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罪源
杨复光愣在了那里, 他本以为这个提议, 王重荣不会拒绝, 毕竟, 就在去年, 王重荣还被朱温收拾得够呛, 现在又有夺粮之恨, 说不定他比自己更愿意拿朱温的肉下酒, 怎么这会儿突然替朱温说起了好话,
杨复光马上想到, 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題,
问題就在王重荣的屁股下面, 那里有一封來自朱温的信, 在信里, 朱温总结了前几次不太愉快的接触, 指出这都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冒犯了虎威, 当然, 要是王重荣家有女儿的话, 朱温愿意让王重荣当泰山大人,
到了最后, 朱温写了一行小字:我的母亲也姓王, 请允许我叫你一声舅舅吧,
王重荣不愧是好人, 一声舅舅就忘了战败之耻, 三十船粮食也不要朱温还了,
可怜杨复光碰了一鼻子灰, 自认失败的打消了这个腹黑念头, 心里, 却是翻江倒海,
王浩是在睡梦中, 被鹿三那货生扯了起來,
“王八, 朱大哥要出城投降了, 怎的你却有闲情睡懒觉, ”
你麻痹, 不就是投降嘛, 这么丢人的事, 难道还要上cctv吗, 王浩在心里, 不禁为朱温的节操纠结了起來,
可是接下來发生的事, 更是让王浩一阵狂吐, 原來, 投降, 在古代是相当流行的, 仪式, 更是让王浩大开眼界,
城下, 三万大军在各自将帅的指挥下, 将围攻阵势变成了整齐的列队阵势, 从天沒亮, 就一直站在寒风里, 仿佛是在等待大人物的出场,
终于, 随着一声震天的炮声, 城门被缓缓的打开, 同时, 城门上的大齐军旗, 齐刷刷的尽数降落,
朱温在前军的簇拥下, 坐在马上, 一脸笑意, 那架势, 与其说是出城投降, 倒不如说是凯旋归來,
这边, 杨复光, 王重荣, 董昌, 等十几员大将皆是列成一排, 就差手里沒拿朵鲜花了,
一时间, 整个城池外围沸腾了, 在一波又一波的呐喊声中, 朱温微笑着下马, 与杨复光等人握手言和, 互相道贺, 像极了一场颁奖典礼,
“呵呵, 欢迎朱大哥, ”王浩微笑着伸出手, 对面, 朱温对这样的见面方式很是茫然, 愣了片刻, 一把将王浩搂进了怀里,
“朱将军, 且随我进城, 本公公这便修书, 差人送往皇上那里, 为你加官进爵, ”
杨复光果然够信用, 一句话, 又将朱温推向了最高处, 三万大军, 顷刻间如潮水涌进了同州,
朱温投降时, 王铎司令正在挥揪如挥剑, 挖坑如寻宝,
再深一点, 再宽一点, 再多一点, 这些都是必要的,
他是反攻总司令., 而不是防守总司令, 他的任务是夺回长安, 可是, 七个月过去了, 他从來沒发起过一次像样的攻击,
也许是荆州一败的阴影还在心头徘徊, 这位王铎承受不了再一次的失败, 所以要小心防御, 步步为营,
他相信, 自己现在所做的这番努力不会白费, 这些工程最终将彻底埋葬敌人,
当他擦着汗站在这些巨沟面前时, 也不知不觉的将自己的前程与荣誉尽数埋葬,
他干的越吃劲, 在成都的政敌越高兴,
王铎不觉, 今日不同往日, 这次自己有很多棋子可以用,
长安西边是保大兵团, 定难兵团, 义武兵团, 凤翔兵团, 忠武兵团, 以及自己的川军,
在长安的后面, 是泾源兵团,
在长安的东面, 还有刚投降过來的朱温, 以及河中杨复光与王重荣,
人很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王铎压根儿就不用担心, 所以他们组合起來所干的事只用三个字就总结了:磨洋工,
王铎在干完土方工作后, 就准备去河中请教一下自己的政委杨复光, 看看下一步, 是接着挖坑, 还是干点别的,
※※※※※※※※※※※※※※※※※※※※※※※※※※※※※※※※※※※※※※※※※※※※※※※※※※※※※※※※※※※※※※※※※※
半个月后, 长安城, 大齐皇宫里, 黄巢正醉卧在龙榻上, 这时, 宰相赵璋跌跌撞撞的闯了进來,
“皇上, 前方战报, 朱温已于上月, 投降了唐贼, 还请皇上发兵, 讨杀朱温, ”
