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亲戚总有糟心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晃眼,赵归雁到这个时代也已经快十天,期间除了帮助老妈准备过年的物事,就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采药上面,当然,也经常会找一些小朋友遮掩一下,美其名曰玩“捉迷藏”的游戏。
而这一日,便是到了大年三十。赵家在村里也不是什么大户,赵爸那边也就两兄弟,一长姐,再上面一代,赵家爷爷也只有一个姐姐,这在动辄七八个孩子的年代也算是单薄了。但是,赵家一向是一起过年的,故而这年夜饭是一大家子一起吃的。
因着自己一家是在村头,而爷爷奶奶并叔叔姑姑都住在村子中心,所以,穿来这些日子,赵归雁都未曾见过这些个亲戚,今日猛地要见一大家子人,她也有些紧张,唯恐又遇到什么极品亲戚之类的糟心事。
赵妈妈是做媳妇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让自家婆婆做饭给几个小辈吃。所以,刚吃过午饭,就早早地带着赵归雁往公公婆婆家去了。
走过几个狭长的弯口,周围俱是零零碎碎地分布着些屋子,待到再走几步,就看到了一片规模略大的聚居区,都是些泥胚房子,看着连样式都差不多,走到第三幢房子前,就有一个年级略长的妇人坐在门槛前的小板凳上,正剥着豆子,一见她们,笑着打招呼:“呦,你们这么早来了。”
赵妈叫了一声大姐,赵归雁便知道,这是自己那位姑姑,赵妈又跟着寒暄了一句,才问:“爸妈呢?”
“爸在后山倒腾,妈正在拆骨头呢,家里的刀也钝了,拆个骨头都费劲。”这位长姑姑是个能叨叨的,不过看上去并不像什么刻薄人,这让赵归雁稍稍舒了点心,要知道,种田文里最不少的可就是极品亲戚!
“我进去帮忙吧,雁子,你在这儿帮你姑剥豆子。”赵妈叮嘱了一句,就进了厨房。
“不用了,雁子跟你哥他们去玩吧,他们就在那边呢!”姑姑努努嘴,赵归雁顺着看去,果然见到一群毛头小子。
这个年纪的孩子最会闹事,赵归雁本也耐不住性子和小孩子周旋,故而乖巧地坐边上,笑道:“我帮姑姑剥豆子吧。”
姑姑倒也笑眯眯地夸她懂事,两人便也就这么剥豆子,洗菜,择菜,直到姑姑进厨房去帮忙,赵归雁才站起来。
她看了看天边的日头,大抵也快三点了,各家的男人应该也忙完了事,快到了,果然,没一会儿,就看到自家老爸和另一个年纪稍轻的男人勾肩搭背地走过来,赵归雁略一忖,就知这位应该是爸爸之前提到的“力气不错”的堂叔了,听说堂叔还没娶妻,她想着也不会有些家长里短的事。
又过了会儿,一个中等身材、微胖的男人也从村里另一边走过来,后面还跟着赵归雁刚刚看到的毛头小子还有一个年级比她小的女孩子,大抵是她的表哥表妹。
“今天是什么日子?还跟着一帮没出息地瞎闹!今个儿要敢在你爷爷奶奶面前丢脸,看我怎么收拾你!”男人边走,还边瞪身边的儿子。
那儿子梗着脖子,脸色通红,大约是气的。
然而,听见了这番话的赵归雁,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然后,她又听见了男人的第二句话:“家里可都紧着你这个宝贝孙子的课业!你好歹给我紧着点面皮,若是学不好,少不得被人戳咱家脊梁骨!”
那儿子继续梗着脖子,气呼呼地一句话也没说。
赵归雁却是听明白了,心里冷笑一声。她姑父估摸着把她当小孩,所以并没有十分避忌着,然而,赵归雁却是活了三十三年,社会上打过滚,被所谓的亲人狠狠捅过刀的,有些话露个音,她都能扯出背后的意思,别说是如此直白明显的态度了。
一个外孙,却口称“孙子”,还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她本来还奇怪着自家姑姑明明嫁了人为什么还回娘家来过年,现在看来,不是自家姑姑嫁出去了,而是有人倒插门啊!
这倒插门的心还不小,当着她个正经孙女的面,说着“自己儿子不好,家里就得被人戳脊梁骨”,这是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就算家里面重男轻女,但是她小堂叔还没结婚呢,就这么笃定人家生不出儿子?!
