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六十七章:馒头入太学
那次事件,青青再次醒来,已经是两日后了。
章和帝表现得情真言意切,失而复得时,喜不自禁,当天就和青青提了玉德妃的任命。青青却直接道:“这些暂且不提,青青只问,那些事是谁做的?他要害我儿,危我夫,伤我好友,若就此揭过不提,青青不服!”
章和帝叹气,将青青包入怀中,团团围住,道:“只你是和朕一样的。此事不能水落石出,朕也不服——青青不会知道,你和任儿遇险时,朕,我的心是多么焦急痛苦!你们平安后,我又多么庆幸!得知这些阴谋后,我有多么愤恨!可是,朕这个皇帝实在失败的的很,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居然无可奈何……此案扑朔迷离,为安人心,只能息事宁人。但是,朕已经记在心中,幕后之人最好是一辈子不犯错!”
他拍了拍青青的背,接着说:“我知道你是不在乎名位的,只是这次的事件必须有个结论,光有杀是止不住的,得有个赏罚分明,才有是非对错。别的人我是不信的,只能将你立起来,让那起子人知道朕不是什么好性儿的。这次给你晋位,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不算是名正言顺,流言蜚语、明枪暗箭的是少不了,只看你愿不愿吧!”
青青这才知道,不是章和帝要包庇凶手,而是案情太过复杂,牵连甚广。毕竟是皇宫,不可能任由事情越闹越大,只能按下,暂且作罢。
青青为章和帝难过,声音微哑,道:“青青错怪皇上,实在辜负圣恩。青青便做这玉德妃了,且看谁要蹦出来呢!还有,皇上,事情只要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现在我们都被自身情感迷惑,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待时过境迁,说不定恍然大悟。”
章和帝摩挲青青脸庞,心情终于好了些,他深情地凝视青青,说:“青青,你是我心中的妻,是珍宝,你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儿子。还有,以后,唤我启郎罢。”
即使是曲青青这样超越影帝影后的人物,听到这话,也哽了一下,差点儿出戏。一想到以后要天天叫这名儿,青青忽然有些悲从中来。
于是,章和帝听到了一声“喜极而泣”的深情呼唤……
过年时,后宫例行封赏,青青正式晋位玉德妃,掌膳食局和秘书省。秘书省掌管皇家图籍档案,有监、少监、丞、秘书郎、校书郎等官位,虽在内廷,却是由外臣或太监管理。不过章和一朝,太史局、学士院等等机构都分了出去,秘书省更倾向于内廷机构,章和帝干脆直接交给青青,任命女官和太监管理。
其他还有原来青青身边的宫女名春雨的习御女,晋位宝林。剩下的,除了林宝林岿然不动外,不过都是最低的采女一级。没有品级的,不是被“病逝”,就是直接遣送宫外,嫁给兵士了。往上,六仪、九嫔、二七世妇,都空了。一时间,后宫冷清的吓人,以至于许多宫人无事可做,也被开恩放了出去。看来,今年的大选是要好好热闹一下了。
事情稍稍平息之后,章和帝也想起夏侯任的异状,背着青青带夏侯任试了又试,确信他真的能令猛兽臣服,大感惊奇。章和帝其实感觉很复杂,一方面非常骄傲,一方面又有些戒备。他犹豫了几天终于悄悄找了钦天监和明觉大师,借探讨之名,问了小儿子的命格——那是当然的,大富大贵、父母缘深、福寿绵长、大利家族,顶好顶好的命格。但是,此子慧心独具,一生多有波折,若无长辈护持,容易早殤,要小心对待。
章和帝大喜过望,并要求两人严格保密。
章和帝本来以为自己只能把江山传给那几个并不满意,而且野心勃勃、不孝、不敬的儿子,毕竟自己年龄算是大了,大汤历史上,活得最久的先帝,也不过是六十五岁。但从明觉和钦天监给小儿子的批命看(皇帝是不能被批命的),自己很可能是个长寿的!没有人,特别是活得挺滋润的人,不愿意长寿。
只是任儿毕竟太小,世家又嚣张,且,章和帝也不希望唯一纯粹的青青母子,也和后宫众人一样,染上权利的污渍。最重要,任儿弱小,还很容易受到伤害,章和帝不愿给他们母子招来更多祸患。所以,章和帝自然不会声张,只默默在心里多了一个盘算。对于和世家接着斗,也有了全新的动力。
“请玉德妃娘娘安!请晋王殿下安!娘娘今儿到得可早!曲公子可真是三生有幸,得您天天给送午膳呢!”