黄巢猛的抬头, 眼里布满了血丝, 随即, 一道凶光射出, 连一旁的赵璋, 也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贼子朱温, 朕平日里待他不薄, 为何却要做那无情无义之辈, 即刻传朕旨意, 命华州思邺, 沙苑黄揆, 领兵五万, 讨杀朱温, ”
黄巢彻底的愤怒了, 那个与他一起风里來, 雨里去的朱温, 竟然在这最关键的节骨眼, 舍他而去, 投降了唐军,
往事如烟, 回忆如毒, 当年曹州的一幕幕不时在眼前浮现, 当年的大哥王仙芝, 已经离他而去, 现在, 曾经与他磕头的朱温也已降唐……
黄巢的心, 悄然的在滴血, 他已经隐约预感到, 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就要來临了,
公元882年九月, 河中, 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半年, 朱温也在不知不觉中, 融入到了新的环境里,
李俨的圣旨, 在夏天里珊珊來迟了, 对于朱温的投降, 李俨更是喜上眉梢, 毕竟, 这可是自长安失守以來, 草军最高级别将领的投诚, 这对打击敌军士气, 提高唐军威望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成都來的太监念出内容时, 朱温感觉这一切, 仿佛是在做梦, 只有杨复光, 依旧微笑, 享受着这种为他人谋利所带來的荣誉感,
同州节度使, 右金吾大将军, 兼河中行营招讨使, 那一刻, 朱温有些眩晕, 一次性给这么多军衔, 这在大唐很少见,
从太监手里接过圣旨, 朱温久久的趴在地上, 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当太监从嘴里说出朱全忠三个字时, 朱温更是感到了重生的快慰,
什么, 朱全忠, 那货连名字也改了, 不是, 朱大哥, 弱弱的问一句, 你丫的节操何在, 看着朱温趴在地上, 大呼‘谢皇上赐名‘, 王浩在心里默默的原谅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不对,
庆功宴上, 朱温游走于人群中, 与众人相互道喜, 一旁, 杨复光一脸自豪, 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成就中, 却完全忽略了董昌的感受,
朱温的投降, 让董昌有些措手不及, 更多的, 却是失落,
这世上, 本就沒有无缘无故的施舍, 董昌也不例外, 当李俨的密诏传到越州时, 高骈, 周宝各怀鬼胎, 最后, 选择了隔岸观火,
董昌沒有, 他深知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艰难的抉择后, 他來了, 几乎是傾巢而出, 甚至, 冒着自己的大后方被高骈和周宝蚕食的危险, 这些, 在董昌看來, 这些都是值得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只要大破朱温, 自己在关中立足, 便可指日可待,
可是现在, 这一切的一切, 都化成了泡影, 朱温竟然投降了,
董昌猛的喝掉杯中的烈酒, 抬头, 看着无比灿烂的朱温, 平生第一次对一个陌生人, 起了痛恨,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我能奈何, 如今已成定局, 留在此地, 又有何用, 董昌仰头, 看着头顶阴霾的天际, 低吼了一声, 摇摇晃晃的向杨复光走去,
“大人, 越州來信, 高骈欲对我不利, 董昌先走一步了, ”
留下一脸惊愕的杨复光, 董昌和來时一样, 华丽的转身, 于当天夜里, 向西南而去,
董昌走后的第三天, 秋雨连绵, 伴随着几分秋凉, 新的危机重新笼罩在了整个河中地区,
从长安传來消息, 黄巢震怒, 已经调遣黄思邺, 林言, 黄揆等五路大军共计八万人马, 正拔营而來,
