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晓云的乐趣
杨晓云经常会让山根讲一下农村的各种事情,特别是一些山神和水鬼的奇遇,听得杨晓云既刺激又害怕。可是山根是出名的忙,能在家陪她的时间特别的少,日子还是过着,家中的母鸡浮出一窝小鸡,山根便把这个窝鸡的重任交到杨晓云的头上。
杨晓云开始认真起来,要求山根买些喂养鸡的书籍回来看,每天就围着这二十几个小鸡转,可是蒋老三说就养二十几个小鸡,太浪费,去一次镇上赶墟回来,竟然多买五十多个,加起来都快八十个,他还帮晓云修好鸡舍,搞得好象要开养鸡场一样,晓云心里特别感动。
可是她不知道,蒋老三是希望将来杨晓云生孩子的时候还有机会吃上他帮手养的鸡。他的情况谁也没有说,他自己熬着,觉得能为孩子多做一点是一点。
山根很看好杨晓云养的鸡,只要没有去出工,他都跟晓云一起呆着,看着小鸡一点点的长大,可是有个人不满意,谁啊,小丫。
她每次来都发现杨晓云在伺候着这些小鸡,没有什么时间陪她,她不乐意了,提出抗议。
“嫂子,小鸡给它们吃的就行,干吗整天看他们。”
杨晓云对着这个任性的小辣椒有点好笑。
“那你爸妈每天只给你吃的也把你关起来,你乐意吗?”
“那怎么一样?我是人啊,它们是小鸡,不懂说话的”小丫有点不高兴。
觉得她的同盟战友被分走,可是又舍不得杨晓云,只能留下来当义工,不过晓云说了,养大的鸡分给她两只,她才又高兴起来。
有一天晚上,杨晓云已经睡下,可是一阵雷声把她惊醒,第一反应过来就是小鸡,爬起来就跑,山根没有办法,也跟在后面,因为鸡舍是新修的,小鸡安然无恙,可是怕雷声,却挤成一团,杨晓云急了,忙过去将它们拨开,怕它们因为踩踏而死亡,然后让山根拿几个纸盒来将它们分散。
约半个小时,他们回到房间,山根看着她没有出声,杨晓云有点疑惑,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好象并没有什么。山根搂过杨晓云,觉得很疼惜。
“晓云,你越来越像我们这个地方的人。”
“不好吗,都跟你了,总得习惯啊,还不错。”
杨晓云虽然心里还是挂着父母,可是说出来又怕山根多想。
“晓云,想父母吗,要不过年我陪你回去。”
杨晓云突的站起来,心里特别激动。
“真的,你肯陪我回去?”
“恩,你高兴就好,我也总要见一下你父母的,我现在手头的工作很紧,秋季的雨水少,正是建房子的好时机,我都接了好几个工程,年底我们的钱也好松好多。”
“放心,我爸妈会喜欢你的。”
山根没有吭声,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学生跟一个才初中毕业就做建筑的人,父母怎么可能会喜欢,可是他也没有扫杨晓云的兴。
村中到杨晓云家的小孩也多起来,一个是杨晓云家很多零食和水果吃,另一个是杨晓云比较和气,不过去他们家的多数是一些没有上学的小孩,村中是没有幼儿园的,六岁以下的小孩都在家呆着,或者开始分担一部分家务,也可以去帮忙放牛,有些小孩都过了入学的年龄,他们的家长也舍不得让他们去学校,这个是他们农活的一个好帮手。
小孩只要有空就过来,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收割的农忙季节过后。杨晓云看着这么多小孩也不是办法,觉得自己有时候在家也确实无聊,总要做点事情的。
杨晓云的专业是英语,杨晓云决定开始教这些小孩一点英语,算是办一个小幼儿园,帮助村民。
杨晓云做事情很认真的,要不不做,要就做好,她从小到大,画画,钢琴,书法,跳舞,唱歌都是经过培养的,父母就她这么一个孩子,想着女儿的前程与人生,什么都想让她学,童年就是这样匆匆的赶着场,一直到高中毕业,跟社会的接触更少,特别是生活的阅历。她觉得有这么多的专长,干脆教这些小孩,也学有至用。
她写好计划,开始安排教程,至于小孩来多少个就多少个,尽自己的努力就好。
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四个,杨晓云教了一首最简单的英语童谣,小孩都很兴奋,也觉得很好奇,毕竟是农村的孩子,还是比较纯朴的。小孩都是喜欢炫耀的,一个晚上,就传播了整个村子。第二天村中没有上学的小孩就基本集中在杨晓云家,居然有十几个,杨晓云的心也满高兴的。
