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拾叁章 风动不止 1
这话中别有深意,青鸾却只做不觉,并着女子跪了下來,虔诚道:“佛祖有灵,请保佑长姐永生极乐。”
一时殿内寂静无声,皇妃久处别苑,此处又多开梨花,身上自然地沾染了些白梨的清芬,却着实好过刻意的胭脂之气。青鸾在佛堂中只觉得心神安宁,不再烦躁不安。
“端如夫人的事……”她忽然开口,声音清婉而淡薄,“据说昨日下了旨按三品诏命夫人的礼制下葬,也总算能够入土为安了。”
“是皇上垂怜。”青鸾垂下眼帘,“倒是皇妃身处别苑,还能知道的这样迅疾。”
“他办事,从來都是轰轰烈烈的。”
听得女子这样说,青鸾不禁侧目去看。然而她这般平静,甚至不曾睁开眼回忆一丝有关那个人的事。她这般风轻云淡,到仿佛是在诉说着他人的事,而自己,却似从未走入过那个世界一般。青鸾尚在诧异,皇妃却依然换了话題,道:“这件事我知道的并不详尽,但也足以看出你在宫中四面受敌。”
一语中的,青鸾心中却是苦楚难言。“鸾亦不想如此,只是此时竟分不清长姐究竟是遭谁毒手。”
“这本也怪不得你,盛宠來得这样急这样快,她人自会眼红。”那女子泠然一笑,青鸾只觉清风拂面,一如雨后清凉,“只是你委身宸妃之下,却依旧要时刻提防于她,也可见这是一颗靠不住的树。”
在宫中,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妄议后宫秘事的便也只有瑾皇妃一人了。然而纵使这般,她却比所有是非之人更看得清这个局。是以她居于此处之后仍无人敢來烦扰,除却裕灏的属意外更少不了她无形中竖起的威严吧。
青鸾颔首相应。“屈居宸妃之下也不过是一时权衡之计,以她心智,如何容得下嫔妾。”
“你既已是嫔,圣眷正浓,而那些有意追随你的人又找不到门路。如此,何不着手栽培自己的人,而要的她人庇护。”
“只是嫔妾不过是……”
“你难道还想再经一次这样的事么。”瑾皇妃忽然发问,语气并无波澜却令闻者一惊,“反客为主,渐之进也。为人驱使者永为奴,为人尊处者方为客。”
青鸾心中登时一沉,只觉得暑气迎面而來,头隐隐作痛。这一天一夜她虽也反复想了许多,然而如今看來,亦不过是杯水车薪。她一味的想要躲避,却不知若非抛开一切投入这漩涡之中,她便永无安宁之日。眼下只图这区区七日之静又有何用。
“今日你本是來焚香,原是不该说这些于你的。”瑾皇妃已然起身,向着门外侍女轻轻招手。那女子点一点头,便跨进殿内,却并不似寻常宫女一般手扶皇妃,而是接过她手中未燃的一炷香。
“今日承蒙皇妃指点,否则青鸾仍执于迷局之中。”青鸾施然行礼,这句话却是出自肺腑的。
瑾皇妃并未作答,然而神色已不知不觉柔和许多。青鸾立于巨大的佛龛之下,见她二人轻步离殿的背影,忽然便想知道,这样冰霜傲然的女子曾经与裕灏会是怎样的琴瑟相合。也许,若非她的执意离开,那个男子本不会变得这般孤寂。
诚然,自己受宠亦是离不开皇妃在那次宴饮上的一席话的,她虽并不在意,却也总是愿意相信,裕灏于自己,屏去皇妃的缘故,是有那么一些真意在其中的。否则在这样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倘若连这样卑微的真情都不存在,她当真不知该如何忍受下去。
这之后两日,算是青鸾承宠以來最平静的时日。
彼时梨花花事正盛,苏鄂着人在镜无池边架了一张卧席,她或于湖前抚琴,亦或抄写经文。阳光和煦,岁月静好,仿佛至今为止的一切都只是不经意间做了一场梦,是不真实而又盛大华丽的梦。
自此,几乎是爱上这样的安宁。