赵归雁垂眸,眼神微冷,家里的亲戚糟不糟心她不知道,但是想要和和睦睦,怕也是难的了。
一会儿,见人都来齐了,一个叼着烟袋,微瘦,略秃的老人并着一个微伛偻的老妇人走出来,那位应该是她爷爷的老人摆摆手,道:“祖宗的饭食已经摆好了,都去拜一拜,上个香吧。”
几人应了,就走进堂里,自家大方桌上摆着一些饭菜,一碗肉、一碗豆腐、并其他一些蔬菜,方桌边上规规矩矩地摆着及条凳子,每个凳子都对应地摆着空碗,几个小孩走进去的时候,老妇人还一迭声地嘱咐:“小心些,别撞到椅子了!”
这年夜饭前祭祖的习俗,赵归雁前世是没有的,所以她也颇新奇,拜过之后,还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
拜过祖宗,就是正式的年夜饭时间,两个老人照例上首,几个儿女按年龄坐位置,小孩最末。大人不动筷子,小孩也不准先动,想来这家里也确实颇有些规矩。
两老人依次问了几家情况,又问了他们几个孩子,赵归雁只是腼腆的笑笑,并不怎么答话,她那个被寄以厚望的表哥也一直“嗯嗯啊啊”,不知道是不喜欢说话,还是正堵着气。不过她倒是好几次瞟见自家姑父那“嗖嗖”的眼刀,明显是要秋后算账。席上反倒是她那个七岁的小表妹最活跃,哄得两个老人很是开心。
赵归雁边听着几人寒暄,便伸筷子想要夹一颗白果。熟料,她筷子刚刚伸过去,她那小表妹就将那一碟子白果全倒到了自己的碗里,然后才头也不抬地慢慢悠悠地用手剥着吃。
赵归雁伸出去的筷子顿了一下,又默默地收了回来。
“赵灵!”变声期的男生忽然响起来,对着她那小表妹,“你全倒进自己碗里,我吃什么?!”
正谈着话的大人,顿时就被声音吸引,齐齐看过来。
赵归雁不动声色地往边上挪了挪,远离了那对兄妹。
“赵国栋,怎么回事啊?”见是自己儿子,她那姑父一下子就沉了脸,隐有怒意。
“妹妹把整碟子的白果都倒到自己碗里去了!她是不想让我们吃了是吧?”赵国栋不服气地瞪了瞪自己妹妹,直将小姑娘看得眼泪汪汪的。
“我没有,哥哥要吃,我分给你就是了!”小姑娘声音细细的,眼睛里还水色盈盈,小脸满是害怕,说不出的可怜。
“国栋,你是哥哥了,让一让妹妹呀。”姑姑也发话了。
男孩子瘪着嘴,显然不情愿:“凭什么!每次都这样!哪有把整盘菜往自己碗里倒的!”
赵归雁心里也有些赞同,虽说这白果不是什么正经菜,明显是给孩子准备的零嘴儿,而且,看这样子,也是自家摘自家炒的,比之前世那颗颗饱满的,是远远不如的,但是,怎么说,也是摆桌上的,就这么直接倒进自己碗里,委实是有些不懂事。
“我给你……”赵灵一脸地委屈,用小勺把自己碗里的白果舀了一些给赵国栋,小脸皱着,要哭不哭,特别可怜。
“那什么,雁子也还没吃呢。”小堂叔看看缩在一边赵归雁,觉得她也有些可怜(大雾!),就多嘴了一句。
“可是……可是,我也没了!”赵灵抱着碗,抬头警惕地看向赵归雁,好像很怕她去抢。
“没事,让给妹妹吧。”见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赵归雁笑了笑,并没有计较。
“还是雁子懂事些。”上首的爷爷忽然敲了敲烟袋,开口了。
赵归雁一眼瞥见自家姑父一闪而过的不豫,却很快又假笑着附和地称赞了她几句,然后又来了几句诸如“他们兄妹经常这样,一转头又黏糊在一起了”,“国栋这次考试排班里第三……”这类的话。
赵归雁扒拉着饭,一声不吭,肚子里却已经有了计较,有了这样的姑父,恐怕不比应付三姑六婆轻松。
不过,只要不脱她后退,她也没心思和自家亲戚闹,她有更重要的事……想到这里,赵归雁偏头看向自家老板那怎么掩也掩不住的笑脸,暗忖,今儿中午,自家老爸好像是去了程家吧
