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成长
来人正是菜园子的主人,叫张留,三十上下的样子,个子并不算高大,但却很壮实很有一种蓬勃的气势。
能一家人好好在村子里生活下来并不容易,但张家似乎就没有吃过什么亏,除了没有多大的存在感之外,倒是也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
而今,他这么一说,等于跟苏钱氏对上,但他仍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淡然模样。
苏有章瞧了瞧苏钱氏,再瞧瞧张留,哈哈大笑起来,“这倒是外人都看不下去了,老三,做得好,你要是硬气些,才有人肯帮你。”
很有意味的一句话。
村子里的人或许不知道太多的大道理,甚至有时候是木讷不善言辞的,但这经过生活磨砺而留下的话,总是能打动人的心扉。
苏钱氏叫骂的声音,直接转向张留。
张留则完全不当一回事,“我的地,爱如何如何,再骂下去我就是打你,也没人能说个不是,你难不成还能给我栽上个罪名不成?”
这一回合,苏钱氏孤军奋战,败得毫无悬念。
张留是个爽利性子,见半夏家里只有两间屋子,不方便进去坐,就在院子里商量起来,“这要真的开一条道出来,也就是咱们两家人走,妇人家家的串门也方便,这地是不会卖的,但你又不是真的要买地,开路的地我要是收银子,这就说不过去了。”
苏有礼又是个老实性子,刚才吼了苏钱氏也不过是突然爆发的一击,此时听张留无论如何不收银子,他如何过意得去,“这一条路开出来,好歹也是一垄地,每年也能耕种些东西,况且这跟村子里修道不同,要真的什么都不收。怎么过意得去,这就是我一家子在走。”
一方要给银子,一方执意不收,倒是如此僵持了下来。
完全被忽视的苏钱氏眼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恨不得那银子能够跑来自己的口袋里,三房而今都能买得起十几两银子的地了,自己手头上又有多少银子呢?
最后还是三爷爷吭声了,“这么着,大家也别见外,那地虽然只是开一条这样宽的道,但因此又需要加篱笆做围栏,这样下来,其实也差不多两垄地不能种了,这个情自然要认。但也不能让你吃亏太多,就当是修路的好意头,怎么的也收下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张留也不是个爱计较的。“二两银子能买小半亩地了,这样一来还是我占了便宜,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推辞了,等这边修路挑泥还是砌墙啥的,我过来搭把手。”
事情似乎就这么定了下来。
半夏自然也很是开心。
分家不分宅子,依旧同进同出,虽然吃饭一类的都是分开了。但还不是很方便,就冲上一次苏钱氏偷方子,还有周氏时不时的对远晨说那种戳心的话就能看出来,而今,自家终于有院落了,一旁盖两间小房子。再加上澡房,推开门是菜地,做什么都不需要在这边眼皮子底下晃。
半夏想想就浑身舒畅。
事情就这样愉快地定了下来,苏有礼从这边拿了二两银子过去,张留也乐滋滋地收下。
春耕已经结束。大家都不那么忙,春天雨多,并不是很适合动工,但苏有礼却等不了那么久。
其中还有一些小波折,苏钱氏得知自己已经完全无法阻止三房,也不知道发什么疯,要把远光从那个小棚子里赶出来,不声不响地,就把远光住的地方的那小柴门给拆了。
“反正你们都是要享福的,我们没本事,你也不用住在这了。”苏钱氏依旧不依不饶。
欺人太甚。
远光并没有惊慌,那边小棚子除了一小床之外,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一旁还有一根竹竿,上头搭着些衣物,被拆了门的屋子,一切都袒露在别人目光之中。
他并没有躲闪,也没有动,就坐在屋子里,不吭声。
动静不算大,苏有礼跟张留,还有过来帮忙的苏有章三人,在那挖土,李氏则是半夏几个小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远光原本是过来拿箩筐,没想到看见这一幕。
他也就没有声张,就静静地瞧着苏钱氏。
“你瞪什么瞪,没有教养的东西,这地方难不成是你的?!”
远光呵呵笑了笑,露出亮白的牙齿,“分家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要不要去找里正把契拿出来瞧瞧?”
