世,总以为土地在百姓手里,抢粮的话就等于是抢百姓的。
若不是李三才提醒的话,张野估计还未必会反应过来,其实这种事情他遇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毕竟在后世生活了二十来年,在那里早已没了地主,所以也就习惯了。
紧接着,李三才和杨军威直接从部队里挑选出了家里距离临沂最近的士兵,然后组成了一个营,携带着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直接出城。
当然,出城是在夜晚,毕竟白天的话有点太招人耳目了,如果赶得巧的话,乘坐马车急行军一夜,第二天早上的话差不多就到地方了,然后便可以直接开抢,顺带着抢人。
然后在一路返回,最多要不了五天的时间便能返回临沂。</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