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奸诈的朱温
什么, 朱温失踪了?李克用显然有些惊讶, 起身质问道,
“是的, 将军, 今天早上我们醒來时, 朱温将军就已经走了?”
“那厮走之前, 可曾留下什么话?或者说要去哪里, ”
“额, 这个倒沒有, ”
李克用依旧一脸狐疑的喃喃自语:那厮会去了哪里, ……
许久, 那货无奈的叹了口气, 重新坐了回來, 继续问道:“王将军可曾亲眼看到周将军战死了?”
见到那货一脸不罢休的架势, 王浩扔了筷子, 端起面前的酒杯一仰而尽, 故作镇静的讲起了那天尚让如何点名要跟周岌决一死战, 周岌落慌而逃, 自己又是怎样奋不顾身追上去营救, 与追赶过來的沙坨军相遇……
李克用两手抱在胸前, 若有所思的听着王浩的解释, 直到王浩说完, 仍是紧盯着王浩的脸, 仿佛想从中看出些什么,
“如此说來, 周将军是生是死, 也无人知晓了?”
“确实是这样的将军, 不过论功夫, 恐怕周将军凶多吉少了, ”
李克用抬头, 望着天际, 又是叹了几口气, 幽幽道:“但愿周将军吉人天相, 能够化凶为吉……”
一旁, 李克用摇摇晃晃的起身, 道了一声本将军要就寝了, 随即在李嗣源等人的搀扶下, 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王浩悬着的一颗心, 总算放了下來, 看着李克修, 李克让兄弟两人一副装逼的样子, 众人哪里还有食欲, 各道了晚安后, 朝自己的营帐走去,
就在王浩差不多将这件事忘了的时候, 从许州來的一封信, 再次让王浩的神经绷了起來,
那是三天后的一天, 王浩闲的无聊, 约了王处存和时薄等人打算去营地外的镇上闲逛, 这时, 李存孝骑着马打远处奔了过來,
“吆喝, 王将军这是要去哪, ”
“打炮去, 你去吗, ”王浩抬头, 微微笑道,
打炮?李存孝石化在了原地, 好久, 又是冷哼一声道:“我家将军请你到账中问话, 请吧, ”
问话?这下轮到王浩石化了, 想到那货自从与自己有了不快之后, 已经渐疏渐远, 怎么突然要问话了?正要问个明白, 却见李存孝早已绝尘而去了,
中军账里, 李克用正坐在帅椅上, 一脸严肃, 见到王浩进來, 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动身子, 目光, 冷若如剑,
“王将军, 你可相信这世间有鬼神之说?”
“额, 这个嘛不好说, 该信的时候还是得信, ”
李克用嘴角上扬, 露出了一丝邪恶的笑容道:“如今周将军向你索命來了, 你可有话辩解?”
说着话, 那货将面前一封用牛皮纸装的信推了过來, 看到信封上面‘许州节度使周岌书‘一行字, 王浩瞬间又感到了压力山大,
尼玛, 看來那货终究还是沒死, 带着无比忐忑的心情, 王浩将信拆了开來,
沒有任何的衬托, 周岌开门见山的列出了王浩的四大罪状, 其中勾结贼军, 陷害忠良两条更是大写特写, 当然, 对于那天王浩如何勾结尚让, 将自己引至无人处, 险些让自己身首异处, 添油加醋般的大肆渲染了一番, 完了, 又是恳求加威胁的要求李克用务必将王浩正法,
信, 并不是很长, 王浩用了不到两分钟便看完了, 在意识到了问題并不是很严重后, 王浩将信重新放了回去,
“将军相信他说的话吗, ”
李克用面无表情的反问道:“信又如何, 不信又如何, 你可知道, 光是勾结贼军这一条, 便足以处你死刑了, ”
“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将军真要相信他, 我也沒有办法, 但是如果仅凭那货的一面之词, 将军便要给我定罪, 我不服, ”
李克用颔首道:“这个本将军自知, 即便是那官府断案, 也得需人证物证, 王将军, 你有何证据?”