苏钱氏原本就是想顺顺心头的气,一过了也就没事了。
但她从来就没有想过,她那暴炭一样的性子,不是每个人都会无条件地包容她的。
听远光这么一说,苏钱氏也拿不准究竟是不是当时写了进去,但她尤其不喜欢被一个小辈唬住的感觉,“什么契不契的,难不成的你晓得,你连字都不识一个,还敢在这瞎说。”
说到这,她越发觉得是唬人的,“赶紧给我出去,这可不是你的地方,也不知道你们家究竟以前私吞了多少银子,这就能买地盖屋子了,还稀罕这地方。”
远光一点都不生气,该生气的时候早就过去了,以前他也总是心里愤愤不平,尽力疼爱弟弟妹妹,也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就是不想被这个奶奶为难娘,但后来他才明白过来,不应该是那样的。
他是家里的大哥,他不能让她们再操太多的心。
远晨的事情他也看在眼里,以前只能说心有不平,现今,他却是恨的,恨这边的无情。
“是吗?那你倒是试试?我不识字,又是因为谁?不过这个不用你来操心了,你不是就有个破豆腐吗,值当什么钱?哪天不当眼珠子似的,少一文钱都能问出花来,现在我们家也不卖豆腐了,也没见你发大财。欠你钱的不是我们,你怎么不去找韦家要?”
苏钱氏眼里几乎冒出火来,这三房一个个的,还都长脾气了!
那拆下来的木门旁边,有一根棍子,她拎起来,就敲过去!
“住手!”身后响起了苏有德的声音。
苏老爷子也是一脸铁青地看着。
那本来就是柴门,是几块很不平整的木板钉着,一侧不过就是用竹篾捆着,被苏钱氏拆了扔在一边,屋子里的情形倒是瞧得出来。
而另一头,远光见苏钱氏的棍子敲过来并没有躲闪,而是一把抓住,他力气不小,又是从小劳作的,经常上山下山,苏钱氏那一点子力气,如何是他的对手。
他一脸轻蔑地瞧着她,“你还想打我?这是我的地方,写进契里也是如此,分家的时候如何说来的,一言不合你就敢如此,就凭这一点,我就是抽回去,谁能说什么?”
苏有德是见苏钱氏要打人,他才来阻拦的,见远光如此心里暗暗叹息,这个侄子眼光很平静,完全不生气,瞧着他们……像是陌生人。
苏老爷子见此,也不知道该是训斥苏钱氏还是要说远光,于是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都别闹了。”
借着这台阶,苏钱氏依旧吧嗒一声掉在地上,一脸的可怜,“这翻了天了,孙子辈的都能打老人了哇……”
远光瞧苏老爷子望着自己欲言又止的样子,嘴角就讥讽地翘了翘,“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你还要如此说什么呢?不孝?好大的一定帽子,反正你们自己瞧着,这地方原本我也不想住了,但就算不住,也是我的,我爱做啥就做啥,要真的逼急了,我就挖成茅厕。”
说完,远光头也不回地走出去。
但他的心一直砰砰跳,手指有些轻微颤抖,但这又如何呢,刚才他差点就慌了神,但想着当初好几次,半夏还不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他一个做哥哥的,难不成的还能不如妹妹。
原来很多事情,真的做了,才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只看自己敢不敢迈出脚步罢了。
苏老爷子看着苏钱氏那般坐在地上,脸色说不出的难看,苏有德则是看着不太对,自己走了。
苏钱氏还有些弄不清楚状况,指着远光的背影不停地道,“你瞧瞧你瞧瞧,这是什么德行,居然要在大屋旁边挖茅厕,这是人说出来的话吗?真的是让三房教出来的,太不是东西了!”
“都已经这样了,难不成的你还想如何?”
见苏老爷子脸色不对,苏钱氏骨碌就爬了起来,“我就随便说说。”
这就想走。
苏老爷子有些话,还是说了出来,“这么多年了,可曾给过你没脸?一直以来就让你管着家里,你倒也能干,虽然对老四好一些,但也差不多能端平一碗水,只当你是糊涂些厉害些,但要不是你厉害些,咱也不能过得这么平顺,你看看你对老二那样子,哎……老三已经分出去了,你就算如何作,又能如何呢?这老了老了,反而要闹得苏家没脸吗?”