玉德妃,也就是曲青青,对这打招呼的太监微笑,又让绮年赏了个荷包。小太监更是巴结,招呼着安置了座椅、屏风等物。
因青青已经怀孕六个多月,刚刚过完正月就查出来,让后宫中人咬碎银牙,现在肚子鼓起,身边的宫人都格外小心几分。因夏果背主,青青十分难过,本来就不喜欢宫人近身伺候的状况更加严重,现在身边只一个岐山和一个才七岁,从尚仪局女官手上救下的一个小宫女。她宫中的尚仪和尚宫都是皇帝派来的,倒不会特意讨嫌,也不至于特别谄媚,一般只做自己的事情,通常都远远伺候着。
今日到得稍早,太学还在讲课,青青是从不打扰的,戴着帷帽,让绮年扇着风,静静坐着等。
青青这是特意到太学来给侄子曲吉送午膳的。事实上,也正因为青青肚子都鼓起来了,又有章和帝无限制地宠爱,才能走到这接近外朝的太学来。
太学分为外署和内署,名义上是一个机构,实际上相隔甚远。外署是文武五品以上子孙或各地极优秀举人持推荐信,方可入学,所以自然都是准备会试的青少年。内署则设在宫廷内帷,又被戏称为“幼儿园”,因为这里往往是五至十二岁,权贵家庭的子孙入学的地方。若真论起先生的水平,其实还不如许多家学渊博或者与士林交好的家族自己的族学,或是单独延请名师。
不过,太学内署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挨着国子学、弘文馆和崇文馆这三座大汤最高学府。一般关系够硬的,到太学学习,不过是过渡,之后再入国子学甚至弘文馆、崇文馆,便不违背祖宗规矩,无可指摘了。因为国子学为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才有入学资格,弘文馆、崇文馆则必须是一品大员或是皇室以及宗亲才能得进。最重要,除皇子外,凡入学者,必须已经有功名或者爵位在身,白身是不能得进的。因此,许多王爷、宰相之子,不争气的,也只能先到太学混一年,再进他馆学习。
不错,凡事皆有例外。
除硬性规定外,大汤所有官学都有一个额外规定,即——凡品行高洁、学识过人,或者家人有特殊贡献者,经上一级官学老师评定,并有该学馆三人以上学子推荐,即可入学。
所谓品行、学识,除了平民出身的是要考核的,其他不还是老师说了算?也就是光明正大的一个“后门”罢了。
也因此,这三所学馆,学生资质、学识、年龄、家世等等相差极大,从白发鸿儒,到还在读千字文的黄口小儿;从皇子龙孙,到贫家举子,不一而足。于是,学馆按照每旬一考的成绩和老师的评定,分了二十多个班级,按阶次授课。
其中,国子学和太学最像,学生都是瞄准科考而去,主攻儒家经典,因此学生大多不是顶级贵族。而弘文馆为皇帝下属,多为已经过了殿试,但更愿意专研学问而不是做官的进士,或者一些屡试不第,但却广有才名,或是不善作文,但琴棋书画有一、二冠绝天下的大才子。因此馆也肩负政务,是以多为成年男子,极个别,那就是皇帝比亲子还疼爱的小孩儿了。
崇文馆本是东宫下属,但本朝尚未有太子,因此都是皇子、宗亲学习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个班,是供公主、郡主等贵女学习的地方。在崇文馆学习,要想科举得中,其实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这里的学生都不需要用功名入仕,他们的长辈已经搏下了足够的资本。因此,这里是按照儒家传统,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都要学习。说谁有才,也是诗文做得好、策论得皇帝的心,八股经文却是不怎么重要了。