“回将军, 王重荣, 王处存等人都可以为我作证, 那周岌跟我有仇, 分明就是想嫁祸给我, ”
“哦?如此说來, 却是那厮诬陷你了?既是如此, 你且回去, 待本将军细细调查之后再与你问话, ”
外面, 依旧春光灿烂, 从李克用的营帐出來, 王浩有些抓狂了,
你麻痹, 还沒完沒了了?你丫的还能不能來点别的?听着身后李克用与王铎争论的声音, 王浩暗骂了几声操蛋, 早上愉快的心情早已被打的粉碎,
好在这世上, 所有的事情都有被忽略, 所有的思想都有被转移的可能, 就在王浩纠结着这件事时, 从前方传來的消息, 彻底的将所有人的视线, 转移到了五十里之外的华州,
※※※※※※※※※※※※※※※※※※※※※※※※※※※※※※※※※※※※※※※※※※※※※※※※※※※※※※※※※※※※※※※※※※※※※
经过梁田陂一战, 朱温总算看清了李克用的狼子野心, 在他看來, 李克用不顾一切的冲锋陷阵, 只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称霸中原在铺垫脚石罢了,
悲愤之余, 朱温甚至在想, 是不是自己投降, 就是一个错误,
什么左金吾大将军, 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全是拿來哄小孩子的, 现在, 唱主角的还不是李克用?
心中的伤痕, 远远要深于表面上的幸福, 当王浩等人正向零口进军的当天夜里, 朱温的营帐, 此时, 外面的篝火映红了整个营地,
朱温喝光了最后一坛酒, 已然怒火中烧, 眼眶因为愤慨, 也布满了道道的血丝,
这时, 谋士谢瞳掀帘走了进來, 小心的问道:“将军近日总是愁眉不展?可是有心事?”
朱温抬头, 看着眼前这个怂恿自己变节的人, 眼里猛的射出了一道厉光,
“你且说说, 我朱温平日里待你不薄, 怎的却要劝我投降?受尽这般冷眼, ”
谢瞳一惊, 忙退后几步, 跪下道:“末将该死, 末将该死……”
朱温冷笑道:“你确实该死, 若不是你, 本将军断然也不会落得这种地步, 你倒说说, 本将军现在该何去何从?”
谢瞳马上一喜道:“以将军的本事, 天下之大, 去处多的是, ”
“哦?说來听听, ”
“那董昌, 周宝一介莽夫, 且能割据称雄, 将军为何就不能效之……”
沒等谢瞳说完, 朱温早已仰头大笑道:“哈哈哈哈, 知我者, 非你这厮莫属, 本将军若是这就走了, 岂不是便宜了李克用那小儿, ”
“将军的意思是……”
“传我军令, 待其它各军熟睡后, 即刻连夜赶路, 势必在三日后, 赶到华州, ”
谢瞳一脸不解道:“将军这是要攻打华州?”
“不错, 李克用固然可恨, 不将我放在眼里, 本将军就抢他个头功, 气死那猖狂的小儿, ”
朱温是在三天后, 率领着一万人马绕过潼关, 來到了华州城下,
黄巢闻朱温西进, 命令其弟黄邺、黄揆各率一万人马驻守华州, 自己则在尚让等人的护卫下, 退回了长安,
华州, 黄邺营帐, 黄揆一脸惊恐道:“朱三本我大齐将官, 勇猛善战, 今日发兵來讨, 恐我等均不是其对手, 三弟可有御敌良策, ”
一旁, 谋士李详上前道:“我与那朱全忠昔日反唐之时倒有些交情, 我愿往敌营诈降朱全忠, 引其入城, 到时两位将军伏兵伺机杀了那厮便是, ”
黄邺沉思片刻言道: “军师所言, 我看可行, 事不宜迟, 你可速速准备前往朱三营中诈降, ”
城外, 朱温闻有齐军使节求见, 遂与军师谢瞳大帐相见, 见到昔日的同僚, 双方客套一番, 拘礼就座,
李详开门见山道:“朱将军, 末将奉了黄邺将军所遣欲商议归降之事, ”