青鸾琴艺不精,却时常会抚两首曲子。她自小便羡慕长姐端如的琴声仿若天籁之音,故而一直都奢望卧坐抚琴的安逸。自长姐去后,她更加觉得幼时那幻影仍存于琴弦之中,便愈发流连于此。
起初在镜无池边抚琴时,隐隐有笛声相和,只是在看不到的地方,伴着月光轻荡湖面而过。那笛声悠扬而宁谧,让人心神驰往,往往令她欲罢不能。这样享受着來之不易的共处,却又要担心忽有一日被谁人察觉牵连了那人。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能这样与所念之人心心相印。诗中言“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大抵便如此了吧。她时长想起曾经旧事,即便合音之人刻意隐瞒了他驭笛的高超,然而青鸾知道,除却子臣便再不会有人如此清楚她心中所想,不会有人更明白她此时的哀伤。
直到一日,苏鄂取琴而來,见青鸾正调试音色,便应道:“小主琴技渐佳,实能听出心情好转呢。”
她只觉手指一涩,银丝与食指相绞竟生生印出血來。苏鄂大惊,忙拿了丝帕來,却见女子面有滞缓之色。半晌她只淡淡道:“弄琴于我无益,还是一同葬入长姐墓中吧。”
苏鄂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惊诧之色,然而宫中长久的磨练使她懂的喜怒隐于形。于是只上前收了琴,道一声“是”。
端如入土为安的那日,青鸾于奉先殿远远的见到了裕臣。他着一身素净的灰白衫,立于天子身旁,有木槿花赤如珠石的花瓣落于肩上,他亦浑然不觉。那样炽烈的颜色对比,仿佛是无意间散落在他肩头的一道光。
碍于众人面前,他二人无法有任何言语之交,只在天子前來询问时以礼请了安,听得他有些沙哑的嗓音。“湘嫔小主请节哀顺变。”裕灏亦关切道:“这几日居于祈福殿,可还适应。”
“嫔妾无恙,”青鸾抬首,目光却落于他人身上,“再过两日嫔妾便可回來服侍圣上。”
一时殿内寂静无声,皇妃久处别苑,此处又多开梨花,身上自然地沾染了些白梨的清芬,却着实好过刻意的胭脂之气。青鸾在佛堂中只觉得心神安宁,不再烦躁不安。
“端如夫人的事……”她忽然开口,声音清婉而淡薄,“据说昨日下了旨按三品诏命夫人的礼制下葬,也总算能够入土为安了。”
“是皇上垂怜。”青鸾垂下眼帘,“倒是皇妃身处别苑,还能知道的这样迅疾。”
“他办事,从來都是轰轰烈烈的。”
听得女子这样说,青鸾不禁侧目去看。然而她这般平静,甚至不曾睁开眼回忆一丝有关那个人的事。她这般风轻云淡,到仿佛是在诉说着他人的事,而自己,却似从未走入过那个世界一般。青鸾尚在诧异,皇妃却依然换了话題,道:“这件事我知道的并不详尽,但也足以看出你在宫中四面受敌。”
一语中的,青鸾心中却是苦楚难言。“鸾亦不想如此,只是此时竟分不清长姐究竟是遭谁毒手。”
“这本也怪不得你,盛宠來得这样急这样快,她人自会眼红。”那女子泠然一笑,青鸾只觉清风拂面,一如雨后清凉,“只是你委身宸妃之下,却依旧要时刻提防于她,也可见这是一颗靠不住的树。”
在宫中,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妄议后宫秘事的便也只有瑾皇妃一人了。然而纵使这般,她却比所有是非之人更看得清这个局。是以她居于此处之后仍无人敢來烦扰,除却裕灏的属意外更少不了她无形中竖起的威严吧。
青鸾颔首相应。“屈居宸妃之下也不过是一时权衡之计,以她心智,如何容得下嫔妾。”
“你既已是嫔,圣眷正浓,而那些有意追随你的人又找不到门路。如此,何不着手栽培自己的人,而要的她人庇护。”
“只是嫔妾不过是……”