曲吉在年前入了太学。
周氏是个狠得下心的女人。因为听青青说了,曲士廉是要调回京都的,她便下决心,给自己丈夫纳了一个良家妾,陪他回顺阳。周氏自己,却是待在京都,孝顺父母,最重要,照顾几个孩子。
在古代,她这样做,绝对是既聪明又得实惠。因为有儿子,还为长辈守过孝(虽然没守够),便在“三不出”之列,因此,除非她犯了天地不容的大错,嫡妻的位子便是稳稳的。即便是那妾在顺阳这一两年,把住了曲士廉,也永远要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相反的,在儿子最重要的时刻,她这个母亲时刻陪伴,一方面,可以监督孩子,不使他走上歪路;另一方面,如此付出,这孩子长大后,偏向谁不是一目了然么?还能得了婆母公公的赞同、皇妃小姑的好感……
只是,他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没有别人插足,青青真不料周氏能如此决断。
青青叹一声,她是不能有真爱的另一半了。若没有末世,她和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却不会和周氏一般。因为,这世上,最亲近的,永远是伴侣,父母无法陪伴你一生,子女却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唯有那个人,才是此生的伴儿。只有明白,伴侣比父母、子女重要,家庭才会真的和睦。
可惜,古代没有平等的夫妻,现代诱惑又太多,再不信白头相许。女人只能死死护住娘家,死死把住子女,于是,母子产生分歧,婆媳常有矛盾,亲母、婆母时时争吵,夫妻不能和睦。
信任不能长久,不信任便有隔阂争吵,如此两难,女人很难。
好在,青青是不用纠结这些的。
这世上,不在乎永远比相亲相爱来的好相处。
“姑姑!”一座馒头山朝青青蹦跶而来。
青青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这头母猪,真是吓死我大汤人民了……
那次事件,青青再次醒来,已经是两日后了。
章和帝表现得情真言意切,失而复得时,喜不自禁,当天就和青青提了玉德妃的任命。青青却直接道:“这些暂且不提,青青只问,那些事是谁做的?他要害我儿,危我夫,伤我好友,若就此揭过不提,青青不服!”
章和帝叹气,将青青包入怀中,团团围住,道:“只你是和朕一样的。此事不能水落石出,朕也不服——青青不会知道,你和任儿遇险时,朕,我的心是多么焦急痛苦!你们平安后,我又多么庆幸!得知这些阴谋后,我有多么愤恨!可是,朕这个皇帝实在失败的的很,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居然无可奈何……此案扑朔迷离,为安人心,只能息事宁人。但是,朕已经记在心中,幕后之人最好是一辈子不犯错!”
他拍了拍青青的背,接着说:“我知道你是不在乎名位的,只是这次的事件必须有个结论,光有杀是止不住的,得有个赏罚分明,才有是非对错。别的人我是不信的,只能将你立起来,让那起子人知道朕不是什么好性儿的。这次给你晋位,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不算是名正言顺,流言蜚语、明枪暗箭的是少不了,只看你愿不愿吧!”