朱温嘿嘿一笑道:“哎呀, 想那黄邺也有改邪归正, 弃暗投明之意么, ”
李详道:“唐军屡战屡胜, 所向披靡, 我军节节败退, 想必乃大势已去, 将军昔日曾与我等有过一面之交, 所以华州城中将士无不渴望归降将军麾下, ”
朱温故作不以为然道:“那黄邺、黄揆俱是黄巢亲兄弟, 血出一脉, 焉能有此归降之心, 你分明就是來诈降的, ”
李详闻言大笑:“将军所言差矣, 昔日上古大禹王治水划定九州, 其父鲧屡生祸端, 残害生灵, 大禹王将其父鲧降罪处死, 以正天下, 父子同出一脉, 却能大义灭亲, 何愁黄氏兄弟不能相戳, ”
朱温道:“先生之言, 颇有道理, 先生请先往别帐歇息, 我当与众将官商议受降之事, 待议定之后告之先生, ”
李详言道:“既是如此, 下官暂且告退, 恭候将军佳音, ”
言罢出了大帐, 朱温即招军师谢瞳帐中说道:“今李详以禹杀父鲧的典故使我相信了黄邺等人归降献城, 我恐其中有诈, 特请军师思量一下, ”
谢瞳言道:“将军所虑极是, 此乃是黄邺的诈降之计, ”
“何以见得, ”
谢瞳继续道:“黄邺兄弟昔日曹州造反朝廷, 乃是不忠, 今又要华州反叛其兄此乃不孝, 此等不忠不孝, 无君无父之人将军怎敢招至帐下, 以下官之见并非二人真要大义灭亲, 倒戈投降, 而是借诈降诳骗将军入城, 设奸计加害将军是真, ”
朱温冷笑道:“既然如此, 我立刻命人将李详这厮斩首示众, ”
谢瞳眼珠一转又道:“将军且慢, 我有一计可使黄邺城中自乱, ”
言罢谢瞳于案上取笔写诗一首:
李唐灭隋因何功? 详览史书自可通,
谋取天下非黄巢, 反把华州送全忠,
朱温一脸狐疑道:“此诗何意, ”
谢瞳言道:“将军让李详把此信交予黄邺便是, 待李详入城之后主公便可点兵攻城, 李详与黄邺兄弟定能不攻自乱, ”
次日, 朱温将此囊交给了李详, 言道:“受降之事, 我已写下书信约定, 请先生交与黄邺兄弟, ”
李详大喜:“如此甚好, 下官即刻回城交与黄邺, ”
黄揆看完信后, 不解其意, 对黄邺言道:“那朱三写诗一首, 既不言受降, 也不言拒降, 只说我等‘反把华州送全忠’这是何意, ”
黄邺接过端详一番惊呼:“李详谋反, ”黄揆闻言不解, 黄邺指道:“诗中每句第一个字连读便是‘李详谋反’四字, 以我之见必是, 李详已与朱全忠有所勾结, ”
黄揆怒道:“既然李详与朱全忠勾结, 朱全忠又怎能故意把李详告发, ”
黄邺道:“那朱全忠泼痞出身, 不曾读书识字, 焉能写此诗句, 李详说这是朱全忠所写, 其言有诈, 况且李详独身前往, 路遇何人我等皆不晓得, 大敌当前恐其有变, ”
黄揆悟道:“兄弟所言有理, 我这便命人捉拿李详, ”言罢两人立刻调集城中兵马, 李详此时正在城垛巡城,
等黄邺、黄揆兄弟二人上城之时, 只见朱全忠突然率兵攻城, 这令守城齐军防备不及,
黄邺、黄揆带兵冲上城池对李详叫道:“李详, 你竟敢暗通朱全忠, 出卖华州, 我当先杀了你祭旗, ”
李详惊道:“将军何出此言, 唐兵突然攻城我确实不知何故, ”
黄邺道:“你既然定好三日后诈降献城, 因何现在唐兵突然攻城, 分明是汝暗做奸细, ”
话音沒落, 一旁黄揆早已挥剑杀來, 李详只得出剑相挡, 各自亲兵也杀做一团,
华州主将自相残杀, 城内兵马大乱, 城下, 朱温笑了, 一声令下, 一万大军潮水般涌了上去,
不到一个多时辰, 华州已被朱全忠率兵攻破, 黄邺兄弟杀死李详及其部众, 见城内已经大乱, 只得由西门逃了出去,
“是的, 将军, 今天早上我们醒來时, 朱温将军就已经走了?”