深夜, 王铎, 王重荣, 杨复光朱温在喝酒, 王铎愁眉深锁, 王重荣长嘘短叹, 杨复光沉思不语,
这一天, 离长安沦陷已经过去快二年了, 可仍然看不到收复长安的希望,
问題是摆在眼前的, 各路军阀都热衷当了解真相的围观群众, 全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看热闹,
在喝得差不多后, 杨复光终于说话了,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在他心里埋了很久, 他知道如果这个方案实施, 必有奇效,
话说挪威的渔夫喜欢捕获沙丁鱼, 可是, 有一个很大的问題, 这些鱼被捕获后采取了不合作不暴力的静默抗议, 经常一动不动, 到了渔港后, 这些为自由而罢动的鱼往往会选择壮烈牺牲, 这对渔夫來说是个很大的损失,
抓活的永远要比死的值钱, 无论是人还是鱼, 这个理论都是成立的,
他们苦寻让鱼活着到达厨房的办法, 有一个船长找到了, 他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直达渔港, 他将这项知识垄断, 在他死后, 绝技才得以公开, 他的做法很简单, 只是在鱼池中放进了一条凶狠的鲶鱼,
而这个故事在企业管理上, 被称为鲶鱼效应,
现在, 杨复光就准备为观望不前的唐军引进一条鲶鱼,
杨复光一饮杯中酒, 当烈焰的感觉从喉间直入肠胃时, 他已经打定主意了, 他将要引进的这条鲶鱼有很大的风险, 可是比起黄巢, 这个人的危险度依然要低一些,
这个人曾经也是唐朝的逆臣, 可是, 他的叛变属于阶级内部矛盾, 不像与黄巢之间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两弊相衡取其轻, 杨复光静静的看着王重荣, 然后张开苍白的嘴, 轻轻的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沙陀李克用,
杨复光沒有错, 李克用可以起到振奋唐军的作用, 可是他又错了, 李克用不是一条鲶鱼,
而是一条鲨鱼,
杨复光马上想到, 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題,
问題就在王重荣的屁股下面, 那里有一封來自朱温的信, 在信里, 朱温总结了前几次不太愉快的接触, 指出这都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冒犯了虎威, 当然, 要是王重荣家有女儿的话, 朱温愿意让王重荣当泰山大人,
到了最后, 朱温写了一行小字:我的母亲也姓王, 请允许我叫你一声舅舅吧,
王重荣不愧是好人, 一声舅舅就忘了战败之耻, 三十船粮食也不要朱温还了,
可怜杨复光碰了一鼻子灰, 自认失败的打消了这个腹黑念头, 心里, 却是翻江倒海,
王浩是在睡梦中, 被鹿三那货生扯了起來,
“王八, 朱大哥要出城投降了, 怎的你却有闲情睡懒觉, ”
你麻痹, 不就是投降嘛, 这么丢人的事, 难道还要上cctv吗, 王浩在心里, 不禁为朱温的节操纠结了起來,
可是接下來发生的事, 更是让王浩一阵狂吐, 原來, 投降, 在古代是相当流行的, 仪式, 更是让王浩大开眼界,
城下, 三万大军在各自将帅的指挥下, 将围攻阵势变成了整齐的列队阵势, 从天沒亮, 就一直站在寒风里, 仿佛是在等待大人物的出场,
终于, 随着一声震天的炮声, 城门被缓缓的打开, 同时, 城门上的大齐军旗, 齐刷刷的尽数降落,
朱温在前军的簇拥下, 坐在马上, 一脸笑意, 那架势, 与其说是出城投降, 倒不如说是凯旋归來,
这边, 杨复光, 王重荣, 董昌, 等十几员大将皆是列成一排, 就差手里沒拿朵鲜花了,
一时间, 整个城池外围沸腾了, 在一波又一波的呐喊声中, 朱温微笑着下马, 与杨复光等人握手言和, 互相道贺, 像极了一场颁奖典礼,
“呵呵, 欢迎朱大哥, ”王浩微笑着伸出手, 对面, 朱温对这样的见面方式很是茫然, 愣了片刻, 一把将王浩搂进了怀里,