从苏钱氏嫁过来几十年间,苏老爷子几乎都没有说过她什么,哪怕她真的过分一些,年轻时候气盛让别人找上门来,苏老爷子也都是站在她一边。
而今看他说不出的失望与陌生。
苏钱氏嗫嚅着嘴唇,隐隐有些后悔。
能一家人好好在村子里生活下来并不容易,但张家似乎就没有吃过什么亏,除了没有多大的存在感之外,倒是也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
而今,他这么一说,等于跟苏钱氏对上,但他仍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淡然模样。
苏有章瞧了瞧苏钱氏,再瞧瞧张留,哈哈大笑起来,“这倒是外人都看不下去了,老三,做得好,你要是硬气些,才有人肯帮你。”
很有意味的一句话。
村子里的人或许不知道太多的大道理,甚至有时候是木讷不善言辞的,但这经过生活磨砺而留下的话,总是能打动人的心扉。
苏钱氏叫骂的声音,直接转向张留。
张留则完全不当一回事,“我的地,爱如何如何,再骂下去我就是打你,也没人能说个不是,你难不成还能给我栽上个罪名不成?”
这一回合,苏钱氏孤军奋战,败得毫无悬念。
张留是个爽利性子,见半夏家里只有两间屋子,不方便进去坐,就在院子里商量起来,“这要真的开一条道出来,也就是咱们两家人走,妇人家家的串门也方便,这地是不会卖的,但你又不是真的要买地,开路的地我要是收银子,这就说不过去了。”
苏有礼又是个老实性子,刚才吼了苏钱氏也不过是突然爆发的一击,此时听张留无论如何不收银子,他如何过意得去,“这一条路开出来,好歹也是一垄地,每年也能耕种些东西,况且这跟村子里修道不同,要真的什么都不收。怎么过意得去,这就是我一家子在走。”
一方要给银子,一方执意不收,倒是如此僵持了下来。
完全被忽视的苏钱氏眼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恨不得那银子能够跑来自己的口袋里,三房而今都能买得起十几两银子的地了,自己手头上又有多少银子呢?
最后还是三爷爷吭声了,“这么着,大家也别见外,那地虽然只是开一条这样宽的道,但因此又需要加篱笆做围栏,这样下来,其实也差不多两垄地不能种了,这个情自然要认。但也不能让你吃亏太多,就当是修路的好意头,怎么的也收下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张留也不是个爱计较的。“二两银子能买小半亩地了,这样一来还是我占了便宜,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推辞了,等这边修路挑泥还是砌墙啥的,我过来搭把手。”
事情似乎就这么定了下来。
半夏自然也很是开心。
分家不分宅子,依旧同进同出,虽然吃饭一类的都是分开了。但还不是很方便,就冲上一次苏钱氏偷方子,还有周氏时不时的对远晨说那种戳心的话就能看出来,而今,自家终于有院落了,一旁盖两间小房子。再加上澡房,推开门是菜地,做什么都不需要在这边眼皮子底下晃。
半夏想想就浑身舒畅。
事情就这样愉快地定了下来,苏有礼从这边拿了二两银子过去,张留也乐滋滋地收下。
春耕已经结束。大家都不那么忙,春天雨多,并不是很适合动工,但苏有礼却等不了那么久。
其中还有一些小波折,苏钱氏得知自己已经完全无法阻止三房,也不知道发什么疯,要把远光从那个小棚子里赶出来,不声不响地,就把远光住的地方的那小柴门给拆了。
“反正你们都是要享福的,我们没本事,你也不用住在这了。”苏钱氏依旧不依不饶。
欺人太甚。
远光并没有惊慌,那边小棚子除了一小床之外,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一旁还有一根竹竿,上头搭着些衣物,被拆了门的屋子,一切都袒露在别人目光之中。
他并没有躲闪,也没有动,就坐在屋子里,不吭声。
动静不算大,苏有礼跟张留,还有过来帮忙的苏有章三人,在那挖土,李氏则是半夏几个小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远光原本是过来拿箩筐,没想到看见这一幕。
他也就没有声张,就静静地瞧着苏钱氏。
“你瞪什么瞪,没有教养的东西,这地方难不成是你的?!”
远光呵呵笑了笑,露出亮白的牙齿,“分家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要不要去找里正把契拿出来瞧瞧?”