“那厮走之前, 可曾留下什么话?或者说要去哪里, ”
“额, 这个倒沒有, ”
李克用依旧一脸狐疑的喃喃自语:那厮会去了哪里, ……
许久, 那货无奈的叹了口气, 重新坐了回來, 继续问道:“王将军可曾亲眼看到周将军战死了?”
见到那货一脸不罢休的架势, 王浩扔了筷子, 端起面前的酒杯一仰而尽, 故作镇静的讲起了那天尚让如何点名要跟周岌决一死战, 周岌落慌而逃, 自己又是怎样奋不顾身追上去营救, 与追赶过來的沙坨军相遇……
李克用两手抱在胸前, 若有所思的听着王浩的解释, 直到王浩说完, 仍是紧盯着王浩的脸, 仿佛想从中看出些什么,
“如此说來, 周将军是生是死, 也无人知晓了?”
“确实是这样的将军, 不过论功夫, 恐怕周将军凶多吉少了, ”
李克用抬头, 望着天际, 又是叹了几口气, 幽幽道:“但愿周将军吉人天相, 能够化凶为吉……”
一旁, 李克用摇摇晃晃的起身, 道了一声本将军要就寝了, 随即在李嗣源等人的搀扶下, 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王浩悬着的一颗心, 总算放了下來, 看着李克修, 李克让兄弟两人一副装逼的样子, 众人哪里还有食欲, 各道了晚安后, 朝自己的营帐走去,
就在王浩差不多将这件事忘了的时候, 从许州來的一封信, 再次让王浩的神经绷了起來,
那是三天后的一天, 王浩闲的无聊, 约了王处存和时薄等人打算去营地外的镇上闲逛, 这时, 李存孝骑着马打远处奔了过來,
“吆喝, 王将军这是要去哪, ”
“打炮去, 你去吗, ”王浩抬头, 微微笑道,
打炮?李存孝石化在了原地, 好久, 又是冷哼一声道:“我家将军请你到账中问话, 请吧, ”
问话?这下轮到王浩石化了, 想到那货自从与自己有了不快之后, 已经渐疏渐远, 怎么突然要问话了?正要问个明白, 却见李存孝早已绝尘而去了,
中军账里, 李克用正坐在帅椅上, 一脸严肃, 见到王浩进來, 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动身子, 目光, 冷若如剑,
“王将军, 你可相信这世间有鬼神之说?”
“额, 这个嘛不好说, 该信的时候还是得信, ”
李克用嘴角上扬, 露出了一丝邪恶的笑容道:“如今周将军向你索命來了, 你可有话辩解?”
说着话, 那货将面前一封用牛皮纸装的信推了过來, 看到信封上面‘许州节度使周岌书‘一行字, 王浩瞬间又感到了压力山大,
尼玛, 看來那货终究还是沒死, 带着无比忐忑的心情, 王浩将信拆了开來,
沒有任何的衬托, 周岌开门见山的列出了王浩的四大罪状, 其中勾结贼军, 陷害忠良两条更是大写特写, 当然, 对于那天王浩如何勾结尚让, 将自己引至无人处, 险些让自己身首异处, 添油加醋般的大肆渲染了一番, 完了, 又是恳求加威胁的要求李克用务必将王浩正法,
信, 并不是很长, 王浩用了不到两分钟便看完了, 在意识到了问題并不是很严重后, 王浩将信重新放了回去,
“将军相信他说的话吗, ”
李克用面无表情的反问道:“信又如何, 不信又如何, 你可知道, 光是勾结贼军这一条, 便足以处你死刑了, ”
“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将军真要相信他, 我也沒有办法, 但是如果仅凭那货的一面之词, 将军便要给我定罪, 我不服, ”
李克用颔首道:“这个本将军自知, 即便是那官府断案, 也得需人证物证, 王将军, 你有何证据?”