没有很大的场所,杨晓云带着他们有时候在院子里,有时候在大厅,山根还体贴的买回一块小黑板。没有什么学习的任务,都是一些唱歌跳舞之类的,还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英语会话,小孩也特别的喜欢。小孩子回到家后,有时候时不时说一些单词,比如称呼,而小孩的父母则是非常的佩服,他们开始相互奔告,又成为村中的一大新闻,就是蒋山根家的媳妇居然会说会写“鸡肠”。
这个落后偏僻的地方,很多人都没有上过什么学,有些就是到初中所学的几句英语,也觉得难上登天,对于电视上会讲外语的人都觉得是神人,特别是孩子回来后也说几句,使得人们对她更是尊重,家里有点好吃的也会让小孩带过去。
上课的时间也越来越正规,很多村民有时候一早就送小孩过来,谁家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点东西,将来有出息。人们把这里当作一间私人的幼儿园,不过是免费的,杨晓云没有说钱的事情,她也乐在其中。
可是下课后有些小孩也不愿意回去,而一些放学的小孩也过来玩,杨晓云也教不了多少,她发现上学的小孩普通话特别的不标准,在农村,特别是一部分代课老师,是没有经过师范的培训直接上岗的,普通话可想而知,就是山根与家鸡的普通话也带很重的口音。
放学后过来的小孩当中,有一个特别能引起杨晓云的注意,是小丫的弟弟,七岁多,刚上小学一年级,他不多话,跟在杨晓云的身后,有次杨晓云讲得口渴了,他居然很快就倒水过来给她。他叫雄仔,皮肤比一般农村的小孩白,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特别惹人疼爱。这个也是五婶唯一的男孩子。有人曾给五叔五婶看过相,说他们要孩子的话要烧很多香拜很多佛才行,他们上辈子累积的福荫太少。
所以虽然小丫是最大的,可却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前面那三个都是难产,刚出来的时候都是死胎,没有成活,农村也没有什么产检之类的,在偏远的地方,很多生孩子还是在家生。当小丫出生后,尽管是女孩,也特别的疼爱,很多事情都顺着她,养成一副小辣椒的性格。但是雄仔尽管受偏爱,却没有小辣椒的气势,很懂得关心别人,杨晓云也暗暗佩服。
天气开始慢慢的转凉,而山上砍柴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为过冬做着准备,可是山根家的柴火是不愁的,他们觉得送小孩来学东西又不收钱,能回报的都尽量回报,生活中吃的用的也很多人都送点来,尤其是柴火。往年山根都会停几天工跟父亲进山收拾的,可是今年却不用,山根还赞扬杨晓云,说她的人缘现在比他的还要好。
杨晓云开始认真起来,要求山根买些喂养鸡的书籍回来看,每天就围着这二十几个小鸡转,可是蒋老三说就养二十几个小鸡,太浪费,去一次镇上赶墟回来,竟然多买五十多个,加起来都快八十个,他还帮晓云修好鸡舍,搞得好象要开养鸡场一样,晓云心里特别感动。
可是她不知道,蒋老三是希望将来杨晓云生孩子的时候还有机会吃上他帮手养的鸡。他的情况谁也没有说,他自己熬着,觉得能为孩子多做一点是一点。
山根很看好杨晓云养的鸡,只要没有去出工,他都跟晓云一起呆着,看着小鸡一点点的长大,可是有个人不满意,谁啊,小丫。
她每次来都发现杨晓云在伺候着这些小鸡,没有什么时间陪她,她不乐意了,提出抗议。
“嫂子,小鸡给它们吃的就行,干吗整天看他们。”
杨晓云对着这个任性的小辣椒有点好笑。
“那你爸妈每天只给你吃的也把你关起来,你乐意吗?”
“那怎么一样?我是人啊,它们是小鸡,不懂说话的”小丫有点不高兴。
觉得她的同盟战友被分走,可是又舍不得杨晓云,只能留下来当义工,不过晓云说了,养大的鸡分给她两只,她才又高兴起来。
有一天晚上,杨晓云已经睡下,可是一阵雷声把她惊醒,第一反应过来就是小鸡,爬起来就跑,山根没有办法,也跟在后面,因为鸡舍是新修的,小鸡安然无恙,可是怕雷声,却挤成一团,杨晓云急了,忙过去将它们拨开,怕它们因为踩踏而死亡,然后让山根拿几个纸盒来将它们分散。
约半个小时,他们回到房间,山根看着她没有出声,杨晓云有点疑惑,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好象并没有什么。山根搂过杨晓云,觉得很疼惜。
“晓云,你越来越像我们这个地方的人。”
“不好吗,都跟你了,总得习惯啊,还不错。”
杨晓云虽然心里还是挂着父母,可是说出来又怕山根多想。
“晓云,想父母吗,要不过年我陪你回去。”
杨晓云突的站起来,心里特别激动。
“真的,你肯陪我回去?”