青青这才知道,不是章和帝要包庇凶手,而是案情太过复杂,牵连甚广。毕竟是皇宫,不可能任由事情越闹越大,只能按下,暂且作罢。
青青为章和帝难过,声音微哑,道:“青青错怪皇上,实在辜负圣恩。青青便做这玉德妃了,且看谁要蹦出来呢!还有,皇上,事情只要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现在我们都被自身情感迷惑,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待时过境迁,说不定恍然大悟。”
章和帝摩挲青青脸庞,心情终于好了些,他深情地凝视青青,说:“青青,你是我心中的妻,是珍宝,你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儿子。还有,以后,唤我启郎罢。”
即使是曲青青这样超越影帝影后的人物,听到这话,也哽了一下,差点儿出戏。一想到以后要天天叫这名儿,青青忽然有些悲从中来。
于是,章和帝听到了一声“喜极而泣”的深情呼唤……
过年时,后宫例行封赏,青青正式晋位玉德妃,掌膳食局和秘书省。秘书省掌管皇家图籍档案,有监、少监、丞、秘书郎、校书郎等官位,虽在内廷,却是由外臣或太监管理。不过章和一朝,太史局、学士院等等机构都分了出去,秘书省更倾向于内廷机构,章和帝干脆直接交给青青,任命女官和太监管理。
其他还有原来青青身边的宫女名春雨的习御女,晋位宝林。剩下的,除了林宝林岿然不动外,不过都是最低的采女一级。没有品级的,不是被“病逝”,就是直接遣送宫外,嫁给兵士了。往上,六仪、九嫔、二七世妇,都空了。一时间,后宫冷清的吓人,以至于许多宫人无事可做,也被开恩放了出去。看来,今年的大选是要好好热闹一下了。
事情稍稍平息之后,章和帝也想起夏侯任的异状,背着青青带夏侯任试了又试,确信他真的能令猛兽臣服,大感惊奇。章和帝其实感觉很复杂,一方面非常骄傲,一方面又有些戒备。他犹豫了几天终于悄悄找了钦天监和明觉大师,借探讨之名,问了小儿子的命格——那是当然的,大富大贵、父母缘深、福寿绵长、大利家族,顶好顶好的命格。但是,此子慧心独具,一生多有波折,若无长辈护持,容易早殤,要小心对待。
章和帝大喜过望,并要求两人严格保密。
章和帝本来以为自己只能把江山传给那几个并不满意,而且野心勃勃、不孝、不敬的儿子,毕竟自己年龄算是大了,大汤历史上,活得最久的先帝,也不过是六十五岁。但从明觉和钦天监给小儿子的批命看(皇帝是不能被批命的),自己很可能是个长寿的!没有人,特别是活得挺滋润的人,不愿意长寿。
只是任儿毕竟太小,世家又嚣张,且,章和帝也不希望唯一纯粹的青青母子,也和后宫众人一样,染上权利的污渍。最重要,任儿弱小,还很容易受到伤害,章和帝不愿给他们母子招来更多祸患。所以,章和帝自然不会声张,只默默在心里多了一个盘算。对于和世家接着斗,也有了全新的动力。
“请玉德妃娘娘安!请晋王殿下安!娘娘今儿到得可早!曲公子可真是三生有幸,得您天天给送午膳呢!”
玉德妃,也就是曲青青,对这打招呼的太监微笑,又让绮年赏了个荷包。小太监更是巴结,招呼着安置了座椅、屏风等物。
因青青已经怀孕六个多月,刚刚过完正月就查出来,让后宫中人咬碎银牙,现在肚子鼓起,身边的宫人都格外小心几分。因夏果背主,青青十分难过,本来就不喜欢宫人近身伺候的状况更加严重,现在身边只一个岐山和一个才七岁,从尚仪局女官手上救下的一个小宫女。她宫中的尚仪和尚宫都是皇帝派来的,倒不会特意讨嫌,也不至于特别谄媚,一般只做自己的事情,通常都远远伺候着。
今日到得稍早,太学还在讲课,青青是从不打扰的,戴着帷帽,让绮年扇着风,静静坐着等。
青青这是特意到太学来给侄子曲吉送午膳的。事实上,也正因为青青肚子都鼓起来了,又有章和帝无限制地宠爱,才能走到这接近外朝的太学来。
太学分为外署和内署,名义上是一个机构,实际上相隔甚远。外署是文武五品以上子孙或各地极优秀举人持推荐信,方可入学,所以自然都是准备会试的青少年。内署则设在宫廷内帷,又被戏称为“幼儿园”,因为这里往往是五至十二岁,权贵家庭的子孙入学的地方。若真论起先生的水平,其实还不如许多家学渊博或者与士林交好的家族自己的族学,或是单独延请名师。