“回将军, 王重荣, 王处存等人都可以为我作证, 那周岌跟我有仇, 分明就是想嫁祸给我, ”
“哦?如此说來, 却是那厮诬陷你了?既是如此, 你且回去, 待本将军细细调查之后再与你问话, ”
外面, 依旧春光灿烂, 从李克用的营帐出來, 王浩有些抓狂了,
你麻痹, 还沒完沒了了?你丫的还能不能來点别的?听着身后李克用与王铎争论的声音, 王浩暗骂了几声操蛋, 早上愉快的心情早已被打的粉碎,
好在这世上, 所有的事情都有被忽略, 所有的思想都有被转移的可能, 就在王浩纠结着这件事时, 从前方传來的消息, 彻底的将所有人的视线, 转移到了五十里之外的华州,
※※※※※※※※※※※※※※※※※※※※※※※※※※※※※※※※※※※※※※※※※※※※※※※※※※※※※※※※※※※※※※※※※※※※※
经过梁田陂一战, 朱温总算看清了李克用的狼子野心, 在他看來, 李克用不顾一切的冲锋陷阵, 只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称霸中原在铺垫脚石罢了,
悲愤之余, 朱温甚至在想, 是不是自己投降, 就是一个错误,
什么左金吾大将军, 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全是拿來哄小孩子的, 现在, 唱主角的还不是李克用?
心中的伤痕, 远远要深于表面上的幸福, 当王浩等人正向零口进军的当天夜里, 朱温的营帐, 此时, 外面的篝火映红了整个营地,
朱温喝光了最后一坛酒, 已然怒火中烧, 眼眶因为愤慨, 也布满了道道的血丝,
这时, 谋士谢瞳掀帘走了进來, 小心的问道:“将军近日总是愁眉不展?可是有心事?”
朱温抬头, 看着眼前这个怂恿自己变节的人, 眼里猛的射出了一道厉光,
“你且说说, 我朱温平日里待你不薄, 怎的却要劝我投降?受尽这般冷眼, ”
谢瞳一惊, 忙退后几步, 跪下道:“末将该死, 末将该死……”
朱温冷笑道:“你确实该死, 若不是你, 本将军断然也不会落得这种地步, 你倒说说, 本将军现在该何去何从?”
谢瞳马上一喜道:“以将军的本事, 天下之大, 去处多的是, ”
“哦?说來听听, ”
“那董昌, 周宝一介莽夫, 且能割据称雄, 将军为何就不能效之……”
沒等谢瞳说完, 朱温早已仰头大笑道:“哈哈哈哈, 知我者, 非你这厮莫属, 本将军若是这就走了, 岂不是便宜了李克用那小儿, ”
“将军的意思是……”
“传我军令, 待其它各军熟睡后, 即刻连夜赶路, 势必在三日后, 赶到华州, ”
谢瞳一脸不解道:“将军这是要攻打华州?”
“不错, 李克用固然可恨, 不将我放在眼里, 本将军就抢他个头功, 气死那猖狂的小儿, ”
朱温是在三天后, 率领着一万人马绕过潼关, 來到了华州城下,
黄巢闻朱温西进, 命令其弟黄邺、黄揆各率一万人马驻守华州, 自己则在尚让等人的护卫下, 退回了长安,
华州, 黄邺营帐, 黄揆一脸惊恐道:“朱三本我大齐将官, 勇猛善战, 今日发兵來讨, 恐我等均不是其对手, 三弟可有御敌良策, ”
一旁, 谋士李详上前道:“我与那朱全忠昔日反唐之时倒有些交情, 我愿往敌营诈降朱全忠, 引其入城, 到时两位将军伏兵伺机杀了那厮便是, ”
黄邺沉思片刻言道: “军师所言, 我看可行, 事不宜迟, 你可速速准备前往朱三营中诈降, ”
城外, 朱温闻有齐军使节求见, 遂与军师谢瞳大帐相见, 见到昔日的同僚, 双方客套一番, 拘礼就座,
李详开门见山道:“朱将军, 末将奉了黄邺将军所遣欲商议归降之事, ”