而这一日,便是到了大年三十。赵家在村里也不是什么大户,赵爸那边也就两兄弟,一长姐,再上面一代,赵家爷爷也只有一个姐姐,这在动辄七八个孩子的年代也算是单薄了。但是,赵家一向是一起过年的,故而这年夜饭是一大家子一起吃的。
因着自己一家是在村头,而爷爷奶奶并叔叔姑姑都住在村子中心,所以,穿来这些日子,赵归雁都未曾见过这些个亲戚,今日猛地要见一大家子人,她也有些紧张,唯恐又遇到什么极品亲戚之类的糟心事。
赵妈妈是做媳妇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让自家婆婆做饭给几个小辈吃。所以,刚吃过午饭,就早早地带着赵归雁往公公婆婆家去了。
走过几个狭长的弯口,周围俱是零零碎碎地分布着些屋子,待到再走几步,就看到了一片规模略大的聚居区,都是些泥胚房子,看着连样式都差不多,走到第三幢房子前,就有一个年级略长的妇人坐在门槛前的小板凳上,正剥着豆子,一见她们,笑着打招呼:“呦,你们这么早来了。”
赵妈叫了一声大姐,赵归雁便知道,这是自己那位姑姑,赵妈又跟着寒暄了一句,才问:“爸妈呢?”
“爸在后山倒腾,妈正在拆骨头呢,家里的刀也钝了,拆个骨头都费劲。”这位长姑姑是个能叨叨的,不过看上去并不像什么刻薄人,这让赵归雁稍稍舒了点心,要知道,种田文里最不少的可就是极品亲戚!
“我进去帮忙吧,雁子,你在这儿帮你姑剥豆子。”赵妈叮嘱了一句,就进了厨房。
“不用了,雁子跟你哥他们去玩吧,他们就在那边呢!”姑姑努努嘴,赵归雁顺着看去,果然见到一群毛头小子。
这个年纪的孩子最会闹事,赵归雁本也耐不住性子和小孩子周旋,故而乖巧地坐边上,笑道:“我帮姑姑剥豆子吧。”
姑姑倒也笑眯眯地夸她懂事,两人便也就这么剥豆子,洗菜,择菜,直到姑姑进厨房去帮忙,赵归雁才站起来。
她看了看天边的日头,大抵也快三点了,各家的男人应该也忙完了事,快到了,果然,没一会儿,就看到自家老爸和另一个年纪稍轻的男人勾肩搭背地走过来,赵归雁略一忖,就知这位应该是爸爸之前提到的“力气不错”的堂叔了,听说堂叔还没娶妻,她想着也不会有些家长里短的事。
又过了会儿,一个中等身材、微胖的男人也从村里另一边走过来,后面还跟着赵归雁刚刚看到的毛头小子还有一个年级比她小的女孩子,大抵是她的表哥表妹。
“今天是什么日子?还跟着一帮没出息地瞎闹!今个儿要敢在你爷爷奶奶面前丢脸,看我怎么收拾你!”男人边走,还边瞪身边的儿子。
那儿子梗着脖子,脸色通红,大约是气的。
然而,听见了这番话的赵归雁,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然后,她又听见了男人的第二句话:“家里可都紧着你这个宝贝孙子的课业!你好歹给我紧着点面皮,若是学不好,少不得被人戳咱家脊梁骨!”
那儿子继续梗着脖子,气呼呼地一句话也没说。
赵归雁却是听明白了,心里冷笑一声。她姑父估摸着把她当小孩,所以并没有十分避忌着,然而,赵归雁却是活了三十三年,社会上打过滚,被所谓的亲人狠狠捅过刀的,有些话露个音,她都能扯出背后的意思,别说是如此直白明显的态度了。
一个外孙,却口称“孙子”,还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她本来还奇怪着自家姑姑明明嫁了人为什么还回娘家来过年,现在看来,不是自家姑姑嫁出去了,而是有人倒插门啊!
这倒插门的心还不小,当着她个正经孙女的面,说着“自己儿子不好,家里就得被人戳脊梁骨”,这是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就算家里面重男轻女,但是她小堂叔还没结婚呢,就这么笃定人家生不出儿子?!