不过,太学内署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挨着国子学、弘文馆和崇文馆这三座大汤最高学府。一般关系够硬的,到太学学习,不过是过渡,之后再入国子学甚至弘文馆、崇文馆,便不违背祖宗规矩,无可指摘了。因为国子学为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才有入学资格,弘文馆、崇文馆则必须是一品大员或是皇室以及宗亲才能得进。最重要,除皇子外,凡入学者,必须已经有功名或者爵位在身,白身是不能得进的。因此,许多王爷、宰相之子,不争气的,也只能先到太学混一年,再进他馆学习。
不错,凡事皆有例外。
除硬性规定外,大汤所有官学都有一个额外规定,即——凡品行高洁、学识过人,或者家人有特殊贡献者,经上一级官学老师评定,并有该学馆三人以上学子推荐,即可入学。
所谓品行、学识,除了平民出身的是要考核的,其他不还是老师说了算?也就是光明正大的一个“后门”罢了。
也因此,这三所学馆,学生资质、学识、年龄、家世等等相差极大,从白发鸿儒,到还在读千字文的黄口小儿;从皇子龙孙,到贫家举子,不一而足。于是,学馆按照每旬一考的成绩和老师的评定,分了二十多个班级,按阶次授课。
其中,国子学和太学最像,学生都是瞄准科考而去,主攻儒家经典,因此学生大多不是顶级贵族。而弘文馆为皇帝下属,多为已经过了殿试,但更愿意专研学问而不是做官的进士,或者一些屡试不第,但却广有才名,或是不善作文,但琴棋书画有一、二冠绝天下的大才子。因此馆也肩负政务,是以多为成年男子,极个别,那就是皇帝比亲子还疼爱的小孩儿了。
崇文馆本是东宫下属,但本朝尚未有太子,因此都是皇子、宗亲学习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个班,是供公主、郡主等贵女学习的地方。在崇文馆学习,要想科举得中,其实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这里的学生都不需要用功名入仕,他们的长辈已经搏下了足够的资本。因此,这里是按照儒家传统,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都要学习。说谁有才,也是诗文做得好、策论得皇帝的心,八股经文却是不怎么重要了。
曲吉在年前入了太学。
周氏是个狠得下心的女人。因为听青青说了,曲士廉是要调回京都的,她便下决心,给自己丈夫纳了一个良家妾,陪他回顺阳。周氏自己,却是待在京都,孝顺父母,最重要,照顾几个孩子。
在古代,她这样做,绝对是既聪明又得实惠。因为有儿子,还为长辈守过孝(虽然没守够),便在“三不出”之列,因此,除非她犯了天地不容的大错,嫡妻的位子便是稳稳的。即便是那妾在顺阳这一两年,把住了曲士廉,也永远要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相反的,在儿子最重要的时刻,她这个母亲时刻陪伴,一方面,可以监督孩子,不使他走上歪路;另一方面,如此付出,这孩子长大后,偏向谁不是一目了然么?还能得了婆母公公的赞同、皇妃小姑的好感……
只是,他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没有别人插足,青青真不料周氏能如此决断。
青青叹一声,她是不能有真爱的另一半了。若没有末世,她和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却不会和周氏一般。因为,这世上,最亲近的,永远是伴侣,父母无法陪伴你一生,子女却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唯有那个人,才是此生的伴儿。只有明白,伴侣比父母、子女重要,家庭才会真的和睦。
可惜,古代没有平等的夫妻,现代诱惑又太多,再不信白头相许。女人只能死死护住娘家,死死把住子女,于是,母子产生分歧,婆媳常有矛盾,亲母、婆母时时争吵,夫妻不能和睦。
信任不能长久,不信任便有隔阂争吵,如此两难,女人很难。
好在,青青是不用纠结这些的。
这世上,不在乎永远比相亲相爱来的好相处。
“姑姑!”一座馒头山朝青青蹦跶而来。
青青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这头母猪,真是吓死我大汤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