“朱将军, 且随我进城, 本公公这便修书, 差人送往皇上那里, 为你加官进爵, ”
杨复光果然够信用, 一句话, 又将朱温推向了最高处, 三万大军, 顷刻间如潮水涌进了同州,
朱温投降时, 王铎司令正在挥揪如挥剑, 挖坑如寻宝,
再深一点, 再宽一点, 再多一点, 这些都是必要的,
他是反攻总司令., 而不是防守总司令, 他的任务是夺回长安, 可是, 七个月过去了, 他从來沒发起过一次像样的攻击,
也许是荆州一败的阴影还在心头徘徊, 这位王铎承受不了再一次的失败, 所以要小心防御, 步步为营,
他相信, 自己现在所做的这番努力不会白费, 这些工程最终将彻底埋葬敌人,
当他擦着汗站在这些巨沟面前时, 也不知不觉的将自己的前程与荣誉尽数埋葬,
他干的越吃劲, 在成都的政敌越高兴,
王铎不觉, 今日不同往日, 这次自己有很多棋子可以用,
长安西边是保大兵团, 定难兵团, 义武兵团, 凤翔兵团, 忠武兵团, 以及自己的川军,
在长安的后面, 是泾源兵团,
在长安的东面, 还有刚投降过來的朱温, 以及河中杨复光与王重荣,
人很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王铎压根儿就不用担心, 所以他们组合起來所干的事只用三个字就总结了:磨洋工,
王铎在干完土方工作后, 就准备去河中请教一下自己的政委杨复光, 看看下一步, 是接着挖坑, 还是干点别的,
※※※※※※※※※※※※※※※※※※※※※※※※※※※※※※※※※※※※※※※※※※※※※※※※※※※※※※※※※※※※※※※※※※
半个月后, 长安城, 大齐皇宫里, 黄巢正醉卧在龙榻上, 这时, 宰相赵璋跌跌撞撞的闯了进來,
“皇上, 前方战报, 朱温已于上月, 投降了唐贼, 还请皇上发兵, 讨杀朱温, ”
黄巢猛的抬头, 眼里布满了血丝, 随即, 一道凶光射出, 连一旁的赵璋, 也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贼子朱温, 朕平日里待他不薄, 为何却要做那无情无义之辈, 即刻传朕旨意, 命华州思邺, 沙苑黄揆, 领兵五万, 讨杀朱温, ”
黄巢彻底的愤怒了, 那个与他一起风里來, 雨里去的朱温, 竟然在这最关键的节骨眼, 舍他而去, 投降了唐军,
往事如烟, 回忆如毒, 当年曹州的一幕幕不时在眼前浮现, 当年的大哥王仙芝, 已经离他而去, 现在, 曾经与他磕头的朱温也已降唐……
黄巢的心, 悄然的在滴血, 他已经隐约预感到, 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就要來临了,
公元882年九月, 河中, 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半年, 朱温也在不知不觉中, 融入到了新的环境里,
李俨的圣旨, 在夏天里珊珊來迟了, 对于朱温的投降, 李俨更是喜上眉梢, 毕竟, 这可是自长安失守以來, 草军最高级别将领的投诚, 这对打击敌军士气, 提高唐军威望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成都來的太监念出内容时, 朱温感觉这一切, 仿佛是在做梦, 只有杨复光, 依旧微笑, 享受着这种为他人谋利所带來的荣誉感,
同州节度使, 右金吾大将军, 兼河中行营招讨使, 那一刻, 朱温有些眩晕, 一次性给这么多军衔, 这在大唐很少见,
从太监手里接过圣旨, 朱温久久的趴在地上, 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当太监从嘴里说出朱全忠三个字时, 朱温更是感到了重生的快慰,
什么, 朱全忠, 那货连名字也改了, 不是, 朱大哥, 弱弱的问一句, 你丫的节操何在, 看着朱温趴在地上, 大呼‘谢皇上赐名‘, 王浩在心里默默的原谅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不对,