朱温嘿嘿一笑道:“哎呀, 想那黄邺也有改邪归正, 弃暗投明之意么, ”
李详道:“唐军屡战屡胜, 所向披靡, 我军节节败退, 想必乃大势已去, 将军昔日曾与我等有过一面之交, 所以华州城中将士无不渴望归降将军麾下, ”
朱温故作不以为然道:“那黄邺、黄揆俱是黄巢亲兄弟, 血出一脉, 焉能有此归降之心, 你分明就是來诈降的, ”
李详闻言大笑:“将军所言差矣, 昔日上古大禹王治水划定九州, 其父鲧屡生祸端, 残害生灵, 大禹王将其父鲧降罪处死, 以正天下, 父子同出一脉, 却能大义灭亲, 何愁黄氏兄弟不能相戳, ”
朱温道:“先生之言, 颇有道理, 先生请先往别帐歇息, 我当与众将官商议受降之事, 待议定之后告之先生, ”
李详言道:“既是如此, 下官暂且告退, 恭候将军佳音, ”
言罢出了大帐, 朱温即招军师谢瞳帐中说道:“今李详以禹杀父鲧的典故使我相信了黄邺等人归降献城, 我恐其中有诈, 特请军师思量一下, ”
谢瞳言道:“将军所虑极是, 此乃是黄邺的诈降之计, ”
“何以见得, ”
谢瞳继续道:“黄邺兄弟昔日曹州造反朝廷, 乃是不忠, 今又要华州反叛其兄此乃不孝, 此等不忠不孝, 无君无父之人将军怎敢招至帐下, 以下官之见并非二人真要大义灭亲, 倒戈投降, 而是借诈降诳骗将军入城, 设奸计加害将军是真, ”
朱温冷笑道:“既然如此, 我立刻命人将李详这厮斩首示众, ”
谢瞳眼珠一转又道:“将军且慢, 我有一计可使黄邺城中自乱, ”
言罢谢瞳于案上取笔写诗一首:
李唐灭隋因何功? 详览史书自可通,
谋取天下非黄巢, 反把华州送全忠,
朱温一脸狐疑道:“此诗何意, ”
谢瞳言道:“将军让李详把此信交予黄邺便是, 待李详入城之后主公便可点兵攻城, 李详与黄邺兄弟定能不攻自乱, ”
次日, 朱温将此囊交给了李详, 言道:“受降之事, 我已写下书信约定, 请先生交与黄邺兄弟, ”
李详大喜:“如此甚好, 下官即刻回城交与黄邺, ”
黄揆看完信后, 不解其意, 对黄邺言道:“那朱三写诗一首, 既不言受降, 也不言拒降, 只说我等‘反把华州送全忠’这是何意, ”
黄邺接过端详一番惊呼:“李详谋反, ”黄揆闻言不解, 黄邺指道:“诗中每句第一个字连读便是‘李详谋反’四字, 以我之见必是, 李详已与朱全忠有所勾结, ”
黄揆怒道:“既然李详与朱全忠勾结, 朱全忠又怎能故意把李详告发, ”
黄邺道:“那朱全忠泼痞出身, 不曾读书识字, 焉能写此诗句, 李详说这是朱全忠所写, 其言有诈, 况且李详独身前往, 路遇何人我等皆不晓得, 大敌当前恐其有变, ”
黄揆悟道:“兄弟所言有理, 我这便命人捉拿李详, ”言罢两人立刻调集城中兵马, 李详此时正在城垛巡城,
等黄邺、黄揆兄弟二人上城之时, 只见朱全忠突然率兵攻城, 这令守城齐军防备不及,
黄邺、黄揆带兵冲上城池对李详叫道:“李详, 你竟敢暗通朱全忠, 出卖华州, 我当先杀了你祭旗, ”
李详惊道:“将军何出此言, 唐兵突然攻城我确实不知何故, ”
黄邺道:“你既然定好三日后诈降献城, 因何现在唐兵突然攻城, 分明是汝暗做奸细, ”
话音沒落, 一旁黄揆早已挥剑杀來, 李详只得出剑相挡, 各自亲兵也杀做一团,
华州主将自相残杀, 城内兵马大乱, 城下, 朱温笑了, 一声令下, 一万大军潮水般涌了上去,
不到一个多时辰, 华州已被朱全忠率兵攻破, 黄邺兄弟杀死李详及其部众, 见城内已经大乱, 只得由西门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