苏钱氏原本就是想顺顺心头的气,一过了也就没事了。
但她从来就没有想过,她那暴炭一样的性子,不是每个人都会无条件地包容她的。
听远光这么一说,苏钱氏也拿不准究竟是不是当时写了进去,但她尤其不喜欢被一个小辈唬住的感觉,“什么契不契的,难不成的你晓得,你连字都不识一个,还敢在这瞎说。”
说到这,她越发觉得是唬人的,“赶紧给我出去,这可不是你的地方,也不知道你们家究竟以前私吞了多少银子,这就能买地盖屋子了,还稀罕这地方。”
远光一点都不生气,该生气的时候早就过去了,以前他也总是心里愤愤不平,尽力疼爱弟弟妹妹,也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就是不想被这个奶奶为难娘,但后来他才明白过来,不应该是那样的。
他是家里的大哥,他不能让她们再操太多的心。
远晨的事情他也看在眼里,以前只能说心有不平,现今,他却是恨的,恨这边的无情。
“是吗?那你倒是试试?我不识字,又是因为谁?不过这个不用你来操心了,你不是就有个破豆腐吗,值当什么钱?哪天不当眼珠子似的,少一文钱都能问出花来,现在我们家也不卖豆腐了,也没见你发大财。欠你钱的不是我们,你怎么不去找韦家要?”
苏钱氏眼里几乎冒出火来,这三房一个个的,还都长脾气了!
那拆下来的木门旁边,有一根棍子,她拎起来,就敲过去!
“住手!”身后响起了苏有德的声音。
苏老爷子也是一脸铁青地看着。
那本来就是柴门,是几块很不平整的木板钉着,一侧不过就是用竹篾捆着,被苏钱氏拆了扔在一边,屋子里的情形倒是瞧得出来。
而另一头,远光见苏钱氏的棍子敲过来并没有躲闪,而是一把抓住,他力气不小,又是从小劳作的,经常上山下山,苏钱氏那一点子力气,如何是他的对手。
他一脸轻蔑地瞧着她,“你还想打我?这是我的地方,写进契里也是如此,分家的时候如何说来的,一言不合你就敢如此,就凭这一点,我就是抽回去,谁能说什么?”
苏有德是见苏钱氏要打人,他才来阻拦的,见远光如此心里暗暗叹息,这个侄子眼光很平静,完全不生气,瞧着他们……像是陌生人。
苏老爷子见此,也不知道该是训斥苏钱氏还是要说远光,于是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都别闹了。”
借着这台阶,苏钱氏依旧吧嗒一声掉在地上,一脸的可怜,“这翻了天了,孙子辈的都能打老人了哇……”
远光瞧苏老爷子望着自己欲言又止的样子,嘴角就讥讽地翘了翘,“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你还要如此说什么呢?不孝?好大的一定帽子,反正你们自己瞧着,这地方原本我也不想住了,但就算不住,也是我的,我爱做啥就做啥,要真的逼急了,我就挖成茅厕。”
说完,远光头也不回地走出去。
但他的心一直砰砰跳,手指有些轻微颤抖,但这又如何呢,刚才他差点就慌了神,但想着当初好几次,半夏还不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他一个做哥哥的,难不成的还能不如妹妹。
原来很多事情,真的做了,才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只看自己敢不敢迈出脚步罢了。
苏老爷子看着苏钱氏那般坐在地上,脸色说不出的难看,苏有德则是看着不太对,自己走了。
苏钱氏还有些弄不清楚状况,指着远光的背影不停地道,“你瞧瞧你瞧瞧,这是什么德行,居然要在大屋旁边挖茅厕,这是人说出来的话吗?真的是让三房教出来的,太不是东西了!”
“都已经这样了,难不成的你还想如何?”
见苏老爷子脸色不对,苏钱氏骨碌就爬了起来,“我就随便说说。”
这就想走。
苏老爷子有些话,还是说了出来,“这么多年了,可曾给过你没脸?一直以来就让你管着家里,你倒也能干,虽然对老四好一些,但也差不多能端平一碗水,只当你是糊涂些厉害些,但要不是你厉害些,咱也不能过得这么平顺,你看看你对老二那样子,哎……老三已经分出去了,你就算如何作,又能如何呢?这老了老了,反而要闹得苏家没脸吗?”
从苏钱氏嫁过来几十年间,苏老爷子几乎都没有说过她什么,哪怕她真的过分一些,年轻时候气盛让别人找上门来,苏老爷子也都是站在她一边。
而今看他说不出的失望与陌生。
苏钱氏嗫嚅着嘴唇,隐隐有些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