庆功宴上, 朱温游走于人群中, 与众人相互道喜, 一旁, 杨复光一脸自豪, 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成就中, 却完全忽略了董昌的感受,
朱温的投降, 让董昌有些措手不及, 更多的, 却是失落,
这世上, 本就沒有无缘无故的施舍, 董昌也不例外, 当李俨的密诏传到越州时, 高骈, 周宝各怀鬼胎, 最后, 选择了隔岸观火,
董昌沒有, 他深知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艰难的抉择后, 他來了, 几乎是傾巢而出, 甚至, 冒着自己的大后方被高骈和周宝蚕食的危险, 这些, 在董昌看來, 这些都是值得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只要大破朱温, 自己在关中立足, 便可指日可待,
可是现在, 这一切的一切, 都化成了泡影, 朱温竟然投降了,
董昌猛的喝掉杯中的烈酒, 抬头, 看着无比灿烂的朱温, 平生第一次对一个陌生人, 起了痛恨,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我能奈何, 如今已成定局, 留在此地, 又有何用, 董昌仰头, 看着头顶阴霾的天际, 低吼了一声, 摇摇晃晃的向杨复光走去,
“大人, 越州來信, 高骈欲对我不利, 董昌先走一步了, ”
留下一脸惊愕的杨复光, 董昌和來时一样, 华丽的转身, 于当天夜里, 向西南而去,
董昌走后的第三天, 秋雨连绵, 伴随着几分秋凉, 新的危机重新笼罩在了整个河中地区,
从长安传來消息, 黄巢震怒, 已经调遣黄思邺, 林言, 黄揆等五路大军共计八万人马, 正拔营而來,
深夜, 王铎, 王重荣, 杨复光朱温在喝酒, 王铎愁眉深锁, 王重荣长嘘短叹, 杨复光沉思不语,
这一天, 离长安沦陷已经过去快二年了, 可仍然看不到收复长安的希望,
问題是摆在眼前的, 各路军阀都热衷当了解真相的围观群众, 全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看热闹,
在喝得差不多后, 杨复光终于说话了,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在他心里埋了很久, 他知道如果这个方案实施, 必有奇效,
话说挪威的渔夫喜欢捕获沙丁鱼, 可是, 有一个很大的问題, 这些鱼被捕获后采取了不合作不暴力的静默抗议, 经常一动不动, 到了渔港后, 这些为自由而罢动的鱼往往会选择壮烈牺牲, 这对渔夫來说是个很大的损失,
抓活的永远要比死的值钱, 无论是人还是鱼, 这个理论都是成立的,
他们苦寻让鱼活着到达厨房的办法, 有一个船长找到了, 他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直达渔港, 他将这项知识垄断, 在他死后, 绝技才得以公开, 他的做法很简单, 只是在鱼池中放进了一条凶狠的鲶鱼,
而这个故事在企业管理上, 被称为鲶鱼效应,
现在, 杨复光就准备为观望不前的唐军引进一条鲶鱼,
杨复光一饮杯中酒, 当烈焰的感觉从喉间直入肠胃时, 他已经打定主意了, 他将要引进的这条鲶鱼有很大的风险, 可是比起黄巢, 这个人的危险度依然要低一些,
这个人曾经也是唐朝的逆臣, 可是, 他的叛变属于阶级内部矛盾, 不像与黄巢之间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两弊相衡取其轻, 杨复光静静的看着王重荣, 然后张开苍白的嘴, 轻轻的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沙陀李克用,
杨复光沒有错, 李克用可以起到振奋唐军的作用, 可是他又错了, 李克用不是一条鲶鱼,
而是一条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