“你难道还想再经一次这样的事么。”瑾皇妃忽然发问,语气并无波澜却令闻者一惊,“反客为主,渐之进也。为人驱使者永为奴,为人尊处者方为客。”
青鸾心中登时一沉,只觉得暑气迎面而來,头隐隐作痛。这一天一夜她虽也反复想了许多,然而如今看來,亦不过是杯水车薪。她一味的想要躲避,却不知若非抛开一切投入这漩涡之中,她便永无安宁之日。眼下只图这区区七日之静又有何用。
“今日你本是來焚香,原是不该说这些于你的。”瑾皇妃已然起身,向着门外侍女轻轻招手。那女子点一点头,便跨进殿内,却并不似寻常宫女一般手扶皇妃,而是接过她手中未燃的一炷香。
“今日承蒙皇妃指点,否则青鸾仍执于迷局之中。”青鸾施然行礼,这句话却是出自肺腑的。
瑾皇妃并未作答,然而神色已不知不觉柔和许多。青鸾立于巨大的佛龛之下,见她二人轻步离殿的背影,忽然便想知道,这样冰霜傲然的女子曾经与裕灏会是怎样的琴瑟相合。也许,若非她的执意离开,那个男子本不会变得这般孤寂。
诚然,自己受宠亦是离不开皇妃在那次宴饮上的一席话的,她虽并不在意,却也总是愿意相信,裕灏于自己,屏去皇妃的缘故,是有那么一些真意在其中的。否则在这样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倘若连这样卑微的真情都不存在,她当真不知该如何忍受下去。
这之后两日,算是青鸾承宠以來最平静的时日。
彼时梨花花事正盛,苏鄂着人在镜无池边架了一张卧席,她或于湖前抚琴,亦或抄写经文。阳光和煦,岁月静好,仿佛至今为止的一切都只是不经意间做了一场梦,是不真实而又盛大华丽的梦。
自此,几乎是爱上这样的安宁。
青鸾琴艺不精,却时常会抚两首曲子。她自小便羡慕长姐端如的琴声仿若天籁之音,故而一直都奢望卧坐抚琴的安逸。自长姐去后,她更加觉得幼时那幻影仍存于琴弦之中,便愈发流连于此。
起初在镜无池边抚琴时,隐隐有笛声相和,只是在看不到的地方,伴着月光轻荡湖面而过。那笛声悠扬而宁谧,让人心神驰往,往往令她欲罢不能。这样享受着來之不易的共处,却又要担心忽有一日被谁人察觉牵连了那人。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能这样与所念之人心心相印。诗中言“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大抵便如此了吧。她时长想起曾经旧事,即便合音之人刻意隐瞒了他驭笛的高超,然而青鸾知道,除却子臣便再不会有人如此清楚她心中所想,不会有人更明白她此时的哀伤。
直到一日,苏鄂取琴而來,见青鸾正调试音色,便应道:“小主琴技渐佳,实能听出心情好转呢。”
她只觉手指一涩,银丝与食指相绞竟生生印出血來。苏鄂大惊,忙拿了丝帕來,却见女子面有滞缓之色。半晌她只淡淡道:“弄琴于我无益,还是一同葬入长姐墓中吧。”
苏鄂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惊诧之色,然而宫中长久的磨练使她懂的喜怒隐于形。于是只上前收了琴,道一声“是”。
端如入土为安的那日,青鸾于奉先殿远远的见到了裕臣。他着一身素净的灰白衫,立于天子身旁,有木槿花赤如珠石的花瓣落于肩上,他亦浑然不觉。那样炽烈的颜色对比,仿佛是无意间散落在他肩头的一道光。
碍于众人面前,他二人无法有任何言语之交,只在天子前來询问时以礼请了安,听得他有些沙哑的嗓音。“湘嫔小主请节哀顺变。”裕灏亦关切道:“这几日居于祈福殿,可还适应。”
“嫔妾无恙,”青鸾抬首,目光却落于他人身上,“再过两日嫔妾便可回來服侍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