赵归雁垂眸,眼神微冷,家里的亲戚糟不糟心她不知道,但是想要和和睦睦,怕也是难的了。
一会儿,见人都来齐了,一个叼着烟袋,微瘦,略秃的老人并着一个微伛偻的老妇人走出来,那位应该是她爷爷的老人摆摆手,道:“祖宗的饭食已经摆好了,都去拜一拜,上个香吧。”
几人应了,就走进堂里,自家大方桌上摆着一些饭菜,一碗肉、一碗豆腐、并其他一些蔬菜,方桌边上规规矩矩地摆着及条凳子,每个凳子都对应地摆着空碗,几个小孩走进去的时候,老妇人还一迭声地嘱咐:“小心些,别撞到椅子了!”
这年夜饭前祭祖的习俗,赵归雁前世是没有的,所以她也颇新奇,拜过之后,还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
拜过祖宗,就是正式的年夜饭时间,两个老人照例上首,几个儿女按年龄坐位置,小孩最末。大人不动筷子,小孩也不准先动,想来这家里也确实颇有些规矩。
两老人依次问了几家情况,又问了他们几个孩子,赵归雁只是腼腆的笑笑,并不怎么答话,她那个被寄以厚望的表哥也一直“嗯嗯啊啊”,不知道是不喜欢说话,还是正堵着气。不过她倒是好几次瞟见自家姑父那“嗖嗖”的眼刀,明显是要秋后算账。席上反倒是她那个七岁的小表妹最活跃,哄得两个老人很是开心。
赵归雁边听着几人寒暄,便伸筷子想要夹一颗白果。熟料,她筷子刚刚伸过去,她那小表妹就将那一碟子白果全倒到了自己的碗里,然后才头也不抬地慢慢悠悠地用手剥着吃。
赵归雁伸出去的筷子顿了一下,又默默地收了回来。
“赵灵!”变声期的男生忽然响起来,对着她那小表妹,“你全倒进自己碗里,我吃什么?!”
正谈着话的大人,顿时就被声音吸引,齐齐看过来。
赵归雁不动声色地往边上挪了挪,远离了那对兄妹。
“赵国栋,怎么回事啊?”见是自己儿子,她那姑父一下子就沉了脸,隐有怒意。
“妹妹把整碟子的白果都倒到自己碗里去了!她是不想让我们吃了是吧?”赵国栋不服气地瞪了瞪自己妹妹,直将小姑娘看得眼泪汪汪的。
“我没有,哥哥要吃,我分给你就是了!”小姑娘声音细细的,眼睛里还水色盈盈,小脸满是害怕,说不出的可怜。
“国栋,你是哥哥了,让一让妹妹呀。”姑姑也发话了。
男孩子瘪着嘴,显然不情愿:“凭什么!每次都这样!哪有把整盘菜往自己碗里倒的!”
赵归雁心里也有些赞同,虽说这白果不是什么正经菜,明显是给孩子准备的零嘴儿,而且,看这样子,也是自家摘自家炒的,比之前世那颗颗饱满的,是远远不如的,但是,怎么说,也是摆桌上的,就这么直接倒进自己碗里,委实是有些不懂事。
“我给你……”赵灵一脸地委屈,用小勺把自己碗里的白果舀了一些给赵国栋,小脸皱着,要哭不哭,特别可怜。
“那什么,雁子也还没吃呢。”小堂叔看看缩在一边赵归雁,觉得她也有些可怜(大雾!),就多嘴了一句。
“可是……可是,我也没了!”赵灵抱着碗,抬头警惕地看向赵归雁,好像很怕她去抢。
“没事,让给妹妹吧。”见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赵归雁笑了笑,并没有计较。
“还是雁子懂事些。”上首的爷爷忽然敲了敲烟袋,开口了。
赵归雁一眼瞥见自家姑父一闪而过的不豫,却很快又假笑着附和地称赞了她几句,然后又来了几句诸如“他们兄妹经常这样,一转头又黏糊在一起了”,“国栋这次考试排班里第三……”这类的话。
赵归雁扒拉着饭,一声不吭,肚子里却已经有了计较,有了这样的姑父,恐怕不比应付三姑六婆轻松。
不过,只要不脱她后退,她也没心思和自家亲戚闹,她有更重要的事……想到这里,赵归雁偏头看向自家老板那怎么掩也掩不住的笑脸,暗忖,今儿中午,自家老爸好像是去了程家吧