“恩,你高兴就好,我也总要见一下你父母的,我现在手头的工作很紧,秋季的雨水少,正是建房子的好时机,我都接了好几个工程,年底我们的钱也好松好多。”
“放心,我爸妈会喜欢你的。”
山根没有吭声,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学生跟一个才初中毕业就做建筑的人,父母怎么可能会喜欢,可是他也没有扫杨晓云的兴。
村中到杨晓云家的小孩也多起来,一个是杨晓云家很多零食和水果吃,另一个是杨晓云比较和气,不过去他们家的多数是一些没有上学的小孩,村中是没有幼儿园的,六岁以下的小孩都在家呆着,或者开始分担一部分家务,也可以去帮忙放牛,有些小孩都过了入学的年龄,他们的家长也舍不得让他们去学校,这个是他们农活的一个好帮手。
小孩只要有空就过来,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收割的农忙季节过后。杨晓云看着这么多小孩也不是办法,觉得自己有时候在家也确实无聊,总要做点事情的。
杨晓云的专业是英语,杨晓云决定开始教这些小孩一点英语,算是办一个小幼儿园,帮助村民。
杨晓云做事情很认真的,要不不做,要就做好,她从小到大,画画,钢琴,书法,跳舞,唱歌都是经过培养的,父母就她这么一个孩子,想着女儿的前程与人生,什么都想让她学,童年就是这样匆匆的赶着场,一直到高中毕业,跟社会的接触更少,特别是生活的阅历。她觉得有这么多的专长,干脆教这些小孩,也学有至用。
她写好计划,开始安排教程,至于小孩来多少个就多少个,尽自己的努力就好。
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四个,杨晓云教了一首最简单的英语童谣,小孩都很兴奋,也觉得很好奇,毕竟是农村的孩子,还是比较纯朴的。小孩都是喜欢炫耀的,一个晚上,就传播了整个村子。第二天村中没有上学的小孩就基本集中在杨晓云家,居然有十几个,杨晓云的心也满高兴的。
没有很大的场所,杨晓云带着他们有时候在院子里,有时候在大厅,山根还体贴的买回一块小黑板。没有什么学习的任务,都是一些唱歌跳舞之类的,还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英语会话,小孩也特别的喜欢。小孩子回到家后,有时候时不时说一些单词,比如称呼,而小孩的父母则是非常的佩服,他们开始相互奔告,又成为村中的一大新闻,就是蒋山根家的媳妇居然会说会写“鸡肠”。
这个落后偏僻的地方,很多人都没有上过什么学,有些就是到初中所学的几句英语,也觉得难上登天,对于电视上会讲外语的人都觉得是神人,特别是孩子回来后也说几句,使得人们对她更是尊重,家里有点好吃的也会让小孩带过去。
上课的时间也越来越正规,很多村民有时候一早就送小孩过来,谁家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点东西,将来有出息。人们把这里当作一间私人的幼儿园,不过是免费的,杨晓云没有说钱的事情,她也乐在其中。
可是下课后有些小孩也不愿意回去,而一些放学的小孩也过来玩,杨晓云也教不了多少,她发现上学的小孩普通话特别的不标准,在农村,特别是一部分代课老师,是没有经过师范的培训直接上岗的,普通话可想而知,就是山根与家鸡的普通话也带很重的口音。
放学后过来的小孩当中,有一个特别能引起杨晓云的注意,是小丫的弟弟,七岁多,刚上小学一年级,他不多话,跟在杨晓云的身后,有次杨晓云讲得口渴了,他居然很快就倒水过来给她。他叫雄仔,皮肤比一般农村的小孩白,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特别惹人疼爱。这个也是五婶唯一的男孩子。有人曾给五叔五婶看过相,说他们要孩子的话要烧很多香拜很多佛才行,他们上辈子累积的福荫太少。
所以虽然小丫是最大的,可却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前面那三个都是难产,刚出来的时候都是死胎,没有成活,农村也没有什么产检之类的,在偏远的地方,很多生孩子还是在家生。当小丫出生后,尽管是女孩,也特别的疼爱,很多事情都顺着她,养成一副小辣椒的性格。但是雄仔尽管受偏爱,却没有小辣椒的气势,很懂得关心别人,杨晓云也暗暗佩服。
天气开始慢慢的转凉,而山上砍柴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为过冬做着准备,可是山根家的柴火是不愁的,他们觉得送小孩来学东西又不收钱,能回报的都尽量回报,生活中吃的用的也很多人都送点来,尤其是柴火。往年山根都会停几天工跟父亲进山收拾的,可是今年却不用,山根还赞扬杨晓云,说她的人缘现在比他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